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3569发布日期:2022-11-02 19:2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端口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使存储卡固接于电子装置的连接端口模块。


背景技术:

2.为满足用户的需求,现今的电子装置装设有各种存储卡连接器。举例来说,智能型手机会配置有sim卡连接器,以满足行动通讯需求;计算机装置会配置有sd卡读卡器,以满足使用者储存及携带各类数据的需求。
3.对于一些可携式或移动式的电子装置来说,则容易因移动产生的晃动导致卡片位移,使存储卡连接器无法顺利存取卡片信息。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提升卡片连接时的稳固性,避免卡片因晃动而脱落,同时易于用户拆装卡片的存储卡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可借由卡扣件防止存储卡轻易地脱落。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包括插槽、卡扣件以及容置区。卡扣件包括一悬臂及一勾部。容置区位于插槽及卡扣件之间,适于容纳存储卡。
6.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卡扣件位在插槽的外部。
7.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当存储卡容纳于容置区时,卡扣件阻挡存储卡的一退出路径。
8.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勾部具有一垂直面及一斜面,垂直面为面向插槽,斜面为背对于垂直面。
9.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还包括一底座,悬臂从底座朝远离插槽的方向延伸,且勾部位于悬臂的另一端。
10.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卡扣件还包括一延伸部,勾部位于悬臂及延伸部之间。
11.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悬臂、勾部及延伸部呈现一字型或呈现l 字型。
12.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悬臂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上表面面向容置区且勾部从上表面凸出,或者下表面面向容置区且勾部从下表面凸出。
13.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卡扣件为一金属卡扣件、一塑料卡扣件或一金属及塑料化合物卡扣件。
14.上述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插槽为推拉式插槽。
15.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6.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的示意图。
17.图1b是沿图1a所示的割面线1b-1b’的剖视图。
18.图2a绘示将存储卡插入插槽的过程。
19.图2b是沿图2a所示的割面线2b-2b’的剖视图。
20.图3a绘示存储卡插置于插槽的示意图。
21.图3b是沿图3a所示的割面线3b-3b’的剖视图。
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的示意图。
2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的示意图。
24.图6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以之后的权利要求书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及实施范例;然而,这些特定细节及实施范例不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众所周知的步骤或元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实用新型不必要的限制。
26.请参照图1a,其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100 的示意图。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100可应用于电子装置,包含但不限于智能型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运动摄影机、车用摄影机等,其可用以使存储卡10固接于电子装置。
27.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100至少包括插槽130及卡扣件120。插槽130及卡扣件120之间具有容置区140,容置区140可容纳存储卡10。当存储卡 10容纳于容置区140时,电子装置可通过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100的插槽 130存取存储卡10的数据。其中,插槽130可以是推拉式(push-pull)插槽,即存储卡10可通过外力朝插槽130的y轴负方向施力而固定于插槽130,并可再通过外力朝插槽130的y轴正方向施力而使存储卡10与插槽130脱离,但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28.一实施例中,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100还可包括底座110及载板150。载板150可与底座110固接,卡扣件120可设置于底座110,插槽130可设置于载板150。进一步地,卡扣件120位在插槽130的外部,从而通过卡扣件120可将存储卡10从插槽130的外部加强固定于容置区140,进而提升存储卡10连接插槽140的稳固性,避免存储卡10因可能的晃动而从插槽 130脱落。其中,载板150可以是电路板,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100可通过载板150与电子装置电性连接。
29.图1b是沿图1a所示的割面线1b-1b’的剖视图。请参照图1a和图1b,卡扣件120可包括悬臂121及勾部122。悬臂121可从底座110朝远离插槽 130的方向(即朝向y轴正方向)延伸,并具有相对的上表面121u及下表面 121b,上表面121u为面向容置区140。勾部122位于悬臂121朝向y轴正方向的一端,且从悬臂121的上表面121u凸出,其中卡扣件120可具备弹性,一旦勾部122受到沿z轴负方向的外力则可向下形变,并可于外力解除时回复原位。
30.此外,如图1b所示,勾部122可具有与上表面121u实质垂直的垂直面 122a及斜面
122b。垂直面122a实质平行于x-z平面,意即其面向插槽130 方向;相对地,斜面122b为背对于垂直面122a。
31.图2a绘示将存储卡10插入插槽130的过程;图2b是沿图2a所示的割面线2b-2b’的剖视图。请同时参照图2a和图2b,当存储卡10置于卡扣件 120上,继而借助一朝y轴负方向的推力使存储卡10插入插槽130,存储卡 10将率先推压勾部122的斜面122b,使勾部122向z轴负方向形变。
32.图3a绘示存储卡10插置于插槽130的示意图;图3b是沿图3a所示的割面线3b-3b’的剖视图。请同时参照图3a和图3b,当存储卡10插置于插槽130而容纳于容置区140(标示于图1a)后,勾部122不再受存储卡10的压制而回复至原有位置。此时,如图3b所示,勾部122可至少遮挡存储卡 10的1/2厚度h。再者,借由勾部122的垂直面122a的配置,存储卡10将不会因意外的震动或外力而沿y轴正方向被强行拉出脱离插槽130,即卡扣件120可阻挡存储卡10在y轴正方向的退出路径。
33.相反地,若欲将存储卡10从插槽130卸除,可依序对勾部122施予z 轴负方向的力量,以及对存储卡10施予y轴正方向的两股力量而使存储卡 10自插槽130脱离。
34.请参照图4,其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 200的示意图。与前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不同处在于,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 200的卡扣件220还可包括延伸部223。延伸部223连接于勾部122,因此勾部122位于悬臂121及延伸部223之间。延伸部223可作为在z轴负方向施力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带动勾部122向z轴负方向形变,进一步便于卸除存储卡10,并且本实施例基于力矩较大的原理,也可更省力地卸除存储卡 10。
35.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300的示意图。同时参照图4和图5,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200的悬臂121、勾部122及延伸部223三者呈现一字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 300的卡扣件320的延伸部323同样连接于勾部122,但从勾部122开始与悬臂121之间具有角度的转折,例如实质可为90度的转折,使得悬臂121、勾部122及延伸部323三者呈现l字型。
36.图6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400的剖视图,其中省略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400的部分元件。请参照图1b及图6,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400与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100的其中一不同处在于,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400的卡扣件420是位于存储卡10的z轴正方向上。具体而言,存储卡连接端口模块400的卡扣件420的悬臂421具有相对的上表面421u及下表面421b,然悬臂421是以下表面421b面向容置区,且容置区可容纳存储卡10。勾部422从悬臂421的下表面421b凸出。因此,卡扣件420可具备弹性,一旦勾部422受到沿z轴正方向的力,则可朝z轴正方向形变。通过此配置即可更轻易地卸除存储卡10。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以单手的第一指推底勾部422z轴负方向的位置,使勾部422朝z轴正方向形变,接着再以第二指及第三指朝y轴正方向拉出存储卡10。
37.前述实施例中,卡扣件120、220、320、420的材质可以是塑料。举例来说,卡扣件120、220、320、420可与底座110一体成形为一塑料件,但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扣件120、220、320、42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金属及塑料化合物,让卡扣件120、220、320、420保有更佳的弹性系数及元件韧性,以提升使用次数。
38.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
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