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电池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39855发布日期:2022-11-11 17:5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块、电池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因为电池热失控导致的起火事故越来越多。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其内部会喷出的高温气体以及活性颗粒物质,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为此,如何提高电池的耐高温性能,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和用电装置,具有较优的耐高温性能。
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体;以及,信号传输组件,用于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和/或传输该电池单体的传感信号,该信号传输组件包覆有防护层,该防护层用于高温防护。
5.本技术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组件包覆有防护层,该防护层用于高温防护。由于防护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信号传输组件上包覆防护层,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模块的耐高温性能,使得发生热失控时信号传输组件中的各部件不会迅速地被电池单体内部释放的高温气体和活性颗粒物质烧毁,延缓了热失控过程的进一步恶化,为乘客争取了更多的逃生时间。
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信号传输组件包括汇流部件,该汇流部件与该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电连接,其中,该汇流部件上除与该电极端子连接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包覆有该防护层。
7.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和颗粒物会引发信号传输组件中的部分部件的融化,融化物会堆积在汇流部件和电池单体的壳体之间形成回路,造成短路搭接、高压打火等现象。在汇流部件上除与电极端子连接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包覆防护层,能够提高汇流部件的耐高温性能。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汇流部件通过焊接与该电极端子连接,其中,该汇流部件上除焊接区域之外的区域,包覆有该防护层。
9.通过焊接实现汇流部件与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这时,该汇流部件上除焊接区域之外的区域包覆有该防护层,以保证汇流部件的耐高温性能。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信号传输组件包括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用于检测和传输该传感信号,其中,该柔性电路板包覆有该防护层。该传感信号例如可以包括该电池单体的温度信息和/或所述电池单体的电压信息。
11.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和颗粒物会引燃柔性电路板,进一步恶化热失控过程。由于防护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柔性电路板包覆防护层,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的耐高温性能,延缓其燃烧速度。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信号传输组件包括线束隔离板,该线束隔离板设置于该汇
流部件和该柔性电路板之间,其中,该线束隔离板包覆有该防护层。
13.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和颗粒物会融化线束隔离板。由于防护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线束隔离板包覆防护层,从而提高线束隔离板的耐高温性能,延缓其融化速度,防止融化物迅速堆积在汇流部件和电池单体的壳体之间形成回路,造成短路搭接、高压打火等现象。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电池模块还包括上盖,该信号传输组件设置于该上盖和该电池单体之间,其中,该上盖包覆有该防护层。
15.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和颗粒物会引燃上盖,进一步恶化热失控过程。由于防护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上盖包覆防护层,从而提高上盖的耐高温性能,延缓其燃烧速度。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电池模块还包括:两个第一侧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以在该第一方向上固定该多个电池单体,该第一侧板的表面与该电池单体的端盖的表面垂直,该电极端子设置在该端盖上,该第一侧板包覆有该防护层,该防护层还用于绝缘防护。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池单体与第一侧板之间的绝缘,提高电池模组的绝缘性能。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电池模块还包括:两个第二侧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以在该第二方向上固定该多个电池单体,该第二侧板的表面与该端盖的表面垂直,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该第二侧板包覆有该防护层。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池单体与第二侧板之间的绝缘,提高电池模组的绝缘性能。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电池单体朝向该信号传输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泄压机构,该泄压机构用于在该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超过阈值时泄放该压力。
19.当泄压机构位于朝向该信号传输组件的一侧,在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时,泄压机构破裂,并释放高温气体及活性颗粒物质,从而迅速熔化信号传输组件中的一些部件,并且活性颗粒物质在堆积后可能会导致电池模组内部更多部件之间的短路,从而使得热失控过程进一步恶化。而在信号传输组件的整个外表面上包覆防护层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模块的耐高温性能,使得发生热失控时信号传输组件中的各部件不会迅速被高温气体和活性颗粒物质烧毁,延缓了热失控过程的进一步恶化,提升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防护层通过沉积、喷涂、或者溅射形成。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防护层具有较小的厚度,能够减少电池模块的空间、重量并且节约成本,提升了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该防护层的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易于大规模生产;此外,由于是在多个电池单体成组完成后,在电池模组的整个外表面包覆该绝缘层,因此防护层不会影响电池模组的性能。
2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防护层的厚度为0.01μm-1.5mm。防护层的厚度较大,会占用额外的空间、重量且增加成本,厚度较小则难以在电池模块的零部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防护层,影响防护效果。将防护层的厚度设置在0.01μm-1.5mm之间,能够在保证良好的防护效果的同时,减小其占用的空间、重量和成本。
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防护层的厚度为0.5μm-50μm。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该防护层的厚度可以进一步位于0.1μm-50μm之间,从而在保证良好的防护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其占用的空间、重量和成本。
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防护层为无机防护层,或者,该防护层为包括无机物的复合
防护层。
24.无机防护层或者包括无机物的复合防护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能够增强电池模块的耐高温性能,缓解其在热失控或其他高温条件下的失效问题。
2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电池模块。
26.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的电池,该电池用于为该用电装置供电。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爆炸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成组后的电池模块的结构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单体与汇流部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技术的线束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36.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39.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0.本技术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
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技术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1.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42.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3.本技术所提到的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技术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该电池单体例如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电池单体可以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通常,电池单体也可称为电芯。
44.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
45.在一些电池生产加工技术中,多个电池单体(cell)可以整合为电池模块(module),也称电池模组,然后将电池模块安装于电池的箱体中,形成电池包(pack),也简称为电池。在另一些生产加工技术中,也可直接将多个电池单体安装设置于箱体中形成电池包,去除了电池模块这个中间状态,以降低电池包的重量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也称为电池单体至电池包(cell to pack)的封装技术。
46.本技术中的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当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及活性颗粒物质会迅速熔化电池模块中的信号传输组件中的例如汇流部件、线束隔离板、挠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电芯顶盖贴片等部件,并且活性颗粒物质在堆积后可能会导致电池模组内部更多部件之间的短路,从而使得热失控过程进一步恶化。
47.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和用电装置,通过在信号传输组件上包覆防护层,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模块的耐高温性能。
48.本技术描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使用电池的用电设备,例如,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
49.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用电设备为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50.例如,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车辆1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的内部可以设置马达11,控制器12以及电池10,控制器12用来控制电池10为马达11的供电。例如,在车辆1的底部或车头或车尾可以设置电池10。电池10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10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的电路系统,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可选地,电池1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51.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电力需求,电池1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20,其中,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可以串联、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串联和并联的混合。可选地,多个电池单体20可以先串联、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30,多个电池模块30再串联、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10。也就是说,多个电池单体20可以直接组成电池10,也可以先组成电池模块30,电池模块30再组成电池10。
52.作为示例,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块30。其中,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块30的爆炸图。图3是成组后的电池模块30的结构图。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模块30包括多个电池单体20和信号传输组件50。信号传输组件50用于电连接所述多个电池单体和/或传输电池单体20的传感信号。
53.本技术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组件50包覆有防护层40,该防护层40用于高温防护。由于防护层40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信号传输组件50上包覆防护层40,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模块30的耐高温性能,使得发生热失控时信号传输组件50中的各部件不会迅速地被电池单体内部释放的高温气体和活性颗粒物质烧毁,延缓了热失控过程的进一步恶化,为乘客争取了更多的逃生时间。
54.本技术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组件50包覆有防护层40是指,在多个电池单体20形成电池模组30之后,信号传输组件50的整个表面上都具有防护层40,防护层40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在信号传输组件50表面的各个位置。
55.例如,在多个电池单体20组装形成电池模块30之后,如图3所示的成组后的电池模块30,防护层40可以通过沉积、喷涂、或者溅射等方式形成在信号传输组件50的各个表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该防护层40,可以做到对电池模块30的全方位无差别的高温防护。
56.应理解,在多个电池单体20组装形成电池模块30之后,图2和图3所示的电池模块30中的各个部件之间,例如电池单体20、汇流部件33、柔性电路板34、线束隔离板35、上盖36等部件之间,可能存在缝隙或者间隔,防护材料能够进入这些缝隙或者间隔,从而使电池模块30上能够与防护材料接触的位置均覆盖有该防护材料,从而形成防护层40。
57.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防护层40具有较小的厚度,能够减少电池模块20的空间、重量并且节约成本,提升了电池模块30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该防护层40的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易于大规模生产;此外,由于是在多个电池单体20成组完成后,在电池模组30的整个外表面包覆该绝缘层40,因此防护层40不会影响电池模组30的性能。
58.作为示例,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电池单体20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单体20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壳体211和端盖212。壳体211根据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组合后的形状而定,作为示例,图4中所示的壳体211可以为中空的长方体。壳体211的其中一个面具有
至少一个开口以便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可以放置于壳体211内。端盖212覆盖开口并且与壳体211连接,以形成放置电极组件22的封闭的腔体。壳体211内填充有电解质,例如电解液。
59.电池单体20还可以包括电极端子214,电极端子214可以设置在端盖212上。端盖212通常是平板形状,电极端子214固定在端盖212的平板面上,电极端子214包括正电极端子214a和负电极端子214b。每个电极端子214各对应设置一个连接构件23,或者也可以称为集流构件23,其位于端盖212与电极组件22之间,用于将电极组件22和电极端子214实现电连接。
60.如图4所示,每个电极组件22具有第一极耳221a和第二极耳222a。第一极耳221a和第二极耳222a的极性相反。例如,当第一极耳221a为正极极耳时,第二极耳222a为负极极耳。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的第一极耳221a通过一个连接构件23与一个电极端子连接,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的第二极耳222a通过另一个连接构件23与另一个电极端子连接。例如,正电极端子214a通过一个连接构件23与正极极耳221a连接,负电极端子214b通过另一个连接构件23与负极极耳222a连接。
61.在该电池单体20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电极组件22可设置为单个,或多个,例如,如图4所示,电池单体20内设置有4个独立的电极组件22。
6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池单体20朝向信号传输组件50的一侧设置有泄压机构213,泄压机构213用于在电池单体20内部的压力超过阈值时泄放该压力。
63.例如,如图4所示,泄压机构213设置在电池单体20的端盖212上,与电极端子214位于同一侧。这样,当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时,泄压机构破裂,并释放高温气体及活性颗粒物质,从而迅速熔化信号传输组件50中的一些部件,并且活性颗粒物质在堆积后可能会导致电池模组30内部更多部件之间的短路,从而使得热失控过程进一步恶化。而在信号传输组件50的整个外表面上包覆防护层40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模块30的耐高温性能,使得发生热失控时信号传输组件50中的各部件不会迅速被高温气体及活性颗粒物质烧毁,延缓了热失控过程的进一步恶化,提升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64.当然,本技术实施例中,泄压机构213也可以设置在电池单体20的其他壁上,例如设置在电池单体20的壳体221的底壁上。
6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至图5所示,信号传输组件50包括汇流部件33,汇流部件33与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214电连接,也即,汇流部件33用于电连接多个电极端子214。其中,汇流部件33上除与电极端子214连接的区域331之外的区域,包覆有防护层40。
66.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20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和颗粒物会引发信号传输组件部分部件的融化,融化物会堆积在汇流部件33和电池单体20的壳体221之间形成回路,造成短路搭接、高压打火等现象。在汇流部件33上除与电极端子214连接的区域331之外的区域,包覆防护层40,能够提高汇流部件33的耐高温性能。
67.汇流部件33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214连接,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这时,汇流部件33上除焊接区域331之外的区域,包覆有防护层40。
68.汇流部件33上除与电极端子22连接的区域331之外的区域包覆有防护层40是指,防护层40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在汇流部件33上除与电极端子22连接的区域331之外的其他所有区域。
69.例如,在多个电池单体20组装成电池模块30之后,防护层40可以通过沉积、喷涂、或者溅射等方式,形成在汇流部件33上除与电极端子22连接的区域之外的其他所有区域上。其中,防护材料能够进入汇流部件33与电池单体20的端盖之间的缝隙、以及汇流部件33与线束隔离板35之间的缝隙,因此可以覆盖汇流部件33上除连接区域之外的各个区域,实现全方位的防护。当防护层40的材料选择为无机材料或包含有无机物的复合材料时,汇流部件33朝向电池单体20一侧的表面上的防护层40还能够实现汇流部件33与电池单体20之间的绝缘防护。
7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信号传输组件50包括柔性电路板34,柔性电路板34用于检测和传输传感信号,其中,柔性电路板34包覆有防护层40。
71.该传感信号例如包括电池单体20的温度信息和/或电池单体20的电压信息等。
72.可选地,柔性电路板34可以包括用于感测电池单体的状态的传感器件,例如,该传感器件可以用于检测以及传输电池单体20的温度、电压等传感信号。
73.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20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和颗粒物会引燃柔性电路板34,进一步恶化热失控过程。由于防护层40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柔性电路板34包覆防护层40,例如,在多个电池单体20组装成电池模块30之后,防护层40可以通过沉积、喷涂、或者溅射等方式,使防护材料经由线束隔离板35与柔性电路板34之间的缝隙,形成在柔性电路板34的整个表面,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34的耐高温性能,延缓其燃烧速度。
7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信号传输组件50包括线束隔离板35,线束隔离板35设置于汇流部件33和柔性电路板34之间,其中,线束隔离板包覆有防护层40。
75.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20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和颗粒物会融化线束隔离板35。由于防护层40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线束隔离板35包覆防护层40,例如,在多个电池单体20组装成电池模块30之后,防护层40可以通过沉积、喷涂、或者溅射等方式,使防护材料经由线束隔离板35与柔性电路板34之间的缝隙、以及线束隔离板35与汇流部件33之间的缝隙,形成在线束隔离板35的整个表面,从而提高线束隔离板35的耐高温性能,延缓其融化速度,防止融化物迅速堆积在汇流部件33和电池单体22的壳体221之间形成回路,造成短路搭接、高压打火等现象。
7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8所示,电池模块30还包括上盖36,信号传输组件50设置于上盖36和电池单体20之间,其中,上盖36包覆有防护层40。
77.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单体20内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和颗粒物会引燃上盖36,进一步恶化热失控过程。由于防护层40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上盖36包覆防护层40,例如,在多个电池单体20组装成电池模块30之后,防护层40可以通过沉积、喷涂、或者溅射等方式形成在上盖36的表面,从而提高上盖36的耐高温性能,延缓其燃烧速度。
78.汇流部件33、柔性电路板34和线束隔离板35可以封装在绝缘层中,形成信号传输组件50。相应地,信号传输组件50可用于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和/或传输电池单体20的传感信号,以及实现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信号传输组件50在与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214的连接处没有绝缘层,即,在此处绝缘层具有开孔,从而与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214连接。这时,信号传输组件50包覆有防护层40,可以理解为,该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护层40。
7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模块30还包括两个第一侧板31,两个第
一侧板31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以在第一方向x上固定多个电池单体20。电池单体20的端盖212上设置有电极端子22,第一侧板31的表面与电池单体20的端盖212的表面垂直。第一侧板31包覆有防护层40,防护层40还用于绝缘防护。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池单体20与第一侧板31之间的绝缘,提高电池模块30的绝缘性能。
8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池模块30还包括两个第二侧板32,两个第二侧板32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以在第二方向y上固定多个电池单体20,该第二方向y与该第一方向x垂直,第二侧板32的表面与端盖212的表面垂直。第二侧板32包覆有防护层40,防护层40还用于绝缘防护。因此,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池单体20与第二侧板32之间的绝缘,提高电池模块30的绝缘性能。
81.这里,第一侧板31包覆有防护层40是指,第一侧板31的全部表面上都具有防护层40,防护层40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在第一侧板31的各个表面。同样,第二侧板32包覆有防护层40是指,第二侧板32的全部表面上都具有防护层40,防护层40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在第二侧板32的各个表面。
82.例如,在多个电池单体20组装形成电池模块30之前,防护层40可以通过沉积、喷涂、或者溅射等方式形成在第一侧板31和/或第二侧板32的各个表面上。
83.当然,本技术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成组前仅在第一侧板31和第二侧板32的朝向电池单体20的表面上设置防护层40,以实现与电池单体20之间的绝缘。
84.本技术对防护层40的厚度不做限定。但是,防护层40的厚度较大,会占用额外的空间、重量且增加成本,厚度较小则难以形成均匀致密的防护层40,影响防护效果。因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防护层40的厚度为0.01μm-1.5mm,在保证良好的防护效果的同时,减小了其占用的空间、重量和成本。
85.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防护层40的厚度可以进一步位于0.1μm-50μm之间,在保证良好的防护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其占用的空间、重量和成本。
8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防护层40可以为无机防护层,例如,其材料可以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铪、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锌、勃姆石、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氟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87.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防护层40可以为包括无机物的复合防护层,比如有机-无机杂化防护层、无机-有机杂化防护层、或者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络合物或混合物。
88.其中,该无机防护层的材料或者该复合防护层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并且,对于混合物材料中各组分的配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该复合防护层的材料可以为乙二醇铝al-(o-ch
2-ch
2-o)
x

89.无机防护层或者包括无机物的复合防护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能够对增强电池模块30的耐高温性能,缓解其在热失控或其他高温条件下的失效问题。
9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10,电池10包括前述各个实施例中的电池模块30。由于采用了上述防护层40,电池模块30的绝缘性能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提升了电池10的安全性能。
9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50,用电装置50包括前述各个实施例中的电池10,电池10用于为用电装置50供电。
92.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
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