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载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1896发布日期:2023-03-01 01:1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载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的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载保护器。


背景技术:

2.已知在一些接市电的插座上,其中当设备电路需要实现控制与过载保护的功能时,此种就需要在插座与设备电路之间加装控制开关和过载保护开关(过载保护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7384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器的插座,对于现有的过载保护器中动端子组件的动端子与金属片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大小以及焊接片不好就会使得动端子与金属片固定连接一致性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这样使得制造出的过载保护器良品率也较低,因此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亟需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载保护器,其动端子与双金属片连接方式更加紧固,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进而使得制成过载保护器的良品率更好,更加能够满足生产企业合格率要求,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安全的使用需求。
5.(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过载保护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按钮组件,且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上设置有动端子和动触点,所述双金属片通过所述动触点与静端子接触闭合,所述双金属片与所述动端子通过铆接紧固在一起。
8.优选地,所述双金属片上设置有安装位,与之对应地,所述动端子上设置有片子铆钉,所述片子铆钉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片子铆钉将所述动端子固定铆接在所述双金属片上。
9.优选地,所述动端子上设置有端子孔,所述端子孔用来安装所述片子铆钉。
10.优选地,所述端子孔采用的是八边形孔。
11.优选地,所述静端子上设置有静触点,所述双金属片上的动触点与所述静端子上的静触点接触闭合。
12.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盖板,所述主体和所述盖板通过铆钉一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动端子和静端子分别从所述壳体一侧延伸出去。
13.优选地,所述铆钉一采用的是空心铆钉。
14.优选地,所述动端子和静端子分别通过铆钉二与所述主体固定在一起。
15.优选地,所述铆钉二采用的是实心铆钉。
16.优选地,所述按钮组件包括设在在所述壳体上的复位按钮,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
复位按钮上设置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复位按钮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母。
17.(三)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其一,本实用新型双金属片与动端子通过铆接紧固在一起,其动端子与双金属片连接方式更加紧固,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进而使得制成过载保护器的良品率更好,更加能够满足生产企业合格率要求,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安全的使用需求。
20.其二,本实用新型双金属片上设置有安装位,与之对应地,动端子上设置有片子铆钉,片子铆钉安装在安装位上,片子铆钉将动端子固定铆接在双金属片上,此种方式一方面铆接紧固避免了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中因焊接电流大小以及焊接片不好导致动端子与双金属片固定连接一致性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这样使得制造出的过载保护器良品率也较低,无法满足要求,另一方面此种片子铆钉安装在双金属片的安装位上,定位精准,便于快速精准的安装,并且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电流通过也较为稳定,运行更加可靠和安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金属片与动端子通过片子铆钉连接状态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端子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片子铆钉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片子铆钉立体示意图。
28.图中:1,壳体;2,按钮组件;3,导电机构;11,主体;12,盖板;13,铆钉一;14,铆钉二;21,复位按钮;22,压缩弹簧;23,紧固螺母;31,双金属片;32,动端子;33,动触点;34,静端子;35,片子铆钉;36,静触点;321,端子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
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33.实施例一: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过载保护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按钮组件2,且在壳体1内部设置有导电机构3,导电机构3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双金属片31,双金属片31为感温变形材料,双金属片31上设置有动端子32和动触点33,双金属片31通过动触点33与静端子34接触闭合,双金属片31与动端子32通过铆接紧固在一起,此种方式结束了现有技术中焊接模式,这样就避免了由于焊接电流大小和焊接片不好固定,导致产品的一致性不好问题以及产品不良率更高的现象。
34.实施例二:如图2和图4所示,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双金属片31与动端子32通过铆接紧固在一起,具体来说,双金属片31上设置有安装位,与之对应地,动端子32上设置有片子铆钉35,片子铆钉35安装在安装位上,这样通过片子铆钉35将动端子32固定铆接在双金属片31上,此种方式一方面铆接紧固避免了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中因焊接电流大小以及焊接片不好导致动端子32与双金属片31固定连接一致性不能够满足使用需要,这样使得制造出的过载保护器良品率也较低,无法满足要求,另一方面此种片子铆钉35安装在双金属片31的安装位上,定位精准,便于快速精准的安装,并且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电流通过也较为稳定,运行更加可靠和安全。如图5所示,还想说明的是,动端子32上设置有端子孔321,端子孔321用来安装片子铆钉35(如图6和图7所示),对于端子孔321采用的是八边形孔,这样使得铆接更加牢固。
35.实施例三:如图2所示,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静端子34上设置有静触点36,双金属片31上的动触点33与静端子34上的静触点36接触闭合,这样有利于正常运行工作。
36.实施例四: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壳体1包括主体11和盖板12,主体11和盖板12通过铆钉一13固定连接在一起,此种降低了壳体1的安装难度,且动端子32和静端子34分别从壳体1一侧延伸出去,铆钉一13采用的是空心铆钉,便于安装与制造。还想说明的是,动端子32和静端子34分别通过铆钉二14与主体11固定在一起,且铆钉二14采用的是实心。
37.实施例五: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按钮组件2包括设在在壳体1上的复位按钮21,在壳体1内部的复位按钮2上设置有压缩弹簧22,通过压缩弹簧22来对复位按钮2进行复位操作,且复位按钮21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母23,此种设置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与制造。
38.当电路正常时,压缩弹簧22被压缩,双金属片31上的动触点33与静端子34上的静触点36接触闭合,电流经静端子34 进入后,依次流经双金属片31、片子铆钉35后经动触点33流出;当电路异常,例如短路或电流过大时,经静端子34 进入电流过载保护器内的电流
突然增大,流经双金属片31的电流增大,双金属片31受热变形,使双金属片31上的动触点33与静端子34上的静触点36相脱离,这样压缩弹簧22在回弹力的复位情况下,复位按钮21 在压缩弹簧22的作用下上移,复位按钮21侧面的凸块位于双金属片31上动触点33与静端子34上静触点36之间,复位按钮21 外露出壳体1,人们很容易注意的到,从而得知线路已经出故障了,可采取相应的措施。
39.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等常规手段,按钮和双色金属片内部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其内部构造属于现有技术结构,工人根据现有技术手册就可完成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40.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