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面板组件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5613发布日期:2022-10-15 00:0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光伏面板组件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光伏面板组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2.光伏面板一般包括电池片、封装到电池片外的eva层以及钢化玻璃、背板,并在边框设置铝合金起到支撑和密封的作用,背板上设置一个接线盒,用于与其他的接线盒连接,形成目标电压。
3.单块光伏面板的面积通常是1.5*1m-2m*1m,发电功率在200-300w之间,由于单块光伏面板面积提高后,不容易携带,且易损坏,一般是多块串联起来以满足使用的功率要求,光伏面板之间通过接线盒和电缆连接,作为户外电源使用时,多块电池板的接线就显得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光伏面板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减少光伏面板之间的接线步骤,使光伏面板便于折叠运输和展开使用。
5.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面板组件,包括:
6.电池板,所述电池板包括电池片层、eva层、玻璃层、背板层和铝合金框,所述玻璃层-eva层-电池片层-eva层和背板层被由上至下的粘接固定形成一体结构,并被外周的铝合金框所包裹;
7.柔性连接线;
8.其中,所述铝合金框设有开孔,所述柔性连接线的第一端与光伏电池板的电池片层电连接,第二端穿过所述铝合金框的开孔。
9.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线呈带状。
10.优选的,所述柔性连接线包括绝缘层、编织层和导体,在所述柔性连接线的截面方向,所述导体呈一字型排列,所述编织层嵌设在所述绝缘层内。
11.优选的,所述编织层包括芳纶纤维编织层。
12.优选的,所述开孔外侧的通径小于内侧的通径,所述绝缘层填充在所述开孔内。
13.优选的,所述开孔为梯形孔,所述开孔具有台阶面,所述绝缘层的两端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卡在所述台阶面。
14.优选的,所述绝缘层包括尼龙绝缘层。
15.优选的,所述开孔的方向倾斜向下。
1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光伏面板组件,其中,多个光伏面板组件包括两个边缘电池板和多个中间电池板,第一边缘电池板、多个中间电池板和第二边缘电池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线串联,第一边缘电池板的背板设有接线盒,所述第一边缘电池板的正极和第二边缘电池板的负极引入到所述接线盒。
17.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板之间并联二极管。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9.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光伏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串联,使光伏板形成预定功率的光伏系统,光伏系统在使用时不需在光伏板之间接线,直接铺设在使用地点,且仅具有一个接线盒,便于与用电设备连接,另外,柔性连接线具有较好的柔性和抗拉性,可保证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0.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光伏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光伏系统的接线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三块电池板连接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四块电池板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27.光伏板在户外作为电源使用时,例如野外的泵机抽水、电驱动工程设备、偏远地区的住户供电等,由于单块电池板的功率有限,一般是200-300w左右,对于一千瓦及以上的用电设备,一般都需要4-6块电池板串联形成光伏系统,以满足供电需求,但是对于流动性较大的供电需求来说,每次都需要接线连接显然是不满足工作需求的,并且光伏板数量越多,则需要的时间就越多,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将预定数量的电池板通过柔性连接结构串联到一起,以避免后期接线,并有利于装载和展开铺设。
28.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面板组件,主要包括电池板10,电池板10包括电池片层101、eva层102、玻璃层103、背板层104和铝合金框105,玻璃层103-eva层102-电池片层101-eva层102和背板层104被由上至下的粘接固定形成一体结构,并被外周的铝合金框105所包裹,形成单块电池板10结构。
29.其中,电池片层101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片,以矩形阵列形式铺开。
30.结合图1-2所示,铝合金框105设有开孔106,柔性连接线20的第一端与光伏电池板10的电池片层101电连接,第二端穿过铝合金框105的开孔106形成自由端。可选的,柔性连接线20的第二端连接另一块电池板10,即形成两个电池板10之间的串联。
31.为了使柔性连接线20更耐弯折,柔性连接线20呈带状。
32.当两个电池板10之间距离过大时,会对柔性连接线20造成拉扯,进一步的,柔性连接线20包括绝缘层22、编织层23和导体24,在柔性连接线20的截面方向,导体24呈一字型排列,编织层23嵌设在绝缘层22内。如此,可提高柔性连接线20的抗拉性能,用于应对柔性连接线20受到拉拽力的拉扯。
33.优选的,编织层23包括芳纶纤维编织层23,芳纶纤维具有较佳的抗拉性能和韧性,可在较小的尺寸下形成较强的抗拉性。
34.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抗拉性,开孔106外侧的通径小于内侧的通径,绝缘层22填充在开孔106内。如此,当两个电池板10相互分离,并达到柔性连接线20的最大长度时,可由开孔106对绝缘层22的限位形成抗拉性。
35.优选的,开孔106为梯形孔,开孔106具有台阶面,绝缘层22的两端设有凸起结构21,凸起结构21卡在台阶面。如此,凸起结构21可卡在台阶面,阻止柔性连接线20向外被拉出。
36.其中,绝缘层22可采用聚乙烯材质,对内部的导体24形成良好的绝缘,并形成良好的抗拉能力。
37.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绝缘层22采用尼龙绝缘层,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疲劳性能。
38.优选的,开孔106的方向倾斜向下,如此,可防止水从铝合金框105的侧壁渗入到铝合金框105内。
39.结合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光伏面板组件,其中,多个光伏面板组件包括两个边缘电池板11和多个中间电池板12,第一边缘电池板、多个中间电池板12和第二边缘电池板通过柔性连接线20串联,第一边缘电池板的背板设有接线盒50,第一边缘电池板的正极和第二边缘电池板的负极引入到接线盒50。
40.图3为两个边缘电池板11和一个中间电池板12,形成的光伏系统可实现600-900w的功率,图4为两个边缘电池板11和两个中间电池板12,形成的光伏系统可实现800-1200w的功率。
41.其中,第一边缘电池板的正极引入到接线盒50,第二边缘电池板的负极通过回流线40引入接线盒50,回流线40也采用柔性连接线,且在两个光伏板之间的长度相同,提高了抗拉能力。
42.优选的,相邻的两个电池板10之间并联二极管30。以防止相邻的两个电池板10之间产生逆向电流。
43.如此,多个光伏面板形成一个整体,仅存在一个接线盒50作为输出,将接线盒50连接到整流/调压设备即可,不需要在每个光伏面板间进行接线,且结合图5所示,多个光伏面板可被折叠放置,在使用地点是时,将堆叠的光伏板展开即可使用。
44.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光伏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串联,使光伏板形成预定功率的光伏系统,光伏系统在使用时不需在光伏板之间接线,直接铺设在使用地点,且仅具有一个接线盒,便于与用电设备连接,另外,柔性连接线具有较好的柔性和抗拉性,可保证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可靠性。
45.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