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9621发布日期:2022-08-03 12:2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是装接在电缆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实现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元件;在微波传输中起连接传输线、微带电路以及印刷板电路纽带的作用,具有工作频带宽、连接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系统、微波通信工程和军工武器领域。
3.随着现在军用及通信设备的不断进步,对于连接器系统化、模块化要求再不断的增加,快插连接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连接器得轴向及径向容差要求越来越大,在特殊环境中,对功率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连接器在对插后,端面位置会出现空气缝隙,可能会导致过功率时打火;随着通信行业得快速发展现有的连接器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大功率、大容差以及快速安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解决目前连接器在大功率环境下容易出现打火的风险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
7.第一外壳和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一端与第一外壳螺纹连接;
8.第一绝缘子,在第一外壳内做固定设置,其一端形成用于与第二绝缘密封子配合的内台阶面,其另一端形成外台阶面,所述外台阶面适于与相对连接器中绝缘子密封配合;
9.第二绝缘子,套接在电缆芯线上,其一端与第一绝缘子的内台阶面密封配合,其另一端与电缆屏蔽层和第三外壳端面密封配合;
10.衬套和螺钉,均位于第三外壳内,所述螺钉与第三外壳螺纹连接,并且螺钉前端与衬套相抵接,以将衬套轴向抵紧在第三外壳内;
11.电缆穿入衬套,所述电缆的屏蔽层与衬套内壁焊接连接,所述电缆屏蔽层端面与第二绝缘子密封配合,电缆芯线穿过第二绝缘子后进入第一绝缘子,并与第一绝缘子内的插孔件连接。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套接在第一外壳外部,所述第二外壳内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外壳相抵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外壳相抵接,以带动第二外壳与第三外壳相抵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螺钉与衬套之间设置第一垫圈。
14.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与第二外壳之间设置第二垫圈。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的端部插接口呈锥口状。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在两端连接器插合时绝缘子能够上下参合,用于保证界面端完全被介质覆盖,保证其满足大功率要求,解决常规连接器耐功率的薄弱点。
18.2、本实用新型使用绝缘介质对界面空气段进行参合,防止界面端出现纯空气介质,保证连接器在大功率环境下正常工作。
19.3、第一外壳的端面设计有锥口以及在外部设置弹簧,使连接器具有优秀的径向浮动容差,保证连接器在对插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电缆装入后结构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公母头对插后结构示意图。
24.其中,21、第一外壳,22、第二外壳,23、第三外壳;
25.31、第一绝缘子,32、第二绝缘子;
26.41、第一垫圈,42、第二垫圈;
27.51、衬套,52、螺钉;
28.6、弹簧,7、插孔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第一外壳21和第三外壳23,所述第三外壳23一端与第一外壳21螺纹连接;
31.第一绝缘子31,在第一外壳21内做固定设置,其一端形成用于与第二绝缘密封子配合的内台阶面,其另一端形成外台阶面,所述外台阶面适于与相对连接器中绝缘子密封配合;
32.第二绝缘子32,套接在电缆芯线上,其一端与第一绝缘子31的内台阶面密封配合,其另一端与电缆屏蔽层和第三外壳23端面密封配合;
33.衬套51和螺钉52,均位于第三外壳23内,所述螺钉52与第三外壳23螺纹连接,并且螺钉52前端与衬套51相抵接,以将衬套51轴向抵紧在第三外壳 23内;
34.电缆穿入衬套51,所述电缆的屏蔽层与衬套51内壁焊接连接,所述电缆屏蔽层端面与第二绝缘子32密封配合,电缆芯线穿过第二绝缘子32后进入第一绝缘子31,并与第一绝缘子31内的插孔件7连接。
3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外壳22,所述第二外壳22套接在第一外壳21外部,所述第二外壳22内设置弹簧6,所述弹簧6一端与第一外壳21相抵接,所述弹簧6另一端与第二外壳22 相抵接,以带动第二外壳22与第三外壳23相抵接。
36.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1与第二外壳22通过弹簧6实现轴向浮动,在连接器板间固
定后,可保证连接器公母头对插可靠,降低使用风险。
37.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螺钉52 与衬套51之间设置第一垫圈41。
38.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垫圈41,防止螺钉52对衬套51造成的损伤。
39.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弹簧6 与第二外壳22之间设置第二垫圈42。
4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垫圈42,防止弹簧6对二外壳造成的损伤。
4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外壳21的端部插接口呈锥口状。
42.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21的锥口,在两端连接器插合时,保证其导向及大容差的要求。
43.本实施例的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第二绝缘子32两端分别与电缆的屏蔽层和第一绝缘子31密封接触配合,同样的,第一绝缘子31另一侧的通过外台阶面与公头连接器中的绝缘子密封配合;如图3所示,使用绝缘介质对界面空气段进行参合,防止界面端出现纯空气介质,保证连接器在大功率环境下正常工作。
44.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快插浮动射频同轴连接器,第一外壳21和第三外壳23 螺纹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电缆穿入衬套51,电缆的屏蔽层与衬套51内壁之间焊接连接,电缆的芯线穿过第二绝缘子32后进入第一绝缘子31,通过螺钉52与第三外壳23之间的螺纹连接,从而将衬套51和电缆轴向锁紧,电缆芯线与第一绝缘子31内的插孔件7连接,保证电缆固定牢靠。
45.公头连接器与母头连接器在连接时,公头插件与母头的插孔件7在第一绝缘子31内连接,依靠第一绝缘子31两端可靠的密封性能,保证连接器在大功率环境下正常工作。
4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