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4612发布日期:2023-01-13 06:1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电池模组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电极片对电芯进行固定以进行电路连接,但是现有部分电芯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会发生正负极颠倒安装的情况,导致在反装的电芯与电极片接触时会造成电路短路的情况,进而对整个电池模组的使用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能够解决现有部分电芯容易发生反装造成短路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包括:
5.电芯,其数量至少为两组,每组电芯的外表面各固定安装有一组电芯绝缘皮,所述电芯绝缘皮为pet膜;
6.正极连接片,设置于电芯的底部,并位于电芯绝缘皮的正下方;
7.负极连接片,设置于电芯的外表面,并位于正极连接片的正上方,每组电芯上各开设有两组连接孔,负极连接片上设置有至少为两组的弧形连接片,每组弧形连接片各通过每组连接孔延伸至电芯的外部。
8.优选的,所述正极连接片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为两组的金属凸块,每组金属凸块各与每组电芯的底部相贴合,达到了在安装电芯时能够快速地通过金属凸块与正极连接片进行电路连接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负极连接片和正极连接片上各开设有至少为两组的散热孔,达到了在电芯使用时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散热的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通过电芯和电芯绝缘皮的配合,使得在电芯的外表面安装电芯绝缘皮进行隔离作用,在电芯发生反装时避免负极连接片接触到电芯,进而使得负极连接片和正极连接片之间不能够形成电路,因此不能够发生短路的情况,解决了现有部分电芯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会发生正负极颠倒安装的情况,导致在反装的电芯与电极片接触时会造成电路短路的情况,进而对整个电池模组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12.(2)、该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通过在负极连接片和正极连接片上开设散热孔,使得在电池模组工作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散热,解决了长期使用电池时,若不能够进行散热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装置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负极连接片的俯视图。
19.附图标记:1、电芯;2、负极连接片;3、正极连接片;4、电芯绝缘皮;5、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包括电芯1、正极连接片3和负极连接片2,电芯1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每组电芯1的外表面各固定安装有一组电芯绝缘皮4,电芯绝缘皮4为pet膜,正极连接片3设置于电芯1的底部,并位于电芯绝缘皮4的正下方,负极连接片2设置于电芯1的外表面,并位于正极连接片3的正上方,每组电芯1上各开设有两组连接孔,负极连接片2上设置有至少为两组的弧形连接片,每组弧形连接片各通过每组连接孔延伸至电芯1的外部,在电芯1和电芯绝缘皮4的配合作用下,电芯绝缘皮4能够在电芯1安装时进行隔离作用,当电芯1发生反装时能够避免负极连接片2接触到电芯1,进而使得负极连接片2和正极连接片3之间不能够形成电路,因此不能够发生短路的情况,解决了现有部分电芯1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会发生正负极颠倒安装的情况,导致在反装的电芯1与电极片接触时会造成电路短路的情况的问题,避免了对整个电池模组的使用造成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22.进一步的,正极连接片3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为两组的金属凸块,每组金属凸块各与每组电芯1的底部相贴合,负极连接片2和正极连接片3上各开设有至少为两组的散热孔5,在负极连接片2和正极连接片3上开设散热孔5,使得在电池模组工作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散热,解决了长期使用电池时,不能够进行充分的散热的问题,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装置的推广和使用。
23.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负极连接片2和正极连接片3固定安装在电池仓体内,再将外表面安装有电芯绝缘皮4的电芯1底部抵在正极连接片3上进行接触,再将电芯1上的连接孔对准负极连接片2上的弧形金属片并插入,使得负极连接片2通过电芯绝缘皮4与正极连接片3形成电路连接,完成电芯1的正常使用,若在安装电芯1时方向颠倒,电芯1的顶部能够与正极连接片3进行接触,但是负极连接片2上的弧形金属片被安装在电芯1上的电芯绝缘皮4阻挡而不能够接触电芯1,进而不能够形成电路连接,完成电池的防反装短路作用,在电芯1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热量,其部分会通过散热孔5进行排出完成散热。
2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
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1),其数量至少为两组,每组电芯(1)的外表面各固定安装有一组电芯绝缘皮(4);正极连接片(3),设置于电芯(1)的底部,并位于电芯绝缘皮(4)的正下方;负极连接片(2),设置于电芯(1)的外表面,并位于正极连接片(3)的正上方,每组电芯(1)上各开设有两组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片(2)上设置有至少为两组的弧形连接片,每组弧形连接片各通过每组连接孔延伸至电芯(1)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片(3)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为两组的金属凸块,每组金属凸块各与每组电芯(1)的底部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片(2)和正极连接片(3)上各开设有至少为两组的散热孔(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绝缘皮(4)为pet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包括电芯,电芯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每组电芯的外表面各固定安装有一组电芯绝缘皮。该电池模组防反装短路电极片结构,通过电芯和电芯绝缘皮的配合,使得在电芯发生反装时通过电芯绝缘皮避免负极连接片接触到电芯,进而使得负极连接片和正极连接片之间不能够形成电路,因此不能够发生短路的情况,解决了现有部分电芯在安装的过程中,容易会发生正负极颠倒安装的情况,导致在反装的电芯与电极片接触时会造成电路短路的情况,进而对整个电池模组的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营 钟表 车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软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