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切换装置及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9810发布日期:2022-09-07 01:5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电力切换装置及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户用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切换装置及配电箱。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电力输入切换装置称为供电不可或缺的装置。
3.目前存在的电力切换装置多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双输入手动互锁开关、双继电器装置等。其中,以双继电器切换装置既满足高可靠性又满足低成本。
4.但是,继电器的使用局限较大,继电器通过线圈吸合或松开衔铁控制触电通断,一旦线圈无供电,则需要手动控制继电器的机械开关,通过机械外力控制触点通断。若采用多个继电器构成电力切换装置,则需要在电力切换设备中预留继电器机械开关的空间,造成电力切换装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切换装置及配电器,以减少电力切换装置的空间浪费以及提高电力切换的效率。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切换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以及传动模块;
7.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叠层布置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连接;
8.所述第二继电器配置有机械开关,所述传动模块作用于所述机械开关。
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模块包括推杆和转臂,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机械开关。
10.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开关具有旋转钮,所述转臂具有凹形开口,所述旋转钮部分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凹形开口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第二继电器之间装设有隔离件。
12.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包括主体、第一耳部、第二耳部,所述第一耳部位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耳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另一侧,所述主体盖在所述机械开关上方,与所述机械开关之间留有间隙。
13.进一步的,所述电力切换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螺钉和所述第二螺钉将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以及所述隔离件固定在一起。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第三接线端以及第四接线端。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继电器包括电控线连接端子,所述电控线连接端子接入所述控制模块。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继电器为磁吸式继电器。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箱,包括上述所述的电力切换装置。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力切换装置及配电箱,通过叠层放置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
继电器构成继电器模块,减少电力切换装置的空间浪费,安装紧凑,减少电力切换装置的生产成本。设置控制模块对继电器模块进行电控,设置传动模块对继电器模块进行机械控制,通过电控和机械双重控制进行电力切换,提高了电力切换装置在进行电力切换时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电力切换的便利性,提高电力切换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力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电力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电力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控制模块10,继电器模块20,传动模块30,隔离件70,第一螺钉81,第二螺钉82;
25.第一继电器201,第二继电器202;
26.机械开关302,推杆303,转臂331,旋转钮332,凹形开口333;
27.主体701,第一耳部702,第二耳部703;
28.第一接线端401,第二接线端402,第三接线端403,第四接线端404;
29.电控线连接端子9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1.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3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切换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0、继电器模块20以及传动模块30。
33.控制模块10控制继电器模块20。继电器模块20包括叠层布置的第一继电器201和第二继电器202,控制模块10与第一继电器201、第二继电器202电连接。控制模块10控制继电器模块20中的第一继电器201或者第二继电器202工作。
34.其中,控制模块10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模块20,传动模块30用于对继电器模块20进行机械控制。
35.第二继电器202配置有机械开关302,传动模块30作用于机械开关302。外力通过传动模块30作用于机械开关302,进而操作机械开关302控制第二继电器202的通断。
36.其中,控制模块10位于继电器模块20的一侧,通过电控线与继电器模块20连接,第一继电器201和第二继电器202叠层放置,传动模块30位于第二继电器202的另一侧,通过传动模块30对第二继电器202的机械开关302进行机械控制,实现机械操作共面,能够节省电力切换装置的安装空间。
37.需要说明的是,电力切换装置中继电器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增加或者减少,本技术实施例中继电器的数量不作为对电力切换装置的限定。
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叠层放置的第一继电器201和第二继电器202构成继电器模块20,减少电力切换装置的空间浪费,安装紧凑。设置控制模块10对继电器模块20进行电控,设置传动模块30对继电器模块20进行机械控制,通过电控和机械双重控制进行电力切换,提高了电力切换装置在进行电力切换时的便利性,有利于提高电力切换的便利性,提高电力切换效率。
3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传动模块30包括推杆303和转臂331,转臂331的一端与推杆303固定,转臂331的另一端作用于机械开关302。
40.具体的,转臂331与推杆303构成传动结构,通过转动推杆303,带动转臂331作用于机械开关302,以使机械开关302转动,进而操作机械开关302控制第二继电器202的通断。
41.在本实施例中,相较于直接转动机械开关302,通过推杆303与转臂331的结合,基于推杆303、转臂331以及机械开关302构成传动结构,能够更轻易地转动机械开关302,提高基于机械开关302对第二继电器202进行机械控制的便利性。进一步的,机械开关302具有旋转钮332,转臂331具有凹形开口333,旋转钮332部分或者全部位于凹形开口333内。
42.具体的,推动推杆303带动转臂331转动,使得凹形开口333的两侧作用于旋转钮332产生转动力矩,转动旋转钮332进而让机械开关302转动,实现对第二继电器202的通断控制。
43.在本实施例中,转臂331与机械开关302活动连接,通过转臂331作用在旋转钮332上的转动力矩,转动机械开关302,因此,能够轻易根据机械开关302控制第二继电器202的通断。
44.进一步的,第一继电器201与第二继电器202之间装设有隔离件70。
45.具体的,如图2所示,隔离件70具有一定的高度,隔离件70的高度应大于机械开关302的高度,以在第一继电器201和第二继电器202之间预留出机械开关302的位置,从而能够转动机械开关302,并且能够实现第一继电器201和第二继电器202叠层放置。
46.优选的,在需要增加继电器的数量时,通过装设隔离件70隔离出继电器之间的间隙。
4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隔离件70预留出机械开关302的空间,使得传动模块30能够作用在机械开关302上,因此能更便利地对机械开关302进行机械控制。
4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隔离件70包括主体701、第一耳部702、第二耳部703,第一耳部702位于主体701的一侧,第二耳部703位于主体701的另一侧,主体701盖在机械开关302上方,与机械开关302之间留有间隙。
4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隔离件70隔开第一继电器201与第二继电器202,从而能够更便利地控制机械开关302,实现对第二继电器202进行机械控制。
50.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电力切换装置还包括第一螺钉81、第二螺钉82,第一螺钉81和第二螺钉82将第一继电器201、第二继电器202以及隔离件70固定在一起。
51.具体的,第一继电器201、第二继电器202上分别设有供第一螺钉81穿过的螺丝孔以及供第二螺钉82穿过的螺丝孔,第一螺钉81穿过第一继电器201一侧的螺丝孔、第一耳部702以及第二继电器202上一侧的螺丝孔,将第一继电器201、隔离件70以及第二继电器202
的一侧固定,第二螺钉82穿过第一继电器201另一侧的螺丝孔、第二耳部703以及第二继电器202另一侧上的螺丝孔,将第一继电器201、隔离件70以及第二继电器202的一侧固定,通过第一螺钉81和第二螺钉82将第一继电器201、第二继电器202以及隔离件70固定在一起。
5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螺钉81与第二螺钉82,将第一继电器201和第二继电器202进行固定,保证继电器模块20的稳定性。
53.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继电器202包括第一接线端401、第二接线端402、第三接线端403以及第四接线端404。
54.具体的,第一接线端401、第二接线端402位于第二继电器202的一侧,第三接线端403、第四接线端404位于第二继电器202的另一侧。第一接线端401、第二接线端402、第三接线端403和第四接线端404用于连接负载或者供电设备。
5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继电器201上对应也有四个接线端,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5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继电器202上设置第一接线端401、第二接线端402、第三接线端403以及第四接线端404,使得第二继电器202能够外接不同的设备。
5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二继电器202包括电控线接线端子90,电控线接线端子90接入控制模块10。
58.具体的,通过电控线将控制模块10与电控线接线端子90连接,控制模块10通过电控线接线端子10与第二继电器202电连接,因而能够对第二继电器202进行控制,能够便捷地对第二继电器202进行控制。
59.优选的,控制模块10也通过电控线与第一继电器201电连接,从而通过电控线向第一继电器201进行电控。
6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继电器202上设置电控线接线端子90与控制模块10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控制模块10对第二继电器202进行控制,实现电控控制第二继电器202。
61.进一步的,第二继电器202为磁吸式继电器。磁吸式继电器是通过控制继电器中的线圈吸合或松开衔铁控制触电通断,当线圈故障时,则可通过传动模块30控制第二继电器202的机械开关302,使用机械外力控制触电通断,丰富第二继电器202的使用场景。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箱,包括上述的电力切换装置。
63.具体的,将上述的电力切换装置安装在配电箱中,安装便捷,兼顾电控和机械控制两种控制方式,使用便捷,应用场景丰富。并且,可根据实际场景增加继电器的数量,以实现储能。
64.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6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