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7802发布日期:2023-03-24 17:2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方案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可低速移动使用耐高温软电缆。


背景技术:

2.在如钢厂、玻璃厂、船厂等使用场景下,需要既耐高温又可移动使用的电缆。比方说,钢厂的龙门吊机的线缆,钢厂的炼钢车间温度很高,而铁水包是用吊机转运,吊机的驱动电机用电缆随吊机低速移动。电缆需能承受很高温度,且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3.但常见的大部多数耐高温电缆只能满足固定敷设使用,无法满足高温条件下的移动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耐高温电缆的抗拉、耐磨性能,使其可以达到移动使用的要求。现在提出一种新型可低速移动使用耐高温软电缆。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结构包括缆芯以及缆芯外包裹的防护层。电缆的外径范围是10mm~30mm;
7.所述缆芯是由多根线芯绞合后包裹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构成;所述防护层是硅橡胶外护套;相邻线芯之间有填充;
8.绞合的节径比是20~25倍;
9.所述线芯是由铜导体外包裹绝缘层构成,绝缘层是由氟塑料构成,绝缘层的厚度是0.4~ 0.6mm;
10.所述铜导体的截面积是1~16mm2;铜导体是由多根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0~ 20倍;铜单丝的外径是0.193~0.400mm;
11.所述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的编织密度是75~80%;抗拉芳纶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 14mpa;
12.所述硅橡胶外护套的标称厚度是1.8mm~2.4mm,硅橡胶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mpa;
13.所述填充是多根耐高温橡皮条构成,是耐高温橡皮条的耐温不小于180℃。
14.本电缆中:
15.绝缘层应无杂质,挤出后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可有效保障电缆绝缘性能;
16.编织层在绝缘外层,可提高电缆的耐高温性能,耐化学性,耐磨抗撕裂,耐切割等特点,有效保护电缆的安全运行。
17.外护套是高抗拉硅橡胶外护套,特定的厚度有效的保障了电缆安全敷设及运行。
18.填充是耐高温橡皮条填充,本电缆设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作为橡皮条进行填充,其规格可依据电缆规格采用,单根6mm外径橡皮条适于大多数规格电缆。三元乙丙橡胶是饱和的高聚物,其耐老化性能非常好、电绝缘性能优良、耐化学腐蚀性好、冲击弹性较好。
19.氟塑料绝缘层是在导体外部挤包氟塑料绝缘料构成;
20.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是在氟塑料缆芯外编织而成;芳纶纤维用于本电缆可有效增强电缆的抗拉、耐磨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21.高抗拉硅橡胶外护套是在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外挤包高抗拉硅橡胶护套料构成。
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电缆适用于高温环境中,且具有超强耐磨、抗拉等性能,可满足移动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铜导体;2、绝缘层;3、填充;4、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5、硅橡胶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25.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说明:
26.如图1所示,一种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结构包括缆芯以及缆芯外包裹的防护层,电缆的外径范围是10mm~30mm;
27.所述缆芯是由多根线芯绞合后包裹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构成;所述防护层是硅橡胶(本例采用型号为xj-80d)外护套5;相邻线芯之间有填充3;
28.绞合的节径比是20~25倍;
29.所述线芯是由铜导体1外包裹绝缘层2构成,绝缘层是由氟塑料(本例选用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构成,绝缘层的厚度是0.4~0.6mm;
30.所述铜导体的截面积是1~16mm2;铜导体是由多根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0~ 20倍;铜单丝的外径是0.193~0.400mm;
31.所述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4的编织密度是75~80%;抗拉芳纶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4mpa;
32.所述(xj-80d型)硅橡胶外护套的标称厚度是1.8mm~2.4mm,(xj-80d型)硅橡胶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mpa;
33.所述填充是多根耐高温橡皮条构成,是耐高温橡皮条的耐温不小于180℃。
34.本例中:
35.线芯是三根;单根线芯中,铜导体的截面积是2.5mm2;则:
36.三根线芯的成缆绞合节径比是20倍;
37.铜导体是由多根外径是0.243mmmm的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5倍;铜单丝的外径是0.243mm~0.246mm。
38.绝缘层的标称厚度0.4mm,绝缘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值,最薄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 90%-0.1mm。
39.抗拉芳纶纤维所用纤维丝直径是0.2mm,编织密度80%。
40.耐高温橡皮条的单根外径是6mm;耐高温橡皮条的材质是三元乙丙橡胶。
41.硅橡胶外护套的标称厚度是1.8mm。
42.本电缆在绝缘线芯外编织一层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提高了电缆的耐高温性能以及抗拉、耐磨性能。
43.采用高抗拉硅橡胶外护套制作电缆外护套,大幅度增强了电缆的耐磨、耐寒、抗拉抗撕裂性能。
44.本例的软电缆检测结果如下,试验结果均为合格:
[0045][0046]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结构包括缆芯以及缆芯外包裹的防护层,其特征是电缆的外径范围是10mm~30mm;所述缆芯是由多根线芯绞合后包裹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构成;所述防护层是硅橡胶外护套;相邻线芯之间有填充;绞合的节径比是20~25倍;所述线芯是由铜导体外包裹绝缘层构成,绝缘层是由氟塑料构成,绝缘层的厚度是0.4~0.6mm;所述铜导体的截面积是1~16mm2;铜导体是由多根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0~20倍;铜单丝的外径是0.193~0.400mm;所述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的编织密度是75~80%;抗拉芳纶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4mpa;所述硅橡胶外护套的标称厚度是1.8mm~2.4mm,硅橡胶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mpa;所述填充是由多根耐高温橡皮条构成,耐高温橡皮条的耐温不小于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特征是线芯是三根;单根线芯中,铜导体的截面积是2.5mm2;三根线芯的成缆绞合节径比是20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特征是所述铜导体是由多根外径是0.243mm的铜单丝绞合构成,绞合节径比是15倍;铜单丝的外径是0.243~0.246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层的标称厚度0.4mm,绝缘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值,最薄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特征是所述抗拉芳纶纤维所用纤维丝直径是0.2mm,编织密度8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耐高温橡皮条的单根外径是6mm;耐高温橡皮条的材质是三元乙丙橡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硅橡胶外护套的标称厚度是1.8mm。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层的氟塑料是可溶性聚四氟乙烯。

技术总结
一种低速移动耐高温软电缆,包括缆芯以及缆芯外包裹的防护层.缆芯是由多根线芯绞合后包裹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构成;所述防护层是硅橡胶外护套;相邻线芯之间有填充;所述线芯是由铜导体外包裹绝缘层构成,绝缘层是由氟塑料构成;所述铜导体是由多根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填充是多根耐高温橡皮条构成。本电缆的抗拉芳纶纤维经纬编织层以及高抗拉硅橡胶护套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抗拉、耐磨性能;氟塑料绝缘、填充物、高抗拉硅橡胶护套保证了电缆的耐高温低速移动性能。的耐高温低速移动性能。的耐高温低速移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夏鹏 李斌 梁福才 祝军 凌国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8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