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0334发布日期:2022-06-28 17:1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防火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居民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用电缺口不断增大,这对电力运输设施的运输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出了跟高的要求。电缆是电力运输设备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运输负载,耐高压、防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3.目前,常见的高压电缆采用的防火手段是向电缆的绝缘层内添加阻燃成分,从而起到抑制电缆燃烧的作用。这种防护手段能从一定程度上满足电缆的防火需求。但是,随着电缆运输负载的提升和电压的升高,电缆自身的蓄热效应会越来越严重。包裹在绝缘层外侧的防火材料反而阻碍了电缆的散热,仅在外侧添加阻燃成分的防火电缆无法解决高压电缆由蓄热效应造成的由内而外的自燃问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常规的防火电缆存在无法解决高压电缆自燃问题、防火性能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防火电缆的防火能力,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包括导热层、包覆在导热层的外表面的外绝缘层和线芯;所述导热层将外绝缘层的内腔分隔成多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腔室,每个腔室内穿设有所述线芯;所述线芯均与导热层贴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芯作为电流传导的媒介,起到了传输电力的作用,与线芯贴合的导热层能够将线芯传导电流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从本技术内部导向外绝缘层,有效弱化了电缆传导电流时产生的热量在电缆内部蓄积的情况,有利于避免本技术在局部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提高了本技术抗自燃能力和防火能力,包覆在导热层外部的外绝缘层对线芯和导热层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避免线缆出现漏电情况。
9.可选的,线芯包括多股螺旋缠绕的铜导线和包覆在铜导线外部的内绝缘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股缠绕方式制成的铜导线相比于单根粗导线能够在不显著降低导电能力的情况下,提高铜导线的抗拉结构强度,同时能够节省用料提高经济效益,包覆在铜导线外部的内绝缘层对铜导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避免多股线芯之间发生漏电现象。
11.可选的,内绝缘层外部包覆有陶铠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绝缘层外部包覆的陶铠层在受热后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硬壳状的无机质层,无机质层的燃点较高,能够起到较好的防火效果,陶铠层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对初期的火势蔓延能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本技术的防火能
力。
13.可选的,导热层内穿设有支撑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层内部穿设的支撑架对导热层起到了支撑作用,支撑架的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导热层的加工成本,降低导热层的用料成本,同时支撑架能够层架导热层的抗拉结构强度,有利于避免导热层出现受拉断裂进而导热效果变差的情况。
15.可选的,外绝缘层与导热层相接处部位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均匀排布。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绝缘层上与导热层相接处的部分开设的多个散热孔,能够在基本不降低电缆绝缘性能的情况下大大提升导热层向外界散热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抗自燃能力。
17.可选的,外绝缘层内穿设有抗拉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绝缘层内部穿设的抗拉层能够提升外绝缘层的抗拉结构强度,有利于避免外绝缘层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硬化、断裂的情况,抗拉层提高了外绝缘层的绝缘能力和使用寿命。
19.可选的,外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覆有保护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绝缘层外表面包覆的保护层对外绝缘层起到了保护作用,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外绝缘层,提高外绝缘层的使用寿命,同时有利于避免雨水从外绝缘层渗透至内部。
21.可选的,外绝缘层的内腔被所述导热层分隔的多个腔室内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包覆在所述线芯外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层能够填补外绝缘层内部空腔的缝隙,在提高电缆整体的抗拉机械强度的同时提升了电缆的耐火能力,当出现局部燃烧时填充层能够抑制火情使其难以蔓延扩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中的线芯作为电流传导的媒介,起到了传输电力的作用,与线芯贴合的导热层能够将线芯传导电流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从本技术内部导向外绝缘层,有效弱化了电缆传导电流时产生的热量在电缆内部蓄积的情况,有利于避免本技术在局部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提高了本技术抗自燃能力和防火能力,包覆在导热层外部的外绝缘层对线芯和导热层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避免线缆出现漏电情况;
25.2.本技术中的采用多股缠绕方式制成的铜导线相比于单根粗导线能够在不显著降低导电能力的情况下,提高铜导线的抗拉结构强度,同时能够节省用料提高经济效益,包覆在铜导线外部的内绝缘层对铜导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避免多股线芯之间发生漏电现象;
26.3.本技术中的内绝缘层外部包覆的陶铠层在受热后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硬壳状的无机质层,无机质层的燃点较高,能够起到较好的防火效果,陶铠层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对初期的火势蔓延能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本技术的防火能力。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导热层;11、支撑架;2、外绝缘层;21、散热孔;22、抗拉层;3、线芯;31、铜导线;32、内绝缘层;33、陶铠层;4、保护层;5、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目前,随着对电缆运输能力和承载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如何提升电缆的防火性能成为了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和研究价值的课题。常见电缆的防火工艺采用了向绝缘层内添加阻燃成分的方案,这种方案的防火性能十分有限,不能够解决高压电缆送电过程中由于蓄热效应造成的自燃问题。为了提高电缆的防火能力,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参照图1和图2,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包括导热层1、外绝缘层2和线芯3。其中,外绝缘层2包覆在导热层1的外侧,导热层1将外绝缘层2的内腔分隔成多个大小形状均一致的长条状腔体,每个腔体内均穿设有线芯3,多个线芯3平行排布,且均与导热层1贴合。
33.线芯3起到了传导电流运输电力的作用,与线芯3紧密接触的导热层1能够将线芯3导电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传递至外绝缘层2,外绝缘层2对导热层1和线芯3起到了绝缘保护的作用。
34.参照图1和图2,导热层1可以是横截面为“y”字型的长条状结构,导热层1可以采用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热层1可以采用导热硅脂或者导热橡胶。导热层1的内部穿设有同为“y”字型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可以采用柔韧性较好、质量较轻的铝合金材质。
35.参照图1和图2,外绝缘层2包覆在导热层1的外部,外绝缘层2可以是横截面为环状的长条筒体,外绝缘层2可以采用添加有阻燃成分的聚氨酯塑料材质,外绝缘层2与导热层1相接处的部分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1,散热孔21可以是密集均匀排布的针眼状通孔。外绝缘层2内穿设有抗拉层22,抗拉层22可以由编织成网状的抗拉纤维制成。
36.参照图1和图2,线芯3包括铜导线31、内绝缘层32和陶铠层33。铜导线31可以由多股螺旋缠绕的铜丝制成,内绝缘层32包覆在铜导线31的外侧,内绝缘层32可以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陶铠层33包覆在内绝缘层32的外侧,陶铠层33由耐火陶铠材质制成。
37.参照图1和图2,保护层4包覆在外绝缘层2外侧,保护层4可以由长条铝箔胶带螺旋缠绕后涂抹防火涂料制成。填充层5设置在外绝缘层2被导热层1分隔的内腔中,填充层5包覆在线芯3的外侧,填充层5可以采用耐火纤维制成。
38.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火性能好的防火电缆的实施原理为:本技术由外到内分别是保护层4、外绝缘层2、填充层5、线芯3和导热层1。包覆在外绝缘层2上的保护层4对外绝缘层2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外绝缘层2的使用寿命,减缓了外绝缘层2的老化速度,本技术内侧的导热层1与多股线芯3贴合的结构能够使线芯3导电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从本技术内部传递至外绝缘层2,从而减缓了蓄热效应造成的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添加有阻燃成分的外绝缘层2、由耐火纤维制成的填充层5和包覆在内绝缘层32外侧的陶铠层33在明火发生时,能够明显提升本技术的耐火能力,阻碍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