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9702发布日期:2022-08-27 04:4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


背景技术:

2.导轨端子是nc系列的接线端子,而导轨端子又称轨道端子,nc系列组合端子排采用框式螺钉接线结构,设计符合iec60947-1、国标14048等标准,适用于未经过特殊加工或压接管状端头的圆铜导线连接之用,采用压线和独特的螺纹自锁设计,使得接线连接可靠、安全,该系列接线端子外观设计美观大方,可配用多种附件,如短路片、标识条、挡板等。
3.目前的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在使用时,大部分通过螺栓对连接导片与外接的电线进行固定的操作,螺栓固定会发生松动的情况,从而易导致连接的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发生松动的情况,进而出现电路连接不通的情况,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包括:
7.主体;
8.元器件插口,所述元器件插口设置于主体的顶端,所述元器件插口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主体的顶端;
9.连接导片,所述连接导片套接于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导片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主体的一端;
10.固定机构,设置于主体的顶端,并延伸至主体的内部,用于对连接导片与外接电线进行连接固定的操作;
11.加固机构,设置于主体的内部,并位于固定机构的一侧,用于对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固定后的固定机构进行加固的操作。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由转动单元和移动单元组成,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顶端的螺帽,所述螺帽的底端设置有螺钉,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螺钉外壁螺纹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内部的移动环,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移动环相匹配的滑动槽,所述移动环的内部设置有与螺钉外壁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且所述移动环及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通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机构由滑动单元、卡合单元和分离单
元组成,所述滑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移动环一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移动环的两端,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内部的卡块,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移动槽,所述卡块的一侧设置为弧面状,靠近所述卡块的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离单元包括设置在卡块一侧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卡块的一侧与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主体外部的推杆,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推杆相匹配的移动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将外接电线连接至连接导片的顶端,之后转动螺帽,螺帽转动带动螺钉转动,螺钉转动并至主体内部与其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继续转动螺帽,即螺钉转动至滑动槽的内部,并位于移动环的顶端,之后螺钉转动带动移动环向上移动,移动环绕着螺钉外壁的螺纹向上移动,之后螺钉的底端贯穿至连接导片的顶端,并将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进行固定,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进行固定的操作;
20.2、通过设置加固机构,移动环移动带动固定块移动,固定块移动至卡块底端时,固定块继续移动并挤压卡块移动,弹簧受力挤压,当螺钉移动至连接导片顶端时,弹簧复位并带动卡块复位,卡块复位并与固定块一端的卡槽卡合,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固定后的固定机构进行加固的操作,避免出现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的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的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的图2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主体;2、固定机构;201、螺帽;202、螺钉;203、第一螺纹孔;204、移动环;205、第二螺纹孔;206、滑动槽;3、加固机构;301、固定块;302、卡块;303、弹簧;304、推杆;305、限位槽;306、卡槽;4、元器件插口;5、连接导片。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包括:
27.主体1;
28.元器件插口4,所述元器件插口4设置于主体1的顶端,所述元器件插口4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主体1的顶端;
29.连接导片5,所述连接导片5套接于主体1的一端,所述连接导片5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主体1的一端;
30.固定机构2,设置于主体1的顶端,并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连接导片5与外接电线进行连接固定的操作;
31.加固机构3,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并位于固定机构2的一侧,用于对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5固定后的固定机构2进行加固的操作。
32.该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通过设置固定机构2有利于对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5进行固定的操作,通过设置加固机构3有利于对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5固定后的固定机构2进行加固的操作,避免出现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5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3.在图2中:固定机构2由转动单元和移动单元组成,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1顶端的螺帽201,所述螺帽201的底端设置有螺钉202,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螺钉202外壁螺纹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203。
34.该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通过此结构有利于螺帽201转动带动螺钉202进行转动的操作。
35.在图2中:移动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1内部的移动环204,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移动环204相匹配的滑动槽206,所述移动环204的内部设置有与螺钉202外壁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205。
36.该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通过此结构有利于螺钉202转动带动移动环204进行移动的操作。
37.在图3中:第二螺纹孔205与第一螺纹孔203的螺纹方向相反,且所述移动环204及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203相匹配的通槽。
38.该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通过此结构有利于移动环204在主体1的内部进行移动的操作。
39.在图3中:加固机构3由滑动单元、卡合单元和分离单元组成,所述滑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移动环204一侧的固定块301,所述固定块301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移动环204的两端,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块301相匹配的限位槽305。
40.该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通过此结构有利于移动环204移动带动固定块301进行移动的操作。
41.在图3中:卡合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1内部的卡块302,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302相匹配的移动槽,所述卡块302的一侧设置为弧面状,靠近所述卡块302的固定块301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302相匹配的卡槽306。
42.该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固定块301移动至卡块302底端时,固定块301继续移动并挤压卡块302移动,弹簧303受力挤压,当螺钉202移动至连接导片5顶端时,弹簧303复位并带动卡块302复位,卡块302复位并与固定块301一端的卡槽306卡合。
43.在图3中:分离单元包括设置在卡块302一侧的弹簧303,所述弹簧303远离卡块302的一侧与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302的一端设置有贯穿至主体1外部的推杆304,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推杆304相匹配的移动槽。
44.该种双层导通的每层双桥接导轨端子,通过此结构有利于推动推杆304,推杆304移动带动卡块302移动,弹簧303受力挤压,当卡块302与固定块301一侧的卡槽306分离时,即可对移动环204进行复位移动的操作。
4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置工作时,将外接电线连接至连接导片5的顶端,之后转动螺帽201,螺帽201转动带动螺钉202转动,螺钉202转动并至主体1内部与其相匹配的
第一螺纹孔203,继续转动螺帽201,即螺钉202转动至滑动槽206的内部,并位于移动环204的顶端,之后螺钉202转动带动移动环204向上移动,移动环204绕着螺钉202外壁的螺纹向上移动,之后螺钉202的底端贯穿至连接导片5的顶端,并将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5进行固定,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5进行固定的操作,移动环204移动带动固定块301移动,固定块301移动至卡块302底端时,固定块301继续移动并挤压卡块302移动,弹簧303受力挤压,当螺钉202移动至连接导片5顶端时,弹簧303复位并带动卡块302复位,卡块302复位并与固定块301一端的卡槽306卡合,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5固定后的固定机构2进行加固的操作,避免出现外接电线与连接导片5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4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接线端子装置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