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保护壳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8611发布日期:2023-03-24 17:3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保护壳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连接器保护壳以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的一种部件,利用连接器与母接头连接能够使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连通,以确保电路能够实现预定的功能。相关技术中,连接器一般会包覆外壳以起到防水、防尘等作用,但是现有的连接器在包覆外壳时通常使用蛮力套接,导致连接器外壳安装效率低,并且安装过程容易损坏或者包覆不全面导致连接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器保护壳,能够简化连接器包覆外壳的操作。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连接器保护壳的连接器组件。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的互相连接,以形成具有容放连接器的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延切向方向延伸设有卡口,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连接有卡台,所述卡台卡接于所述卡口,所述卡台的侧壁抵接所述卡口的内壁,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保护壳,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连接器保护壳的使用过程中,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打开并套在连接器外壳上,然后将卡台与卡口卡接,将连接器限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的容置腔中,套接过程简单方便,能够有效保护连接器的外壳,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保护壳,分体式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方便包覆连接器的操作,无需蛮力直接套接,增加了包覆外壳的效率,并减少了因蛮力导致的连接器外壳的损坏。
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口、所述卡台均对应设置有两组,两个所述卡口相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的周缘,两个所述卡台分别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的周缘。
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均为半圆柱状,所述卡口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的切线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卡口到所述第一壳体圆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半径。
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台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位于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一侧,所述导向斜面的窄部位于靠近所述卡口一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还设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壳体对应设有第二卡台,所述第二卡台卡接于所述第二卡口。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的形状大小、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以密切贴合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均连接有限位裙边。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窗口,以供连接器的部分周壁暴露。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连接有固定凸筋,所述固定凸筋为软质弹性件。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本体以及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包覆所述连接器的周壁。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的爆炸示意图;
19.图2为图1示出的连接器外壳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20.图3为图1示出的连接器外壳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外壳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第一壳体100;第二卡口110;卡口120;第二壳体200;窗口201;第二卡台210;卡台220;导向斜面221;容置腔300;固定凸筋301;限位裙边302;连接器400。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7.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的一种部件,利用连接器与母接头连接能够使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连通,以确保电路能够实现预定的功能。相关技术中,连接器一般会
包覆外壳以起到防水、防尘等作用,但是现有的连接器在包覆外壳时通常使用蛮力套接,导致连接器外壳安装效率低,并且安装过程容易损坏或者包覆不全面导致连接器损坏。
29.为此,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400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第二壳体200与第一壳体100可拆卸的互相连接,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连接以形成具有容放连接器400的容置腔300;并且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连接后,在容置腔300的两端还有排线口和插接口,排线口方便连接器400的导线通过,插接口方便连接器400与其他导线连接,第一壳体100的周缘延切向方向延伸设有卡口120,第二壳体200朝向第一壳体100的周缘连接有卡台220,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盖合,卡台220卡接于卡口120,卡台220的侧壁抵接卡口120的内壁,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紧以将连接器400限定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形成的容置腔300中。
30.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在连接器400保护壳的使用过程中,将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打开并套在连接器400外壳上,然后将卡台220与卡口120卡接,将连接器400限定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形成的容置腔300中,套接过程简单方便,能够有效保护连接器400的外壳,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400保护壳,分体式的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能够方便包覆连接器400的操作,无需蛮力直接套接,增加了包覆外壳的效率,并减少了因蛮力导致的连接器400外壳的损坏。
31.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可以理解的是,卡口120、卡台220均对应设置有两组,两个卡口120相对设于第一壳体100的两侧的周缘,两个卡台220分别相对设于第二壳体200的两侧的周缘,在第一壳体100两侧的周缘设置两个卡口120,在第二壳体200的两侧设置对应于卡口120的卡台220,第二壳体200的两侧的卡台220分别卡入第一壳体100的卡口120,以实现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两侧的稳定连接,连接方式稳定可靠。
32.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可以为半对开连接,即第一壳体100的一侧与第二壳体200的一侧可转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卡口120和卡台220配合连接;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可以为全对开连接,即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可以相互分离,第一壳体100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口120,第二壳体200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台220,第二壳体200的两侧的卡台220分别卡入第一壳体100的卡口120,以实现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两侧的稳定连接。
33.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均为半圆柱状,卡口120沿第一壳体100的周缘的切线方向向外延伸,卡口120到第一壳体100圆心的距离大于第一壳体100的半径,同理,第二壳体200的卡台220也沿着周缘的切线方向向外延伸,卡台220与卡口120的连接较为方便,并且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连接后,由于第一壳体100的卡口120和第二壳体200的卡台220均向外延伸,卡口120与卡台220不会影响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形成的容置腔300,容置腔300的形状做成贴合连接器400外壳的形状。
3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的形状还可以是矩形状等。
35.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卡台220设有导向斜面221,导向斜面221位于背离第二壳体200的外壁一侧,通过在卡台220上设置导斜面,卡接的时候,将卡台220外壁的导斜面对准并抵接卡扣,而后用力压即可将卡台220卡入卡
口120中,卡台220与卡口120的连接简单方便,并且导向斜面221为收窄的形状,导向斜面221的窄部位于靠近卡口120一侧,能够使卡台220更好的卡入卡口120。
36.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壳体100还设有第二卡口110,第二壳体200对应设有第二卡台210,第二卡台210卡接于第二卡口110,通过在第一壳体100上设置第二卡扣,在第二壳体200上设置第二卡台210,利用卡台220和卡口120扣接、第二卡台210和第二卡口110扣接,双重扣接进一步保障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连接的稳定性。
37.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壳体100的周缘的形状大小、第二壳体200的周缘的形状大小完全一致,以密切贴合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的连接处,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连接紧密,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38.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壳体100的端部、第二壳体200的端部边缘上凸形成限位裙边302,当将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套接至连接器400上,连接器400位于容置腔300内,限位裙边302起限位作用,防止连接器400跑出,通过在第一壳体100的端部、第二壳体200的端部边缘设置限位裙边302将连接器400限定在容置腔300内,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能更好的保护连接器400的壳体。
39.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壳体200设有窗口201,以供连接器400的部分周壁暴露,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器400的外壁一般设置有卡扣弹性片与其他接头连接,通过在第二壳体200设置窗口201,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窗口201按压连接器400的卡扣弹性片,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40.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容置腔300的内壁连接有固定凸筋301,固定凸筋301为软质弹性件,当连接器400位于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限制出的容置腔300内,容置腔300的内壁的固定凸筋301抵接至连接器400的外壳,能更好的将连接器400固定。
41.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400组件,包括连接器400本体以及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连接器400保护壳,通过在连接器400的外壳设置连接器400保护壳,连接器400保护壳的分体式的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能够方便包覆连接器400的操作,无需蛮力直接套接,增加了包覆外壳的效率,并减少了因蛮力导致的连接器400外壳的损坏。
4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