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间连接器插头及板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6532发布日期:2023-03-29 11:4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板间连接器插头及板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间连接器插头及板间连接器。


背景技术:

2.板间连接器是为了实现两个pcb板间的连接,板间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插装在插座内,插头在插座内有轴向移动及周向转动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在插头相对于插座发生轴向移动或周向转动时,插头的外导体和插座的外导体之间的接触点的个数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会引起pim不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板间连接器插头,它的外导体可以始终与插座的外导体仅保持线性电接触,进而保证pim稳定。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间连接器插头,包括:
5.第一外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的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与其同轴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轮廓沿轴向呈外凸的弧线形;
6.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插装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并沿轴向朝外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导体的连接端。
7.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体的连接端沿其轴向朝外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导体的长度为0.05—0.3mm。
8.进一步,所述第一外导体的连接端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均布、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槽。
9.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一内导体插装在所述第一绝缘体内,所述第一内导体的连接端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插装腔。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外导体和所述第一内导体分别具有两个连接端,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两个,每个第一绝缘体插装在所述第一外导体的一个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一个连接端之间。
11.进一步,每个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一外导体之间及每个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一内导体之间分别设有限位机构;其中,
12.一个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插装深度,另一个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绝缘体脱离所述第一外导体和所述第一内导体之间的空间。
13.进一步,所述一个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导体的外周壁并用于与所述第一绝缘体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插装深度的抵接部。
14.进一步,所述另一个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周壁的棘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外周壁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仅可沿插入方向经过所述棘齿。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板间连接器,包括板间连接器插头和板间连接器插座;其中,
16.所述板间连接器插头插装在所述板间连接器插座内;
17.所述板间连接器插座具有第二外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仅通过其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二外导体电接触。
18.进一步,所述第二外导体具有用于与pcb板相焊接的焊接部。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板间连接器插头的环形凸起的轮廓沿轴向呈外凸的弧线形,进而可以与板间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外导体保持线性电接触,又因为第一绝缘体沿轴向朝外凸出于第一外导体,进而保证板间连接器插头在沿轴向移动或周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外导体的端面始终不会与第二外导体电性接触,从而保证第一外导体与板间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外导体的接触点的个数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保证pim稳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板间连接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主视图;
22.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23.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板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5的主视图;
26.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板间连接器插头,包括:
30.第一外导体1,所述第一外导体1的连接端的外周壁设有与其同轴的环形凸起11,所述环形凸起11的轮廓沿轴向呈外凸的弧线形;
31.第一绝缘体2,所述第一绝缘体2插装在所述第一外导体1内,并沿轴向朝外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导体1的连接端。
32.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板间连接器插头的环形凸起11的轮廓沿轴向呈外凸的弧线形,进而可以与板间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外导体4保持线性电接触,又因为第一绝缘体2沿轴向朝外凸出于第一外导体1,进而保证板间连接器插头在沿轴向移动或周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外导体1的端面始终不会与第二外导体4电性接触,从而保证第一外导体1与板间连接器插座的第二外导体4的接触点的个数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保证pim稳定。本实施例中的这种实现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
33.因为整个板间连接器的尺寸很小,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紧凑性,第一绝缘体2朝外凸出于第一外导体1的尺寸需要在满足隔开第一外导体1的端面和第二外导体4的前提下,做到尽可能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体2的连接端沿其轴向朝外凸出于所述第一外导体1的长度为0.05-0.3mm。
34.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外导体1的连接端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均布、沿其轴向延伸
的条形槽12。
35.具体地,条形槽12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外导体1的连接端具有弹性,第一外导体1的连接端卡在第二外导体4内,从而实现稳定的线性电连接。
36.如图1、3、4、7所示,板间连接器插头还包括第一内导体3,所述第一内导体3插装在所述第一绝缘体2内,所述第一内导体3的连接端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插装腔31。
37.如图1、2、3、5、6、7所示,所述第一外导体1和所述第一内导体3分别具有两个连接端,所述第一绝缘体2具有两个,每个第一绝缘体2插装在所述第一外导体1的一个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内导体3的一个连接端之间。
38.如图3、4所示,每个第一绝缘体2和所述第一外导体1之间及每个第一绝缘体2和所述第一内导体3之间分别设有限位机构;其中,
39.一个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绝缘体2的插装深度,另一个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绝缘体2脱离所述第一外导体1和所述第一内导体3之间的空间。如此设置,可以实现板间连接器插头的第一外导体1、第一绝缘体2和第一内导体3之间的自锁定,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0.如图3、4所示,所述一个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导体3的外周壁并用于与所述第一绝缘体2相抵以限制所述第一绝缘体2的插装深度的抵接部32。
41.如图3、4所示,所述另一个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导体1内周壁的棘齿1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2的外周壁的配合部21,所述配合部21仅可沿插入方向经过所述棘齿13。
42.实施例二
43.如图1—7所示,一种板间连接器,包括:
44.板间连接器插座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板间连接器插头;其中,
45.所述板间连接器插头插装在所述板间连接器插座内;
46.所述板间连接器插座具有第二外导体4,所述第一外导体1仅通过其环形凸起11与所述第二外导体4电接触。
4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板间连接器插座还包括第二绝缘体5和第二内导体6,所述第二绝缘体5插装在所述第二外导体4内,所述第二内导体6插装在所述第二绝缘体5内。所述第二内导体6还插装在所述插装腔31内。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间连接器插座具有两个,板间连接器插头的每个端部与一个板间连接器插座相插接。
49.如图5、6、7所示,所述第二外导体4具有用于与pcb板相焊接的焊接部41。
50.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