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3957发布日期:2022-10-22 02:0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控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


背景技术:

2.据统计中国各种电压等级交直流架空线路每年泄漏电流引起的电能损耗约为700亿kwh,相当于浪费掉25多座百万级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7600 万吨,我国发电行业每年的碳排放约为40亿吨,如果通过改善泄漏电流减少上述7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可以为国家的碳中和做出近2%的贡献。
3.传统配网无间隙避雷器运行在电路中时,呈现高阻状态,但长期工频电压作用在避雷器上时随着时间的积累,避雷器会慢慢存在泄露电流,产生功率损耗。避雷器承受的持续功率损耗超过其散热能力时,内部电阻片温度会持续升高最终将发生“热崩溃”。虽然传统的间隙避雷器的间隙隔离了系统电压,阻止泄露电流流过避雷器,大大减缓电阻片的老化过程,但间隙放电分散性大,绝缘配合存在一定得困难,同时对于系统相应倍数的暂时过电压无控制作用,所以间隙避雷器多用于线路外绝缘的保护。而配网线路中不仅存在雷电过电压、还存在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等,无论间隙避雷器还是无间隙避雷器都无法同时处理这些过电压。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绝缘板,所述控制箱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绝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旋转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端头,所述旋转盘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电导槽架,所述下端头的正上方设置有上端头,所述上端头的顶部通过导线连接有避雷器本体。
8.可选的,所述从动齿轮的外侧啮合在主动齿轮的外侧,所述上端头的顶部通过导线固定安装在控制箱的内部。
9.可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源组,所述电源组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信号处理器,所述电源组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10.可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
11.可选的,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丝杆的外侧传动连接有升降架,所述控制箱的内侧壁上方开设有升降槽。
12.可选的,所述升降架的外侧滑动连接在升降槽的内部,所述升降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湿度采集仪本体,所述温湿度采集仪本体、信号处理器、控制器、电源组和伺服电机之间通过导电线电性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通过伺服电机、主动齿轮、支撑架、旋转架、从动齿轮、旋转盘、支撑柱、下端头和放电导槽架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更换避雷器的间隙模式,进而保护避雷器本体的使用寿命,从而起到了延长了避雷器的使用寿命的作用,达到了使用性更高的目的。
16.2、该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通过丝杆、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旋转轴、手轮、升降架和升降槽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温湿度采集仪本体的高度,从而起到了使用更加方便的作用,并且达到了机构简单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控制箱;2、绝缘板;3、支撑块;4、伺服电机;5、主动齿轮;6、支撑架;7、旋转架;8、从动齿轮;9、旋转盘;10、支撑柱;11、下端头;12、放电导槽架;13、上端头;14、导线;15、避雷器本体;16、电源组;17、信号处理器;18、控制器;19、支撑板;20、丝杆;21、从动锥齿轮;22、主动锥齿轮;23、旋转轴;24、手轮;25、升降架;26、升降槽; 27、温湿度采集仪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绝缘板2,控制箱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块3,支撑块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5,绝缘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架7,旋转架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8,旋转架7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盘9,旋转盘9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端头11,旋转盘9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电导槽架12,下端头11的正上方设置有上端头13,从动齿轮8的外侧啮合在主动齿轮5的外侧,上端头13的顶部通过导线14固定安装在控制箱1的内部,上端头13的顶部通过导线14连接有避雷器本体15,通过伺服电机4、主动齿轮5、支撑架6、旋转架7、从动齿轮8、旋转盘9、支撑柱10、下端头11和放电导槽架12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更换避雷器的间隙模式,进而保护避雷
器本体15的使用寿命,从而起到了延长了避雷器的使用寿命的作用,达到了使用性更高的目的,控制箱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源组16,电源组16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信号处理器17,电源组16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控制箱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9,支撑板1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20,丝杆2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21,从动锥齿轮21的外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22,主动锥齿轮22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旋转轴23,旋转轴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24,丝杆20的外侧传动连接有升降架25,控制箱1的内侧壁上方开设有升降槽26,升降架25的外侧滑动连接在升降槽26的内部,升降架2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信号处理器17、控制器18、电源组16和伺服电机4之间通过导电线电性连接,通过丝杆20、从动锥齿轮21、主动锥齿轮 22、旋转轴23、手轮24、升降架25和升降槽26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的高度,从而起到了使用更加方便的作用,并且达到了机构简单的目的。
24.使用时,首先把避雷器本体15安装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导线14把避雷器本体15和上端头13进行电性连接,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的高度,这时通过手轮24来拧动旋转轴23,旋转轴23会通过主动锥齿轮22带动从动锥齿轮21进行旋转,从动锥齿轮21会带动丝杆20在支撑板 19的顶部进行旋转,丝杆20会带动升降架25在升降槽26的内部滑动,进而使升降架25带动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调整到合适位置,当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感应到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会通过导电线把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器17,信号处理器17可接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18,控制器18会控制伺服电机4进行工作,伺服电机4会带动主动齿轮5旋转,主动齿轮5会带动从动齿轮8转动,从动齿轮8会带动旋转架7在支撑架6的顶部进行旋转,旋转架7会带动旋转盘9进行旋转一定角度,旋转盘9会分别带动下端头11和放电导槽架12进行位置变化,当下端头11与上端头13对齐时,避雷器为间隙避雷器,当放电导槽架12与上端头13对接时避雷器为无间隙避雷,这里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自动采集配网运行环境的温湿度,并将温度信息传入内部处理器模块,然后将定时采集的泄漏电流、环境温度、机构动作反馈等信息通过同步传输至后台处理器。后台处理器经过对接收信号全方位分析、计算,显示出避雷器运行环境及自身环境变化,根据特定算法得出避雷器运行状况的在线准确检测和预警。并进行相应的编译执行指令。后台处理器将执行指令通过gprs信号远传至控制器18,进行相应的机构动作执行,使避雷器实现间隙切换。
25.综上所述:该配网可控智能避雷器,通过伺服电机4、主动齿轮5、支撑架6、旋转架7、从动齿轮8、旋转盘9、支撑柱10、下端头11和放电导槽架 12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更换避雷器的间隙模式,进而保护避雷器本体15的使用寿命,从而起到了延长了避雷器的使用寿命的作用,达到了使用性更高的目的;通过丝杆20、从动锥齿轮21、主动锥齿轮22、旋转轴23、手轮24、升降架25和升降槽26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温湿度采集仪本体27的高度,从而起到了使用更加方便的作用,并且达到了机构简单的目的。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