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59058发布日期:2023-03-07 20:0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


背景技术:

2.在国家新能源战略、碳中和、碳达峰的整体背景下,电动汽车行业是现阶段高速发展的行业,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将迎来新的春天。
3.电动汽车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电动汽车内的动力电池电极材料的活性降低,化学材料温度越低材料活跃性越差,动力电池存放电量会随之下降,从而造成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下降。
4.经检索公开号cn214753947u公开的一种具有低温加热系统的锂电池,虽然可以实现在低位环境对电池加热的作用,但若干加热片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与箱体之间,需要使用箱体内较多的空间实现,会导致空间利用率降低,从而导致能量密度降低,且电池模组与箱体之间并未设有冷却结构,不能适用于大多数环境。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包括固定板、加热槽和加热管,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内侧均安装有加热管。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加热槽均与所述加热管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固定。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侧板的两端均安装有端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均为可拆卸设置。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侧均安装有固定夹块,所述端板的内侧均设有限位板。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块的内侧均安装有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的两端与所述端板内侧设有的限位板接触。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单体电池均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固定夹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横截面积一致的矩形槽。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单体电池的两端均插入所述固定夹块内部均开设的矩形槽内,所述单体电池均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所述固定夹块粘接。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端板上均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均设有散热开口。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散热开口之间的间距均一致,所述散热开口呈圆形并贯穿所述散热槽。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通过加热槽和加热管的位置设置,不需要使用箱体内较多的空间即可在低位环境进行加热,从而能有的提升空间利用率,进而使能量密度提升,且通过散热槽和散热开口的的设置,可以使单体电池在正常温度环境或高温环境进行有效的散热,能适用于大多数环境。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端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1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固定板;2、侧板;3、端板;4、固定夹块;5、单体电池;6、散热槽;7、散热开口;8、加热槽;9、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照图1-4,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包括固定板1、加热槽8和加热管9,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加热槽8,所述加热槽8的内侧均安装有加热管9,加热管9为电力驱动,加热管通过固定板1内的单体电池5进行驱动,加热槽8对加热管9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通过加热槽8和加热管9的位置设置,不需要使用箱体内较多的空间即可在低位环境进行加热,从而能有的提升空间利用率,进而使能量密度提升;
26.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加热槽8均与所述加热管9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固定,导热结构胶具有导热性能好且粘结性强的特性,从而能把加热管9稳定的固定在固定板1和所述加热槽8之间,且能进一步的提升导热性能,加热管9在低位环境下使用会更加有效。
27.所述端板3上均设有散热槽6,所述散热槽6的内部均设有散热开口7,所述散热开口7之间的间距均一致,所述散热开口7呈圆形并贯穿所述散热槽6,散热开口7之间的间距均一致可以使单体电池5散热更加均匀,通过散热槽6和散热开口7的的设置,可以使单体电池5在正常温度环境或高温环境进行有效的散热,能适用于大多数环境。
28.针对电池模组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具体实施例:
29.实施例一,当电池模组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上方固定板1和下方固定板1上的加热管9会进行工作,加热管9将持续温度的固定在设定的温度,此时加热槽8能防止热量流失,加热管9和固定板1之间的导热结构胶能提升导热性能,能使单体电池5的温度恒定,从而能提升单体电池5内电极材料的活性。
30.实施例二,当电池模组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单体电池5使用时散发的热量先会通过散热槽6和散热开口7排出电池模组,之后加热管9与固定板1和加热槽8之间的导热结构胶能有效的把单体电池5散发的热量加速传导出电池模组,从而能有效的对单体电池5进行散热,进而能防止单体电池5在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单体电池5起火。
31.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2,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侧板2的两端均安装有端板3,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侧板2和所述端板3均为可拆卸设置,固定板1和侧板2和端板3通过膨胀螺栓或固定螺栓或铆接进行固定,通过此种设置,可以便捷的拆卸电池模组,方便后续的保养和维修。
32.所述侧板2的内侧均安装有固定夹块4,所述端板3的内侧均设有限位板,所述固定夹块4的内侧均安装有单体电池5,所述单体电池5的两端与所述端板3内侧设有的限位板接触,固定夹块4能从横向夹紧单体电池5,限位板能纵向对单体电池5进行限位,从而单体电池5能被稳定的固定住。
33.所述单体电池5均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固定夹块4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5横截面积一致的矩形槽,所述单体电池5的两端均插入所述固定夹块4内部均开设的矩形槽内,所述单体电池5均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所述固定夹块4粘接;
34.多个固定夹块4为多个固定块拼接而成,多个单体电池5均为插入多个固定块内,通过此种设置,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解除塑胶框架式单体电池5堆叠形式,采用多重组合,并灵活根据最小公倍数自由搭配成组,以最优的配比形式组合成模组,减少结构件的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包括固定板(1)、加热槽(8)和加热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加热槽(8),所述加热槽(8)的内侧均安装有加热管(9),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2),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侧板(2)的两端均安装有端板(3),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侧板(2)和所述端板(3)均为可拆卸设置,所述端板(3)上均设有散热槽(6),所述散热槽(6)的内部均设有散热开口(7),所述散热开口(7)之间的间距均一致,所述散热开口(7)呈圆形并贯穿所述散热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加热槽(8)均与所述加热管(9)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内侧均安装有固定夹块(4),所述端板(3)的内侧均设有限位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块(4)的内侧均安装有单体电池(5),所述单体电池(5)的两端与所述端板(3)内侧设有的限位板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5)均呈长方体形状,所述固定夹块(4)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5)横截面积一致的矩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5)的两端均插入所述固定夹块(4)内部均开设的矩形槽内,所述单体电池(5)均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所述固定夹块(4)粘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包括固定板、加热槽和加热管,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内侧均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加热槽均与所述加热管通过导热结构胶粘结固定,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侧板的两端均安装有端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均为可拆卸设置;通过加热槽和加热管的位置设置,不需要使用箱体内较多的空间即可在低位环境进行加热,从而能有的提升空间利用率,进而使能量密度提升,且通过散热槽和散热开口的的设置,可以使单体电池在正常温度环境或高温环境进行有效的散热,能适用于大多数环境。能适用于大多数环境。能适用于大多数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 黄夏亮 曹锡仪 黄文杰 胡清峰 卢成斌 钟宇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2
技术公布日:2023/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