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收纳的放线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4001发布日期:2023-03-29 11:2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收纳的放线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收纳的放线桶。


背景技术:

2.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线缆进行放线,线缆成捆放置,在放线的过程中很容易打卷,导致绕线,线缆杂乱时还会打结,导致线缆损坏。市面上常见的放线设备为放线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很多个放线盘同时放线,使用时会占用大量的场地,放线盘闲置时也不方便收纳,随意堆积在一起可能会造成损坏,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收纳的放线桶。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易于收纳的放线桶,它包括桶体、转动台和导线器,转动台呈圆锥形,转动台设于桶体的内部,转动台的底面与桶体的内底面转动连接,转动台的顶面与导线器转动连接,导线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线孔和第二导线孔,第一导线孔和第二导线孔中均设有过线瓷环,桶体顶部设有桶口,桶口的直径小于桶身的直径,桶体的底部设有与桶口相契合的卡槽。
6.在本装置中,转动台底部的直径小于桶体的内径。
7.进一步的,转动台中还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在桶体的底部中心处,转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转动台的底面中心、顶面中心与导线器转动连接。
8.作为优选,转动台的底部与桶体的内底面、内桶壁均有一定的间隙,转动台的底部与桶体的内桶壁之间的间隙小于线缆的直径。
9.在本装置中,桶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手孔,手孔对称设置在桶体的侧壁上。
10.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卡槽的内径略大于桶口的外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轻便,在有动力牵引的情况下能够自动放线,设置有导线器配合转动台,保证了线材不打结,放线过程流畅;放线时,本装置可在地面上排列,也可通过桶口和卡槽相互配合,多个堆叠在一起放线,设置在桶壁上的手孔不仅能够方便搬运拿取,还能够作为本装置堆叠放线时的线材出口,大大节省了场地占用,避免了生产车间的杂乱无序;导线孔中设置有过线瓷环,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省略导线器);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台和导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a部局部放大图;
18.图中:1-桶体;2-转动台;3-导线器;4-第一导线孔;5-第二导线孔;6-过线瓷环;7-卡槽;8-桶口;9-手孔;10-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20.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桶体1、转动台2和导线器3,转动台2呈圆锥形,转动台2设于桶体1的内部,转动台2的底面与桶体1的内底面转动连接,转动台2的顶面与导线器3转动连接,导线器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线孔4和第二导线孔5,第一导线孔4和第二导线孔5中均设有过线瓷环6,桶体1顶部设有桶口8,桶口8的直径小于桶身的直径,桶体1的底部设有与桶口8相契合的卡槽7。
21.在本装置中,第一导线孔4和第二导线孔5中均设有过线瓷环6,过线瓷环6能够减小线缆与导线孔件的摩擦力,降低磨损,延迟使用寿命。
22.转动台2中还设有转动轴10,转动轴10的一端固定在桶体1的底部中心处,转动轴1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转动台2的底面中心、顶面中心与导线器3转动连接。
23.在本装置中,转动台2为内部中空结构,保证装置整体质量较轻,易于转动。转动台2的顶面和底面中心处均开设有通孔,用于转动轴10穿过,且通孔的直径大于转动轴10的直径,通孔与转动轴10之间有缝隙,不影响转动,转动台2和导线器3均为单独转动,不与转动轴10固定,转动方向可以为正向或反向,用于配合不同设备的不同转向。转动台2和导线器3相互配合,保证放线时线材不打结、不绕线。
24.进一步的,转动台2底部的直径小于桶体1的内径,转动台2转动时不会摩擦到桶体1的内壁,转动台2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转动轴与桶体1的内底面转动连接。
25.转动台2的底部与桶体1的内底面、内桶壁均有一定的间隙,可以在转动轴10的底端设置限位块实现,使转动台2不完全与桶体1的内底面贴合,减小转动台2转动的摩擦力,转动台2的底部与桶体1的内桶壁之间的间隙要小于线缆的直径,保证转动时转动台2既不会碰到桶体1的内桶壁,又不会使线缆卡入桶底。
26.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桶体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手孔9,手孔9对称设置在桶体1的侧壁上。当本装置堆叠在一起时,桶口处于封闭状态,可以通过手孔9将线缆拉出,节省生产空间,手孔9也可以作为搬运时的把手,方便移动。
27.进一步的,卡槽7的内径略大于桶口8的外径,当多个本装置堆叠在一起时,上方装置的底部卡槽7与下方装置的桶口8能够卡接在一起,节省空间,便于收纳。
28.本装置的整体可采用铁质,表面喷漆,防止生锈。
2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30.使用本装置时,将成卷的线缆放入桶体1中,使线缆套设在转动台2的四周,将线缆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导线孔4、第二导线孔5,如果本装置堆叠放置,将线缆从手孔9中拉出,如果本装置未堆叠在一起,线缆从桶口8拉出,接入下一生产装置,当本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将多个装置堆叠在一起,方便收纳,节省空间,同时不会造成损坏。
3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工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32.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经阐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进一步拓展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收纳的放线桶,其特征是它包括桶体(1)、转动台(2)和导线器(3),所述转动台(2)呈圆锥形,所述转动台(2)设于所述桶体(1)的内部,所述转动台(2)的底面与所述桶体(1)的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台(2)的顶面与所述导线器(3)转动连接,所述导线器(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线孔(4)和第二导线孔(5),所述第一导线孔(4)和第二导线孔(5)中均设有过线瓷环(6),所述桶体(1)顶部设有桶口(8),所述桶口(8)的直径小于桶身的直径,所述桶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桶口(8)相契合的卡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收纳的放线桶,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台(2)底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桶体(1)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收纳的放线桶,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台(2)中还设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桶体(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转动轴(1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转动台(2)的底面中心、顶面中心与所述导线器(3)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收纳的放线桶,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台(2)的底部与所述桶体(1)的内底面、内桶壁均有一定的间隙,所述转动台(2)的底部与所述桶体(1)的内桶壁之间的间隙小于线缆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收纳的放线桶,其特征是所述桶体(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手孔(9),所述手孔(9)对称设置在所述桶体(1)的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收纳的放线桶,其特征是所述卡槽(7)的内径略大于所述桶口(8)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收纳的放线桶,它包括桶体、转动台和导线器,转动台呈圆锥形,转动台设于桶体的内部,转动台的底面与桶体的内底面转动连接,转动台的顶面与导线器转动连接,导线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导线孔和第二导线孔,第一导线孔和第二导线孔中均设有过线瓷环,桶体顶部设有桶口,桶口的直径小于桶身的直径,桶体的底部设有与桶口相契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导线器配合转动台,保证了线材不打结,放线过程流畅;放线时,本装置可通过桶口和卡槽相互配合,多个堆叠在一起放线,手孔能够作为堆叠放线时的线材出口,大大节省了场地占用,避免了生产车间的杂乱无序;导线孔中设置有过线瓷环,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缪发泉 沈涛 龚于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林泰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0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