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9626发布日期:2023-01-06 22:5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许多行业和部门对供电的可靠性都有十分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许多重要的场合都采用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为电器供电。作为电能切换的必备器件,对其技术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双电源转换开关主要分为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和cb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采用隔高开关作为执行机构,能够接通和承载但不能分断短路电流,当负载过载时仍可保持供电连续性。cb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采用断路器作为执行机构,配备过电流脱扣器,自身具有对负载侧用电设备和电缆的过载保护功能。它能够接通、承载和分断短路电流,当负载出现过载或短路时会断开负载。然而,现有的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开关本体上没有指示机构,开关本体的工作状态无法得知,不具备指示功能,用户无法得知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状态,容易引发误操作,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指示精准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包括设置在开关本体一侧上的指示组件,所述的指示组件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开关本体的内转子联动配合的驱动轮、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指示轮,所述的驱动轮上设置有一段驱动轮齿,所述的指示轮上设置有与驱动轮齿相配合的指示轮齿,所述的驱动轮齿与指示轮齿相啮合,且构成指示轮与驱动轮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指示轮上设置有弧面指示面,所述的壳体上对应弧面指示面处设置有指示观察窗口。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指示组件可实现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用户可通过指示观察窗口得知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状态。在工作时,内转子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指示轮动作,用户可通过指示观察窗口观察到指示轮的弧面指示面,从而可实现该指示组件的工作状态指示,该指示组件结构设计简单,且将指示组件设置在开关本体一侧上,指示更精准。从而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指示精准的优点。
6.特别地,所述的壳体内对应驱动轮处分别设置有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所述的驱动轮上设置有与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相配合的让位槽,所述的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触头随驱动轮动作,且可实现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接通或断开,所述的驱动轮上分别设置有与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相配合的凸条,所述的凸条随驱动轮动作且触发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
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且可实现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接通或断开。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可对驱动轮的常用电源位置、备用电源位置、双开位置进行监测,且可将监测到的信号发送至后台,后台可对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的工作可靠性。
7.特别地,所述的壳体内对应驱动轮、指示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凸台,所述的驱动轮、指示轮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凸台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凸台穿插在定位孔内,且构成驱动轮、指示轮与定位凸台的转动连接配合。驱动轮、指示轮卡合在壳体内的定位凸台上,从而便于驱动轮、指示轮与壳体的装配,装配更便捷。
8.特别地,所述的驱动轮一侧上设置有齿形凸块,所述的内转子上设置有齿形凸块相配合的齿形凹槽,所述的齿形凸块卡合在齿形凹槽内,且构成驱动轮与内转子的联动配合。驱动轮上设置与内转子相卡合的齿形凸块,从而便于驱动轮与内转子的装配,装配更便捷,且可保证内转子与驱动轮的传动更平稳、可靠。
9.特别地,所述的壳体内对应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处分别设置有卡接柱,所述的卡接柱分别穿插在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定位孔内,所述的壳体内对应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卡钩,所述的卡钩分别卡合在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两侧上,且构成壳体与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卡接配合。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卡装在壳体内,从而便于壳体与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装配,装配更便捷。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立体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剖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分解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包括设置在开关本体10一侧上的指示组件20,所述的指示组件20包括壳体21、转动设置在壳体21内且开关本体10的内转子11联动配合的驱动轮22、转动设置在壳体10内的指示轮23,所述的驱动轮22上设置有一段驱动轮齿221,所述的指示轮23上设置有与驱动轮齿221相配合的指示轮齿231,所述的驱动轮齿221与指示轮齿231相啮合,且构成指示轮23与驱动轮22的联动配合,所述的指示轮23上设置有弧面指示面232,所述的壳体21上对应弧面指示面232处设置有指示观察窗口211。
15.如图3和4所示,所述的壳体21内对应驱动轮22处分别设置有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所述的驱动轮22上设置有与双
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相配合的让位槽222,所述的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的触头261随驱动轮22动作,且可实现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的接通或断开,所述的驱动轮22上分别设置有与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相配合的凸条223,所述的凸条223随驱动轮22动作且触发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且可实现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的接通或断开。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可对驱动轮的常用电源位置、备用电源位置、双开位置进行监测,且可将监测到的信号发送至后台,后台可对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的工作可靠性。所述的壳体21内对应驱动轮22、指示轮23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凸台212,所述的驱动轮22、指示轮23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凸台212相配合的定位孔200,所述的定位凸台212穿插在定位孔200内,且构成驱动轮22、指示轮23与定位凸台212的转动连接配合。驱动轮、指示轮卡合在壳体内的定位凸台上,从而便于驱动轮、指示轮与壳体的装配,装配更便捷。所述的驱动轮22一侧上设置有齿形凸块224,所述的内转子11上设置有齿形凸块224相配合的齿形凹槽111,所述的齿形凸块224卡合在齿形凹槽111内,且构成驱动轮22与内转子11的联动配合。驱动轮上设置与内转子相卡合的齿形凸块,从而便于驱动轮与内转子的装配,装配更便捷,且可保证内转子与驱动轮的传动更平稳、可靠。所述的壳体21内对应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处分别设置有卡接柱213,所述的卡接柱213分别穿插在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的定位孔201内,所述的壳体21内对应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卡钩214,所述的卡钩214分别卡合在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的两侧上,且构成壳体21与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4、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5、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26的卡接配合。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卡装在壳体内,从而便于壳体与常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备用位置监测微动开关、双开位置监测微动开关的装配,装配更便捷。
16.指示组件可实现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用户可通过指示观察窗口得知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状态。在工作时,内转子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指示轮动作,用户可通过指示观察窗口观察到指示轮的弧面指示面,从而可实现该指示组件的工作状态指示,该指示组件结构设计简单,且将指示组件设置在开关本体一侧上,指示更精准。从而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指示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指示精准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