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和相应电连接器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0097发布日期:2022-09-21 02:5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和相应电连接器套件的制作方法

1.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电气连接设备,尤其是一种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和相应电连接器套件。


背景技术:

2.在需要电气连接的场合,可通过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来建立电连接,并在需要时解除,这种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组合通常被称为接插件组件。插头连接器(plug connector)通常包括塑壳,塑壳内可安装一个或多个端子,每个端子的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为尾端,尾端适于以适当的接线方式(例如压接)连接到导线,端子的另一端为插接端,用于和对配的插座连接器 (receptacle connector)中的对配端子产生电连接和机械连接。插座连接器亦包括塑壳,塑壳内安装一个或多个端子,每个端子的一端为插接端,另一端为尾端。插头连接器塑壳和插座连接器塑壳是对配的关系,同时,插头连接器内的端子的插接端和插座连接器内的端子的插接端也是对配的关系。
3.在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后,可能因为误操作而解除连接关系。因此,某些应用场合中,希望能够有进一步的辅助锁定机制,以确保插头和插座不会因为误操作而解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这种辅助锁固装置用于在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插接后,提供进一步的锁固,这种进一步的锁固可有助于防止插头和插座因误操作而解锁。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导电端子的第一连接器外壳;主锁定装置,所述主锁定装置用于提供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和另一对配的电连接器的对配外壳之间的机械锁定,辅助锁固装置,所述辅助锁固装置用于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并能够在预锁位置和终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辅助锁固装置在终锁位置时,对所述主锁定装置的解锁操作构成干涉。
6.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主锁定装置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的一个或多个卡接悬臂。
7.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卡接悬臂用于和形成于对配外壳上的卡接缺口相卡接,其中,所述主锁定装置的解锁操作包括对所述卡接悬臂施加力以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其与所述卡接缺口分离。
8.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辅助锁固装置包括锁固滑块,所述锁固滑块包括主体部分,以及形成于主体部分两侧的滑块悬臂,当所述锁固滑块滑动到终锁位置时,所述滑块悬臂对所述主锁定装置的解锁操作构成干涉。
9.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辅助锁固装置包括锁固滑块,所述锁固滑块包括主体部分,以及形成于主体部分两侧的滑块悬臂,当所述锁固滑块滑动到终锁位置时,所述滑块悬臂移动到邻近所述卡接悬臂处,从而对所述卡接悬臂的弹性形变构成干涉,从
而阻止所述主锁定装置的解锁操作。
10.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锁固滑块的主体部分上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设有定位凸起,当所述锁固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时,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滑动槽中,从而界定所述锁固滑块的滑动行程。
11.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锁固滑块上形成有锁紧头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设有锁紧卡扣,所述锁固滑块抵达终锁位置时,所述锁紧头端卡入所述锁紧卡扣以形成卡接关系。
12.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锁紧头端具有自所述锁固滑块的所述主体部分向前延伸而出的悬臂结构,在所述悬臂结构的末端形成有基本为梯形的锁紧结构,所述梯形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上表面,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比第二斜面更小,从而使所述锁固滑块滑动进入终锁位置所要克服的力小于使所述锁固滑块滑动脱离终锁位置所要克服的力。
13.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锁固滑块上设有弹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设有回退限位凸起,所述回退限位凸起具有一垂面,当所述锁固滑块抵达终锁位置时,所述弹性结构的自由端和所述回退限位凸起的所述垂面产生抵接,从而限制所述锁固滑块的回退。
14.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辅助锁固装置包括可枢转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的杠杆,所述杠杆包括一对安装臂和连接于所述一对安装臂之间的横梁,当所述杠杆枢转到终锁位置时,所述安装臂的尾端的延伸结构对所述主锁定装置的解锁操作构成物理干涉。
15.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设有固定凸起,所述杠杆的横梁上设有锁紧卡口,当所述杠杆枢转到终锁位置时,所述锁紧卡口装配到所述固定凸起上。
16.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所述辅助锁固装置包括螺钉和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外壳的壳体上的螺钉安装部,所述螺钉安装部内设有带内螺纹的结构,所述螺钉安装在所述螺钉安装部中并借助于螺纹而上下运动。
17.上述的电连接器方案中,进一步,当所述螺钉运动到终锁位置时,所述螺钉的螺杆对所述主锁定装置的解锁操作构成物理干涉。
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套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其为前述的电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对配的第二连接器。
19.上述的电连接器套件方案中,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插头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线端或板端的插座连接器。
附图说明
20.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21.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锁固滑块的示意图。
22.图3a是图2所示的锁固滑块在预锁位置的示意图。
23.图3b是图2所示的锁固滑块在终锁位置的示意图。
24.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的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的示意
图。
25.图5a-5b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26.图6a-图6b是该第二实施例中的杠杆结构的示意图。
27.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在以下的描述中,参考各实施例对本专利申请进行描述。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没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者与其它替换和/ 或附加方法、材料或组件一起实施各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中,未示出或未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免使本专利申请的各实施例的诸方面晦涩。类似地,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特定数量、材料和配置,以便提供对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本专利申请可在没有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应理解附图中示出的各实施例是说明性表示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申请的各实施例和变化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30.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插座120和插头130。插座120的形式为板端的头座连接器,可具有外塑壳121,外塑壳121内含多路端子(图1中为5路)。外塑壳121的一端用于和插头连接,另一端(尾端)则可用于导线接入。例如,图1中示出,插座120的外塑壳121的尾端可设有直插式接线端子模块,这种直插式接线端子模块例如可购自菲尼克斯电气(phoenix contact)。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座120的外塑壳121的尾端可仅仅形成有供导线及端子进入的通道。导线的末端剥皮后压接在端子上,然后从外塑壳121的尾端的通道插入。
31.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100的插头130的外塑壳131具有适于插接到插座120 的外塑壳121中的适当形状。这种形状上的关系可称为“对配”。如图1所示,插头130的外塑壳131和插座的外塑壳121上设有对应的卡扣结构。这种卡扣结构包括在插头130的外塑壳131两端所设的卡接片132,以及在插座120的外塑壳121的两端所设的卡接底座122。卡接片132的形式为自外塑壳131的主体向一侧延伸出的可弹性形变的卡接悬臂135,在该卡接悬臂135的外侧(即,和外塑壳131的主体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卡扣凸起133。卡扣凸起133可以和外塑壳121上的卡接底座122上的卡接缺口123对配,从而当插头130和插座 120插接到位时,卡接片132上的卡扣凸起133卡入卡接底座122上的卡接缺口123。卡接片132的卡接悬臂135具有自由末端,在自由末端处设有按压部 124。当插头和插座插接时,通过对按压部124上施加朝向内侧的力,可以使卡接片132的卡接悬臂135在一定空间内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卡扣凸起133 退出卡接缺口123,解除二者之间的机械锁定。基于卡接片132和卡接底座122 实现的这种锁定结构,可以被称主锁结构。
32.图1中所示的插头130中进一步安装有辅助锁固装置,这种辅助锁固装置可以在预锁位置和终锁位置之间滑动。关于辅助锁固装置的一种示例性实现方式是图1所示的锁固滑块200,其具体结构将在下文中结合图2来描述。关于锁固滑块200在预锁位置和终锁位置状态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3a和3b来描述。
33.锁固滑块200的一种示例性实现方式包括如图2所示的塑件。这种锁固滑块200包括大致扁平的主体部分210,形成于主体部分210中的一对滑动槽220,位于主体部分210两
侧的一对滑块悬臂230,以及在主体部分210的前端(和插头130的插接端方向对应)的锁紧头端240。在滑块悬臂230的末端可设有倒钩231。借助于滑块悬臂230,可以将辅助锁固装置200安装在插头130上。插头130上可设有定位凸起135(见图3a),当锁固滑块200安装在插头130 上时,定位凸起135位于滑动槽220中,从而界定锁固滑块200的滑动行程,并使其在前后滑动过程中的横向位置稳定。在插头130上可进一步设有和锁紧头端240对应的锁紧卡扣136。
34.图3a中,锁固滑块200位于由定位凸起135所限定的行程的第一末端(该位置可称为预锁位置),锁紧头端240和锁紧卡扣136分离。当锁固滑块200 向前滑动到行程的另一末端时,锁紧头端240卡入锁紧卡扣136,形成较为稳定的卡接关系,该位置可称为终锁位置。如果在此之前,插头130已经插入了插座120,则通过把锁固滑块200推入终锁位置,滑块悬臂230移动到和卡接悬臂135相邻的位置,从而占据卡接悬臂135弹性形变的空间(或者说,滑块悬臂230对卡接悬臂135的弹性形变构成干涉)。因此,处于终锁位置的锁固滑块200进一步确保了插头130和插座120之间的连接不会因为误操作而解除。
35.进一步结合图2,锁固滑块200的锁紧头端240可为自锁固滑块200的主体部分210向前延伸而出的悬臂结构,在该悬臂结构的末端形成有基本为梯形的锁紧结构,该梯形包括第一斜面242,第二斜面244和上表面246。第一斜面242可以比第二斜面244更长(即,倾斜角度更小),从而使锁固滑块200 滑动进入终锁位置所要克服的力小于使锁固滑块200滑动脱离终锁位置所要克服的力。在上表面246上可形成一个凹口248。实际操作时,通过用工具作用于上表面246(优选地,作用于凹口248),使锁紧头端240的悬臂结构向下变形,可以解除锁固滑块200的锁紧头端240同插头130的外塑壳上的锁紧卡扣136之间的卡接。
36.基于滑块悬臂230所提供的干涉而实现的这种额外锁定,可称为副锁定结构。
37.可以理解,除了图1、图2和图3a-3b的上述实施方式,存在各种变形:虽然插座120被显示为板端的头座,但可以理解,插头120也可为其他形式的插座,例如线端插座;虽然主锁定装置被显示为形成于插头和插座两侧的一对卡接片和卡接缺口,但可以理解,主锁定装置的数量和位置可以变化,例如,主锁定装置可以仅有一对卡接片和卡接缺口,其形成于插头和插座的顶侧(即,图1所示方位中,锁固滑块200的主体部分210所在的一侧),或者有两对,行形成于顶侧和底侧;副锁滑块的形状,安装位置和提供干涉的方式则可根据主锁定装置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38.图4显示了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变化例。这种变化例调整了锁固滑块的锁定设计。图4中所示的锁固滑块400包括主体部分410和安装于主体部分 410上的弹性结构,这种弹性结构例如可为图示的弹簧片450或其他类似的弹片结构。插头130a的外塑壳131a上设有终锁行程限位138和回退限位凸起 137。回退限位凸起137包括一个斜面和一个垂面。当锁固滑块400自预锁位置向终锁位置滑动时,弹簧片450接触回退限位凸起137的斜面并在该斜面上滑动。而当锁固滑块400滑动到接触终锁行程限位138的位置时,其抵达到终锁位置,此时,弹簧片450的自由末端从回退限位凸起137的斜面脱离,并和回退限位凸起137产生抵接(即,弹簧片450的自由末端抵接回退限位凸起137 的垂面),从而使锁固滑块400不能轻易回退。
39.图5a-5b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图6a-图6b是该第二实施例中的杠杆结构的示意图。相比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辅
助锁固装置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第二实施例中的辅助锁固装置为杠杆500(杠杆(lever)亦可称为扳手)。杠杆500包括一对臂520 和连接于两臂之间的横梁530。在臂520的尾端设有转轴安装孔505,并设有延伸结构510。杠杆500的一对臂520通过转轴安装孔505可枢转地安装在插头连接器130b两侧的转轴138上。当插头130b和插座120b插接在一起时,通过将杠杆500从图5a所示的预锁位推到图5b所示的终锁位置(其枢转行程的末端),可以使杠杆500的横梁530上的锁紧卡口535装配到插头130上的固定凸起139上,从而使形成于臂520的尾端的延伸结构510对卡接悬臂135 的用于解锁的弹性形变构成干涉。
40.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辅助锁固装置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相比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辅助锁固装置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第三实施例中的辅助锁固装置700包括螺钉710和形成于插头130c的壳体两侧的螺钉安装部720(图中仅显示了一侧)。螺钉安装部720内可装有螺母或其他带有内螺纹的结构,防脱螺钉710可安装在螺钉安装部720中,并可借助于螺纹而上下运动。旋转防脱螺钉710,使其运动到行程的一端(即终锁位置)时,其螺杆可对卡接悬臂135的用于解锁的弹性形变构成干涉。而通过反方向旋转防脱螺钉710,使其后退,则可解除螺杆对卡接悬臂135的解锁动作的干涉。
41.上文中,各种辅助锁固装置被描述为插头连接器的组成构件。可以理解,辅助锁固装置也可以被实现在插座连接器上,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42.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专利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专利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专利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专利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