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5161发布日期:2023-03-14 23:2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适配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2.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一般电源标称的电压,是指开路输出的电压,也就是外面不接任何负载,没有电流输出时候的电压,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此电压就是电源输出电压的上限,对于电源内部使用了主动稳压的元件的情况下,即使市电电压有所波动,其输出也是恒定值。
3.然而电源适配器在使用时是通过连接电线与电源插座连接,当连接电线与电源适配器插接位置不到位时,电源适配器在供电时,会因为连接电线的松动造成供电的不稳定,导致电源适配器对设备供电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此时便需要工作人员对接触不良原因的逐一排查,不仅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还会减缓设备的生产进度,从而降低电源适配器的利用率;并且,由于连接电线过长,在不使用时需要使用扎带对连接电线进行收纳,而轧带过紧时会造成连接电线外皮的裂开,而轧带过松时,则会导致连接电线的散开,从而降低连接电线的收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源适配器,具备提高电源适配器的利用率、避免连接线与电源适配器的分离、保障设备的持续供电和节省工作人员对设备接触不良原因的排查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适配器本体,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电线,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远离一号连接电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端,所述一号连接电线的外壁活动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连接端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t型杆,所述l型杆远离t型杆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
6.优选的,所述电源适配器本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远离电源适配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7.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位于一号连接电线下端面的一号夹板,所述一号夹板的上方设置有位于一号连接电线上方的二号夹板。
8.优选的,所述一号夹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中部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远离支架的一端与二号夹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夹板远离活动杆一端的内壁螺纹套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壁与一号夹板的内壁螺纹套接。
9.优选的,所述接线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电线,所述二号连接电线远离接线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
10.优选的,所述t型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右端与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位于定位装置外部的卡合块,且卡合块的右端与电源适配器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与位于l型杆的内部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l型杆的一端安装有定位块,且定位块的外壁与卡合块的内壁活动卡接。
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适配器本体、定位装置、接线端和连接端之间的配合,利用定位装置中的设置,实现了接线端与连接端的连接作用,达到了接线端的定位效果,有效地解决了接线端松动的问题,采用定位装置的连接方式,加固了接线端连接时的稳定性,避免了接线端的松动导致设备的接触不良,节省了工作人员对设备供电不稳定原因的排查,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保障了设备的稳定供电的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适配器本体、夹持装置、一号连接电线和螺纹杆之间的配合,利用夹持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夹持装置对一号连接电线的固定作用,达到了一号连接电线的收纳效果,有效地解决了扎带捆绑造成一号连接电线损坏的问题,采用夹持装置替代扎带捆绑的方式,增加了夹持装置与一号连接电线接触的面积,减少一号连接电线捆绑的损坏,延长了一号连接电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适配器本体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垫的仰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夹持装置的侧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装置的正视的剖视图。
20.图中:1、电源适配器本体;2、一号连接电线;3、夹持装置;31、一号夹板;32、二号夹板;4、连接端;5、接线端;6、l型杆;7、t型杆;8、定位装置;81、弹簧;82、定位块;9、支腿;10、防滑垫;11、支架;12、活动杆;13、螺纹杆;14、二号连接电线;15、插头;16、支撑板;17、卡合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与图3,一种新型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适配器本体1,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电线2,一号连接电线2的设置起到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与设备的连接作用,电源适配器本体1远离一号连接电线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端4,一号连接电线2的外壁活动安装有夹持装置3,夹持装置3的设置起到对一号连接电线2的收纳作用,夹持装置3替代了轧带的捆绑,避免了轧带的捆绑过紧造成一号连接电线2外皮的损坏,同时也避免了轧带的捆绑过松导致一号连接电线2收纳效果的不佳,连接端4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接线
端5,接线端5的设置起到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与电源的连接作用,接线端5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有l型杆6,l型杆6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t型杆7,接线端5的设置为l型杆6与t型杆7的安装提供支撑和平台,l型杆6远离t型杆7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的安装起到对l型杆6与卡合块17的连接作用,通过对定位装置8与卡合块17连接关系的改变,即可实现对接线端5的拆装效果,同时也能起到对接线端5的防脱落效果,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供电。
23.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支腿9,支腿9的设置起到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支撑作用,支腿9远离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0,防滑垫10的设置增大了电源适配器本体1与工作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加固电源适配器本体1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24.请参阅图4与图2,夹持装置3包括有位于一号连接电线2下端面的一号夹板31,一号夹板31起到对一号连接电线2底部的支撑作用,一号夹板31的上方设置有位于一号连接电线2上方的二号夹板32,二号夹板32和一号夹板31的配合,实现对一号连接电线2的收纳作用。
25.一号夹板3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支架11,支架11中部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活动杆12,且活动杆12远离支架11的一端与二号夹板32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杆12与支架11的活动套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二号夹板32和一号夹板31的连接作用,二号夹板32远离活动杆12一端的内壁螺纹套接有螺纹杆13,且螺纹杆13的外壁与一号夹板31的内壁螺纹套接,螺纹杆13起到对二号夹板32和一号夹板31的连接,通过二号夹板32和一号夹板31对一号连接电线2的夹持增加了收纳装置与电线外壁接触面积,避免收纳装置造成电线外皮的损坏。
26.接线端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连接电线14,二号连接电线14远离接线端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15,二号连接电线14的设置起到对电源适配器本体1与插头15的连接作用。
27.请参阅图5与图1,t型杆7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16,且支撑板16的右端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支撑板16的安装为t型杆7的套接提供平台,支撑板16的上方设置有位于定位装置8外部的卡合块17,且卡合块17的右端与电源适配器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
28.定位装置8包括有与位于l型杆6的内部连接的弹簧81,弹簧81的回弹为定位块82的回弹提供动力,弹簧81远离l型杆6的一端安装有定位块82,且定位块82的外壁与卡合块17的内壁活动卡接,定位块82与卡合块17卡接时,起到对定位装置8与卡合块17的连接,达到对接线端5的安装效果,而定位块82与卡合块17分离时,即可实现对接线端5的拆卸。
29.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在使用电源适配器本体1时,将电源适配器本体1放在指定的使用区域,此时利用防滑垫10的设置,增大支腿9与工作台面接触的摩擦力,然后,再将接线端5插至连接端4的内部,将t型杆7推进支撑板16的内部,按压定位块82向l型杆6的内部运动,此时,l型杆6在卡合块17的下方运动,随着接线端5的不断运动,利用弹簧81的回弹,将定位块82从卡合块17的下方弹出至卡合块17的上方,由于定位块82的限制,防止接线端5从连接端4上的脱落,随后,将插头15插至电源处,再将一号连接电线2与设备连接,最后,电源适配器本体1不使用时,将一号夹板31放在一号连接电线2的下方,活动杆12在支架11的外壁转动,将二号夹板32的下端面与一号连接电线2的表面接触,再使用螺纹杆13连接一号夹板31和二号夹板32,即可实现夹持装置3对一号连接电线2的收纳。
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