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极耳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2223发布日期:2022-11-18 20:1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极耳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极耳及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以及安全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3c、新能源车等领域。
3.目前,锂电池采用复合集流体,它具有三层结构,中间层为高分子层,上下各有一层金属层。
4.然而,这种集流体与其它的集流体相比,集流体中间的高分子层完全绝缘,不导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极耳,通过优化极耳的结构,能够解决复合集流体上下层连接不导通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复合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具有第一弯折部;第二极耳,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具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极耳胶,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或所述第二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极耳胶的一面设置有第二极耳胶,所述第一极耳胶和所述第二极耳胶复合成一体结构。
8.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均包括粘胶区和两个倾斜端,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所述粘胶区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所述粘胶区平行,两个所述倾斜端分别位于所述粘胶区的两端,用于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围成容纳腔,所述第一极耳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9.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具有头部,所述第一极耳的所述头部和所述第二极耳的所述头部叠放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均具有尾部,用于与电池的集流体两面的金属层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的所述尾部和所述第二极耳的所述尾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所述粘胶区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所述粘胶区之间的距离。
12.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倾斜端连接所述头部,另一个所述倾斜端连接所述尾部。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胶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极耳胶的正投影重叠。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胶和所述第二极耳胶通过热融复合在一起。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的材质相同。
1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复合极耳。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轴对称安装,使
得第二极耳至少部分与第一极耳电连接,确保复合集流体两面的金属层能够通过复合极耳导通,有助于解决复合集流体上下层连接不导通的问题,此外,第一极耳具有第一弯折部,第二极耳具有第二弯折部,可将第一极耳胶置于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之间,起到粘接密封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作用,防止电解液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间露出,同时,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远离第一极耳胶的一面也设有第二极耳胶,第一极耳胶和第二极耳胶复合成一体,有助于提高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的稳固性,降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发生位移或晃动的概率。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极耳的结构,能够解决复合集流体上下层连接不导通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方式一的分解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极耳和集流体的安装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极耳和集流体的安装后的俯视图。
23.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4.1-第一极耳;11-第一弯折部;
25.2-第二极耳;21-第二弯折部;211-粘胶区;212-倾斜端;
26.3-第一极耳胶;
27.4-第二极耳胶;
28.5-容纳腔;
29.6-头部;
30.7-尾部;
31.8-集流体;
32.9-金属层;
33.x-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8.实施方式一
39.下面结合附图1~2描述实施方式一
40.复合极耳,包括第一极耳1,具有第一弯折部11;第二极耳2,至少部分与第一极耳1电连接,第二极耳2具有第二弯折部21;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之间设置有第一极耳胶3,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远离第一极耳胶3的一面设置有第二极耳胶4,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复合成一体结构。
41.由于复合集流体中间的高分子层完全绝缘,不导电,因此,将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轴对称安装,使得第二极耳2至少部分与第一极耳1电连接,确保复合集流体8两面的金属层9能够通过复合极耳导通,有助于解决复合集流体上下层连接不导通的问题,此外,第一极耳1具有第一弯折部11,第二极耳2具有第二弯折部21,可将第一极耳胶3置于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之间,起到粘接密封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的作用,防止电解液从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中间露出,同时,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远离第一极耳胶3的一面也设有第二极耳胶4,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复合成一体,有助于提高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之间的稳固性,降低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发生位移或晃动的概率。
42.于本实施方式中,将复合极耳用在单片复合集流体上,使得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均可与复合集流体接触,有助于增加极耳和集流体之间连接面积,提高过流能力,减少电池的电阻,从而降低电池的发热,其中,采用三层极耳胶固定,即依次为第二极耳胶4、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三层极耳胶加热粘接在一起。
4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极耳中,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均包括粘胶区211和两个倾斜端212,第一弯折部11的粘胶区211与第二弯折部21的粘胶区211平行,两个倾斜端212分别位于粘胶区211的两端,用于在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之间围成容纳腔5,第一极耳胶3固定设置在容纳腔5内。具体的,增加两个倾斜端212,使得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之间的距离沿长度方向x依次增大,即第一弯折部11的粘胶区211与第二弯折的粘胶区211之间可容纳第一极耳胶3,第一极耳胶3分别对应上下两个粘胶区211,起到固定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位置的作用。
4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极耳中,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在长度方向x的一端分别具有头部6,第一极耳1的头部6和第二极耳2的头部6叠放设置,用于将第一极耳1与第二极耳2电连接,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在长度方向x的另一端均具有尾部7,用于与电池的集流体8两面的金属层9固定连接。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极耳1的头部6和第二极耳2的头部6直接接触,且在第一极耳1的2的尾部7和第二极耳2的尾部7,与电池的集流体8两面的金属层9固定连接后,第一极耳1与第二极耳2电连接,形成回路,能够导通复合集流体8两侧金属层9,此外,第一极耳1的头部6和第二极耳2的头部6可进行整形,有助于提高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之间的稳固性。其中,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与复合集流体8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焊接、超声波滚焊、锡焊加导电胶带等。
4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极耳中,第一极耳1的尾部7和第二极耳2的尾部7之间的
距离,大于第一弯折部11的粘胶区211与第二弯折部21的粘胶区211之间的距离。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极耳1的尾部7和第二极耳2的尾部7之间的距离较大,可将复合极耳插入到集流体8中,第一极耳胶3较薄,且和第一弯折部11的粘胶区211与第二弯折部21的粘胶区211之间的的距离匹配,使得第一极耳胶3可放在在预设位置,满足将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复合在一起。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47.将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轴对称安装,使得第二极耳2至少部分与第一极耳1电连接,确保复合集流体8两面的金属层9能够通过复合极耳导通,有助于解决复合集流体8上下层连接不导通的问题,此外,第一极耳1具有第一弯折部11,第二极耳2具有第二弯折部21,可将第一极耳胶3置于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之间,起到粘接密封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的作用,防止电解液从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中间露出,同时,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远离第一极耳胶3的一面也设有第二极耳胶4,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复合成一体,有助于提高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的稳固性,降低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发生位移或晃动的概率。
48.实施方式二
49.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倾斜端212连接头部6,另一个倾斜端212连接尾部7,第一极耳胶3的正投影和第二极耳胶4的正投影重叠,能够增加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之间粘接的稳固性,此外,第一弯折部11具有两个倾斜端212,两个倾斜端212分别连接第一极耳1的头部6和尾部7,整个第一极耳1可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有助于提高第一极耳1的机械强度,从而延长第一极耳1的使用寿命。其中,与头部6连接的倾斜端212,能够在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之间形成容纳腔5,便于将第一极耳胶3与复合极耳融合在一起。
50.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51.实施方式三
52.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通过热融复合在一起,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的材质相同,均为铝、镍或铜镀镍等金属材质。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采用白色、黑色、黄色极耳胶,与现有结构使用极耳的极耳胶一致,下一个封装工序无需改变,可降低复合集流体工艺成本。
53.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54.电池
55.本实用新型包括实施方式一~三的复合极耳。
56.具体的,可采用如下复合极耳与集流体的连接方法,其中,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为热熔复合一体极耳,具体包括:
57.步骤一:定位好需要焊接的集流体8位置;
58.步骤二:将一体极耳插入集流体8中;
59.步骤三:将集流体8焊接部分整形压平,使得集流体8与一体极耳完全接触;
60.步骤四:一体极耳与集流体8进行连接。
61.需要说明的是:先将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为热熔复合一体极耳,可以测量粘接拉力,检查极耳是否为良品。
6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采用如下复合极耳与集流体8的连接方法,其中,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为分体式,具体包括:
63.步骤一:定位好需要焊接的集流体8位置;
64.步骤二:将第一极耳1与集流体8的一面金属层9连接;
65.步骤三:将第一极耳2与集流体8的另一面金属层9连接;
66.步骤四:将第一极耳胶3和第二极耳胶4放入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之间、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远离第一极耳胶3的一面;
67.步骤五:将三层极耳胶与第一极耳1、第二极耳2进行加热粘结在一起,然后对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的头部9进行整形。
6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极耳1和第二极耳2采用分体式,运输方便,有助于降低来料过程中造成不良的情况。
69.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