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隔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8136发布日期:2023-01-04 09:2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隔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隔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隔膜。


背景技术:

2.锂电池的电芯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组成,其中隔膜是电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隔开电芯正极和负极的作用,具有电子绝缘性和离子导电性,其中传导锂离子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锂电池的整体性能;隔膜的性能决定了锂电池的界面结构、电解质的保持性和电池的内阻等,进而影响电池的容量、充放电电流密度、循环性能等关键特性,现有的电池隔膜对于电池出现的自燃情况时,不具备良好的阻燃特性,因此,现需要设计一种电池隔膜。
3.现有专利(cn206921905u)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隔膜,此隔膜包括隔膜层,所述隔膜层的上层和下层分别设有上聚乙烯层和下聚乙烯层,所述上聚乙烯层以及下聚乙烯层外均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外设有凹凸层,所述加强层和凹凸层所组成的整体外还设有聚乙烯保护层。优点是:加强层的设置可增加锂电池隔膜的强度,而加强层外的凹凸层可增加锂电池隔膜与电解质溶质的接触面积,提高锂电池隔膜的吸液能力;而凹凸层外设有聚乙烯保护层,不仅增加了其保护凹凸层的作用还可以增加锂电池隔膜的亲水性。
4.该实用新型的缺点是该设计的锂电池隔膜在使用时,不具备一定的阻燃特性,对于电池的自燃情况没有对应的处理设计,且该设计的电池隔膜不具备一定的结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池隔膜。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隔膜,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所述基底层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导热层,所述基底层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pe膜,所述第二pe膜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陶瓷涂层,所述第一陶瓷涂层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pe膜,所述基底层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二pp膜,所述第二pp膜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陶瓷涂层,所述第二陶瓷涂层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一pp膜,所述第二pe膜的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二pp膜的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三装配槽,所述导热层靠近基底层的一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装配槽,所述导热层靠近基底层的一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装配块和第三装配块,所述基底层的两侧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装配块,一对所述第一装配块、第二装配块、第三装配块分别对应和第一装配槽、第二装配槽、第三装配槽相互配合。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pp膜的下端以及第一pe膜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凹凸层。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第一pp膜和第二pp膜均设置在靠向电池的一侧,所述第一pe膜和第二pe膜均
设置在远离电池的一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均为阻燃效果好的纤维织物。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一pp膜和第二pp膜均为聚丙烯材料。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第一pe膜和第二pe膜均为聚乙烯材料。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导热层均为导热硅胶垫层。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第一陶瓷涂层和第二陶瓷涂层均为二氧化硅涂层。
2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该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pe膜、第二pe膜、第一pp膜和第二pp膜组成了装置的隔膜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一pp膜和第二pp膜设置在面向电池的一侧,第一pe膜和第二pe膜设置在面向电池外侧的一侧,该设计使得耐高温的材料靠近电池发热的一侧,耐低温的材料靠近电池外侧的一侧,使得整体电池隔膜对于电池的发热情况具备更高的耐受度,大大增强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且设置在第一pp膜和第一pe膜外侧的凹凸层大大提升了电池隔膜的亲水性。
23.2、该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组成了装置的阻燃结构,在该结构中,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均为纤维织物,整体具备一定的抗拉扯能力以及电解质的高度浸渍能力,大大提升了电池隔膜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导热层组成了装置的导热结构,通过设置的导热层,使得电池产生的温度可以沿着导热层迅速的传递至电池的上端和下端,完成电池隔膜的快速散热。
24.3、该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陶瓷涂层、第二陶瓷涂层组成了装置的强度增强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陶瓷涂层和第二陶瓷涂层,大大提升了装置的力学性能,通过设置的第一装配块、第二装配块、第三装配块、第一装配槽、第二装配槽和第三装配槽使得导热层和电池隔膜的侧边连接强度大大提升,大大提升了电池隔膜的结构强度,提升了电池隔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隔膜的剖切视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隔膜的侧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隔膜的轴测图;
28.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29.图例说明:
30.1、导热层;2、第一装配块;3、第一装配槽;4、第二装配槽;5、凹凸层;6、第一pe膜;7、第一陶瓷涂层;8、第二pe膜;9、第一阻燃层;10、第一pp膜;11、第二陶瓷涂层;12、第二pp膜;13、第二阻燃层;14、基底层;15、第二装配块;16、第三装配槽;17、第三装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池隔膜,包括基底层 14,基底层14的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阻燃层9和第二阻燃层13,基底层14 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导热层1,基底层1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第二pe 膜8,第二pe膜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陶瓷涂层7,第一陶瓷涂层7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pe膜6,基底层14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二pp膜12,第二 pp膜12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陶瓷涂层11,第二陶瓷涂层1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第一pp膜10,第二pe膜8的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一装配槽3,第二pp膜12的两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三装配槽16,导热层1靠近基底层14 的一侧中间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装配槽4,导热层1靠近基底层14的一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装配块2和第三装配块17,基底层14的两侧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装配块15,一对第一装配块2、第二装配块15、第三装配块17分别对应和第一装配槽3、第二装配槽4、第三装配槽16相互配合。
34.第一pp膜10的下端以及第一pe膜6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凹凸层5,第一pp膜10和第二pp膜12均设置在靠向电池的一侧,第一pe膜6和第二pe 膜8均设置在远离电池的一侧,第一阻燃层9和第二阻燃层13均为阻燃效果好的纤维织物,第一pp膜10和第二pp膜12均为聚丙烯材料,第一pe膜6 和第二pe膜8均为聚乙烯材料,导热层1均为导热硅胶垫层,第一陶瓷涂层7和第二陶瓷涂层11均为二氧化硅涂层。
35.工作原理:该设计的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将第一pe膜6和第二pe膜8 设置在远离电池的一侧,pe膜相对不耐高温,更耐低温,将第一pp膜10、第二pp膜12设置在靠近电池的一侧,pp膜相对更耐高温,不耐低温,通过该结构的设计使得电池隔膜整体的使用寿命更高,通过设置的第一阻燃层9、第二阻燃层13大大提升了电池隔膜的阻燃性,提升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的导热层1使得电池隔膜不会出现热堆积导致的快速熔融导致的微孔关闭,使得电池隔膜整体绝缘的情况,在该设计的电池隔膜中,在使用时,整体的结构连接强度极高,且通过pp膜和pe膜的设计使得装置具备更好的使用寿命,且装置具备良好的阻燃性和优秀的力学性能。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