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源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8229发布日期:2023-01-04 01:2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电源壳体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源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源壳体。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更多业余时间可以去到户外,也因此衍生出了自驾游、户外旅游、露营、摄影、户外办公等各式各样的户外活动,普通的移动电源已经满足不了户外各种电子设备的用电需求,于是接口丰富、能提供更多电能的储能户外电源逐渐兴起。
3.目前日常使用的储能电源都是内置的电池包,电池容量和输出功率扩展性不大,储能电源不使用时内置的电池包就闲置了,无法有效利用做其他用途,并且由于内置电池组容量较大,一旦电量用完,再次充电就需较长时间,费时费力,从而储能电源的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储能电源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壳体。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源壳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储能电源壳体,用于外接电池包,所述储能电源壳体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外接插口;一所述电池包的连接端插接于一所述外接插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户外活动,储能电源的电量耗尽时,在储能电源上设置外接插口,并且将闲置的电池包的连接端插接于外接插口,能够有效减少储能电源充电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储能电源的工作效率;同时,每一电池包均插接于一外接插口,能够增大储能电源的电量,减少更换电池包的次数,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8.优选的,所述外接插口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一所述外接插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顶端的一侧;至少一所述外接插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顶端的另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一外接插口设于外壳主体顶端的一侧,并且至少一外接插口设于外壳主体顶端的另一侧,当多个电池包与外接插口一一匹配时,设置于外壳主体顶端相对两侧的外接插口能够将电池包分隔开,减少电池包的连接端相互缠绕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减少外接插口设置密集从而电池包插接不便的可能性,提高工作人员使用储能电源的便捷性。
10.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的一侧底部设有中空凸部;所述中空凸部与所述外壳主体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中空凸部,并且中空凸部与外壳主体连通,能够有效增加外壳主体的内部空间,便于合理放置安装于外壳主体内部的零部件,提高外壳主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中空凸部增大了外壳主体下表面与放置位置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外壳主体放置时晃动设置倾倒的可能性,从而增强了外壳主体放置的稳定性。
12.优选的,所述中空凸部顶端设有至少一个外接插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空凸部顶端设置外接插口,能够将中空凸部顶端的外接插口与外壳主体顶端的外接插口分隔开,从而减少外接插口设置过于密集从而无法快速插拔电池包的可能性;同时,以不同高度设置外接插口,能有效减少电池包连接端相互缠绕的可能性。
14.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柱;第二壳体设有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靠近第二壳体的端部插接于第二连接柱靠近第一壳体的端部;第一连接柱外周侧设有沿第一连接柱轴向的第一片体;第二连接柱外周侧设有沿第二连接柱轴向的第二片体。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柱插接于第二连接柱,从而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嵌合,从而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拆装外壳主体,提高工作效率;第一连接柱设有沿第一连接柱轴向的第一片体,第二连接柱外周侧设有沿第二连接柱轴向的第二片体,能够减少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弯折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有效增强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稳固程度。
16.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外周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按键;所述按键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主体内侧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按键时,按键压迫弹性件,弹性件发生形变,然后使用人员松释按键,弹性件恢复原本的状态,从而弹性件带动按键自动复位,减少按键长期抵紧外壳主体内部的元器件从而外壳主体内部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提高按键正常工作的稳定性。
18.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外周侧设有散热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主体外周侧设置散热孔,能够将外壳主体主体内部元器件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外壳主体外部,从而减小外壳主体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外壳主体内部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提高外壳主体内部元器件正常工作的稳定性。
20.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外周侧设有指示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主体外周侧设置指示灯,便于显示储能电源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减少设备插接过多从而储能电源输出功率过大的可能性,提高储能电源的防护程度。
22.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外周侧设有设备插口。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主体外周侧设置设备插口,能够快速将设备连接至储能电源,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24.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上表面设有握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人员携带储能电源外出时,使用人员通过握把能够快速取放储能电源,有效增强了储能电源的便携性,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储能电源从手部滑脱的可能性,提高储能电源的防护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在储能电源上设置外接插口,并且将闲置的电池包的连接端插接于外接插口,能够有效减少储能电源充电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储能电源的工作效率;同时,每一电池包均插接于一外接插口,能够增大储能电源的电量,减少更换电池包的次数,省时省力,提高
工作效率;
28.2.设置中空凸部,并且中空凸部与外壳主体连通,能够有效增加外壳主体的内部空间,便于合理放置安装于外壳主体内部的零部件,提高外壳主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29.3.中空凸部增大了外壳主体下表面与放置位置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外壳主体放置时晃动设置倾倒的可能性,从而增强了外壳主体放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不同角度的爆炸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主体;11、第一壳体;111、第一连接柱;1111、第一片体;12、第二壳体;121、第二连接柱;1211、第二片体;13、通孔;131、按键;132、弹性件;14、散热孔;15、指示灯;16、设备插口;17、握把;2、外接插口;3、中空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储能电源壳体。
37.参照图1和图2,一种储能电源壳体,用于外接电池包,储能电源壳体包括外壳主体1,外壳主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一侧底部设有中空凸部3,并且中空凸部3靠近第一壳体11的一侧与第一壳体11连通,增大了外壳主体1的内部空间,便于安装外壳主体1内部的元器件;同时,当储能电源壳体放置于桌面时,中空凸部3下表面与桌面相抵接,能够增大外壳主体1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外壳主体1放置时的稳定性,减少外壳主体1晃动甚至倾倒的可能性。
38.参照图1,外壳主体1设有外接插口2,用于连接电池包的连接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外接插口2设置有8个,其中4个外接插口2设置于外壳主体1顶端的一侧,2个外接插口2设置于外壳主体1顶端的另一侧,2个外接插口2设置于中空凸部3的顶端,能够有效减少外接插口2设置过于密集从而电池包无法插拔的可能性,即能够快速插拔电池包,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39.参照图3和图4,第一壳体11设有第一连接柱111,并且第二壳体12设有第二连接柱121,第一连接柱111插接于第二连接柱121,从而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解体稳固连接;同时,第一连接柱111外周侧设有沿第一连接柱111轴向的第一片体1111,第一片体1111靠近第一壳体11的一侧连接于第一壳体11,第二连接柱121外周侧设有沿第二连接柱121轴向的第二片体1211,第二片体1211靠近第二壳体12的一侧连接于第二壳体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连接柱111设置有4个第一片体1111,每一第二连接柱121设置有4个第二片体1211,所有第一片体1111排列设置于第一连接柱111外周侧,所有第二片体1211排列设置于第二连接柱121外周侧,能够有效减少第一连接柱111和第二连接柱121弯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第一连接柱111和第二连接柱121连接的稳定性,增强外壳主体1的稳定性。
40.参照图2,外壳主体1的上表面设有握把17,便于工作人员取放外壳主体1,省时省
力,提高工作效率。
41.参照图2,外壳主体1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散热孔14,外壳主体1内部的元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从散热孔14散发出去,减少外壳主体1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外壳主体1内部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同时相对设置的散热孔14,能够形成空气的对流,从而快速将外壳主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进一步减少储能电源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性。
42.参照图2和图3,第二壳体12外周侧设有设备插口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备插口16设置有3种形状,用于设配不同设备连接端;第二壳体12外周侧设有指示灯15,当外接设备功率过高时能够显示红灯,警示使用人员及时减少外接的设备,提高储能电源的防护性;然后第二壳体12外周侧设有通孔13,通孔13设有按键131,并且按键131连接有弹性件132,弹性件132端部固定安装于第二壳体12内侧壁,便于减少按键131长期碰触外壳主体1内部元器件从而元器件损坏的可能性,提高外壳主体1的防护性。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储能电源壳体的实施原理为:在储能电源上设置外接插口2,并且将闲置的电池包的连接端插接于外接插口2,能够有效减少储能电源充电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储能电源的工作效率。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