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缆阻水导体穿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2585发布日期:2023-01-25 01:5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缆阻水导体穿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缆阻水导体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2.海上风电作为重要的绿色能源,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受益于整个海上风电行业的加速发展,海缆订单高速增长。海缆导体制造过程相较于普通陆缆导体要求增加纵向阻水特性,在故障后阻止水分侵入电缆内部,目前常用阻水方式为阻水胶、阻水纱或阻水纱。阻水胶成本较高且需要在线挤出影响生产速度,目前海缆企业较为常用的是阻水纱及阻水纱的阻水方式,所含的阻水粉能遇水膨胀阻塞水分的侵入通道。生产海缆导体的设备目前主要有61盘,91盘,127盘框绞,其中61盘及91盘在生产较大截面时因设备装盘数量限制,中心层需采用单丝直拖方式,4根为直拖,4根中心采用阻水纱填充作为中心阻水,外边纵包阻水纱。常规的穿线装置为中心挖孔的尼龙模具,阻水纱经模具后汇拢纵包住导体,但由于直拖距离较长,4根内的阻水纱经放线处至汇拢模具口时会出现偏移跑出4根单丝的中心,无法保证阻水纱处于中心位置,一旦水分从密封不严的端部封头侵入,无法起到阻止水分迁移的作用,导致进水报废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种海缆阻水导体穿线装置,能稳定阻水纱处于导体中心位置,同时使外层阻水带通过穿线座与穿线模具型腔的环形间隙完全包裹于导体外部,避免了包裹不严,出现间隙的情况,满足导体层间的阻水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海缆阻水导体穿线装置,包括穿线模具和穿线座,所述穿线模具上设有型腔,所述穿线座部分伸入穿线模具的型腔内,所述穿线座上沿轴向设有供导体单丝和阻水纱穿过的穿线孔,多个穿线孔相互分隔设置,且整体呈圆周排布,所述穿线座与型腔之间形成有供外层阻水带穿过的环形间隙。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穿线装置,通过设置穿线座,将穿线座与穿线模具进行连接,使用时,将阻水纱分别穿过穿线孔进行聚拢,由于穿线孔的设置,能够对阻水纱进行定位,不会跑偏,稳定阻水纱处于导体中心位置,同时使外层阻水带通过穿线座与穿线模具型腔的环形间隙完全包裹于导体外部,避免了包裹不严,出现间隙的情况,满足导体层间的阻水效果。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型腔包括直通段和与直通段连通的收缩段,所述穿线座伸入直通段内,所述收缩段从与直通段连通的一端到远离直通段的一端呈收缩状。通过上述改进,能够将阻水纱更好地聚拢包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穿线装置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将穿线座与穿线模具进行连接。通过上述改进,能够便于将穿线座与穿线模具进行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块与穿线模具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设
有卡槽,所述穿线座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的限位配合,以将穿线座进行定位。通过上述改进,能够将穿线座进行定位,而且穿线座拆卸方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型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卡槽包括沿横向设置的限位槽和沿竖向设置的连接槽,使得卡槽整体呈t形,所述连接槽将限位槽与通孔进行连接,所述卡块包括沿横向设置的限位段和沿竖向设置的连接段,使得卡块整体呈t形,所述连接段将限位段与穿线座的外周进行连接,并且当穿线座伸入穿线模具的型腔内时,所述限位段伸入限位槽内,所述连接块段入连接槽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卡块与所述穿线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当所述卡块伸入卡槽内,并且卡块的一端与穿线模具的端面相抵时,卡块的另一端的端面与连接孔的端面齐平。使得穿线装置整体无外凸结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穿线模具上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安装孔,通过螺丝穿过安装孔与螺孔螺接从而将所述穿线模具与连接孔进行连接。通过上述改进,使得连接块与穿线模具之间连接方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穿线模具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块的端面上凸出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部。通过上述改进,能够便于连接卡与穿线模具之间能够快速进行定位连接。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穿线模具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穿线座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穿线模具;1.1、型腔;1.11、直通段;1.12、收缩段;1.2、螺孔;1.3、定位槽;2、穿线座;2.1、穿线孔;2.2、卡块;2.21、限位段;2.22、连接段;3、连接块;3.1、卡槽;3.11、限位槽;3.12、连接槽;3.2、安装孔;3.3、通孔;3.4、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21.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22.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海缆阻水导体穿线装置,包括穿线模具1、穿线座2和连接块3,穿线模具1上设有两端贯通设置的型腔1.1,型腔1.1上的一端为入口,型腔1.1的另一端为出口,型腔1.1从入口处到出口处分别包括直通段1.11和与直通段1.11连通的收缩段1.12,直通段1.11整体呈圆筒状,收缩段1.12呈圆台状,收缩段1.12从与直通段1.11连通的一端到远离直通段1.11的一端呈收缩状。
23.连接块3与穿线模具1上具有入口的一端连接,连接块3上设有与型腔1.1连通的通孔3.3,穿线模具1上设有多个螺孔1.2,连接块3上设有与螺孔1.2相配合的安装孔3.2,通过螺丝穿过安装孔3.2与螺孔1.2螺接,从而将穿线模具1与连接块3进行连接。使得连接块3与穿线模具1之间连接方便。并且穿线模具1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槽1.3,连接块3的端面上凸出
形成有与定位槽1.3配合的定位部3.4。连接块3在安装时,先通过定位部3.4与定位槽1.3的配合,进行定位,再将安装孔3.2与螺孔1.2进行连通,最后再通过螺丝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快速定位连接。
24.穿线座2上沿轴向设有供阻水纱和导体单丝穿过的穿线孔2.1,多个穿线孔2.1相互分隔设置,使得阻水纱能够互不干涉,且整体呈圆周排布,从而能够适配导体的排布。穿线座2穿过连接块3上的通孔3.3伸入穿线模具1的型腔1.1内,所述穿线座2与型腔1.1之间形成有供外层阻水带穿过的环形间隙。
25.并且穿线座2位于直通段1.11内,连接块3上设有卡槽3.1,穿线座2上设有与卡槽3.1配合的卡块2.2,卡块2.2与穿线座2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工制造方便,卡槽3.1包括沿横向设置的限位槽3.11和沿竖向设置的连接槽3.12,使得卡槽3.1整体呈t形,连接槽3.12将限位槽3.11与通孔3.3进行连接,卡块2.2包括沿横向设置的限位段2.21和沿竖向设置的连接段2.22,使得卡块2.2整体呈t形,连接段2.22将限位段2.21与穿线座2的外周进行连接,并且当穿线座2穿过连接块3的通孔3.3伸入穿线模具1的型腔1.1内时,限位段2.21伸入限位槽3.11内,连接块3段入连接槽3.12内,从而能够将连接块3进行支撑和定位,使得连接块3仅能沿型腔1.1的轴向进行移动,穿线座2拆装方便,可根据海缆结构的不同,只需对穿线座2进行更换,通过不同的穿线座2上设置的不同连接孔的数量以及尺寸,来进行适配不同的海缆结构,而不需改动穿线装置的整体结构,节省了制造时间及成本。
26.并且当卡块2.2伸入卡槽3.1内,并且卡块2.2的一端与穿线模具1的端面相抵时,卡块2.2的另一端的端面与连接孔的端面齐平。使得穿线装置整体无外凸结构,使用更加安全。
27.本实用新型的穿线装置,通过设置穿线座2,将穿线座2与穿线模具1进行连接,使用时,将阻水纱分别穿过穿线孔2.1进行聚拢,由于穿线孔2.1的设置,能够对阻水纱进行定位,不会跑偏,稳定阻水纱处于导体中心位置,同时使外层阻水带通过穿线座2与穿线模具1型腔1.1的环形间隙完全包裹于导体外部,避免了包裹不严,出现间隙的情况,满足导体层间的阻水效果。同时穿线模具1的倾斜上收缩段1.12的设置,使得外层阻水带具有更好的汇拢包覆效果。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