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充头及养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4061发布日期:2022-12-17 09:2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车充头及养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充头及养电器。


背景技术:

2.储能电源给车辆充电时,通常需要通过养电器转接,养电器用于车辆电池的充电和维护,可保证电池在最佳的充电状态,延长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养电器设置有车充头,车充头是一种快速连接接头,用于实现与储能电源的快速插接,而车充头一般带有过热保护功能,通过在正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以测量正极的温度来实现。相关车充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容易从正极上掉落,从而导致车充头的过热保护功能失效,不利于对车充头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充头及养电器,能够使得温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固定可靠性,为车充头提供可靠的过热保护功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充头,包括:
5.壳罩,所述壳罩具有安装腔,所述壳罩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
6.正极,所述正极具有正极杆以及与正极杆的端部连接的正极端子,所述正极杆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正极端子贯穿所述第一穿设孔,并外露于所述壳罩;
7.负极,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支架以及与负极支架连接的负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贯穿所述第二穿设孔,并外露于所述壳罩;
8.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9.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放置架上,并用于获取所述正极杆的温度。
10.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胶封于所述放置架上,并形成胶封体。
11.可选地,所述放置架开设有穿设槽,所述正极杆沿所述穿设槽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穿设槽,所述穿设槽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胶封槽;所述胶封体呈u型,架设于所述正极杆上,且所述胶封体的u型开口侧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所述胶封槽内。
12.可选地,所述放置架包括放置底板、连接杆和两个放置侧板,两个所述放置侧板分别与所述放置底板的相对两侧连接,并围设形成所述穿设槽,两个所述放置侧板靠近所述正极端子的端部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连接,所述正极杆位于所述放置底板和所述连接杆之间,两个所述放置侧板彼此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胶封槽,所述胶封槽靠近所述连接杆设置,所述胶封体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13.可选地,所述放置架为绝缘架。
14.可选地,所述负极支架包括负极连接板和两个负极侧板,两个所述负极侧板分别与所述负极连接板的相对两侧连接,并形成容置槽,所述正极杆和所述放置架均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两个所述负极侧板背向所述负极连接板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负极端子,两个所
述负极侧板分别与所述放置架的相对两侧连接。
15.可选地,所述放置架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凸起,两个所述负极侧板朝向所述放置架的表面分别贴合于两个所述支撑凸起。
16.可选地,所述支撑凸起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负极侧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
17.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传感器。
18.本技术提供的车充头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车充头在具体使用时,壳罩插入储能电源的接口内,同时,正极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的负极端子分别与接口的正负极接触,从而实现车辆的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获取正极杆的温度,从而可以监测车充头是否过热。本技术的车充头内的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放置架上,从而能对温度传感器的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进而为车充头提供了可靠性好的过热保护功能,提高了车充头的充电安全性。
19.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养电器,包括壳体和上述的车充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子元件;其中,所述车充头的正极杆、负极支架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电子元件电性连接,所述壳罩与所述壳体连接。
20.本技术实施例的养电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车充头,那么在充电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获取正极杆的温度,从而可以监测车充头是否过热。本技术的车充头内的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放置架上,从而能对温度传感器的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进而为车充头提供了可靠性好的过热保护功能,提高了车充头的充电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养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所示的养电器隐藏壳罩和第一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所示的养电器的爆炸图。
25.图4为图1所示的养电器中的车充头隐藏壳罩后的爆炸图。
26.图5为图4中的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8.10—壳罩
ꢀꢀꢀꢀꢀꢀꢀꢀꢀꢀꢀꢀꢀ
11—第一穿设孔
ꢀꢀꢀꢀꢀꢀꢀꢀꢀꢀ
12—第二穿设孔
29.20—正极
ꢀꢀꢀꢀꢀꢀꢀꢀꢀꢀꢀꢀꢀ
21—正极杆
ꢀꢀꢀꢀꢀꢀꢀꢀꢀꢀꢀꢀꢀꢀ
22—正极端子
30.23—弹性件
ꢀꢀꢀꢀꢀꢀꢀꢀꢀꢀꢀꢀ
30—负极
ꢀꢀꢀꢀꢀꢀꢀꢀꢀꢀꢀꢀꢀꢀꢀꢀꢀ
31—负极支架
31.32—负极端子
ꢀꢀꢀꢀꢀꢀꢀꢀꢀꢀ
40—放置架
ꢀꢀꢀꢀꢀꢀꢀꢀꢀꢀꢀꢀꢀꢀꢀ
41—穿设槽
32.42—放置底板
ꢀꢀꢀꢀꢀꢀꢀꢀꢀꢀ
43—连接杆
ꢀꢀꢀꢀꢀꢀꢀꢀꢀꢀꢀꢀꢀꢀꢀ
44—放置侧板
33.50—胶封体
ꢀꢀꢀꢀꢀꢀꢀꢀꢀꢀꢀꢀ
60—壳体
ꢀꢀꢀꢀꢀꢀꢀꢀꢀꢀꢀꢀꢀꢀꢀꢀꢀ
61—第一壳
34.62—第二壳
ꢀꢀꢀꢀꢀꢀꢀꢀꢀꢀꢀꢀ
70—电子元件
ꢀꢀꢀꢀꢀꢀꢀꢀꢀꢀꢀꢀꢀ
100—养电器
35.311—负极连接板
ꢀꢀꢀꢀꢀꢀꢀ
312—负极侧板
ꢀꢀꢀꢀꢀꢀꢀꢀꢀꢀꢀꢀ
313—容置槽
36.321—凸伸部
ꢀꢀꢀꢀꢀꢀꢀꢀꢀꢀꢀ
441—支撑凸起
ꢀꢀꢀꢀꢀꢀꢀꢀꢀꢀꢀꢀ
3121—连接孔
37.4411—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5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充头,用于与储能电源的接口电性插接,以实现车辆的充电。
43.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该车充头包括壳罩10、正极20、负极30、放置架4040和温度传感器(图未示),壳罩10具有安装腔,壳罩10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第一穿设孔11和第二穿设孔12;正极20具有正极杆21以及与正极杆21的端部连接的正极端子22,正极杆21设置于安装腔内,正极端子22贯穿第一穿设孔11,并外露于壳罩10;负极30包括负极支架31以及与负极支架31连接的负极端子32,负极端子32贯穿第二穿设孔12,并外露于壳罩10;放置架40设置于安装腔内;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放置架40上,并用于获取正极杆21的温度。
44.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正极20,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其中,正极20包括正极杆21以及于正极杆21的端部连接的正极端子22。具体的,正极杆21可以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杆状导电件。正极杆21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中,一端用于连接其他部件,例如可以连接养电器100的电路板,另一端用于连接正极端子22。正极端子22可以设置呈柱状结构,正极端子22上可以沿长度方向开设贯穿正极端子22一端的盲孔,正极端子22通过该盲孔罩设于正极杆21相应的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端子22和正极杆21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件23,弹性件23可以是弹簧等能提供弹力的部件。弹性件23可以套设在正极杆21与正极端子22连接的端部,正极端子22的一端可以在正极杆21的长度方向压缩弹性件23,从而弹性件23能够提供给正极端子22远离正极杆21的推力;正极端子22的另一端贯穿第一穿设孔11并突出罩壳10。正极端子22与正极杆21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一穿设孔11的直
径,如此,正极端子22在弹性件23的推力作用下不易从壳罩上脱落。可以理解地,在弹性件23和壳罩10的工作作用下,正极端子22可以沿着正极杆21的长度方向来回晃动,为正极端子22与充电接口连接提供的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在弹性件23的作用下,为正极端子22提供了一定的推力,以使正极端子22能与其他部件紧密的连接。
45.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与正极杆21接触,从而获取正极杆21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受到放置架40稳定支撑固定,实现了温度传感器和正极杆21的稳定接触。在另一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也可以不与正极杆21进行接触,例如:采用红外线的方式获取正极杆21的温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能够测温的元件,在此不作限定。
46.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壳罩10可以是呈中空柱状的绝缘件,壳罩10的内腔形成安装腔,安装腔沿壳罩1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壳罩10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中,一端的端面开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开口,并用于其他部件连接,例如:养电器100的壳体60,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穿设孔11,壳罩10的周壁开设有第二穿设孔12;壳罩10罩设于正极20、负极30和放置架40外,放置架40位于安装腔内,壳罩10与正极杆21同轴设置,正极杆21背向正极端子22端部从该开口穿出,以方便与养电器100的电路板连接,正极端子22从壳罩10的另一端上的第一穿设孔11穿出并突出壳罩10外;负极支架31背向负极端子32的端部从该开口穿出,以方便与养电器100的电路板连接,负极端子32从壳罩10侧壁上的第二穿设孔12穿出并突出壳罩10,这样正极端子22和负极端子32分别位于壳罩10的端部和周侧,正极端子22和负极端子32隔开设置,避免短路。
47.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热敏传感器等一些能够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在此本技术不限制。
48.以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车充头进行进一步地描述,该车充头在具体使用时,壳罩10插入储能电源的接口内,同时,正极20的正极端子22和负极30的负极端子32分别与接口的正负极30接触,从而实现车辆的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获取正极杆21的温度,从而可以监测车充头是否过热。本技术的车充头内的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放置架40上,从而能对温度传感器的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进而为车充头提供了可靠性好的过热保护功能,提高了车充头的充电安全性。
49.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提供的该车充头的温度传感器胶封于放置架40上,并形成胶封体50。具体地,先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放置架40或者正极杆21上,然后再往温度传感器上倒入胶封材料,胶封材料包覆于温度传感器外,并填满温度传感器与放置架40之间的缝隙,而胶封材料固化后,胶封材料粘结于放置架40上,从而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放置架40上,这样便实现了温度传感器与放置架40的胶封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和固化后的胶封材料共同形成胶封体50。
5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采用胶封的方式固定于放置架40上,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放置架40上的稳定可靠性更好,使得车充头具有更好的过热保护功能,提高车充头的充电安全性。
51.在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提供的该车充头的放置架40开设有穿设槽41,正极杆21沿穿设槽41的长度方向贯穿穿设槽41,穿设槽41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胶封槽;胶封体50呈u型,架设于正极杆21上,且胶封体50的u型开口侧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胶封槽内。胶封体50的u型开口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胶封槽,胶封体50的u型开
口侧的两端均受到支撑,加强了胶封体50的固定可靠性更好,即进一步地提升温度传感器的固定可靠性,使得车充头具有更好的过热保护性能,进一步地提升车充头的充电安全性。
52.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提供的该车充头的放置架40包括放置底板42、连接杆43和两个放置侧板44,两个放置侧板44分别与放置底板42的相对两侧连接,并围设形成穿设槽41;具体地,通过放置底板42和两个放置侧板44共同围设形成穿设槽41,降低了在放置架40开槽的难度,减少了制作成本;进一步地,两个放置侧板44靠近正极端子22的端部分别与连接杆43的两端连接,正极杆21位于放置底板42和连接杆43之间,两个放置侧板44彼此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胶封槽,胶封槽靠近连接杆43设置,胶封体50的中部与连接杆43连接。具体地,两个放置侧板44对称设置于放置底板42两侧,并沿放置底板4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正极杆21位于两个放置侧板44之间,并位于放置底板42的上方,且平行于放置底板42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杆43位于正极杆21的上方,连接杆4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放置侧板44靠近正极端子22的端部连接,其中,放置底板42、连接杆43和两个放置侧板44可以通过注塑或者3d打印等一体成型工艺形成一体结构,由此能够减少生产程序,节约生产成本。
5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u型胶封体50开口侧的两端连接在两个放置侧板44的胶封槽内,同时,u型胶封体50位于正极20上方的中部连接于连接杆43上,更进一步地加强胶封体50的固定可靠性,大大提升温度传感器的固定可靠性,能够更好提升车充头的过热保护功能。
54.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车充头的放置架40为绝缘架。具体地,放置架40采用塑料等具有绝缘性能的材料制作而成,例如:环氧树脂、聚丙烯等材料,使得放置架40具有绝缘性能,从而可避免正极20和负极30通过放置架40电性导通而出现短路。
55.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提供的该车充头的负极支架31包括负极连接板311和两个负极侧板312,两个负极侧板312分别与负极连接板311的相对两侧连接,并形成容置槽313,正极杆21和放置架40均位于容置槽313内,这样车充头整体的结构紧凑性好;另外,两个负极侧板312背向负极连接板311的端部均设置有负极端子32,两个负极侧板312分别与放置架40的相对两侧连接。具体地,负极连接板311位于壳罩10外,并用于连接其他部件,例如:养电器的电路板;两个负极连接板311对称设置于负极连接板311的两侧,并分别位于两个放置侧板44背向正极杆21的侧方,并沿放置侧板44的长度方向延伸;负极端子32自负极侧板312远离负极连接板311的端部在靠近正极端子22的方向上并朝向壳体60的内壁倾斜延伸后,再朝向正极端子22直线延伸,负极端子32直线延伸段的中部朝向壳罩10的内壁凸伸,并形成凸伸部321,凸伸部321贯穿第二穿设孔12并突出壳罩10外;其中,负极连接板311与正极杆21远离正极端子22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的间隔,以防止短路;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端子32、负极侧板312和负极连接板311可以是具有较佳弹性变形的导电件,凸伸部321能够在第二穿设孔12内来回伸缩,并能够给凸伸部321一个朝向壳罩10外的推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负极端子32、负极侧板312和负极连接板311可以通过冲压或者浇注等一体成型工艺形成一体结构,由此能够减少生产程序,节约生产成本。
5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两个负极侧板312与放置架40的相对两侧连接,放置架40起到支撑固定负极支架31的作用,使得负极支架31的固定更为简单,车充头的结构更为简单,方便车充头的加工制作。
57.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提供的该车充头的放置架4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凸起441,两个负极侧板312朝向放置架40的表面分别贴合于两个支撑凸起441上。具体地,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在负极端子32插入储能电源的接口内时,负极端子32会朝向壳罩10内移动,使得负极侧板312朝向放置架40弯折,而支撑凸起441可支撑负极侧板312,可避免负极侧板312过度弯折;另外,当负极端子32退出储能电源接口后,支撑凸起441也可为负极侧板312恢复提供作用力,保证负极端子32顺利地从第二穿设孔12内穿出复位。
58.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凸起441设置于放置侧板44的外表面,负极侧板312和放置侧板44均沿正极杆31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使得车充头的结构更为紧凑。
59.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提供的该车充头的支撑凸起441设置有连接柱4411,负极侧板312开设有连接孔3121,连接柱4411穿设于连接孔3121内。具体地,通过连接柱4411穿设在连接孔3121内,即可实现负极支架31与放置架40的相对固定,其连接结构,方便加工制作,降低制作成本。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该车充头的温度传感器为热敏传感器。具体地,热敏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准确性好,保证该车充头具有良好的过热保护性能,另外,热敏传感器的成本低廉,有利于降低车充头的成本。
60.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养电器100,包括壳体60和上述的车充头,壳体60内设置有电子元件70;其中,车充头的正极杆21、负极支架31和温度传感器均与电子元件70电性连接,壳罩10与壳体60连接。具体地,电子元件70可以为电路板,正极杆21和负极30杆均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电性导通,从而实现充电电路的电路导通,进而实现车辆的充电。其中,壳体60包括第一壳61和第二壳62,第一壳61扣合在第二壳62上,且壳罩10的端部夹持固定于第一壳61和第二壳62之间,如此便实现了壳罩10与壳体60的连接,其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作。
61.本技术实施例的养电器100,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车充头,那么在充电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获取正极杆21的温度,从而可以监测车充头是否过热。本技术的车充头内的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放置架40上,从而能对温度传感器的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进而为车充头提供了可靠性好的过热保护功能,提高了车充头的充电安全性。
6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