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3114发布日期:2022-10-28 23:4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


背景技术:

2.按压开关通过按压推动杆促使内部金属夹片受力变化来实现通断,是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按压开关使用一段时候后,往往会因为开关内部落入灰尘而影响通断件之间的连接接触,从而影响按压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
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包括:壳体、通断组件及弹性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设于第一壳体外,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上下运动;弹性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壳体,另一端连接第二壳体;通断组件包括隔离绝缘件、通断夹片及端子,隔离绝缘件固设于第一壳体内壁,通断夹片具有挤压部及通断开口,挤压部与通断开口连接,通断开口宽度小于隔离绝缘件的宽度;端子固设于第二壳体,端子延伸至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一端的外部,通断夹片与端子连接,推动第一壳体,隔离绝缘件由通断开口运动至挤压部内,对挤压部产生压力,通断开口闭合;松开第一壳体,通断开口打开,隔离绝缘件运动至通断开口处。
5.优选地,通断夹片包括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交叉设置,第一夹片包括第一受力片及第一连接片,第一受力片与第一连接片连接;第二夹片包括第二受力片及第二连接片,第二受力片与第二连接片连接,第一受力片与第二受力片相围构成挤压部及通断开口,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分别与端子连接。
6.优选地,还包括指示灯,指示灯包括灯体及指示端子,灯体固设于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指示端子一端电性连接灯体及通断夹片,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一段的外部。
7.优选地,壳体还包括按压壳,按压壳设于第一壳体远离端子0穿出的一端,按压壳与第一壳体连接。
8.优选地,第一壳体包括外部壳及内部壳,外部壳包括筒体及环体,筒体一端开口,环体设于筒体开口端,且环体的外径大于筒体的外径,弹性件套设于筒体的外壁,隔离绝缘件的两端固定于筒体的内壁,按压壳设于环体上;内部壳设于筒体内,通断夹片设于内部壳内,内部壳的周壁设有两个滑道,隔离绝缘件穿设在两个滑道内,端子从筒体的底部穿出,第二壳体内部设有台阶,弹性件位于台阶上。
9.优选地,按压壳包括壳本体及卡接钩体,壳本体设于环体上,卡接钩体设于壳本体朝向端子穿出的一端的周缘,卡接钩体面向第二壳体的一面具有第一滑面;第二壳体的内壁设有卡接台,卡接台具有第二滑面,第一滑面与第二滑面适配,卡接钩体与卡接台适配,且按压壳本体,第一滑面沿着第二滑面向下滑动,卡接钩体脱离卡接台,卡接钩体沿着第二
壳体内壁向下滑动。
10.优选地,述壳体还设有多根限位柱,多根限位柱与端子同侧,且与第二壳体连接。
11.优选地,第一壳体还设有多个预留口,端子从多个预留口穿出第一壳体。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通断夹片及隔离绝缘件控制电路断通,通断夹片设挤压部及通断开口,未施力时隔离绝缘件位于通断开口,隔离通断夹片,通断开口的宽度小于隔离绝缘件,通断开口会在隔离绝缘件运动时与其挤压摩擦,达到除尘自清洁的效果,使开关通断组件通断更加灵敏。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的爆炸视图;
15.图2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
16.图3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的通断夹片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指示灯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隐藏第二壳体后的立体图;
19.图6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第二壳体结构试图;
21.图8为本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按压壳与第二壳体配合关系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壳体;2-通断件;3-弹性件;4-指示灯;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
‑ꢀ
按压壳;14-限位柱;21-隔离绝缘件;22-通断夹片;23-端子;41-灯体;42
‑ꢀ
指示端子;111-外部壳;112-内部壳;121-台阶;122-卡接台;123-预留口;131-壳本体;132-卡接钩体;221-挤压部;222-通断开口;223-第一夹片;224
‑ꢀ
第二夹片;1111-筒体;1112-环体;1121-滑道;1221-第二滑面;1321-第一滑面;2231-第一受力片;2232-第一连接片;2241-第二受力片;2242-第二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5.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6.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
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申请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8.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的爆炸视图,图1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包括壳体1、通断组件2及弹性件3;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通断组件2包括隔离绝缘件21及通断夹片2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分别控制隔离绝缘片21与通断夹片,进而控制电路断通,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可以上下相对运动,弹性件3用于第一壳体 11与第二壳体12相对运动后的复位。
29.具体的,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套设于第一壳体11外,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对上下运动;弹性件3的一端连接第一壳体11,另一端连接第二壳体12;通断组件2包括隔离绝缘件21、通断夹片22及端子23,隔离绝缘件21固设于第一壳体11内壁,通断夹片22 具有挤压部221及通断开口222,挤压部221与通断开口222连接,通断开口 222宽度小于隔离绝缘件21的宽度;端子23固设于第二壳体12,端子23延伸至第二壳体12远离第一壳体11一端的外部,通断夹片22与端子23连接,推动第一壳体11,隔离绝缘件21由通断开口222运动至挤压部221内,对挤压部221产生压力,通断开口222闭合;松开第一壳体11,通断开口222打开,隔离绝缘件21运动至通断开口222处。
30.具体应用时,工作人员手持第二壳体12,将按压开关的端子23接入目标电路中,需要转换电路接通状态时,需按压第一壳体11,此时第一壳体11会相对第二壳体12运动,而隔离绝缘件21固定于第一壳体11内壁上,即隔离绝缘件21相对第二壳体12及设于第二壳体上的零部件发生相对运动,隔离绝缘片21由原始位置通断开口222运动到挤压部221,通过挤压通断夹片22 的挤压部221,使通断开口222受力挤压闭合,此时通断组件2连通,完成一次电路状态转变,松开第一壳体11后,弹性件3驱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 12分离,此时绝缘隔离件21回到初始位置,返回过程中,由于通断开口222 宽度小于绝缘隔离件21的宽度,通断夹片22的通断开口22处与隔离绝缘件 21便会产生摩擦,即可去除通断开口22的灰尘等杂物,保持通断夹片22的灵敏连接。
31.请参阅图3并复阅图2,图3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的通断夹片结构示意图,通断夹片22包括第一夹片223及第二夹片224,第一夹片223与第二夹片224交叉设置,第一夹片223包括第一受力片2231及第一连接片2232,第一受力片2231与第一连接片2232连接;第二夹片224包括第二受力片2241及第二连接片2242,第二受力片2241与第二连接片2242连接,第一受力片2231与第二受力片2241相围构成挤压部221及通断开口222,第一连接片2232与第二连接片2242分别与端子23连接;第一夹片223与第二夹片224交叉围成挤压部221与通断开口222,当挤压部221受绝缘隔离片21挤压时,挤压部221一端与第一连接片2232或第二连接片2242连接,而第一连接片2232或第二连接片2242与端子23连接固定,故挤压部221一端固定,挤压部221另一端连接通断开口222,通断开口222被挤压部221挤压闭合,期间通断开口222与隔离绝缘件21挤压摩擦。
32.请参阅图4,图4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指示灯结构示意图,还包括指示灯4,指示灯4包括灯体41及指示端子42,灯体41固设于第一壳体11远离第二壳体12的一端,指示端子42一端电性连接灯体41及通断夹片22,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壳体12远离第一壳体11一段的外部;指示灯4对工作人员起警示作用。
33.请参阅图5,图5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隐藏第二壳体后的立体图,壳体1还包括按压壳13,按压壳13设于第一壳体11远离端子23 穿出的一端,按压壳13与第一壳体11连接;设置按压壳13,可直接对按压壳13进行按压,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开关。
34.请参阅图5,图5为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壳体11包括外部壳111及内部壳112,外部壳111包括筒体1111 及环体1112,筒体1111一端开口,环体1112设于筒体1111开口端,且环体 1112的外径大于筒体1111的外径,弹性件3套设于筒体1111的外壁,隔离绝缘件21的两端固定于筒体1111的内壁,按压壳13设于环体1112上;内部壳112设于筒体1111内,通断夹片22设于内部壳112内,内部壳112的周壁设有两个滑道1121,隔离绝缘件21穿设在两个滑道1121内,端子23从筒体 1111的底部穿出,第二壳体12内部设有台阶121,弹性件3位于台阶121上;通过设置外部壳111及内部壳112,实现第一壳体11对第二壳体12、弹性件 3及弹性组件2的连接固定。
35.按压壳13包括壳本体131及卡接钩体132,壳本体131设于环体1112上,卡接钩体132设于壳本体131朝向端子23穿出的一端的周缘,卡接钩体132 面向第二壳体12的一面具有第一滑面1321;第二壳体12的内壁设有卡接台122,卡接台122具有第二滑面1221,第一滑面1321与第二滑面1221适配,卡接钩体132与卡接台122适配,且按压壳本体131,第一滑面1321沿着第二滑面1221向下滑动,卡接钩体132脱离卡接台122,卡接钩体132沿着第二壳体12内壁向下滑动;通过设置卡接钩体132,更好的对按压壳13在第一壳体11上进行固定。
36.请参阅图7及图8,图7为本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第二壳体结构试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按压开关按压壳与第二壳体配合关系示意图,壳体1还设有多根限位柱14,多根限位柱14与端子23 同侧,且与第二壳体12连接;第二壳体11还设有多个预留口123,端子23 从多个预留口123穿出第二壳体12;在壳体1上设限位柱14,可在安装开关时对壳体1在目标电路上进行固定。
37.综上,通过设置通断夹片及隔离绝缘件控制电路断通,通断夹片设挤压部及通断开口,未施力时隔离绝缘件位于通断开口,隔离通断夹片,通断开口的宽度小于隔离绝缘件,通断开口会在隔离绝缘件运动时与其挤压摩擦,达到除尘自清洁的效果,使开关通断组件通断更加灵敏。
38.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