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6007发布日期:2022-11-05 09:1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盖板组件与电芯的极耳相连接,极耳与盖板组件的连接都是直接通过焊接实现的,由于极耳自身结构的限制,在进行焊接时会出现对极耳的损伤,或者焊接质量较差的问题,从而影响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以改善电池的性能。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极耳由电芯主体延伸而出,极耳包括第一焊印和第二焊印,第二焊印覆盖第一焊印,且第二焊印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以暴露第一焊印。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芯,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由电芯主体延伸而出的极耳,通过在极耳上形成有第一焊印和第二焊印,第二焊印覆盖第一焊印,并且第二焊印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从而暴露第一焊印的一部分,即在进行极耳与盖板组件的焊接时,对极耳进行了两次焊接,并且形成了一个空心的第二焊印,可以更好地控制焊接能量,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散热,使得焊接热量不集中,热量分布更均匀,以此改善焊接质量,从而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7.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8.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9.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4.1、电池箱体;2、电池模组;10、电芯;11、电芯主体;12、极耳;121、第一焊印;122、第二焊印;123、空间;20、盖板;30、极柱组件;40、转接片;41、熔断部;50、壳体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16.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17.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18.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1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请参考图1至图4,电池包括电芯10,电芯10包括电芯主体11和极耳12,极耳12由电芯主体11延伸而出,极耳12包括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第二焊印122覆盖第一焊印121,且第二焊印122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123,以暴露第一焊印121。
20.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芯10,电芯10包括电芯主体11和由电芯主体11延伸而出的极耳12,通过在极耳12上形成有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第二焊印122覆盖第一焊印121,并且第二焊印122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123从而暴露第一焊印121的一部分,即在进行极耳12与盖板组件的焊接时,对极耳12进行了两次焊接,并且形成了一个空心的第二焊印122,可以更好地控制焊接能量,可以更好地实现散热,使得焊接热量不集中,热量分布更均匀,以此改善焊接质量,从而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
2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焊印122覆盖第一焊印121,即在第一次焊接形成第一焊印121后,进行第二次焊接时,依然在第一焊印121的区域内进行焊接,从而可以在第一焊印121上形成第二焊印122。并且由于第二焊印122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123,即第二焊印122为空心焊印,从而可以使得可以更好地实现散热,使得焊接热量不集中,热量分布更均匀,以此改善焊接质量,且焊接外观更优。第二焊印122覆盖第一焊印121即可以认为是第二焊印122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焊印121内,而空间123可以暴露第一焊印121,当然,第二焊印122的周向外侧也可以暴露第一焊印121,在某些实施例中,不排除第二焊印122的周向外侧不暴露第一焊印121。
22.第二焊印122为空心焊印,而空心焊印的空间123可以作为散热空间,且熔宽相对实心焊印熔宽较小,有利于温度均匀分布,从而不容易造成断层和焊印表面不平整的现象,
以此通过空心焊印获得高质量的焊印。
23.在一个实施例中,空间123为圆形,即第二焊印122的中间部分围成了一个圆形,不仅可以方便焊头形成第二焊印122的焊接轨迹设计,并且可以保证极耳12与盖板组件的焊接质量,保证第二焊印122覆盖第一焊印121的面积,以此保证极耳12与盖板组件的焊接稳定性。
2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焊印122为圆环,以此形成一个圆形的空间123,圆环形的第二焊印122在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在转角处为圆角过渡所以更利于成型,并且焊接形成第二焊印122的焊接轨迹也相对简单,从而在提高极耳12与盖板组件的焊接稳定性的基础上,可以提高焊接效率。
25.在一个实施例中,空间123的面积占据第二焊印122的面积和空间123的面积之和的5%-30%,在保证空心焊印的空间123可以作为散热空间的基础上,也可以保证第二焊印122具有足够的面积,以此保证焊接的可靠性。
26.空间123的面积占据第二焊印122的面积和空间123的面积之和小于5%时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可能会出现热量集中的问题,而空间123的面积占据第二焊印122的面积和空间123的面积之和大于30%时,则第二焊印122的面积不够大,从而会造成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并且,焊接面积不够导致过流电池的过流能力不足,影响电池性能。
27.空间123的面积可以为a,第二焊印122的面积可以为b,a/(a+b)可以为5%、6%、7%、8%、10%、12%、15%、16%、20%、22%、23%、25%、26%、27%、29%或者30%等等。
2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焊印122的面积为10mm
2-200 mm2,从而可以保证第二焊印122的面积相对较为合理,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基础上,也不会占用过大的面积,从而影响焊接效率。
29.第二焊印122的面积可以为10mm2、11mm2、15mm2、20mm2、30mm2、40mm2、50mm2、55mm2、60mm2、70mm2、75mm2、80mm2、90mm2、100mm2、120mm2、150mm2、155mm2、165mm2、170mm2、175mm2、180mm2、185mm2、190mm2、195mm2、199mm2或者200mm2等等。
3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焊印122的熔宽为1.5mm-6mm,以此保证第二焊印122能够可靠连接极耳12,并且可以避免第二焊印122过宽。
31.第二焊印122可以为圆环,则第二焊印122的熔宽即为圆环的环径,第二焊印122的熔宽可以为1.5mm、1.6mm、1.7mm、2mm、2.5mm、2.8mm、3mm、3.5mm、4mm、4.5mm、5mm、5.5mm、5.8mm、5.9mm或者6mm等等。
32.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焊印122的熔宽可以认为是形成第二焊印122时极耳12的熔化宽度,进一步的,结合图1所示,第二焊印122为圆环,第二焊印122的熔宽即为圆环的环径,即圆环的外径与圆环的内径之差。
3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为矩形,不仅结构简单,方便成型,且可以保证极耳12能够具有可靠的连接质量。
34.在一个实施中,第一焊印121为正方形,第一焊印121的尺寸为5mm
×
5mm-20mm
×
20mm,在方便焊接成型的基础上,可以避免第一焊印121的尺寸过大而造成极耳12损伤,且不利于提高焊接效率,进一步可以避免第一焊印121的尺寸过小而不能保证极耳12连接稳定性。
35.第一焊印121的尺寸为5mm
×
5mm-20mm
×
20mm,即第一焊印121长度方向的尺寸等于宽度方向的尺寸,第一焊印121的尺寸可以为5mm
×
5mm、6mm
×
6mm、7mm
×
7mm、10mm
×
10mm、15mm
×
15mm、16mm
×
16mm、17mm
×
17mm、19mm
×
19mm或者20mm
×
20mm等等。
3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焊印122均位于第一焊印121内,即最小程度地避免对极耳12造成损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焊印122均位于第一焊印121内,即在形成第一焊印121后,需要进行第二次焊接,需要保证第二次焊接对准的焊接区域位于第一焊印121内,此处主要体现的是极耳12的焊接区域,不考虑盖板组件的焊接区域,即以极耳12为焊接参考,第二焊印122可以是在对极耳12和盖板组件进行焊接时形成的。
3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焊印122位于第一焊印121的中部,从而保证第二次焊接时不会对极耳12造成损伤,并且可以保证极耳12与盖板组件的焊接稳定性。
38.需要说明的是,中部并非特指中心位置,而是相对于第一焊印121的周向外边缘而言的,即第二焊印122不与第一焊印121的周向外边缘相交,则第二焊印122就是位于第一焊印121的中部。
3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焊印122位于第一焊印121的中心位置处。
4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可以为多边形,例如矩形。第一焊印121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等等。
4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占据极耳12的至少部分,通过对极耳12进行预焊接形成第一焊印121,即在极耳12与盖板组件连接之前,通过焊接方式对极耳12进行预处理,使得形成极耳12的多个单片极耳可靠连接。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12包括多个单片极耳,第一焊印121通过对极耳12进行预焊接形成,以将多个单片极耳相结合,第一焊印121可以是通过直接对极耳12进行预焊接形成,即在对极耳12与盖板组件进行焊接前,先对极耳12进行预焊接,从而使得极耳12的2个以上的单片极耳结合到一起,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极耳12的结构强度,即将极耳12中各个单片极耳全部结合到一起,极耳12的强度较高,从而在对极耳12与盖板组件进行焊接时,即使焊接的能量相对较大,但由于第一焊印121的存在,且第二焊印122在第一焊印121的基础上进行,第一焊印121增强了极耳12的强度,从而在二次焊接时,对极耳12造成损伤的几率大大下降,进一步考虑到第二焊印122为空心焊印,虽然焊接过程中的能量集中较高,但是由于第一焊印121的存在也会使得损伤极耳12的几率大大下降。
43.单片极耳可以为金属片,金属片为金属薄片,金属薄片可以为集流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有其他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12包括多个单片极耳,多个单片极耳的数量为100-200,即极耳12可以由数量相对较多的单片极耳组成,为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电芯10会做厚,由此导致单片极耳层数变多,为了使数量较多的单片极耳与盖板组件焊接强度,通常需要较高的焊接能量,但热量过于集中又会导致焊接质量不好,因此通过在极耳12上形成有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可以保证极耳12的焊接可靠性,且可以改善焊接质量。
45.极耳12可以包括的单片极耳的数量为100、101、110、115、120、125、130、140、145、150、155、160、170、180、185、190、195、199或者200等等。
4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依次形成,即形成第二焊印122的过程中,由于是在第一焊印121内进行的,即使焊接能量相对较大,但是由于第一焊印121增强
了极耳12的强度,所以避免了对极耳12造成损伤。
4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均为激光焊印;或,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均为超声波焊印。
4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通过不同的焊接方式形成,极耳包括单片极耳,单片极耳可以是金属薄片,金属薄片厚度较薄,通过焊接方式一先对金属薄片进行预焊接,即使得相邻的金属薄片之间形成了稳定的连接,增强了极耳12的强度,避免了极耳12的损伤。再通过焊接方式二对极耳12和盖板组件进行焊接,增强了极耳12和盖板组件的连接强度,同时避免了极耳12的损伤。不同的焊接方式,可以是焊接的能量种类不同,也可以是焊接的能量种类相同但强度不同。
49.第一焊印121为超声波焊印,第二焊印122为激光焊印;或,第一焊印121为激光焊印,第二焊印122为超声波焊印。
50.具体的,第一次焊接形成了第一焊印121,第二次焊接形成了第二焊印122,第一次焊接方式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和激光焊接中的任意一种。相应的,第二次焊接方式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和激光焊接中的任意一种,只要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且不会在进行第一次焊接时对极耳12造成损伤即可。
5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为超声波焊印,第二焊印122为激光焊印。第一次焊接形成了第一焊印121,第二次焊接形成了第二焊印122,第一次焊接方式采用超声波焊接,极耳12的多个金属薄片之间通过超声波作用而相互结合为一个整体,可以认为多个金属薄片形成为一体,成为一个厚度较厚的金属板,增强了极耳12的强度,避免了极耳的损伤。相应的,第二次焊接方式采用激光焊接,在第一焊印121上形成第二焊印122,将盖板组件和第一次焊接形成的金属板进行焊接,通过激光的作用,使得第一次焊接形成的金属板和盖板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增强的连接的强度,并且由于第二焊印122形成有空间123,从而可以使得激光的能量更为集中,以此提高金属板和盖板组件的焊接质量。
5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可以为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焊印121间隔设置,即在进行预焊接时,通过分离式焊接形成至少两个第一焊印121。第二焊印122可以是一个或至少两个,第二焊印122可以是与第一焊印121一一相对应的,第二焊印122也可以是少于第一焊印121的,即部分第一焊印121上并不覆盖第二焊印122。
53.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盖板组件,第二焊印122通过对极耳12和盖板组件进行焊接形成,以将极耳12和盖板组件相连接,从而使得盖板组件作为电芯10的一个电极引出端,并且空心的第二焊印122可以提高极耳12和盖板组件的连接质量。
54.盖板组件可以包括盖板20和极柱组件30,极柱组件30设置于盖板20,极耳12可以与极柱组件30电连接。或者,盖板组件可以包括盖板20极耳12可以与盖板20电连接。
55.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盖板组件包括盖板20和极柱组件30,极柱组件30设置于盖板20,第二焊印122通过对极耳12和极柱组件30进行焊接形成,以将极耳12和极柱组件30相连接,由于第一焊印121的存在,后续形成的第二焊印122不仅可以避免对极耳12造成损伤,且可以保证极耳12和极柱组件30的连接稳定性,以此提高极耳12和极柱组件30的焊接质量。
56.极柱组件30可以与极耳12直接焊接,省去了相关技术中的转接片,降低物料成本,简化工艺。
57.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盖板组件包括盖板20、极柱组件30以及转接片40,极柱组件30设置于盖板20,转接片40与极柱组件30相连接,第二焊印122通过对极耳12和转接片40进行焊接形成,以将极耳12和转接片40相连接,极耳12通过转接片40实现与极柱组件30的电连接,不仅方便极柱组件30的位置排布,并且也可以方便转接片40连接极耳12和极柱组件30。
58.转接片40的第一部分与极柱组件30相连接,而转接片40的第二部分与极耳12相连接,此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以不相重合,因此,转接片40的第一部分与极柱组件30可以焊接或者铆接,而转接片40的第二部分与极耳12焊接,并形成第二焊印122。转接片40可以同时与极柱组件30以及极耳12焊接,即转接片40可以同时与极柱组件30以及极耳12焊接时可以形成第二焊印122。
5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接片40包括熔断部41,从而在电流达到一定值之后,转接片40可以由熔断部41的位置处断开,以此使得极耳12和转接片40的电连接被断开。熔断部41可以是通孔。
60.转接片40包括熔断部41,因此,转接片40用于连接极耳12和极柱组件30的空间就会变小,而转接片40和极耳12的焊接面积决定了电池的过流能力,本实施例中,通过先后形成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并且第二焊印122是形成于第一焊印121上,而空心的第二焊印122可以更好地控制焊接能量,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散热,使得焊接热量不集中,热量分布更均匀,因此可以保证转接片40和极耳12能够具有可靠的焊接面积,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稳定的连接,以此保证电池的过流能力。
61.电池包括电芯10和电解质,能够进行诸如充电/放电的电化学反应的最小单元。电芯10是指将堆叠部卷绕或层压形成的单元,该堆叠部包括第一电极、分隔物以及第二电极。当第一电极为正电极时,第二电极为负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极性可以互换。电池还包括壳体件50,盖板组件连接于壳体件50,从而实现对电芯10的可靠密封。盖板组件可以是两个,两个盖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件50的相对两端,两个极柱组件30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盖板20上。在某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可以是一个,盖板组件设置于壳体件50,两个极柱组件30可以同时设置于一个盖板20上。
62.电芯10包括两个极耳12,两个极耳分别为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中的任意之一可以形成有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可以通过相应的转接片40和极柱组件30进行连接,与正极极耳或者负极极耳相连接的转接片40可以包括熔断部41。
63.电芯10可以为叠片式电芯,,不仅成组方便,且可以加工得到长度较长的电池.电芯10具有相互层叠的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从而使得多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堆叠形成叠片式电芯。
64.电芯10也可以为卷绕式电芯,即将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进行卷绕,得到卷绕式电芯。
65.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12的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相重叠区域的截面的断层率不大于30%,从而可以保证极耳12的多个单片极耳可以形成可靠的接触,从而来保证极耳12的过流能力,并且可以保证极耳12和盖板组件的焊接稳定性,以此提高电池的过流能力。第二焊印122为空心焊印,第二焊印122的空间123可以作为散热空间,而空心焊印的热
量虽然较为集中,但是空间123可以作为散热空间,并且第一焊印121提高了极耳12的强度,因此空心焊印的受热更为均匀,从而使得空心焊印的断层现象降低,以此改善极耳12的连接能力。
66.需要说明的是,极耳12可以包括m个单片极耳,通过对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相重叠区域的截面进行金相测试,通过观察一个截面,从而计算出相邻单片极耳未形成连接的数量为n,即未与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形成连接的单片极耳的数量为n,极耳12的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相重叠区域的截面的断层率为n/m。或者,极耳12可以包括m个单片极耳,通过对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相重叠区域的截面进行金相测试,此时通过观察两个截面,其中,一个截面计算出相邻单片极耳未形成连接的数量为n1,另一个截面计算出相邻单片极耳未形成连接的数量为n2,极耳12的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相重叠区域的截面的断层率为(n1+n2)/2m。具体的,将形成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的极耳12进行裁剪,并且只保留焊接区域形成的试样。将试样放入模具中,可以利用高清水晶胶混合,混合比例40:1:1,并倒入模具,固化后取出试样。将试样利用切割机切开,即至少露出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相重叠区域的截面,例如,将一个试样从中间切开,从而形成了两个可以用于观察的试样,即可以观察两个截面,对样品进行打磨,后续对样品进行腐蚀,利用显微镜观察断层,并记录断层数量。
6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上述的电池。
68.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包括电池,电池包括电芯10,电芯10包括电芯主体11和由电芯主体11延伸而出的极耳12,通过在极耳12上形成有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第二焊印122覆盖第一焊印121,并且第二焊印122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123从而暴露第一焊印121的一部分,即在进行极耳12与盖板组件的焊接时,对极耳12进行了两次焊接,并且形成了一个空心的第二焊印122,可以更好地控制焊接能量,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散热,使得焊接热量不集中,热量分布更均匀,以此改善焊接质量,从而改善电池组的使用性能。
69.相邻电池可以通过汇流排进行连接。
7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为电池模组或电池包。
71.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端板和侧板,端板和侧板用于固定多个电池。电池可以是四棱柱电池,即电池可以是方形电池。
72.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5所示,多个电池可以形成电池模组2后设置在电池箱体1内,多个电池可以通过端板和侧板进行固定。多个电池可以直接设置在电池箱体内,即无需对多个电池进行成组,此时,可以去除端板和侧板。
7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制造方法,请参考图6,电池制造方法包括:
74.s101,对电芯主体11上的多个单片极耳进行预焊接,以在极耳12上形成第一焊印121;
75.s103,对盖板组件的极柱组件30与极耳12进行焊接,以在极耳12上形成第二焊印122,并使得第二焊印122覆盖第一焊印121,且第二焊印122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123,以暴露第一焊印121;或,
76.对盖板组件的转接片40与极耳12进行焊接,以在极耳12上形成第二焊印122,并使得第二焊印122覆盖第一焊印121,且第二焊印122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123,以暴露第一
焊印121。
77.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制造方法通过对极耳12进行预焊接形成第一焊印121,并在第一焊印121上对盖板组件与极耳12进行焊接,形成了第二焊印122,即对极耳12进行了两次焊接,并且第二焊印122形成有周向封闭的空间123从而暴露第一焊印121的一部分,即形成了一个空心的第二焊印122,可以更好地控制焊接能量,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散热,使得焊接热量不集中,热量分布更均匀,以此改善焊接质量。
7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可以是通过直接对极耳12进行预焊接形成,即在对极耳12与盖板组件进行焊接前,先对极耳12进行预焊接,从而使得极耳12的各个单片极耳结合到了一起,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极耳12的结构强度,从而在对极耳12与盖板组件进行焊接时,即使焊接的能量相对较大,但由于第一焊印121的存在,且第二焊印122在第一焊印121的基础上进行,第一焊印121增强了极耳12的强度,从而在二次焊接时,对极耳12造成损伤的几率大大下降。并且第二焊印122为空心焊印,而空心焊印的空间123可以作为散热空间,且熔宽相对实心焊印熔宽较小,有利于温度均匀分布,从而不容易造成断层和焊印表面不平整的现象,以此通过空心焊印获得高质量的焊印。
7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焊印121可以是对极耳12与盖板组件进行预焊接,即通过焊接能量相对较小的一次焊接,使得极耳12的各个单片极耳结合到了一起,当然极耳12与盖板组件也形成了连接,然后通过焊接能量相对较大的二次焊接,使得极耳12与盖板组件实现了稳定的连接,并在第一焊印121上形成了第二焊印122。
8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次焊接形成了第一焊印121,第二次焊接形成了第二焊印122,第一次焊接方式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和激光焊接中的任意一种。相应的,第二次焊接方式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和激光焊接中的任意一种,只要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且不会在进行第一次焊接时对极耳12造成损伤即可。
81.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超声波焊接在极耳12上形成第一焊印121,利用激光焊接极耳12和极柱组件30,从而形成第二焊印122。
82.在一个实施例中,利用超声波焊接在极耳12上形成第一焊印121,利用激光焊接极耳12和转接片40,从而形成第二焊印122。
83.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片40上形成有熔断部41,转接片40用于连接极耳12和极柱组件30的空间就会变小,而转接片40和极耳12的焊接面积决定了电池的过流能力,本实施例中,通过先后形成第一焊印121和第二焊印122,并且第二焊印122是形成于第一焊印121上,而空心的第二焊印122可以更好地控制焊接能量,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散热,使得焊接热量不集中,热量分布更均匀,因此可以保证转接片40和极耳12能够具有可靠的焊接面积,从而在有些的空间内形成稳定的连接,以此保证电池的过流能力。
8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焊印122采用圆环异化螺旋的焊接路径形成,不仅可以方便形成圆环形式的第二焊印122,且可以保证焊接质量,避免极耳12的断层率高于30%。
8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焊印122采用正弦线的焊接路径或者采用余弦线的焊接路径形成,不仅可以方便形成圆环形式的第二焊印122,且可以保证焊接质量,避免极耳12的断层率高于30%。
86.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第二焊印122,包括:建立焊接轨迹;采用正弦线的焊接路径或者余弦线的焊接路径沿着焊接轨迹进行焊接,以形成第二焊印122。即在通过焊头进行焊
接时,可以先建立一个焊接轨迹,此焊接轨迹即为第二焊印122最终成型的大致形状,从而后续使得焊头在沿着焊接轨迹进行焊接时,可以以正弦线的焊接路径或者余弦线的焊接路径来填充焊接轨迹,以此形成第二焊印122。
87.具体的,可以通过控制程序来建立一个焊接轨迹,焊接轨迹可以认为是一个预置的虚拟焊接路径,而具体焊头的行走路径即为焊接轨迹,只不过焊接是以正弦线或者余弦线的方式进行行走,进一步可以理解为焊接轨迹最终是由多个正弦线或者余弦线拼接形成的。
88.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焊接轨迹,包括:确定第一方向的半径值;确定第二方向的半径值,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即可以认为是确定焊接轨迹的大致形状;确定焊接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分别为0和360
°
,从而可以使得焊接轨迹是一个周向封闭的轨迹,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周向封闭的第二焊印122。
89.第一方向的半径值和第二方向的半径值大致确定了焊接轨迹的形状,第一方向的半径值可以等于第二方向的半径值,则焊接轨迹为圆形,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圆环形的第二焊印122。第一方向的半径值可以不等于第二方向的半径值,则焊接轨迹为椭圆形。
90.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正弦线的焊接路径或者余弦线的焊接路径沿着焊接轨迹进行焊接,包括:确定正弦线或者余弦线的脉宽,从而来控制焊头的行走路径,以控制焊接的致密度;确定正弦线或者余弦线的频高,以此控制形成的第二焊印122的熔宽,以此保证第二焊印122能够可靠连接极耳12;控制焊头运行,即焊头可以以正弦线或者余弦线的方式沿着焊接轨迹进行行走。
91.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制造方法用于形成上述的电池。电池制造方法中的相关结构以及尺寸均可以参考上述电池,此处不作赘述。
9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93.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