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1570发布日期:2023-01-06 23:1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电缆与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器进行连接。
3.目前,电缆连接器普遍设为包括横管和竖管的t型连接管,电缆可与横管的连接端快速连接,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的电力输出端通过竖管下端接入并与电缆实现电连接,而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检修等原因需要经常取下,此时需要通过绝缘堵头堵塞于横管连接端内进行绝缘设置,但现有的堵头与横管的连接端之间普遍通过在堵头上设置螺纹孔,再通过横管的另一端插入螺杆与堵头进行螺纹连接。例如名称为具有避雷器的电缆终端连接器,申请号为200920139239.1的中国专利申请,其绝缘堵头套装于所述后横向管部后端,并通过螺孔与连接螺柱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使得堵头的拆装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进而影响电缆与连接器之间的拆装速度,对电缆的拆装造成极大的不便。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电缆连接器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
8.t型连接管,包括相连通的横管和竖管,所述横管的一端设为连接端;
9.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竖管内且上端延伸并暴露于所述横管内;
10.筒状的第一连接座,一端可拆卸套设于所述连接端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端和第一连接座内部形成连接通道;和/或
11.堵头,可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内,所述堵头包括绝缘部和连接部,所述堵头堵设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后,所述绝缘部堵设所述连接端,使所述连接端子埋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可拆卸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壁设有若干沿周向环形阵列设置的第一卡接件,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壁,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呈环形凹陷设置的限位区,所述堵头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后,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卡设于所述限位区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所述限位区和若干第一卡接件的配合可拆卸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卡接部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外侧的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开孔,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活动设于若干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一活动部之间,所述第一活动部的一端开设有l型的第一导向卡槽,所述
第一卡接部的外壁上设有卡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卡槽内的第一卡止件,所述第一活动部的内壁设有第一抵接凸楞,所述堵头堵设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后,所述第一活动部旋转脱离所述第一卡止件并滑动至所述第一抵接凸楞将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限位抵设于若干所述第一开孔内。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可分离的连接环和连接插头,所述连接环设于所述横管内并与所述竖管的上端管口相对应,所述连接插头插设于所述竖管内且上端连接至所述连接环的底部,所述连接环的内圈形成连接插孔,所述连接插孔与所述连接通道相对应。
15.进一步地,还包括屏蔽套环,所述屏蔽套环套设于所述连接环和横管之间。
16.进一步地,还包括筒状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拆卸套设于所述竖管外壁上,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竖管之间形成卡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壁设有若干沿周向环形阵列设置的第二卡接件,若干所述第二卡接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壁。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二卡接部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卡接部外侧的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孔,若干所述第二卡接件活动设于若干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二活动部之间,所述第二活动部的一端开设有l型的第二导向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外壁上设有卡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卡槽内的第二卡止件,所述第二活动部的内壁设有第二抵接凸楞,所述第二活动部可旋转脱离所述第二卡止件并滑动至所述第二抵接凸楞将若干所述第二卡接件限位抵设于若干所述第二开孔内。
18.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效果和/或优点: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连接器,包括一端可拆卸套设于t型连接管横管的连接端外壁上的第一连接座以及设有绝缘部和连接部的堵头,连接端和第一连接座内部形成连接通道;堵头堵设于连接通道内后,绝缘部堵设连接端,使所述连接端子埋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可拆卸设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在电缆因检修等原因从连接通道内取出后,堵头可以快速卡接并塞紧安装至连接通道内,且在电缆需要装回连接通道时,堵头可以快速从所述连接通道内取出,从而使得堵头的拆装过程省时省力,实现快速拆装堵头,进而避免影响电缆与连接器之间的拆装速度。
20.应当明白,本实用新型的上文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对如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24.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
步详细描述:
28.参考图1-6,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
29.t型连接管1,包括相连通的横管11和竖管12,所述横管11的一端设为连接端111,所述横管11的另一端可通过现有的连接方式与墙壁或配电箱等可拆卸设置;所述t型连接管1为高压屏蔽管,且内壁设有绝缘层。
30.连接端子2,设于所述竖管12内且上端延伸并暴露于所述横管11内;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可通过所述竖管1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端子2连接
31.筒状的第一连接座3,一端可拆卸套设于所述连接端111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端111和第一连接座3内部形成连接通道31;电缆可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31内与所述连接端子2实现电连接,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和电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端子2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3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套设于所述连接端111的外壁上,从而实现快速拆装所述第一连接座3,方便对所述第一连接座3进行检修和更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3的一端也可以通过其他现有的连接方式可拆卸套设于所述连接端111的外壁上,例如卡接等。
32.堵头4,可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31内,所述堵头4包括固定设置在一起的绝缘部41和连接部4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111的内径从外到内逐渐减小,所述绝缘部41的外径与所述连接端111相适配,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111的内径和绝缘部41的外径可做适应性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堵头4堵设于所述连接通道31内后,所述绝缘部41堵设所述连接端111,使所述连接端子2埋蔽,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第一连接座3可拆卸设置,具体地,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第一连接座3之间可通过现有的连接方式可拆卸设置,例如卡接配合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部41由橡胶材质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部41也可以由其他具有绝缘又富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例如硅胶等。
33.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在电缆因检修等原因从连接通道31内取出后,堵头4可以快速卡接并塞紧安装至连接通道31内,且在电缆需要装回连接通道31时,堵头4可以快速从所述连接通道31内取出,从而使得堵头4的拆装过程省时省力,实现快速拆装堵头4,进而避免影响电缆与连接器之间的拆装速度。
34.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座3的内壁设有若干沿周向环形阵列设置的第一卡接件32,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32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座3的内壁,所述连接部42的外壁上设有呈环形凹陷设置的限位区421,所述堵头4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31内后,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32卡设于所述限位区421内,从而对所述连接部42限位设置,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第一连接座3通过所述限位区421和若干第一卡接件34的配合可拆卸设置,可以实现所述连接部42与第一连接座3之间的快速拆装,进而实现快速拆装所述堵头4。
35.为了提高所述堵头4拆装的顺滑度,避免堵头4与第一连接座3之间相互磨损,所述第一连接座3包括第一卡接部32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卡接部32外侧的第一活动部33,所述第一卡接部32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开孔321,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34活动设于若干所述第一开孔321和所述第一活动部33之间,所述第一活动部33的一端开设有l型的第一导向卡槽332,所述第一卡接部32的外壁上设有卡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卡槽332内的第一卡止件322,所述第一活动部33的内壁设有第一抵接凸楞331,所述堵头4堵设于所述连接通道31内后,所述第一活动部33旋转脱离所述第一卡止件322并滑动至所述第一抵接凸楞331将若干所述第一
卡接件34限位抵设于若干所述第一开孔321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2和第一活动部33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第一活动部33旋转脱离所述第一卡止件322后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力自动滑动,直至所述第一抵接凸楞331将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34限位抵设于若干所述第一开孔321内,使得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34通过若干所述第一开孔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座3的内壁对所述连接部42进行卡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堵头4整体的拆装快速且顺滑,当需要安装固定堵头4时,旋转并滑动所述第一活动部33,使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34弹出并对所述连接部42限位设置,当需要拆卸堵头4时,可以滑动并旋转多数第一活动部33至与所述第一卡止件322卡接限位,使若干所述第一卡接件34可活动于若干所述第一开孔321内,从而可以轻松拆卸堵头4。
36.为了提高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和电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端子2实现电连接的便捷性,所述连接端子2包括可分离的连接环21和连接插头22,所述连接环21设于所述横管11内并与所述竖管12的上端管口相对应,所述连接插头22插设于所述竖管12内且上端连接至所述连接环21的底部,所述连接环21的内圈形成连接插孔211,所述连接插孔211与所述连接通道31相对应,传统的连接端子普遍设为一体式,一体式连接端子在取出与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重新插入t型连接管1内时,其上的连接插孔不易直接与连接通道31直接对应,而是需要调整后才能对应,通过包括可分离的连接环21和连接插头22的连接端子2替换现有的一体式连接端子,将连接环21固设于所述t型连接管1内并保持连接插孔211始终与连接通道11相对应,连接插头22与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连接后插入竖管12内与连接环21连接,电缆通过连接通道11插入连接插孔211内与连接环21连接,即可实现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和电缆之间电连接,从而提高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和电缆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端子2实现电连接的便捷性。
37.进一步地,还包括屏蔽套环5,所述屏蔽套环5套设于所述连接环21和横管11之间。所述屏蔽套环5由屏蔽材质制成,例如橡胶等。
38.为了提高拆装所述堵头4的便捷性,所述堵头4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31内后,所述连接部42远离所述绝缘部41的一端部分凸出于所述连接通道31。从而用户可通过抓握所述连接部42来轻松拆装所述堵头4。
39.为了方便所述竖管12与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之间进行拆装,还包括筒状的第二连接座6,所述第二连接座6可拆卸套设于所述竖管12外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6通过螺纹连接套设于所述竖管12外壁上,从而实现快速拆装所述第二连接座6,方便对所述第二连接座6进行检修和更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6也可以通过其他现有的连接方式可拆卸套设于所述竖管12外壁上,例如卡接等;所述竖管12的外径上大下小,所述第二连接座6与所述竖管12之间形成卡接通道61,所述第二连接座6的内壁设有若干沿周向环形阵列设置的第二卡接件64,若干所述第二卡接件64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的内壁。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可插设于所述卡接通道61内并通过若干所述第二卡接件64实现卡接设置。
40.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座6包括第二卡接部62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卡接部62外侧的第二活动部63,所述第二卡接部62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开孔621,若干所述第二卡接件64活动设于若干所述第二开孔621和所述第二活动部63之间,所述第二活动部63的一端开设有l型的第二导向卡槽632,所述第二卡接部62的外壁上设有卡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卡槽632内的第
二卡止件622,所述第二活动部63的内壁设有第二抵接凸楞631,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插设于所述连接通道31内后,所述第二活动部63旋转脱离所述第二卡止件622并滑动至所述第二抵接凸楞631将若干所述第二卡接件64限位抵设于若干所述第二开孔621内,并与配电箱等电源供应端的外壁卡接。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