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开关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2283发布日期:2023-01-25 10: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开关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开关新结构。


背景技术:

2.起动机又叫马达,它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起动机电磁开关通电使起动机驱动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实现发动机的启动。
3.参照现有公开号为cn102867697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新型电磁开关,其虽然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开关的动作反应更快,减小了机械摩擦,提高了电磁开关的电性能,同时线圈与外壳无论在轴向还是径向上都弹性配合,在外界震动的环境下,可以有效地缓解外界震动对线圈引线及引线焊点的冲击,避免线圈引线被扯断,使得起动机可以稳定和正常的工作。但是上述的这种装置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起动机驱动齿轮时有与发动机飞轮齿轮发生铣齿、打齿以及烧结的发生,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并严重影响车辆、机械等运行的工作效率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开关新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电磁开关新结构,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所述蓄电池的一端上还电性连接有点火开关,所述点火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吸合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吸合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一端电性连接有起动机,所述点火开关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所述起动机的另一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开关是把吸合线圈与保护线圈各自独立的接在对外引出端子,吸合线圈和保护线圈被分开控制,因此不存在反向供电回路,两个线圈不存在相互抵消电磁力的问题;吸合线圈的匝数可以大幅减少,使其工作电流增加到大于起动机的空载电流,从而可在啮合前慢转,柔性啮入飞轮齿圈,保证齿轮啮合可靠,避免铣齿、打齿现象,能安全可靠稳定地起动发动机,不会对齿轮结构带来破坏性影响。同时因吸合线圈的匝数大幅减少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节省材料,便于装配、效能高,运转平稳,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起动机上。
8.较佳的,还包括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设有吸合线圈始端,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还固定设有吸合线圈末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合线圈始端和吸合线圈末端有效的实现电磁控制调节,便于实现供电运行。
10.较佳的,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端,所述蓄电池端与所述吸合线圈始
端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设有起动机电机端,所述起动机电机端与所述吸合线圈末端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端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端的设定便于实现对系统进行供电运行,并且通过吸合线圈始端进行有效的传输电,并且通过起动机电机端实现回路控制,完成导电运行。
12.较佳的,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有第一线圈和第一铁芯,所述第一铁芯贯穿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接地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线圈和第一铁芯的设定便于实现与第一接线端子进行电性连接,实现通电运行,且第一接地端的设定便于实现安全防护。
14.较佳的,所述蓄电池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接地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接地端的设定便于实现对蓄电池进行安全防护,保护运行的安全性。
16.较佳的,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电磁开关的内部共同设有第二铁芯,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电磁开关分别包括有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二铁芯贯穿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铁芯的设定便于实现对第二接线端子进行吸合连接,完成导电运行。
18.较佳的,所述起动机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三接地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接地端的设定便于实现对起动机进行安全防护,保护起动机的稳定运行。
20.较佳的,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点火端,所述点火端和所述蓄电池端电性连接,所述点火端还与所述点火开关电性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火端的设定便于实现对系统进行通电控制,便于进行通断控制。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开关是把吸合线圈与保护线圈各自独立的接在对外引出端子,吸合线圈和保护线圈被分开控制,因此不存在反向供电回路,两个线圈不存在相互抵消电磁力的问题;吸合线圈的匝数可以大幅减少,使其工作电流增加到大于起动机的空载电流,从而可在啮合前慢转,柔性啮入飞轮齿圈,保证齿轮啮合可靠,避免铣齿、打齿现象,能安全可靠稳定地起动发动机,不会对齿轮结构带来破坏性影响。同时因吸合线圈的匝数大幅减少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节省材料,便于装配、效能高,运转平稳,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起动机上。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外壳体;2、吸合线圈始端;3、吸合线圈末端;4、点火端;5、蓄电池端;6、起动机电机端;7、第一接地端;8、蓄电池;9、点火开关;10、第一继电器;11、第一接线端子;12、第二接线端子;13、第二继电器;14、电磁开关;15、起动机;16、第二接地端;17、第三接地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参考图1-2,一种电磁开关新结构,包括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上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11和第二接线端子12,所述蓄电池8的一端上还电性连接有点火开关9,所述点火开关9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继电器10,所述第一继电器1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1吸合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1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继电器13,所述第二继电器13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2吸合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2的一端电性连接有起动机15,所述点火开关9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磁开关14,所述电磁开关1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所述起动机15的另一端。
3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有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吸合线圈始端2,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还固定设有吸合线圈末端3。效果为,通过吸合线圈始端2和吸合线圈末端3有效的实现电磁控制调节,便于实现供电运行。
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端5,所述蓄电池端5与所述吸合线圈始端2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起动机电机端6,所述起动机电机端6与所述吸合线圈末端3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端5与所述蓄电池8电性连接。效果为,蓄电池端5的设定便于实现对系统进行供电运行,并且通过吸合线圈始端2进行有效的传输电,并且通过起动机电机端6实现回路控制,完成导电运行。
3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继电器10包括有第一线圈和第一铁芯,所述第一铁芯贯穿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线圈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接地端7。效果为,第一线圈和第一铁芯的设定便于实现与第一接线端子11进行电性连接,实现通电运行,且第一接地端7的设定便于实现安全防护。
3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蓄电池8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接地端16。效果为,第二接地端16的设定便于实现对蓄电池8进行安全防护,保护运行的安全性。
3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继电器13和所述电磁开关14的内部共同设有第二铁芯,所述第二继电器13和所述电磁开关14分别包括有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二铁芯贯穿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效果为,第二铁芯的设定便于实现对第二接线端子12进行吸合连接,完成导电运行。
3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起动机15的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三接地端17。效果为,第三接地端17的设定便于实现对起动机15进行安全防护,保护起动机15的稳定运行。
3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点火端4,所述点火端4和所述蓄电池端5电性连接,所述点火端4还与所述点火开关9电性连接。效果为,点火端4的设定便于实现对系统进行通电控制,便于进行通断控制。
37.使用原理及优点:
38.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外壳体1实现对吸合线圈始端2、吸合线圈末端3、点火端4、蓄电池端5和起动机电机端6进行固定安装,然后通过蓄电池8与蓄电池端5电性连接,实现对
系统进行供电,并且蓄电池端5实现对吸合线圈始端2和吸合线圈末端3和点火端4进行供电,然后通过点火端4上的点火开关9进行控制调节,然后通过第一继电器10和第二继电器13实现对第一接线端子11和第二接线端子12进行电性连接,然后通过电磁开关14实现对起动机15进行控制调节,使得起动机15能够稳定的实现运行转动,并且系统中设有第一接地端7、第二接地端16和第三接地端17实现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保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且电磁开关是把吸合线圈与保护线圈各自独立的接在对外引出端子,吸合线圈和保护线圈被分开控制,因此不存在反向供电回路,两个线圈不存在相互抵消电磁力的问题;吸合线圈的匝数可以大幅减少,使其工作电流增加到大于起动机的空载电流,从而可在啮合前慢转,柔性啮入飞轮齿圈,保证齿轮啮合可靠,避免铣齿、打齿现象,能安全可靠稳定地起动发动机,不会对齿轮结构带来破坏性影响。同时因吸合线圈的匝数大幅减少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节省材料,便于装配、效能高,运转平稳,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起动机上。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