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9919发布日期:2023-03-24 15:1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锂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有一道工序为化成前拔钉,因锂电池生产工艺需求,在注液完后进行化成工艺前,需抽真空将注液孔用胶钉堵上,化成工艺前需将胶钉拔出,化成后要抽真空并在注液孔内重新插上胶钉,所以插拔胶钉是一个必要的工艺流程。
3.对于拔出的胶钉的回收,拔出的胶钉由于带有电解液,导致胶钉容易粘连在夹爪上无法自由掉落至回收料盒内,导致胶钉回收困难,而且粘连的胶钉会影响夹爪后续的拔钉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装置,可以解决现有胶钉被拔出后粘连在夹爪上回收困难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粘连在夹爪上的胶钉,所述夹爪具有沿第一平面内的第一方向移动的行程,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第一平面内;以及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第一盒体的开口端连接,且所述阻挡件跨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阻挡件沿第一平面内的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6.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与所述第一盒体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盒体还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盒体朝向所述第二开口一面开设有承接口。
7.可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第一开口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阻挡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阻挡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连接,所述阻挡件与所述第一侧的间距大于所述阻挡件与所述第三侧的间距。
8.可选的,所述阻挡件包括支杆和毛刷,所述支杆沿第二方向跨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且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连接,所述毛刷凸出设置于所述支杆远离所述第一开口一面。
9.可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高度方向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盒体高度方向相垂直的横截面;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的面积由第一开口向第二开口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一开口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一开口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
10.可选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二段插设于所述插口,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第二段一端卡接于所述插口。
11.可选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感应端朝向所述承接口,以检测所述第二盒
体是否装满所述胶钉。
12.可选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承接口,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支撑板一端。
13.可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朝向第一开口一面,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侧和第四侧分别架设于所述支架上。
14.可选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盒体远离第一盒体一面,且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二盒体一面凸出设置有限位框,所述第二盒体靠近所述底板一端内接于所述限位框。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回收装置,通过在第一盒体上设置阻挡件,阻挡件可对夹爪上粘连的胶钉形成阻挡,使得粘连的胶钉掉入第一盒体,实现胶钉的回收,而第二盒体的设置,使得第一盒体形成对掉落的胶钉的缓冲,掉落的胶钉通过第一盒体掉入第二盒体内,第二盒体的容量较大,可存储更多的胶钉,减少传感器报警频次,进而减少员工处理胶钉的频次,提升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9.图3是图1的侧视图;
20.图4是图1的正视图;
21.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对胶钉回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5的俯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0、回收装置,110、第一盒体,1101、第一段,1102、第二段,111、第一开口,111a、第一侧,111b、第二侧,111c、第三侧,111d、第四侧,112、第二开口,120、阻挡件,121、支杆,122、毛刷,130、第二盒体,131、承接口,132、把手,140、支撑板,141、插口,150、传感器,151、连接件,160、支架,161、第一支板,162、第二支板,163、支撑杆,170、底板,171、限位框;
25.200、胶钉;
26.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
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装置,通过在第一盒体上设置阻挡件,阻挡件可对夹爪上粘连的胶钉形成阻挡,使得粘连的胶钉掉入第一盒体,实现胶钉的回收,而第二盒体的设置,使得第一盒体形成对掉落的胶钉的缓冲,掉落的胶钉通过第一盒体掉入第二盒体内,第二盒体的容量较大,可存储更多的胶钉,减少传感器报警频次,进而减少员工处理胶钉的频次,提升回收效率。作为典型应用,所述回收装置可应用于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对胶钉的回收以提升胶钉回收效率。
29.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6,回收装置100包括:第一盒体110和阻挡件120。
30.第一盒体11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开口111,本技术中将开设第一开口111的第一盒体110的上表面定义为第一平面,即,第一开口111位于第一平面内。
31.阻挡件120与第一盒体110开设第一开口111的开口端连接,具体地,阻挡件120与第一盒体110的上表面相连接,阻挡件120用于阻挡粘连在夹爪上的胶钉200,其中,夹爪具有沿第一平面内的第一方向x移动的行程,阻挡件120沿第一平面内的第二方向y设置,且阻挡件120沿跨设于第一开口111,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也可以不垂直,只要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即可。
32.其中,跨设的含义是阻挡件120在第一开口111所在的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111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相交。
33.由于阻挡件120沿第二方向y设置,且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即阻挡件120设置于夹爪的行进路线上,粘连在所述夹爪上的胶钉200在随夹爪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过程中与阻挡件120相抵,阻挡件120形成对粘连在夹爪上的胶钉200的阻挡,胶钉200因被阻挡件120阻挡无法继续跟随夹爪沿第一方向x行进,使得胶钉200在阻挡件120的作用下与夹爪分离并通过第一开口111掉入第一盒体110中,从而实现对粘连在夹爪上的胶钉200的回收。
34.其中,参照图1和图2第一开口111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侧111a、第二侧111b、第三侧111c和第四侧111d,第一侧111a与第三侧111c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第二次111b与第四侧111d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参照图1~图4,阻挡件120包括支杆121和毛刷122,支杆121沿第二方向y设置,具体地,支杆121一端与第二侧111b连接,支杆121的另一端与第四侧111d相连接,从而使得支杆121跨设于第一开口111,毛刷122凸出设置于支杆121背离第一开口111一面,毛刷122用于阻挡粘连在夹爪上的胶钉,使得胶钉与夹爪分离,毛刷122在第一开口111所在的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落在第一开口111内。
35.在本实施例中,支杆121与第一侧111a之间的间距大于支杆121与第三侧111b之间的间距,即,支杆121靠近第三侧111b设置,从而使得粘连在夹爪上的胶钉200被毛刷122阻挡与夹爪分离后,由支杆121与第一侧111a之间的第一开口111掉入第一盒体110中,避免胶钉200掉落至第一盒体110外侧。
36.另外,参照图1~图4,回收装置100还包括第二盒体130,第二盒体130与第一盒体110沿第三方向z间隔排布,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垂直,第一盒体110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
开口112,第二开口112与第一开口111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第二盒体130朝向第一盒体110一面开设有承接口121,即,承接口121开设于第二盒体130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承接口121与第二开口112相对设置,经由第一开口111掉入第一盒体110内的胶钉200经由第二开口112和承接口121掉入第二盒体130内。第二盒体130可选用容积较大的盒体,从而容纳更多回收的胶钉200,减少工人检查胶钉200是否装满第二盒体130的频次,提升回收效率。
37.此外,参照图1、图3~图5,第一盒体110包括第一段1101和第二段1102,第一段1101和第二段1102沿第一盒体110的高度方向上下设置,第一段1101和第二段1102分别具有与第一盒体110的高度方向相垂直的横截面,第一段1101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第一盒体110的高度方向由第一开口111向第二开口112逐渐减小,使得第一段1101形成一倒锥台结构,第二段1102的横截面的面积与第一段1101远离第一开口111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二段1102的横截面的面积可设计成小于第一段1101远离第一开口111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其中,第一盒体110的高度方向与第三方向z平行。
38.第一段1101的倒锥台结构的设计,使得第一段1101的内壁倾斜形成坡面,进而形成对掉入第一盒体110内的胶钉200的缓冲,然后再经由第二开口112和承接口121掉入第二盒体130中。
39.另外,回收装置100还包括支撑板140,支撑板140沿第三方向z架设与第二盒体130的承接口131上方,支撑板140上开设有插口141,第一盒体110的第二段1102插设于插口141,第二段1102的外壁与插口141的内壁相贴合,第一盒体110的第一段1101靠近第二段1102一端卡接于插口141,使得第一盒体110通过支撑板140架设于第二盒体130上方。
40.此外,回收装置还包括传感器150,参照图3和图4,传感器150架设于第二盒体130的承接口131上方,传感器150的感应端朝向承接口131,传感器150用于检测第二盒体130是否装满胶钉200,当第二盒体130内的交底累积至承接口131时,传感器150可发出警报,提醒工人取走第二盒体130内的胶钉200,或者更换新的第二盒体120,减少工人查看胶钉200是否装满第二盒体130的频次,提升回收效率。在本实例中,传感器150的数量为两个,间隔设置于承接口131的相对两侧。
41.其中,传感器150通过连接件151架设于承接口131上方,具体地,连接件151一端与支撑板140朝向第二盒体130一面连接,连接件151的另一端延伸至承接口131上方,传感器150安装于连接件151远离支撑板140一端。
42.另外,回收装置100还包括支架160,支架160设置于支撑板140朝向第一开口111一面,支架160包括沿第一盒体11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板161、支撑杆163和第二支板162,第一支板161设置于支撑板140朝向第一开口111一面,支架160的数量为两个,沿第二方向y间隔排布,第一开口111的第二侧111b和第四侧111d分别架设于支架160的第二支板162上,支架160与支撑板140的配合设计,可保证第一盒体110的稳定性。
43.此外,参照图1、图3~图5,回收装置100还包括底板170,底板170设置于第二盒体130远离第一盒体110一面,且底板170朝向第二盒体130一面凸出设置有限位框171,第二盒体130靠近底板170一端内接于限位框171。具体地,限位框171一端开口,形成凹字形框,第二盒体130从限位框171的开口端装入限位框171,限位框171形成第二盒体130在底板170上安装的定位,当胶钉200装满第二盒体130需要更换时,可将空的第二盒体130由限位框171
的开口端装入限位框171并与限位框171内壁相抵,第二盒体130的承接口131即可与第一盒体110的第二开口112相对,实现对掉落的胶钉200的承接。
4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回收装置100的使用方式如下:
45.使用时,将回收装置100布置于夹爪的行进路线上,阻挡件120的支杆121沿第二方向y布置,夹爪及其粘连的胶钉200行进至阻挡件120时,粘连在夹爪上的胶钉200与阻挡件120的毛刷122相抵,胶钉200被毛刷122阻挡与夹爪分离,胶钉200从位于支杆121与第一侧111a之间的第一开口111掉入第一盒体110中,并经由第二开口112和承接口131掉入第二盒体130中,完成对胶钉200的回收,而未粘连在夹爪上的胶钉200,可在夹爪松开时直接由第一开口111掉入第一盒体中。当第二盒体130内装满胶钉200时,传感器150发出警报,提醒工人将装满胶钉200的第二盒体130取出,更换成空的第二盒体130,继续回收。
46.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回收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