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3626发布日期:2022-09-28 01:3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5g时代、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楼宇、及安防监控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网络布线是信息网络系统的“神经系”,网络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网络功能越来越多,使用的数据缆(弱电缆)也随之大大增加。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要保证原有的性能,才能在六类数据缆市场中争夺到一席之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该数据缆应具有性能可靠,体积较小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包括护套以及设置在护套内的四对双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对双绞线包括第一双绞线、第二双绞线、第三双绞线、第四双绞线;所述第一双绞线的节距为8.3毫米,第二双绞线的节距为11.5毫米,第三双绞线的节距为9.3毫米,第四双绞线的节距为15.2毫米;所述护套内壁还设有沿着数据缆轴线中轴线延伸的四条凸条。
6.所述凸条的数量为四条,凸条均匀布置在护套内壁上,并且各凸条布置在相邻两对双绞线之间。
7.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8.所述第一双绞线为蓝线与蓝白线对绞而成,第二双绞线为橙线与橙白线对绞而成,第三双绞线为绿线与绿白线对绞而成,第四双绞线为棕线与棕白线对绞而成。
9.所述第一双绞线的退扭率为50%,第二双绞线的退扭率为40%,第三双绞线的退扭率为45%,第四双绞线的退扭率为50%。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内部的填充物,进而缩小了数据缆的外径,减小了占用空间,并通过改进双绞线节距以及内置凸条来满足电缆性能,特别适合在狭小的空间或高密度布线环境中使用,可有效节省布线空间,改善空气流通,降低工程成本,在某种意义上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护套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5.如图1所示,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包括护套以及设置在护套内的四对双绞线,每对双绞线均由两条绝缘导线对绞而成。所述四对双绞线包括第一双绞线2.1、第二双绞线2.2、第三双绞线2.3、第四双绞线2.4。
16.所述第一双绞线为蓝线与蓝白线对绞而成,第一双绞线的节距为8.3毫米,第一双绞线的退扭率为50%。所述第二双绞线为橙线与橙白线对绞而成,第二双绞线的节距为11.5毫米,第二双绞线的退扭率为40%。所述第三双绞线为绿线与绿白线对绞而成,第三双绞线的节距为9.3毫米,第三双绞线的退扭率为45%。所述第四双绞线为棕线与棕白线对绞而成,第四双绞线的节距为15.2毫米,第四双绞线的退扭率为50%。而常规的双绞线节距为70毫米。
17.所述护套内部设有凸条3。所述凸条沿着数据缆轴线中轴线延伸,凸条的数量为四条,这四条凸条均匀布置在护套内壁上。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各凸条均布置在相邻两对双绞线之间,从而对两侧的双绞线进行支撑,提高了整体强度。所述护套、凸条一体成型。
18.本实用新型取消了设置在护套内部的传统六类数据缆的任何填充物(如骨架、pe膜、填充绳等),大大缩小了外径,再配合内置的凸条以及改进的双绞线节距,仍能满足传统六类数据缆的性能要求(凸条对护套以及内部芯线进行支撑,改进的双绞线节距可以起到抗干扰的作用),传输频率可保持1mhz~250mhz,保留了原有的传输距离长、传输损耗小、耐磨、抗压强等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包括护套(1)以及设置在护套内的四对双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对双绞线包括第一双绞线、第二双绞线、第三双绞线、第四双绞线;所述第一双绞线的节距为8.3毫米,第二双绞线的节距为11.5毫米,第三双绞线的节距为9.3毫米,第四双绞线的节距为15.2毫米;所述护套内壁还设有沿着数据缆轴线中轴线延伸的四条凸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数量为四条,凸条均匀布置在护套内壁上,并且各凸条布置在相邻两对双绞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绞线为蓝线与蓝白线对绞而成,第二双绞线为橙线与橙白线对绞而成,第三双绞线为绿线与绿白线对绞而成,第四双绞线为棕线与棕白线对绞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绞线的退扭率为50%,第二双绞线的退扭率为40%,第三双绞线的退扭率为45%,第四双绞线的退扭率为5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该数据缆应具有性能可靠,体积较小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填充非屏蔽六类数据缆,包括护套以及设置在护套内的四对双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对双绞线包括第一双绞线、第二双绞线、第三双绞线、第四双绞线;所述第一双绞线的节距为8.3毫米,第二双绞线的节距为11.5毫米,第三双绞线的节距为9.3毫米,第四双绞线的节距为15.2毫米;所述护套内壁还设有沿着数据缆轴线中轴线延伸的四条凸条。条凸条。条凸条。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杭 骆佳欢 刘富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万马天屹通信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5
技术公布日:2022/9/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