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驱动的继电器散热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7771发布日期:2022-09-14 10:3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冲驱动的继电器散热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新能源变换器中继电器温度调节的一种脉冲驱动的继电器散热电路。


背景技术:

2.供电电压为继电器供电使其工作的过程中,继电器中的线圈与触点损耗较大,并伴随工作过程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继电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影响继电器自身及边缘元件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下,通常于继电器上额外搭载散热装置,例如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靠近继电器设置,对继电器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3.而为了散热风扇工作,传统方式下需要为其配置额外的供电。并且,由于与继电器属于分离的电路,从而实际使用中,需要在继电器工作后同步启动散热风扇电路,又或者在继电器非工作状态下断开散热风扇电路,从而避免风扇空转造成能量的消耗。
4.但实际运用中,继电器的触点反复在吸合状态和分离状态间切换,换句话说,继电器反复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工作。例如,常见的通过pwm驱动继电器工作的场景下,通过不断开关风扇的方式实现散热显然极为不便。因此,大多情况下,风扇都处于常开状态,耗费了大量能源,散热效率低下,散热成本高。
5.有鉴于此,应当对现有技术下继电器的散热设备电路进行改进,以解决其能耗较高、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继电器散热电路功耗,同时提高散热效率的脉冲驱动的继电器散热电路。
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一种脉冲驱动的继电器散热电路,所述继电器散热电路包括供电电压、继电器、三极管以及制冷元件,所述供电电压为所述继电器供电,所述继电器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的一路与脉冲信号连通,其基极的另一路通过电阻连接至三极管的发射极,其中,所述制冷元件与所述继电器并联,其一端接至所述供电电压,其另一端接至二极管的负极,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至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脉冲信号中断时,所述三极管关闭,所述继电器线圈续流驱动所述制冷元件工作。
8.作为本方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上,其连接至脉冲信号的支路上连接有第一电阻,其连接至发射极的支路上连接有第二电阻。
9.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0.1、脉冲信号驱动继电器工作时,继电器线圈储能,而当脉冲信号中止时,继电器线圈释放其储存的能量,为并联的制冷元件进行续流,驱动制冷设备工作从而对继电器进行散热;
11.2、继电器的散热设备无需额外电路和供电,显著提高了散热效率,并降低了散热成本;
12.3、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继电器断开时能够缩短继电器的释放时间。
附图说明
13.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脉冲驱动的继电器散热电路的等效电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脉冲驱动的继电器散热电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1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是针对现有技术下继电器散热电路能耗高、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而现有技术下存在其技术问题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散热电路与继电器电路分离,从而必然需要两套控制电路分别控制继电器和散热电路的通断。而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的第一步,则是希望散热电路直接置入继电器电路中。而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下之所以将散热电路和继电器分离的原因,则是由于散热电路缺少驱动其运行的电源,则若期望将散热电路和继电器合并,则需要考虑散热设备的供电问题。
17.继电器工作过程中,其线圈处于充电状态,则本实用新型中,解决散热设备供电问题的思路,则是将继电器工作过程中其线圈储存的能量进行释放,从而为制冷设备供电。
18.具体地说,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脉冲驱动的继电器散热电路的等效电路结构。参看图1,如图所示,所述的散热电路是由继电器(relay)、制冷元件100并联后与供电电压vcc和三极管q1连接构成。
19.继电器(relay)的一端与供电电压vcc,供电电压为继电器(relay)工作供电。继电器(relay)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制冷元件100与继电器(relay)并联,从而,其两端也分别连接至供电电压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而制冷元件100连接至三极管q1集电极的支路上,设置一个二极管d1,其中,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至制冷元件100,而其正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这样,供电电压仅能为继电器(relay)供电,而并联的制冷元件100这一路由于二极管的存在,可以视为自供电电压至三极管q1集电极的方向被断开。
20.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包括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脉冲信号端,而另一条支路通过第二电阻r2接至三极管q1的发射极。
21.当该电路工作驱动使用脉冲信号时,采用诸如散热风扇的制冷元件置于靠近继电器(relay)侧部或者上方的位置。当三极管q1开通时,继电器触点吸合,工作中线圈充能。当三极管q1关闭时,线圈部分储存的电能被释放。而电能释放的方向,由于二极管d1的存在,
则与继电器(relay)并联的支路上,自二极管d1的正极至负极,再至制冷元件100的方向导通,从而线圈储存的电能释放并通过制冷元件100续流,驱动制冷元件运转,并对继电器(relay)进行散热。
22.在持续的工作中,脉冲信号200控制三极管(q1)的通断,从而继电器(relay)的线圈不断释放其储存的电能,并驱动制冷元件100周期性的工作,实现了制冷元件100的自动控制,显著提高了其制冷效率,降低了制冷成本。而另一方面,由于加快了继电器释放,使得该电路在大功率设备中具有较佳的推广优势。
23.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24.1、脉冲信号驱动继电器工作时,继电器线圈储能,而当脉冲信号中止时,继电器线圈释放其储存的能量,为并联的制冷元件进行续流,驱动制冷设备工作从而对继电器进行散热;
25.2、继电器的散热设备无需额外电路和供电,显著提高了散热效率,并降低了散热成本;
26.3、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继电器断开时能够缩短继电器的释放时间。
2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