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2045发布日期:2022-12-24 02:5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激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传感器。


背景技术:

2.激光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硅光二极管 接收到的散射光越多越好,接收到的无用杂散光越少越好,无用杂散光越少,传感器可调节的空间就越大,传感器的精度也越高,性能也越好,当硅光二极管 所接受到的杂散光超过某一个值时,就会造成传感器失效,要返修更换传感器的零件。
3.现有的激光传感器的光陷井一般采用的是斜面单次反射的方案,需要空间大,阻隔无用杂散光的能力也较弱,无用的杂散光常常会反射回到硅光二极管 表面,对其接收有用的散射光产生影响。若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反射到硅光二极管 表面的无用杂散光多,就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造成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返工与浪费,或者降低了传感器的整体性能,影响传感器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高、成本低的激光传感器。
5.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包括线路板,线路板上安装有激光模组和硅光二极管,激光模组位于硅光二极管上方,硅光二极管下方设置有内凹角的光陷井结构,光陷井结构包括向下的小于60度的尖角,尖角与光陷井结构的内壁形成等腰三角形。
6.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其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激光模组安装在支架上。
7.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支架为黑色塑胶支架。
8.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激光模组和支架通过线路板上预设的卡槽安装在线路板上。
9.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支架上沿激光模组发射激光的方向设置有四道横梁,四道横梁围成三个相连的空间,四道横梁的相同位置上各加工有一个小孔。
10.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硅光二极管位于四道横梁的下方。
11.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其中所述光陷井结构包括上部的一个横向挡骨和两侧的两个侧向挡骨,横向挡骨上设置有小孔,两个侧向挡骨之间形成尖角。
12.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设计的封闭内凹角光陷井的头部会形成光束的反射次数多,吸收更快更彻底,后部横向挡骨进一挡住了无用杂散光,大大减少无用杂散光对硅光二极管 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性能。随着传感器性能的提升,可以减少传感器整体性能不足而产生的返工及报废,大大节约制作成本。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激光传感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的主视图;
16.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17.图中标记示意为:1-线路板;2-激光模组;3-支架;4-硅光二极管 ;5-横向挡骨;6-光陷井结构;7-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包括线路板1,线路板1上安装有激光模组2和支架3。激光模组2和支架3通过线路板1上预设的卡槽进行固定安装,同时,激光模组2安装在支架3上预设的安装位中。
20.支架3为黑色塑胶支架3,具有良好的吸光效果。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3上沿激光模组2发射激光的方向设置有四道塑胶横梁7,四道横梁 7围成三个相连的空间。四道横梁7的相同位置上各加工有一个小孔,四个孔的尺寸各不相同。激光模组2通电后产生激光光束,激光光束依次通过四个小孔。
21.当激光经过四个小孔时,无用杂散光因为支架3上塑胶横梁7的遮挡,无法通过,仅留激光光束通过中间的小孔,被阻挡的无用杂散光在单独的几个小空间内多次反射,因黑色表面有吸收光的特性,无用杂散光会被黑色的塑胶支架3表面吸收,逐渐消失,从而完成激光光束杂散光的初步过滤。
22.线路板1上还安装有硅光二极管。硅光二极管焊接在线路板1上,且位于四道横梁7的下方。过滤后的激光光束会经过硅光二极管 4的上方。位于硅光二极管下方的支架3上设置有内凹角的光陷井结构6。
23.光陷井结构6包括上部的一个横向挡骨5和两侧的两个侧向挡骨。横向挡骨5的两端各与一个侧向挡骨连接,两个侧向挡骨的另一端连接并形成一个向下的尖角。横向挡骨5上设置有小孔,激光光束可以经过横向挡骨5上的小孔,进入内凹角的光陷井结构6,射在光陷井内凹角的尖角结构上。光陷阱结构6内的尖角小于60度,尖角与挡骨的内壁形成一个小于60度的等腰三角形。因尖角的结构的特性,尖角两侧的两个侧向挡骨的距离会由近到远慢慢增加。当尖角的角度小于60度时,由于两侧挡骨间的距离相对较近,反射的次数会比大于60度时大大增加,加之黑色塑胶表面有吸收光的特性,能量会快速消耗在内凹角光陷井的尖角处,部分光束形成散光反射出来,此时,散光能量已经非常小,再经几次反射后,会最终完全消失。
24.当光从内凹角光陷井头部反射回时,因小孔的面积较小,杂散光很难经横向挡骨5上小孔反射回硅光二极管 4表面,只能继续在光陷井内不断反射,直到被完全吸收,进一步消除了无用杂散光对硅光二极管 4 的影响,从而达到硅光二极管 4表面接收的散射光的纯净性。
25.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在使用时,激光模组2通电产生激光光束,光束经过四道横梁7上的小孔后到达硅光二极管上方。杂散光消耗在四道横梁7形成的空间内。激光经过硅光二极管上方后进入光陷井结构6,在光陷井结构6内消耗掉剩余的能量。
26.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设计的封闭内凹角光陷井的头部会形成光束的反射次数多,吸收更快更彻底,后部横向挡骨进一挡住了无用杂散光,大大减少无用杂散光对硅光二极管 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性能。随着传感器性能的提升,可以减少传感器整体性能不足而产生的返工及报废,大大节约制作成本。
27.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对传光陷井的体积需求较小,可大大节约产品的设计空间和制造成本,有利于传感器的小型化,从而使应用产品的小型化变得可能。
28.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线路板上安装有激光模组和硅光二极管,激光模组位于硅光二极管上方,硅光二极管下方设置有内凹角的光陷井结构,光陷井结构包括向下的小于60度的尖角,尖角与光陷井结构的内壁形成等腰三角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激光模组安装在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黑色塑胶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组和支架通过线路板上预设的卡槽安装在线路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沿激光模组发射激光的方向设置有四道横梁,四道横梁围成三个相连的空间,四道横梁的相同位置上各加工有一个小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光二极管位于四道横梁的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陷井结构包括上部的一个横向挡骨和两侧的两个侧向挡骨,横向挡骨上设置有小孔,两个侧向挡骨之间形成尖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涉及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性能高、成本低的激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包括线路板,线路板上安装有激光模组和硅光二极管,激光模组位于硅光二极管上方,硅光二极管下方设置有内凹角的光陷井结构,光陷井结构包括向下的小于60度的尖角,尖角与光陷井结构的内壁形成等腰三角形。本实用新型激光传感器设计的封闭内凹角光陷井的头部会形成光束的反射次数多,吸收更快更彻底,后部横向挡骨进一挡住了无用杂散光,大大减少无用杂散光对硅光二极管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性能。随着传感器性能的提升,可以减少传感器整体性能不足而产生的返工及报废,大大节约制作成本。大大节约制作成本。大大节约制作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斌 李志国 周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攀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