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柱组件及其二次电池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7290发布日期:2023-03-01 00:0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极柱组件及其二次电池顶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柱组件及其二次电池顶盖。


背景技术:

2.二次电池的极柱端通常包括极柱、焊接固定于顶盖上的连接件、介于极柱和连接件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件,将极柱和连接件进行包裹的注塑件,在将极柱、密封件、连接件等部件安装之后通过注塑机注塑形成注塑件,注塑件可以改善二次电池顶盖的外观性,并起到加强连接件、极柱和密封件之间的连接牢靠性。但是注塑成型其工艺复杂,且用于车用电池后容易受碰撞等影响而致连接性下降,且容易造成污染,故目前很多厂家都倡导采用其他方式取代注塑成型。
3.因而,急需提供一种新的顶盖结构以解决前述顶盖结构的注塑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极柱组件及其二次电池顶盖,此极柱组件的结构简单,连接牢靠,于取消注塑成型的基础上依然能维持极柱组件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牢靠性。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柱组件,安装于二次电池的顶盖片,包括:极柱、连接件、密封件和围设于所述极柱的上绝缘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顶盖片上,所述密封件介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极柱之间,所述上绝缘件的下部凸设有凸起,所述上绝缘件的上部设有槽口,所述凸起卡设于所述极柱和所述连接件之间且抵接于所述密封件,极柱凸设有勾子,所述勾子卡设于所述槽口。
6.本实用新型的极柱组件仅需将连接件与顶盖片进行固定,即可完成极柱与顶盖片的装配,其工序简单,无需繁琐的密封及装配工艺。上绝缘件的上部设槽口和极柱的勾子卡接,下部设凸起卡设于极柱和连接件之间且抵接于密封件,故上绝缘件、极柱及连接件之间连接牢靠,无需复杂的注塑工艺,因而可避免因注塑而产生的污染问题。
7.作为一实施例,所述极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端子部、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端子部凸设于所述上绝缘件,所述第一部的周壁设有所述勾子,所述上绝缘件围设于所述第二部,所述密封件抵接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三部之间。
8.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勾子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二部的延伸部和于下方凸设于所述延伸部的弯部。
9.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弯部的底部设有倒圆角,且r角为0.05~2.0mm。
10.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弯部为倒立的圆锥体结构或棱锥体结构。
11.作为一实施例,所述弯部沿竖直方向的尺寸为0.2~2.0mm,所述弯部沿水平方向的最小尺寸为0.5~3.0mm。
12.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和设置于所述顶盖片上的极柱组件,所述顶盖片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极柱组件借由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
一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仅需将极柱组件与顶盖片进行固定,即可完成极柱与顶盖片的装配,其工序简单,无需繁琐的密封及装配工艺。
13.作为一实施例,所述顶盖片的下部内凹形成阶梯状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卡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因为可降低二次电池顶盖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以提高体积能量密度。
14.作为一实施例,所述顶盖片的下方设有下绝缘件,所述下绝缘件卡接于所述极柱。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的仰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于第一方向的爆炸图。
19.图5为图2于a-a方向的剖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极柱组件的俯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极柱组件的立体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极柱组件于第一方向的立体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极柱组件于第二方向的立体图。
24.图10为于5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25.图11为图6于b-b方向的剖视图。
26.图12为图11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27.图13为图12的一变化图。
28.图14为图12的又一变化图。
29.图15为图12未形成弯部之前的剖视图。
30.元件标号说明
31.100-二次电池顶盖;10-顶盖片;11-注液孔;13-第一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17-第三安装孔;30-极柱组件/极柱组件;31-极柱;311-第三部;3111-卡槽;313-第二部;315-第一部;3151-勾子;3151a-弯部;3151b-延伸部;317-端子部;33-上绝缘件;331-槽口;333-凸起;35-密封件;351-缺口;37-连接件;39-凸块;50-第二极柱组件;70-防爆阀组件;71-防爆阀;73-防爆保护膜;90-下绝缘件;91-卡接部;h-竖直方向的尺寸;w-水平方向的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通常二次电池为竖直放置,二次电池顶盖的极柱伸出与外界连接的一侧为上方,另一侧为下方,厚度是指沿上、下方向的尺寸。
33.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可用于密封壳体而制备二次电池,二次电池顶盖可与壳体进行焊接而密封。参照图1~5及图10,二次电池顶盖100包括顶盖片10和设于顶盖片10上的极柱组件30及第二极柱组件50,顶盖片10的下方设有下绝缘件90以用于将顶盖片10与
壳体(图中未示出)中的电芯电绝缘。
34.本实用新型的极柱组件30可为正极柱组件,也可为负极柱组件,当然的,第二极柱组件50可为负极柱组件,也可为正极柱组件。其结构相同,故为了便于描述,以其中一个极柱组件进行详细描述,另一个极柱组件可采用类似的方式。顶盖片10上设有注液孔11、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5和第三安装孔17。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5分别用于安装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第三安装孔17用于安装防爆阀组件70,防爆阀组件70包括密封固定于第三安装孔17的防爆阀71和介于防爆阀71上方的防爆保护膜。顶盖片10的下部内凹形成阶梯状的第一安装孔13,极柱组件30固定于第一安装孔13,因为可降低二次电池顶盖100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以提高体积能量密度。
35.如图1~14所示,负极柱组件30包括极柱31、连接件37、密封件35和围设于极柱31的上绝缘件33。连接件37固定于顶盖片10上,密封件35介于连接件37和极柱31之间。上绝缘件33的下部凸设有凸起333,上绝缘件33的上部设有槽口331。凸起333卡设于极柱31和连接件37之间且抵接于密封件35,极柱31凸设有勾子3151,勾子3151卡设于槽口331。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100,通过连接件37卡接并固定于第一安装孔13即可完成极柱31与顶盖片10的装配,其工序简单,无需繁琐的密封及装配工艺。
36.进一步如图10~14所示,极柱3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端子部317、第一部315、第二部313和第三部311。端子部317凸设于上绝缘件33,第一部315的周壁设有勾子3151,上绝缘件33围设于第二部313,密封件35抵接于连接件37和第三部311之间。
37.作为一实施例,勾子3151包括凸设于第二部313的延伸部3151b和于下方凸设于延伸部3151b的弯部3151a。进一步,如图12~13所示,弯部3151a的底部设有倒圆角,且r角为0.05~2.0mm。如图14所示,弯部3151a为倒立的圆锥体结构或棱锥体结构,优选为圆角结构,其加工性更强。弯部3151a沿竖直方向的尺寸h为0.2~2.0mm,优选为0.2~1.0mm,更优选为0.5~1.0mm。弯部3151a沿水平方向的最小尺寸w为0.5~3.0mm,优选为0.5~2.0mm,更优选为1.0~2.0mm。弯部3151a为倒立的圆锥体结构或棱锥体结构时,w为最底部沿水平方向的尺寸。
38.本实用新型的极柱组件30于装配时,先将具有弹性的密封件35套设于极柱31的外壁,再将连接件37压制于密封件35的上方,并将上绝缘件33的下端凸起333嵌合于连接件37和极柱31之间,最后将极柱31上方的凸块39(如图15所示)铆压至上绝缘件33的槽口331中从而形成勾子3151。
39.作为一实施例,顶盖片10的下方设有下绝缘件90,下绝缘件90卡接于极柱31。极柱31的第三部311的四周设有和下绝缘件90上的卡接部91卡合的卡槽3111,为了避免密封件35在受到挤压时堵塞卡槽3111,可将密封件35于卡槽3111的上方设置缺口351。
40.本实用新型的极柱组件30仅需将连接件37与顶盖片10进行固定,即可完成极柱31与顶盖片10的装配,其工序简单,无需繁琐的密封及装配工艺。上绝缘件33的上部设槽口331和极柱31的勾子3151卡接,下部设凸起333卡设于极柱31和连接件37之间且抵接于密封件35,故上绝缘件33、极柱31及连接件37之间连接牢靠,无需复杂的注塑工艺,因而可避免因注塑而产生的污染问题。
41.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
落入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