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0691发布日期:2023-02-10 20:3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线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源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线板。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大多数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都需要供电储能和供电驱动,因此,人们对作为供电设备的插座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即需要交流电的两脚插孔和三脚插孔,又需要直流电的插孔,则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区域,设计不同的插座。
3.现有技术中,插座的端面为平面形式,通常在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三脚插孔和一个两脚插孔,即使在端面上设置两个三脚插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同时插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脚插头,当两个三脚插头都较大时,两个三脚插头会互相干涉,从而只能插上一个三脚插头。
4.同时,插座的端面上设置三脚插孔和两脚插孔之后,在端面上就没有其他位置可以设置直流电的插孔或插头。所以,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由于体积和端面大小的限制,不能设置较多的插孔,即使现有的插座上设置有多个插孔,也会出现因为插头的体积较大,多个插头插接时发生干涉而不能同时插接多个插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插线板,可以在插线板的端面上设置更多的接插孔,从而可以实现同时在插线板上插接多个插头的目的。
6.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插线板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中的电器装置和底盖,其中,主体的内部具有容纳空腔,容纳空腔的一端设置有主体开口,在主体上与主体开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端面,端面包括平面部和斜面部,平面部与主体开口相平行,斜面部与主体开口具有预设夹角,平面部上设置有平面接插孔,斜面部上设置有斜面接插孔;用于导通电路的电器装置设置在容纳空腔中,电器装置包括第一输出部件和第二输出部件,第一输出部件与斜面接插孔对应设置,第二输出部件与平面接插孔对应设置;底盖与主体开口相对应,用于封盖主体开口。
7.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将插线板的主体的端面设置为包括斜面部和平面部的结构,可以增加端面的面积,从而可以在端面的斜面部上设置斜面接插孔,在端面的平面部上设置平面接插孔,可以增加端面上的接插孔数量,进而可以在该插线板上同时插接多个用电器的电源线的插头;同时,在主体的容纳空腔中设置有与斜面接插孔对应的第一输出部件,和与平面接插孔对应的第二输出部件,可以将第一输出部件和第二输出部件设置为输出不同电流的输出部件,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插线板的使用范围,还可以同时在插线板上插接多个插头。
8.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斜面部包括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平面部位于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之间。
9.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以垂直于平面部且通过平面部的中线的虚拟平面为对称面,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对称设置,其中,平面部的中线的方向与斜面部和平面部相交的连接线的方向一致。
10.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斜面部和第二斜面部相对于主体开口的预设角度均为30度至60度。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容纳空腔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输出部件设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一输出部件用于导通交流电,第一输出部包括导电弹片组件,导电弹片组件与斜面接插孔对应设置;第二输出部件设置在第二腔室中,第二输出部件包括转换子部件和伸缩子部件,转换子部件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转换子部件和伸缩子部件电连接,且转换子部件和伸缩子部件均包括直流电输出件,直流电输出件与平面接插孔对应设置。
12.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输出部件还包括第一输出子部件和第二输出子部件,导电弹片组件包括l极导电弹片、e极导电弹片和n极导电弹片,其中,l极导电弹片分别和第一输出子部件、第二输出子部件连接,e极导电弹片分别和第一输出子部件、第二输出子部件连接,n极导电弹片分别和第一输出子部件、第二输出子部件连接。
13.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伸缩子部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卷绕空腔和伸缩线通孔;卷绕组件,卷绕组件设置在卷绕空腔中,卷绕组件用于卷绕伸缩导电线;导电组件,包括固定在卷绕组件上的动触片和固定在壳体上的静触片,动触片和静触片电连接,动触片用于与伸缩导电线电连接,转换子部件和伸缩子部件通过静触片电连接。
14.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卷绕空腔中靠近伸缩线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用于使伸缩导电线沿卷绕组件的径向方向穿出伸缩线通孔。
15.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定位柱上套设有定位环,定位环可绕定位柱旋转。
16.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伸缩线通孔上设置有导向圈,导向圈用于在伸缩导电线穿出或缩回时,对伸缩导电线进行导向。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爆炸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主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主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第一输出部件爆炸图;
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第一输出部件装配图;
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转换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伸缩子部件的爆炸图;
2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伸缩子部件的装配图;
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应用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主体;11-主体开口;12-端面;121-斜面部;1211-第一斜面部;1212-第二斜面
部;122-平面部;123-斜面接插孔;124-平面接插孔;1241-type-c插孔;1242-usb插孔;1243-type-c插头出线孔;13-隔板;14-第一腔室;15-第二腔室;151-插槽;16-插头接线孔;2-底盖;3-电器装置;31-第一输出部件;311-第一输出子部件;3111-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2-第一安全门组件;312-第二输出子部件;3121-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2-第二安全门组件;313-导电弹片组件;3131-l极导电弹片;3132-e极导电弹片;3133-n极导电弹片;32-第二输出部件;321-转换子部件;3211-pcb主板;3212-usb接口;3213-type-c接口;322-伸缩子部件;3221-壳体;3222-卷绕组件;3223-导电组件;3224-伸缩线通孔;3225-定位柱;3226-伸缩导电线;3227-定位环;3228-导向圈;3229-type-c插头;4-三脚插头;5-交流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1.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35.插座的端面通常为平面的形式,常见的插座通常在其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三脚插孔和一个两脚插孔,这样的插座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只能同时插上一个三脚插头和一个两脚插头,如果需要同时插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脚插头,则无法同时满足使用需求。即使是同时插上一个两脚插头和一个三脚插头,也会遇到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都较大的情况,这样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会互相干涉,从而只能插上其中一个插头。在一些具有交流插头(ac插头,alternating current,ac)的插线板的端面上设置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usb)
插孔,用户可以将该插线板的交流插头接插在墙插上,通过交流插头与插线板之间的导线将插线板延伸至所需的位置,使电流沿交流插头导通至插线板,从而用户可以将usb充电线直接插接在该插线板的usb插孔中,为电子设备供电,但有时候用户并没有随身携带usb接口的充电线,即使有插线板,也不能为电子设备供电,这些情况都会使用户对插线板的使用体验感变差。
36.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可以同时插接多个使用交流电的用电器插头和多个使用直流电的充电线,为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进行说明,以下以插线板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进行说明。
37.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爆炸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包括:主体1、底盖2和电器装置3,其中,主体1是具有容纳空腔的盒状结构,在主体1的容纳空腔的一端设置有主体开口11,在主体1上与主体开口11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端面12,该端面12包括斜面部121和平面部122,斜面部121与主体开口11具有预设夹角,平面部122与主体开口相平行,并且在斜面部121上设置有斜面接插孔123,在平面部122上设置有平面接插孔124。底盖2的形状与主体开口11的形状相对应,底盖2用于封盖主体开口11。电器装置3设置在主体1的容纳空腔中,用于导通电路,该电器装置3包括第一输出部件31和第二输出部件32,第一输出部件31与斜面接插孔123对应设置,第二输出部件32与平面接插孔124对应设置。
38.另外,如图1所示,还可以在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插头接线孔16,通过插头接线孔16可以将交流插头5的导线接入插线板的主体1内,从而将交流插头5与电器装置3连接。
39.这一实施例中,由于将插线板的主体1的端面12设置为包括斜面部121和平面部122的结构,可以增加端面12的面积,从而可以在端面12的斜面部121上设置斜面接插孔123,在端面12的平面部122上设置平面接插孔123,可以增加端面12上的接插孔数量,进而可以在该插线板上同时插接多个用电器的电源线插头;同时,在主体1的容纳空腔中设置有与斜面接插孔123对应的第一输出部件31,和与平面接插孔124对应的第二输出部件32,可以将第一输出部件31和第二输出部件32设置为输出不同电流的输出部件,从而可以扩大插线板的使用范围。
40.示例性的,参见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主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主体1的端面12包括第一斜面部1211、第二斜面部1212和一个平面部122,其中,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位于平面部122的两侧,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相对于主体开口11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在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上均设置有斜面接插孔123,该斜面接插孔123包括五个插孔,可以接插三脚插头或两脚插头。在平面部122上设置有平面接插孔124,该平面接插孔124包括多个类型的插孔,例如,type-c(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type-c)插孔1241、usb插孔1242和type-c插头出线孔1243。对于端面12上设置的插孔的种类和数量,上述内容仅为对插孔设置方式的一种示例性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1.同时,如图2所示,可以将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设置为对称的结构。例如,以垂直于平面部122,且通过平面部122的中线的虚拟平面为对称面,将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设置为对称的结构,其中,平面部122的中线的方向与斜面部121和平面部122相交的连接线的方向一致。
42.由于将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设置为对称的结构,可以简化主体1的结构,从而便于主体1的生产,也便于电器装置3的生产,无需生产结构复杂的主体1和电器装置3;并且也使电器装置3和插线板的组装过程更为便捷。
43.此外,如图2所示,还可以将斜面部121的斜面接插孔123和平面部122上的平面接插孔124分别设置在插线板的两端。例如,在沿斜面部121和平面部122相交的连接线的方向上,斜面接插孔123设置在斜面部121上相对于该连接线的一端,而将平面接插孔124设置在平面部上相对于该连接线的另一端。
44.这样,将斜面接插孔123和平面接插孔124在该连接线的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可以避免分别插接在斜面接插孔123和平面接插孔124上的插头相互干涉,从而在该插线板上可以同时插接更多的插头。
45.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主体1上的一端设置有主体开口11,主体1的容纳空腔被隔板13分割为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在第一腔室14对应的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上分别设置斜面接插孔123,在第二腔室15对应的平面部122上设置平面接插孔124。第二腔室15相对的两个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输出部件32的插槽151。
46.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一腔室14中设置用于导通交流电的第一输出部件31,在第二腔室15中设置用于导通直流电的第二输出部件32。该第一输出部件31包括与斜面接插孔123对应的交流电输出件,第二输出部件32包括与平面接插孔123对应的直流电输出件。
47.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上的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与平面部122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相同的角度,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角度,且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与主体开口11之间的预设夹角可以设置为0至90度之间任意的角度,但不包括0度和90度。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预设夹角可以设置为30度至60度。这样既可以扩大主体1的端面12的面积,也便于用户施力插拔插头,并且使主体1的外形较为美观。
48.示例性的,参见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主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可以将主体1的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分别设置在平面部122的两侧,将平面部122设置为与主体开口11平行的平面,且将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与主体开口11的预设夹角均设置为45度。第一斜面部1211和第二斜面部1212与平面部122的夹角的具体数值,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参见图5和图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第一输出部件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第一输出部件装配图。第一输出部件31作为导通交流电的输出部件,包括第一输出子部件311、第二输出子部件312和导电弹片组件313。第一输出子部件311包括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和设置在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中的第一安全门组件3112;第二输出子部件312可以设置为与第一输出子部件311相同的结构,第二输出子部件312包括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1和设置在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1中的第二安全门组件3122。其中,作为交流电输出件的导电弹片组件313包括l极导电弹片3131、e极导电弹片3132和n极导电弹片3133,第一输出子部件311和第二输出子部件312共用同一组导电弹片组件313,即l极导电弹片3131分别与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和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1上的l极插孔连接,e极导电弹片3132分别与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和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1上的e极插孔连接,n极导电弹片3133分别与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和第二安全门固
定座3121上的n极插孔连接。再将导电弹片组件313与插线板的交流插头5连接,即将交流插头5上的三个导电片通过导线分别与对应的l极导电弹片3131、e极导电弹片3132和n极导电弹片3133连接。
50.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和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1中均设置一个三脚插孔和一个两脚插孔,相应的,导电弹片组件313的结构与两个安全门固定座中的插孔相对应,安全门组件的结构也与安全门固定座中的插孔相对应。可以将导电弹片组件313固定设置在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的插孔和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1的插孔中,再通过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和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1将导电弹片组件313固定设置在主体1的第一腔室14中。其中,可以将第一安全门固定座3111的插孔与主体1的第一斜面部1211的斜面接插孔123对应设置,将第二安全门固定座3121的插孔与主体1的第二斜面部1212的斜面接插孔123对应设置。
51.这一实施例中,由于在主体1的第一腔室14中设置有两个输出子部件,且将两个输出子部件与主体1的两个斜面部上的斜面接插孔123对应设置,可以同时在主体1的端面12上同时插上两个三脚插头,由于两个三脚插头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以两个三脚插头不会发生干涉;并且,两个输出子部件共用同一组导电弹片组件313,可以减小第一输出部件中的导电弹片所占用的空间,使主体1的结构更为紧凑,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52.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转换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作为第二输出部件32之一的转换子部件321,包括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主板3211,设置在pcb主板3211上的usb接口3212和type-c接口3213。pcb主板3211可以通过主体1的第二腔室15中的插槽151固定设置在第二腔室15中;usb接口3212和type-c接口3213均与pcb主板3211电连接,该usb接口3212可以设置在主体1的usb插孔1242中,该type-c接口3213可以设置在主体1的type-c插孔1241中。通过pcb主板3211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流导通至作为直流电输出件的usb接口3212和type-c接口3213。对直流电输出接口的具体种类和数量,上述内容仅为示例性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53.这一实施例中,通过在插线板中设置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转换子部件321,使插线板还可以输出直流电,结合设置的usb接口3212和type-c接口3213,可以同时插接不同类型的直流电充电线,从而使插线板的使用范围更大。
54.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参见图8和图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伸缩子部件的爆炸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的伸缩子部件的装配图。作为第二输出部件32之一的伸缩子部件322,包括具有卷绕空腔的壳体3221、设置在壳体3221的卷绕空腔中的卷绕组件3222和导电组件3223。卷绕组件3222用于卷绕伸缩导电线3226;导电组件3223包括固定在卷绕组件3222上的动触片和固定在壳体3221上的静触片,动触片和静触片电连接,动触片用于与伸缩导电线3226电连接,转换子部件321和伸缩子部件322通过静触片电连接。转换子部件32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通过导电组件3223将直流电导通至伸缩导电线3226。
55.壳体3221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伸缩线通孔3224,在第一壳体内靠近伸缩线通孔3224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柱3225,在第二壳体内与定位柱322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柱固定孔。在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时,
定位柱3225的端部插入定位柱固定孔中,可以提高定位柱3225的稳定性。该定位柱3225可以对伸缩导电线3226的延伸方向进行限制和导向,使伸缩导电线3226从伸缩线通孔3224穿出时,可以沿卷绕组件3222的径向方向穿出,即可以使伸缩导电线3226从垂直于壳体3221侧壁的方向穿出。
56.示例性的,在伸缩导电线3226的端部设置type-c插头3229,并将该type-c插头3229从主体1的type-c插头出线孔1243中穿出。在使用时,通过牵拉type-c插头3229,可以使伸缩导电线3226从主体1中穿出,便于用户使用。在type-c插头3229使用结束之后,伸缩导电线3226将卷绕在卷绕组件3222中,使type-c插头3229回归至type-c插头出线孔1243上方,且type-c插头3229垂直于主体1的平面部122,使插线板的结构更为美观。对于伸缩导电线3226的端部设置的插头,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
57.此外,如图8和图9中所示,可以在定位柱3225上设置一个定位环3227,该定位环3227为圆筒状,可以套设在定位柱3225上,且可以绕定位柱3227旋转。通过设置定位环3227,在伸缩导电线3226穿出或缩回时,定位环3227在伸缩导电线3226的带动下,可以绕定位柱3225旋转,使伸缩导电线3226与定位柱3225之间的摩擦接触改变为滚动接触,从而避免了伸缩导电线3226与定位柱3225之间的直接摩擦,减小伸缩导电线3226穿出或缩回时所受到的摩擦力,有利于延长伸缩导电线3226的使用寿命。
58.并且,如图8和图9中所示,还可以在壳体3221的伸缩线通孔3224中设置导向圈3228,该导向圈3228具有与伸缩导电线3226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出线孔,且沿伸缩导电线3226的穿出方向的长度大于壳体3221的厚度。示例性的,该导向圈3228可以采用较为柔软的材料制作。壳体3221通常采用材质较硬的材料制作,并且壁厚较薄,设置导向圈3228可以更好的避免伸缩导电线3226与壳体3221的伸缩线通孔3224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伸缩导电线3226的磨损,并且通过设置导向圈3228可以在伸缩导电线3226穿出或缩回的方向上对伸缩导电线3226进行导向。
59.这一实施例中,通过在插线板中设置伸缩子部件322,使用户可以通过牵拉type-c插头3229,将type-c插头3229牵拉至所需的位置,从而可以直接为用电设备供电,无需用户自己携带充电线;同时,通过设置定位柱3225、套设在定位柱3225上的定位环3227和导向圈3228,可以使伸缩导电线3226沿卷绕组件3222的径向方向穿出壳体3221,从而穿出插线板,可以使type-c插头3229在不使用时处于垂直于插线板主体1的端面12的状态,并且可以减少伸缩导电线3226的磨损,从而可以延长伸缩导电线3226的使用期限。
60.参见图1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应用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线板设置有两个斜面部121,且在两个斜面部121的中间设置平面部122,在两个斜面部121上均设置包括三脚插孔和两脚插孔的斜面接插孔123,在平面部122上设置有包括type-c插孔1241、usb插孔1242和type-c插头出线孔1243的平面接插孔124,并在type-c插头出线孔1243中设置可伸缩的type-c插头3229。这样,用户可以先通过交流插头5将插线板接插在墙插上,再在该插线板上同时插上两个用电器的三脚插头4,还可以同时插上用户携带的type-c接口的充电线和usb接口的充电线,或者是直接将插线板上的type-c插头3229牵拉至所需的位置使用,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对多种供电方式的需求。
6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