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7769发布日期:2022-10-29 00:4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2.接插件也叫连接器。国内也称作接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接插件。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公端与母端经由接触后能够传递讯息或电流,也称之为连接器。
3.连接器主要用于电路中进行电信号的连接,在电路及电器设备中得到广泛使用,在现有技术中中,多数连接器均为单槽板连接结构,而单槽板连接结构在电路中进行信号连接时,电路传输效率有限,若需要增加传输效率,则需要增加连接器体积,从而增加连接端子与连接座的触接面,而一些大型连接器不便安装与微型或小型电路板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连接器及多个连接端子板,多个所述连接端子板可与连接器插设连接,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后端座,所述连接器远离后端座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触接槽,多个所述触接槽的内壁均设置连接端子,所述连接器远离后端座一侧的底端侧壁均设置信号连接端,所述连接器朝向后端座一端且触接槽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匀开设多个后贯穿槽,多个所述后贯穿槽远离后端座的一端均与触接槽贯穿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器与多个后贯穿槽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固定连接后限位板,通过后限位板对贯穿槽内的连接件进行防护及限位。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器位于触接槽顶端与底端的侧壁均开设限位槽,通过限位槽配合限位板对连接端子及连接器的连接进行限位。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连接端子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限位板,多个所述连接端子朝向连接器的一端均设置前端片,多个所述前端片朝向触接槽一侧的侧壁均设置连接板,多个所述连接板均与触接槽插设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端座朝向连接器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两端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两端形成连接槽,通过限位块及连接槽与连接器进行连接限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端子板的一端均匀设置多个触接端子,通过触接端子进行插设连接,进而进行电路接通及传输。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端子板及连接器的插设连接,进行电路连接,在连接时,通过双排触接槽增加触接面,从而提高电路连接时的传输效率,同时本装置将双排触接槽集成在同一连接器上,缩小连接器体积,使其可
安装与小型电路板及电路设备中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端子板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连接器;110、后限位板;120、触接槽;130、限位槽;140、后贯穿槽;2、信号连接端;3、连接端子;310、前端片;320、限位板;330、连接板;4、后端座;410、连接槽;420、连接块;430、限位块;5、连接端子板;510、触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连接器1及多个连接端子板5,多个连接端子板5可与连接器1插设连接,连接器1的一端设置后端座4,连接器1远离后端座4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触接槽120,多个触接槽120的内壁均设置连接端子3,连接器1远离后端座4一侧的底端侧壁均设置信号连接端2,连接器1朝向后端座4一端且触接槽120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匀开设多个后贯穿槽140,多个后贯穿槽140远离后端座4的一端均与触接槽120贯穿连接。
19.其中,连接器1与多个后贯穿槽140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固定连接后限位板110,通过后限位板110对贯穿槽140内的连接件进行防护及限位。
20.连接器1位于触接槽120顶端与底端的侧壁均开设限位槽130,通过限位槽130配合限位板320对连接端子3及连接器1的连接进行限位。
21.多个连接端子3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限位板320,多个连接端子3朝向连接器1的一端均设置前端片310,多个前端片310朝向触接槽120一侧的侧壁均设置连接板330,多个连接板330均与触接槽120插设连接。
22.后端座4朝向连接器1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限位块430,两个限位块430相互靠近的两端设置连接块420,连接块420与限位块430相互靠近的两端形成连接槽410,通过限位块430及连接槽410与连接器1进行连接限位。
23.连接端子板5的一端均匀设置多个触接端子510,通过触接端子510进行插设连接,进而进行电路接通及传输。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进行电路连接时,只需将多个连接端子板5上的触接端子510与连接器1进行插设连接,在连接时,通过双排触接槽120增加触接面积,从而增加电路连接时的传输效率,同时在连接时,通过后端座4对连接器1进行连接限位,通过后限位板110对后贯穿槽140进行防护,同时通过限位槽130对连接部分进行连接限位。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连接器(1)及多个连接端子板(5),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板(5)可与连接器(1)插设连接,所述连接器(1)的一端设置后端座(4),所述连接器(1)远离后端座(4)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触接槽(120),多个所述触接槽(120)的内壁均设置连接端子(3),所述连接器(1)远离后端座(4)一侧的底端侧壁均设置信号连接端(2),所述连接器(1)朝向后端座(4)一端且触接槽(120)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匀开设多个后贯穿槽(140),多个所述后贯穿槽(140)远离后端座(4)的一端均与触接槽(120)贯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与多个后贯穿槽(140)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固定连接后限位板(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位于触接槽(120)顶端与底端的侧壁均开设限位槽(1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端子(3)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限位板(320),多个所述连接端子(3)朝向连接器(1)的一端均设置前端片(310),多个所述前端片(310)朝向触接槽(120)一侧的侧壁均设置连接板(330),多个所述连接板(330)均与触接槽(120)插设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座(4)朝向连接器(1)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限位块(430),两个所述限位块(430)相互靠近的两端设置连接块(420),所述连接块(420)与限位块(430)相互靠近的两端形成连接槽(4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板(5)的一端均匀设置多个触接端子(5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连接器技术领域的双槽板对板公座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连接器及多个连接端子板,多个连接端子板可与连接器插设连接,连接器的一端设置后端座,连接器远离后端座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触接槽,多个触接槽的内壁均设置连接端子,连接器远离后端座一侧的底端侧壁均设置信号连接端,连接器朝向后端座一端且触接槽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匀开设多个后贯穿槽。通过连接端子板及连接器的插设连接,进行电路连接,在连接时,通过双排触接槽增加触接面,从而提高电路连接时的传输效率,同时本装置将双排触接槽集成在同一连接器上,缩小连接器体积,使其可安装与小型电路板及电路设备中进行使用。设备中进行使用。设备中进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伍 言国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帏达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31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