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通信信号测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0619发布日期:2023-03-04 02:1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5G通信信号测试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5g通信信号测试器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信号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5g通信信号测试器。


背景技术:

2.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因此对现有的信号检测器的要求也进一步升级,需要的适应更大的带宽。
3.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移动通信信号测试器,多是单一天线设计,在使用时直接手持测试器即可对不同方向一定范围内的移动信号进行测试,但是由于5g带宽的提升,现有的单一天线设计的移动通信信号测试器不能满足带宽的要求。2、现有的多天线设计的移动通信信号测试器可以满足对5g信号的强度进行测试,但是由于多根天线的设计在测试通信信号时需要手动调节天线信号检测的方向且现有的天线不方便调节影响测试的效率。
4.对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436401.6,公开了一种5g移动通信信号测试器,该方案主要通过在指向天线上设置辅助天线,实现了利用信号检测器对一定空间内的通信信号进行全方位检测,与现有的单一天线的移动通信信号测试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对5g移动通信信号强度的检测以及带宽流量的检测,方便工作人员对通信信号的检测同时本实用新型也方便携带使用,通过在辅助天线与指向天线之间设置弹性连接线,在指向天线固定方向后,可以单手操作控制弹性连接线来设置辅助天线的方向,与现有的双天线的信号测试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方便对辅助天线的调整,使得使用更加的方便,有利于操作者的使用操作。
5.但本技术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6.1.辅助天线采用弹性连接线与指向天线连接,用于辅助天线的角度调整,但在携带时,多出的辅助天线和弹性连接线,影响了整个装置收纳,不便于携带;
7.2.如果将整个装置收纳在工具箱或者背包内,则有可能与其它工具或线缆发生钩挂和缠绕,不方便取出,可能损伤辅助天线和弹性连接线,影响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5g通信信号测试器,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5g通信信号测试器,包括主体组件和天线组件。
10.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有5g信号检测器本体和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开设在所述5g信号检测器本体背面,所述天线组件包括有指向天线和辅助天线,所述指向天线与所述5g信号
检测器本体螺接,所述指向天线上折叠设置有支杆,所述辅助天线与所述支杆上端插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横截面为c形设置,所述支杆上设置有条状凸起。
12.进一步的,所述指向天线上开设有与条状凸起相适配的卡槽。
13.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收纳槽分别对应所述指向天线和所述辅助天线。
1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收纳槽边缘均设置有弹性的卡扣与所述指向天线和所述辅助天线扣接。
1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收纳槽边沿均开设有豁口。
16.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活动贯穿于所述支杆和所述指向天线。
17.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另一端螺接有螺母。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辅助天线插在支杆上,然后展开成一定角度,以提高测试的稳定性,测试完毕后,先将辅助天线拔下,卡入收纳槽内,然后将支杆折叠并拢在指向天线上形成一个整杆,然后从5g信号检测器本体上旋转下来,卡入对应的收纳槽内,完成天线组件的收纳,支杆内的金属线与指向天线的金属线连接,综上,天线组件中利用螺接的指向天线、插接的辅助天线和可折叠的支杆,实现快速拆开,以便放入5g信号检测器本体背面的收纳槽内,实现了收纳,提高了便携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5g通信信号测试器背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5g通信信号测试器正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5g通信信号测试器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杆与指向天线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螺杆与螺母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00-主体组件;110-5g信号检测器本体;120-收纳槽;130-卡扣;200-天线组件;210-指向天线;220-辅助天线;230-支杆;240-螺杆;25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7.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5g通信信号测试器包括主体组件100和天线组件200。
29.其中,天线组件200中利用螺接的指向天线210、插接的辅助天线220和可折叠的支杆230,实现快速拆开,以便放入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背面的收纳槽120内,实现了收纳,提高了便携性和可靠性。
30.请参阅图1-5,主体组件100包括有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和收纳槽120,收纳槽120开设在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背面,天线组件200包括有指向天线210和辅助天线220,指向天线210与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螺接,指向天线210上折叠设置有支杆230,辅助天线220与支杆230上端插接。这里,辅助天线220插在支杆230上,然后展开成一定角度,以提高测试的稳定性,测试完毕后,先将辅助天线220拔下,卡入收纳槽120内,然后将支杆230折叠并拢在指向天线210上形成一个整杆,然后从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上旋转下来,卡入对应的收纳槽120内,完成天线组件200的收纳,需要说明的是,辅助天线220上设置有弹性触头,在与支杆230插接后,触头抵在支杆230内的金属线端面上,完成连接,支杆230内的金属线与指向天线210的金属线连接,综上,天线组件200中利用螺接的指向天线210、插接的辅助天线220和可折叠的支杆230,实现快速拆开,以便放入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背面的收纳槽120内,实现了收纳,提高了便携性和可靠性。
31.请参阅图1-4,支杆230的横截面为c形设置,支杆230上设置有条状凸起。指向天线210上开设有与条状凸起相适配的卡槽。这里,凸起和卡槽均轴向设置,凸起与卡槽过盈配合,形成插接的效果,这样,当支杆230折叠后可以贴合指向天线210,缩小体积,并且在折叠后也不容易松脱,在本实施例中,条状凸起的设置也用于安置金属线。
32.请参阅图1-3,收纳槽120设置有两个,两个收纳槽120分别对应指向天线210和辅助天线220。每个收纳槽120边缘均设置有弹性的卡扣130与指向天线210和辅助天线220扣接。每个收纳槽120边沿均开设有豁口。这里,指向天线210和辅助天线220放入收纳槽120后,利用卡扣130固定,需要取出时,手指从豁口处将指向天线210和辅助天线220扣出即可,操作方便。
33.请参阅图1-5,天线组件200还包括有螺杆240,螺杆240一端活动贯穿于支杆230和指向天线210。螺杆240另一端螺接有螺母250。这里,螺母250是直接卡在支杆230一端的,螺杆240将支杆230和指向天线210串起来,形成铰接的效果,螺杆240与螺母250的螺接的程度决定了铰接的阻尼,由此,支杆230可以随时定位在指定的角度,方便对辅助天线220的角度的调节,对一定空间内的通信信号进行全方位检测,与现有的单一天线的移动通信信号测试器相比本方案可以满足对5g移动通信信号强度的检测以及带宽流量的检测,需要说明的是,螺母250采用带阻尼的结构,以便与螺杆240松脱。
34.该5g通信信号测试器的工作原理:辅助天线220插在支杆230上,然后展开成一定角度,以提高测试的稳定性,测试完毕后,先将辅助天线220拔下,卡入收纳槽120内,然后将支杆230折叠并拢在指向天线210上形成一个整杆,然后从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上旋转下来,卡入对应的收纳槽120内,完成天线组件200的收纳,支杆230内的金属线与指向天线210的金属线连接,综上,天线组件200中利用螺接的指向天线210、插接的辅助天线220和可折叠的支杆230,实现快速拆开,以便放入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背面的收纳槽120内,实现了收纳,提高了便携性和可靠性。
35.需要说明的是,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螺杆240和螺母25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
赘述。
36.5g信号检测器本体110、指向天线210和辅助天线22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37.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