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9253发布日期:2023-01-07 03:0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包括了对卷状电芯进行下料的步骤。
3.现有的卷转电芯下料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内夹杆,其中,内夹杆有两个,驱动装置驱使两个内夹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对卷状电芯从内部进行撑开。然而,现有的这种下料机构具有以下缺陷:一端固定的内夹杆在受力后容易变形导致内夹杆与电芯不平行,使电芯下料时出现夹持不住或定型不合格的现象,造成产品不良。
4.因此,亟需一种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包括夹杆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夹杆机构和所述支撑机构呈相对立地布置,所述夹杆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内夹杆,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内支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内夹杆相接并驱使该内夹杆沿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运动并可与该内支撑相对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内支撑相接并驱使该内支撑沿所述安装架的宽度方向运动。
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杆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板、外夹杆以及第三驱动装置,所述内夹杆、所述外夹杆以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板相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外夹杆相架并驱使该外夹杆沿所述安装架的宽度方向运动。
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第二滑动板以及固定座,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那装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板连接并驱使该第二滑动板沿所述安装架的宽度方向运动,所述夹杆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板上。
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杆机构至少有两个,每个所述夹杆机构均对应地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二滑动板上,两个所述夹杆机构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驱使下可沿所述安装架的宽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杆机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安装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板上,所述第一滑动板呈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导轨上。
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撑和所述内夹杆呈一一对应地设置。
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撑上开设有插置孔,所述内夹杆上设置有用于插置于所述插置孔内的插置部。
1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插置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锥面,所述锥面朝远离所述插置孔的方向呈由内至外倾斜地布置。
15.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夹杆和所述外夹杆呈相互平行地布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包括夹杆机构和支撑机构,夹杆机构和支撑机构呈相对立地布置,夹杆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内夹杆,支撑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内支撑,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安装架上,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内夹杆相接并驱使该内夹杆沿安装架的长度方向运动并可与该内支撑相对接,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内支撑相接并驱使该内支撑沿安装架的宽度方向运动。故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内支撑和内夹杆的相互连接来实现对内夹杆的夹持稳固性进行有效增强。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0.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100,包括夹杆机构10和支撑机构20,夹杆机构10和支撑机构20呈相对立地布置,夹杆机构10包括安装架11、第一驱动装置12以及内夹杆13,支撑机构2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1和内支撑22,第一驱动装置12安装于安装架11上,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端与内夹杆13相接并驱使该内夹杆13沿安装架11的长度方向运动并可与该内支撑22相对接,第二驱动装置21的输出端与内支撑22相接并驱使该内支撑22沿安装架11的宽度方向运动。举例而言,内支撑22和内夹杆13呈一一对应地设置,即是说每一个内夹杆13均对应有一个内支撑22以确保其支撑卷状电芯的稳固性。
21.请继续参考图1,夹杆机构10还包括第一滑动板14、外夹杆15以及第三驱动装置16,内夹杆13、外夹杆15以及第三驱动装置16均安装于第一滑动板14上,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动板14相接,第三驱动装置16的输出端与外夹杆15相架并驱使该外夹杆15沿安装架11的宽度方向运动。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外夹杆15和内夹杆13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卷状电芯进行稳固夹持。
22.请继续参考图1,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100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30、第二滑动板40以及固定座50,第四驱动装置30那装于固定座50上,第四驱动装置30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动板40连接并驱使该第二滑动板40沿安装架11的宽度方向运动,夹杆机构10安装于第二滑动板40上。较优的是,夹杆机构10至少有两个,每个夹杆机构10均对应地固定在一个第二滑动板40上,两个夹杆机构10在第四驱动装置30的驱使下可沿安装架11的宽度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但不限于此。
23.请继续参考图1,夹杆机构10还包括导轨17,导轨17沿安装架11的长度方向布置,导轨17安装于第二滑动板40上,第一滑动板14呈可滑动地安装于导轨17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得各机构均可沿预设方向进行运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内支撑22的底部、外夹杆15的底部以及第二滑动板40的底部均设置有导向轨道,故不限于此。
24.请继续参考图1,内支撑22上开设有插置孔22a,内夹杆13上设置有用于插置于插置孔22a内的插置部131。具体地,插置部1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锥面1311,锥面1311朝远离插置孔22a的方向呈由内至外倾斜地布置,但不限于此。
25.请继续参考图1,内夹杆13和外夹杆15呈相互平行地布置。
26.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驱动装置12、第二驱动装置21、第三驱动装置16以及第四驱动装置30各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气缸或者丝杆等驱动装置,故在此并不作进一步赘述。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100,包括夹杆机构10和支撑机构20,夹杆机构10和支撑机构20呈相对立地布置,夹杆机构10包括安装架11、第一驱动装置12以及内夹杆13,支撑机构20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1和内支撑22,第一驱动装置12安装于安装架11上,第一驱动装置12的输出端与内夹杆13相接并驱使该内夹杆13沿安装架11的长度方向运动并可与该内支撑22相对接,第二驱动装置21的输出端与内支撑22相接并驱使该内支撑22沿安装架11的宽度方向运动。故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内支撑22和内夹杆13的相互连接来实现对内夹杆13的夹持稳固性进行有效增强。
28.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的双侧支撑卷针下料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