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5219发布日期:2023-02-04 01:2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


背景技术:

2.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腔体滤波器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滤波器,其具有功率容量高、驻波小、易于级联使用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广播电视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中均有应用。
3.虽然腔体滤波器q值高、损耗小,可实现较高的带宽,但是宽带多频难以实现。公开号为cn20364491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阶跃阻抗结构的同轴腔体双频滤波器,其采用阶跃阻抗同轴腔体谐振器单元实现两个通带,减小了电路的体积并降低了制作成本,但其采用的若干谐振器单元呈线状并列结构分布,整体为单通道的二次谐波倍频的双频滤波器,不能满足多通道集成的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采用多线耦合方式实现双频宽带滤波功能,并形成双通道结构,级联微带低通,可有效滤除通带谐波。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包括谐振腔体和设于谐振腔体内的多个谐振单元,谐振单元包括空气腔、谐振柱和调试螺钉,空气腔包围谐振柱,调试螺钉插入谐振柱顶部,多个谐振单元以双路两端八线方式耦合形成树形结构。
7.进一步地,谐振腔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槽和盖板,盖板设于安装槽的槽口处,多个谐振单元设于安装槽内,调试螺钉连接在盖板上。
8.进一步地,谐振腔体一端设有低通腔体,低通腔体内设有微带低通的谐振带线,谐振带线与树形结构电连接。
9.进一步地,低通腔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设于下底座顶部,下底座的顶面开设有线槽,谐振带线设于线槽内。
10.进一步地,树形结构包括并排的第一谐振单元组和第二谐振单元组,第一谐振单元组中包括5个横向排列的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包括6个横向排列的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单元组两端的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组两端的谐振单元均连接有两根耦合线。
11.进一步地,第一谐振单元中的相邻两个空气腔之间和第二谐振单元中的相邻两个空气腔之间均设有与盖板连接的调整螺钉。
12.进一步地,安装槽两端开设有便于耦合线穿过的线孔,线槽与线孔连通,树形结构近安装槽的一端的4条耦合线穿过线孔后与谐振带线电连接。
13.进一步地,与耦合线连接的谐振单元中的谐振柱上开设有焊接孔,耦合线插入焊接孔并与谐振柱焊接。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在常规树形结构滤波器的基础上,采用双路两端8线的方式对多个谐振单元进行多线耦合,增加耦合点位,可以耦合出不同部位的电磁波,从谐振柱上耦合出更多的电磁能量,实现了双频宽带滤波功能,并形成双通道,从而解决了滤波器宽带难以实现的问题。
16.2、增加微带低通,可有效滤除通带谐波;通过在谐振柱上打孔,耦合线插入孔内焊接,连接稳定可靠,操作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树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去除部分空气腔;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空气腔;2、谐振柱;3、调试螺钉;4、安装槽;5、盖板;6、谐振带线;7、上底座;8、下底座;9、线槽;10、耦合线;11、线孔;12、谐振盘;13、横脊;14、耦合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3.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包括谐振腔体和设于谐振腔体内的多个谐振单元,其中谐振单元包括空气腔1、谐振柱2和调试螺钉3,空气腔1包围谐振柱2,调试螺钉3插入谐振柱2。
24.如图1、3所示,谐振腔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槽4和盖板5,盖板5设于安装槽4的槽口处并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槽4上以遮盖槽口。多个谐振单元则设于安装槽4内,具体的,谐振柱2固定在安装槽4内,调试螺钉3螺纹连接在盖板5上并插入谐振柱2顶部开设的顶部的沉孔,通过旋动调试螺钉3调节其插入沉孔的深度实现调谐功能。
25.为了实现宽带多频,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谐振单元以双路两端八线方式耦合形成树形结构来实现。具体的,如图2所示,树形结构包括并排的第一谐振单元组和第二谐振单元组,第一谐振单元组和第二谐振单元组分别为一路,其中第一谐振单元组中包括5个横向排列的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包括6个横向排列的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单元组两端的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组两端的谐振单元均连接有两根耦合线10,总共八线。相邻两个谐振单元之间形成耦合窗14,可利用耦合窗14的开窗大小来控制相邻两个谐振单元之间的耦合,耦合窗处也设置有调试螺钉3。第一谐振单元中的相邻两个空气腔1之间和第二谐振单元中的相邻两个空气腔1之间均设有与盖板5连接的调试螺钉3,即相邻两个空气腔1之间形成耦合窗14,通过调节位于耦合窗14处的调试螺钉进行耦合调节。与耦合线10连接的谐振单元中的谐振柱2上开设有焊接孔,耦合线10插入焊接孔并与谐振柱2焊接,操作易于实现并保证了连接的稳定可靠。另外,优选的,在谐振柱顶部设置谐振盘12,有利于加载电容;第一谐振单元组端部的两个谐振柱的底部和第二谐振单元组端部的两个谐振柱的底部均通
过横脊13连接,进而利用横脊13来增加两个谐振单元之间的耦合。
26.通过双路两端八线方式耦合形成树形结构这种多线耦合方式使得耦合点位增加,进而可耦合出不同部位的电磁波,从谐振柱2上也就能耦合出更多的电磁能量,最终实现双频宽带滤波功能,解决滤波器宽带难以实现的问题,同时第一谐振单元组和第二谐振单元组也构成了双通道,有利于实现多通道集成。
27.另外,如图1、4所示,为了有效滤除通带谐波,在谐振腔体一端设有低通腔体,低通腔体内设有微带低通的谐振带线6。具体的,低通腔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底座7和下底座8,上底座7可通过螺栓安装在下底座8顶部,上底座7和下底座8可通过螺栓与安装槽4端部连接,下底座8的顶面开设有线槽9,谐振带线6设于线槽9内,安装槽4两端开设有便于耦合线10穿过的线孔11,线槽9与线孔11连通,树形结构近低通腔体的一端的4条耦合线10穿过线孔11后与谐振带线6电连接。树形结构近低通腔体一端的四条耦合线汇接于输出端子后再与谐振带线6连接,树形结构原远离低通腔体一端的四条耦合线则汇接于输入端子。
28.最后,尽管上述描述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包括谐振腔体和设于谐振腔体内的多个谐振单元,谐振单元包括空气腔(1)、谐振柱(2)和调试螺钉(3),空气腔(1)包围谐振柱(2),调试螺钉(3)插入谐振柱(2)顶部,其特征在于:多个谐振单元以双路两端八线方式耦合形成树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谐振腔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槽(4)和盖板(5),盖板(5)设于安装槽(4)的槽口处,多个谐振单元设于安装槽(4)内,调试螺钉(3)连接在盖板(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谐振腔体一端设有低通腔体,低通腔体内设有微带低通的谐振带线(6),谐振带线(6)与树形结构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低通腔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底座(7)和下底座(8),上底座(7)设于下底座(8)顶部,下底座(8)的顶面开设有线槽(9),谐振带线(6)设于线槽(9)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树形结构包括并排的第一谐振单元组和第二谐振单元组,第一谐振单元组中包括5个横向排列的谐振单元,第二谐振单元包括6个横向排列的谐振单元,第一谐振单元组两端的谐振单元和第二谐振单元组两端的谐振单元均连接有两根耦合线(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谐振单元中的相邻两个空气腔(1)之间和第二谐振单元中的相邻两个空气腔(1)之间均设有与盖板(5)连接的调整螺钉。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槽(4)两端开设有便于耦合线(10)穿过的线孔(11),线槽(9)与线孔(11)连通,树形结构近安装槽(4)的一端的4条耦合线(10)穿过线孔(11)后与谐振带线(6)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与耦合线(10)连接的谐振单元中的谐振柱(2)上开设有焊接孔,耦合线(10)插入焊接孔并与谐振柱(2)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宽带双频滤波器,包括谐振腔体和设于谐振腔体内的多个谐振单元,谐振单元包括空气腔、谐振柱和调试螺钉,空气腔包围谐振柱,调试螺钉插入谐振柱顶部,多个谐振单元以双路两端八线方式耦合形成树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多线耦合方式实现双频宽带滤波功能,并形成双通道结构,级联微带低通,可有效滤除通带谐波。可有效滤除通带谐波。可有效滤除通带谐波。


技术研发人员:冀伟强 袁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迈林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