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25092发布日期:2022-11-18 17:3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近几年来,我国卫星及遥感事业发展迅速,与国际同步,全球遥感数据的光谱范围及其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都显著增加,遥感信息将在军事、地质、农业等领域得到更加广泛应用,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源卫星的像元对应地面的农田面积较大,少则100m2至1km2不等甚至更大,因此遥感数据能否用于农业需要进行验证和校正,因此需要在1个卫星像元里部署多个农业环境校正的物联网设备,设备之间需要进行频繁的通信。但是,地球表面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要监测的卫星像元对应的地块可能是凹凸不平的、穿越不便的、缺少电源支持的、受农业作业限制的,在某些农田上部署监测装置时,需要较高的天线保正正常通信,但是天线的高度又不能影响农机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农机作业对天线和避雷器高度的限制等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其包括:管状立杆、可变高立柱、可伸缩杆、可变高通信模块和可变高避雷器,所述管状立杆的底部伸入至土壤中,且所述管状立杆垂直于地面,所述可变高立柱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管状立杆的顶部,且所述管状立杆和所述可变高立柱的连接处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可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可变高立柱的顶部,且所述可伸缩杆包括第一可伸缩杆和第二可伸缩杆,所述第一可伸缩杆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杆设置于所述可变高立柱的两侧,所述可变高通信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可伸缩杆上,所述可变高避雷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可伸缩杆上。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伸缩杆包括:第一多节套管、第一上固定栓和第一下固定栓,所述可变高通信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多节套管顶端,所述第一上固定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多节套管下端,所述第一下固定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多节套管次下端。
6.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可伸缩杆包括:第二多节套管、第二上固定栓和第二下固定栓,所述可变高避雷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多节套管顶端,所述第二上固定栓安装在所述第二多节套管下端,所述第二下固定栓安装在多数第二多节套管次下端。
7.优选的,所述可变高立柱包括:第一上拦挡臂、第一下拦挡臂、第二上拦挡臂和第二下拦挡臂,所述第一上拦挡臂设置于所述可变高立柱顶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上拦挡臂上开设有第一u形孔,且所述第一上固定栓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u形孔,所述第一下拦挡臂设置于所述可变高立柱顶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下拦挡臂上开设有第一半圆孔和第一长圆形孔,所述第一半圆孔连通于所述第一长圆形孔,且所述第一下固定栓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半圆孔和所述第一长圆形孔,所述第二上拦挡臂设置于所述可变高立柱顶部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上拦挡臂上开设有第二u形孔,且所述第二上固定栓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u形
孔,所述第二下拦挡臂设置于所述可变高立柱顶部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下拦挡臂上开设第二半圆孔和第二长圆形孔,所述第二半圆孔连通于所述第二长圆形孔,且所述第二下固定栓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半圆孔和所述第二长圆形孔。
8.优选的,所述可变高通信模块包括:天线吸盘、天线固定索、天线馈线和天线接头,,所述天线吸盘安装在所述第一可伸缩杆顶端,所述天线固定索缠绕连接于所述天线吸盘和所述第一可伸缩杆,所述天线馈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天线吸盘,所述天线接头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天线馈线的另一端。
9.优选的,所述可变高避雷器包括:绝缘立杆、接闪器、避雷器固定索、引雷馈线和引雷打铁,,所述绝缘立杆安装在所述第二可伸缩杆顶端,所述接闪器安装在所述绝缘立杆上,所述避雷器固定索缠绕连接于所述绝缘立杆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杆,所述引雷馈线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接闪器,所述引雷打铁电连接于所述引雷馈线的另一端。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其包括:管状立杆、可变高立柱、可伸缩杆、可变高通信模块和可变高避雷器,管状立杆的底部伸入至土壤中,可变高立柱的底部连接于管状立杆的顶部,且管状立杆和可变高立柱的连接处安装有太阳能板,可伸缩杆连接于可变高立柱的顶部,且可伸缩杆包括第一可伸缩杆和第二可伸缩杆,第一可伸缩杆和第二可伸缩杆设置于可变高立柱的两侧,可变高通信模块安装在第一可伸缩杆上,可变高避雷器安装在第二可伸缩杆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变高度的支撑装置,可以解决农机作业等原因对天线和避雷器高度的限制,解决了通信高天线与土地农业生产作业以及设备防雷与农技作业的矛盾,提高了设备更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可变高立柱的主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可变高立柱的俯视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可变高立柱的左视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可变高立柱的右视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可变高通信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17.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可变高避雷器的安装示意图;
18.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的可伸缩杆的安装示意图。
19.图中,
20.100、管状立杆;
21.200、可伸缩杆;210、第一可伸缩杆;211、第一多节套管;212、第一上固定栓;213、第一下固定栓;220、第二可伸缩杆;221、第二多节套管;222、第二上固定栓;223、第二下固定栓;
22.300、可变高立柱;310、第一上拦挡臂;311、第一u形孔;320、第一下拦挡臂;321、第一半圆孔;322、第一长圆形孔;330、第二上拦挡臂;331、第二u形孔;340、第二下拦挡臂;341、第二半圆孔;342、第二长圆形孔;
23.400、可变高通信模块;410、天线接头;420、天线馈线;430、天线吸盘;440、天线固定索;
24.500、可变高避雷器;510、绝缘立杆;520、避雷器固定索;530、接闪器;540、引雷馈线;550、引雷打铁。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其包括:管状立杆100、可变高立柱300、可伸缩杆200、可变高通信模块400和可变高避雷器500,管状立杆100的底部伸入至土壤中,且管状立杆100垂直于地面,可变高立柱300的底部连接于管状立杆100的顶部,且管状立杆100和可变高立柱300的连接处安装有太阳能板,可伸缩杆200连接于可变高立柱300的顶部,且可伸缩杆200包括第一可伸缩杆210和第二可伸缩杆220,第一可伸缩杆210和第二可伸缩杆220设置于可变高立柱300的两侧,可变高通信模块400安装在第一可伸缩杆210上,可变高避雷器500安装在第二可伸缩杆220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变高度的支撑装置,可以解决农机作业等原因对天线和避雷器高度的限制,解决了通信高天线与土地农业生产作业以及设备防雷与农技作业的矛盾,提高了设备更广泛的适用性。
30.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杆200以可拆卸和可折倒方式固定在可变高立柱300上,可变高立柱300负责固定和支撑可伸缩杆200,可变高避雷器500可防止部件被雷击损坏。
31.进一步的,第一可伸缩杆210包括:第一多节套管211、第一上固定栓212和第一下固定栓213,可变高通信模块400安装在第一多节套管211顶端,第一上固定栓212安装在第一多节套管211下端,第一下固定栓213安装在第一多节套管211次下端。
32.更进一步的,第二可伸缩杆220包括:第二多节套管221、第二上固定栓222和第二下固定栓223,可变高避雷器500安装在第二多节套管221顶端,第二上固定栓222安装在第二多节套管221下端,第二下固定栓223安装在多数第二多节套管221次下端。
33.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可伸缩杆210和第二可伸缩杆220,可分别控制可变高避雷器500和可变高通信模块400的高度。
34.优选的,可变高立柱300包括:第一上拦挡臂310、第一下拦挡臂320、第二上拦挡臂330和第二下拦挡臂340,第一上拦挡臂310设置于可变高立柱300顶部的一侧,且第一上拦挡臂310上开设有第一u形孔311,且第一上固定栓212配合连接于第一u形孔311,第一下拦挡臂320设置于可变高立柱300顶部的一侧,且第一下拦挡臂320上开设有第一半圆孔321和第一长圆形孔322,第一半圆孔321连通于第一长圆形孔322,且第一下固定栓213配合连接于第一半圆孔321和第一长圆形孔322,第二上拦挡臂330设置于可变高立柱300顶部的另一侧,且第二上拦挡臂330上开设有第二u形孔331,且第二上固定栓222配合连接于第二u形孔331,第二下拦挡臂340设置于可变高立柱300顶部的另一侧,且第二下拦挡臂340上开设第二半圆孔341和第二长圆形孔342,第二半圆孔341连通于第二长圆形孔342,且第二下固定栓223配合连接于第二半圆孔341和第二长圆形孔342。
35.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固定栓213和第二下固定栓223为可拆卸的固定栓,增加了装置的通用性。
36.优选的,可变高通信模块400包括:天线吸盘430、天线固定索440、天线馈线420和天线接头410,天线吸盘430安装在第一可伸缩杆210顶端,天线固定索440缠绕连接于天线吸盘430和第一可伸缩杆210,天线馈线420的一端电连接于天线吸盘430,天线接头410的一端电连接于天线馈线420的另一端。
37.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吸盘430的顶端高于地面80厘米以上,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天线固定索440将天线吸盘430固定在第一可伸缩杆210上。
38.优选的,可变高避雷器500包括:绝缘立杆510、接闪器530、避雷器固定索520、引雷馈线540和引雷打铁550,,绝缘立杆510安装在第二可伸缩杆220顶端,接闪器530安装在绝缘立杆510上,避雷器固定索520缠绕连接于绝缘立杆510和第二可伸缩杆220,引雷馈线540的一端电连接于接闪器530,引雷打铁550电连接于引雷馈线540的另一端。
39.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接闪器530的顶端高于天线吸盘430的顶端50厘米以上,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避雷器固定索520将绝缘立杆510固定在第二可伸缩杆220上。
4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仅需要控制第一可伸缩杆210和第二可伸缩杆220的伸缩和折倒,达到调整可变高通信模块400和可变高避雷器500的高度的目的。
41.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高度的田间物联网装置,其包括:管状立杆、可变高立柱、可伸缩杆、可变高通信模块和可变高避雷器,管状立杆的底部伸入至土壤中,可变高立柱的底部连接于管状立杆的顶部,且管状立杆和可变高立柱的连接处安装有太阳能板,可伸缩杆连接于可变高立柱的顶部,且可伸缩杆包括第一可伸缩杆和第二可伸缩杆,第一可伸缩杆和第二可伸缩杆设置于可变高立柱的两侧,可变高通信模块安装在第一可伸缩杆上,可变高避雷器安装在第二可伸缩杆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变高度的支撑装置,可以解决农机作业等原因对天线和避雷器高度的限制,解决了通信高天线与土地农业生产作业以及设备防雷与农技作业的矛盾,提高了设备更广泛的适用性。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