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9406发布日期:2022-09-28 00:3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发展新能源,保护地球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中,储能与动力电池成为发展瓶颈。在各种电池体系中,以氧化铅为正极、铅为负极、硫酸作为电解液的铅酸电池,具有安全可靠、高回收率、高性价比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汽车启停、清洁能源、工业电子、通信、军工等领域,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一种蓄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当循环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后,电极内部的三维导电网络开始松弛,负极中的活性物质容易从板栅中脱落,导致电极导电性及强度下降,使得电池的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电池使用寿命的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包括板栅和活性物质,所述板栅,所述板栅上通过石墨烯胶和活性物质胶粘成一体,所述活性物质覆盖在板栅的表面,所述板栅包括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设置有筋条网格,所述上部框架和筋条网格之间连接设置有加强股线。
5.优选的,所述筋条网格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所述筋条网格的上部和下部均由等面积的菱形单元组成,所述筋条网格的中部由等面积的矩形单元组成。
6.优选的,所述下部框架由多段单线条组成。
7.优选的,所述板栅由包含sn或ca中的至少一种的pb合金制成。
8.优选的,所述活性物质为活性物质铅。
9.优选的,所述活性物质铅的涂覆厚度为1~5mm。
10.优选的,所述石墨烯胶的厚度为0.01~0.2m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通过石墨烯胶将板栅和活性物质胶粘成一体,固化后可保持负极板栅、活性物质与石墨烯的整体稳固性,并在负极中形成石墨烯导电网络,从而减少活性物质的脱落,且在上部框架和筋条网络的连接处直接设置加强股线,有效避免筋条网络和上部框架的断连,可以有效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14.图中标记:1、板栅;2、活性物质;3、上部框架;4、下部框架;5、筋条网格;6、加强股线;7、上;8、中;9、下。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16.如图1~2所示,一种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包括板栅1和活性物质2,所述板栅1上通过石墨烯胶和活性物质2胶粘成一体,所述石墨烯胶为高导电性功能化的石墨烯胶粘剂,所述活性物质2覆盖在板栅1的表面,所述板栅1包括上部框架3和下部框架4,所述下部框架4由多段单线条组成,所述上部框架3和下部框架4之间设置有筋条网格5,所述筋条网格5由上7、中8、下9三部分组成,所述筋条网格5的上7部和下9部均由等面积的菱形单元组成,所述筋条网格5的中8部由等面积的矩形单元组成,通过石墨烯胶将板栅和活性物质胶粘成一体,固化后可保持负极板栅1、活性物质2与石墨烯的整体稳固性,并在负极中形成石墨烯导电网络,从而减少负极板栅1上活性物质2的脱落,且在上部框架3和筋条网络5的连接处直接设置加强股线6,有效避免筋条网络5和上部框架3的断连,可以有效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框架3和筋条网格5之间连接设置有加强股线6。
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栅1由包含sn或ca中的至少一种的pb合金制成。
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物质2为活性物质铅。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物质铅的涂覆厚度为1~5mm。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胶的厚度为0.01~0.2mm。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栅和活性物质,所述板栅,所述板栅上通过石墨烯胶和活性物质胶粘成一体,所述活性物质覆盖在板栅的表面,所述板栅包括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设置有筋条网格,所述上部框架和筋条网格之间连接设置有加强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网格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所述筋条网格的上部和下部均由等面积的菱形单元组成,所述筋条网格的中部由等面积的矩形单元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框架由多段单线条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由包含sn或ca中的至少一种的pb合金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为活性物质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铅的涂覆厚度为1~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胶的厚度为0.01~0.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包括板栅和活性物质,所述板栅,所述板栅上通过石墨烯胶和活性物质胶粘成一体,所述活性物质覆盖在板栅的表面,所述板栅包括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设置有筋条网格,所述上部框架和筋条网格之间连接设置有加强股线。该铅碳电池负极的石墨烯胶粘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长。墨烯胶粘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长。墨烯胶粘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洪光耀 蔡晓祥 谷守勇 郑岳龙 林承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凯鹰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6
技术公布日:2022/9/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