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骨架的防摔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6135发布日期:2023-03-24 19:2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骨架的防摔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骨架的防摔继电器,即一种设有骨架的继电器,也是指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3.现有技术的拍合式继电器100,主要应用在热水器、电烤箱、冰箱等大功率设备中,拍合式继电器100包括动簧片101,动簧片101通常设有弯折形成大致l型,动簧片101的一边设有动触点103,动簧片的另一边与轭铁102固接,衔铁104设于动簧片的底面。当继电器的线圈105工作时,衔铁104被吸向和线圈105同轴配合的铁芯106并带动动簧片101的动触点103与静簧片的静触点107相接触。采用此种结构的继电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动簧片、静簧片等零部件会产生相对松动,导致继电器使用故障,尤其是继电器跌落时产生的震动也会导致内部零部件之间分离或偏移,或者零部件和继电器的壳体之间脱离,防摔性能不强。轭铁不能有效的对动簧片进行固定。而且动簧片101与轭铁102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采用铆接工艺,受到震动容易脱离偏移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设有骨架的防摔继电器,解决了现有继电器跌落后内部零部件容易松动、偏移,安装不够牢固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设有骨架的防摔继电器,包括内部形成安装腔的壳体、动触点组件、连接动触点组件的骨架、平行设置的2个线圈脚、连接线圈脚的漆包线圈、套设于漆包线圈内的铁芯和静触点;动触点组件设有动触点和衔铁;漆包线圈、铁芯和静触点设于骨架上,动触点设于静触点设于的上方;衔铁设于铁芯的上方;动触点组件、骨架、漆包线圈、铁芯和静触点设于安装腔中。
7.进一步,所述动触点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壳体的轭铁、连接轭铁的动簧片,所述动触点和所述衔铁设于动簧片的底面;动簧片和衔铁通过动簧孔和衔铁凸苞配合实现连接,衔铁凸苞穿过动簧孔;动簧片和轭铁铆接,同时动簧片和轭铁点焊连接。
8.进一步,所述轭铁包括连接所述壳体的轭铁水平部和连接轭铁水平部的轭铁竖直部,轭铁水平部设有轭铁通孔;铁芯穿过所述骨架和轭铁通孔;
9.所述动簧片包括直板连接部和连接轭铁竖直部的弯折连接部,直板连接部连接弯
折连接部;直板连接部的底面外端设有所述动触点,直板连接部的底面内端连接所述衔铁。
10.进一步,所述轭铁水平部设有第一引出端,所述轭铁竖直部设有第二引出端;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穿过所述壳体。
11.进一步,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骨架板、设于第一骨架板上的线圈安装柱、设于线圈安装柱上的第二骨架板;第一骨架板设于所述轭铁水平部上;线圈安装柱设有沿着其中心轴线设置的铁芯安装孔,所述漆包线圈套设于线圈安装柱的外壁上,所述铁芯套设于铁芯安装孔内,铁芯的铁芯下端穿过第一骨架板和轭铁通孔,铁芯的铁芯上端穿过第二骨架板,铁芯上端位于所述衔铁的下方位置。
12.进一步,所述铁芯、所述线圈安装柱和所述漆包线圈同轴配合。
13.进一步,所述第一骨架板设有骨架定位柱和骨架定位槽,所述轭铁水平部的边缘设有与骨架定位柱配合连接的轭铁定位槽;骨架定位柱是圆柱形结构,轭铁定位槽的截面是半圆形结构。
14.进一步,所述第一骨架板设有骨架定位槽,骨架定位槽和所述轭铁水平部的第一引出端配合连接。
15.进一步,所述第二骨架板的外端设有限位支架,所述直板连接部的外端伸入限位支架中,同时所述动触点位于限位支架内;限位支架的的底部设有静触点安装槽;所述静触点通过静簧片和静触点安装槽连接。
16.进一步,所述限位支架的顶部设有定位片安装槽和定位片,定位片和定位片安装槽卡接固定,定位片设于所述动触点和所述直板连接部的上方,实现对动触点限位。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采用骨架的结构,将动触点组件、静触点、漆包线圈、铁芯实现集成化安装,避免继电器跌落时内部零部件之间发生相对分离或偏移,利于提升设备的防护性能。
19.2、壳体采用环氧树脂胶连接,有利于提升设备的整体密封性,能避免设备在使用或存放时外界的水、灰尘进入安装腔中,对设备造成损坏,这有利于提升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20.3、动簧片和衔铁通过动簧孔和衔铁凸苞配合实现铆接固定,动簧片和轭铁铆接,同时动簧片和轭铁点焊工艺进一步固定连接,加强动簧片和轭铁之间固接的稳定性,实现双重固接,同时提升提产品的过流能力。
21.4、轭铁采用两个引出端的结构,具有分流的效果,也可以同时对两个信号进行传递。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现有继电器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骨架的防摔继电器,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5.图3是图2的爆炸示意图;
26.图4是图2略去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27.图5是图4的正视示意图;
28.图6是图5的俯视示意图;
29.图7是图6沿着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30.图8是图4中骨架的立体示意图;
31.图9是图8沿着p向的底部示意图;
32.图1中,100、拍合式继电器;101、动簧片;102、轭铁;103、动触点;104、衔铁;105、线圈;106、铁芯;静触点107;
33.图2~9中,200、设有防摔结构的继电器;
34.1、壳体;11、安装腔;12、外壳;121、前板;122、侧板;13、背板;
35.2、动触点组件;21、动触点;22、衔铁;23、轭铁;231、轭铁水平部;232、轭铁竖直部;233、轭铁通孔;234、第一引出端;235、第二引出端;236、轭铁定位槽;24、动簧片;241、直板连接部;242、弯折连接部;25、动簧孔;26、衔铁凸苞;
36.3、骨架;31、第一骨架板;32、线圈安装柱;33、第二骨架板;34、铁芯安装孔;35、骨架定位柱;36、骨架定位槽;37、限位支架;38、静触点安装槽;39、定位片安装槽;
37.4、线圈脚;5、漆包线圈;6、铁芯;61、铁芯下端;62、铁芯上端;7、静触点;8、静簧片;81、静簧片引出端;9、定位片;91、定位直板;92、拱形片。
具体实施方式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1.如图2~9实施例所示一种设有骨架的防摔继电器200(即一种设有骨架的继电器,
也指一种继电器),包括内部形成安装腔11的壳体1、动触点组件2、连接动触点组件2的骨架3、平行设置的2个线圈脚4、连接线圈脚4的漆包线圈5、套设于漆包线圈5内的铁芯6、静触点7。动触点组件2设有动触点21和衔铁22。漆包线圈5、铁芯6、静触点7设于骨架3上。初始状态时,动触点21设于静触点7设于的上方。衔铁22设于铁芯6的上方。动触点组件2、骨架3、漆包线圈5、铁芯6、静触点7设于安装腔11中。动触点组件2中动簧片24、轭铁23和衔铁22具体的连接结构另外申请专利进行保护。本实施例采用骨架3的结构,将动触点组件2、静触点7、漆包线圈5、铁芯6实现集成化安装,避免继电器跌落时内部零部件之间发生相对分离或偏移,利于提升设备的防护性能。
42.壳体1包括外壳12和背板13,外壳12通过环氧树脂胶连接背板13,外壳12和背板13配合构成安装腔。外壳12包括前板121、绕前板121的边缘设置的侧板122,前板121通过侧板122连接背板13。线圈脚4穿过背板13伸出到外界。壳体1采用环氧树脂胶连接,有利于提升设备的整体密封性,能避免设备在使用或存放时外界的水、灰尘进入安装腔中,对设备造成损坏,这有利于提升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43.动触点组件2包括连接壳体1的轭铁23、连接轭铁23的动簧片24,动触点21和衔铁22设于动簧片24的底面。动簧片24和衔铁22通过动簧孔25和衔铁凸苞26配合实现铆接固定,衔铁凸苞26穿过动簧孔25。动簧片24和轭铁23铆接,同时动簧片24和轭铁23通过点焊工艺进一步固定连接,加强动簧片24和衔铁22之间固接的稳定性,实现双重固接,同时提升提产品的过流能力。点焊,是指焊接时利用柱状电极,在两块搭接工件接触面之间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点焊时,先加压使工件紧密接触,随后接通电流,在电阻热的作用下工件接触处熔化,冷却后形成焊点。
44.本实施例中,轭铁23是一个l形结构的整体结构。轭铁23包括连接外壳12的轭铁水平部231和轭铁竖直部232,轭铁水平部231和轭铁竖直部232相互垂直。轭铁水平部231连接壳体1且设有轭铁通孔233。轭铁水平部231设有第一引出端234,轭铁竖直部232设有第二引出端235。第一引出端234和第二引出端235穿过背板13并伸出外壳12。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引出端(即第一引出端和第二引出端)的结构,具有分流的效果,也可以同时对两个信号进行传递。
45.本实施例中,动簧片24包括直板连接部241和连接轭铁竖直部232的弯折连接部242,直板连接部241连接弯折连接部242。直板连接部241的底面外端设有动触点21,直板连接部241的底面内端连接衔铁22。
46.本实施例中,骨架3是一个整体结构,包括第一骨架板31、设于第一骨架板31上的线圈安装柱32、设于线圈安装柱32上的第二骨架板33。第一骨架板31设于轭铁水平部231上。线圈安装柱32呈中空的圆柱形结构,线圈安装柱32设有沿着其中心轴线l1设置的铁芯安装孔34,漆包线圈5套设于线圈安装柱32的外壁上,铁芯6套设于铁芯安装孔34内,铁芯6的铁芯下端61穿过第一骨架板31和轭铁通孔233,铁芯6的铁芯上端62穿过第二骨架板33,铁芯上端62位于衔铁22的下方位置。铁芯6、线圈安装柱32和漆包线圈5同轴配合。
47.第一骨架板31设有骨架定位柱35和骨架定位槽36,轭铁水平部231的边缘设有与骨架定位柱35配合的轭铁定位槽236,骨架3和轭铁23通过骨架定位柱35和轭铁定位槽236实现定位。骨架定位柱35是圆柱形结构,轭铁定位槽236的截面是半圆形结构。骨架定位槽36和第一引出端234相互配合实现定位。
48.第二骨架板33的外端设有限位支架37,直板连接部241的外端伸入限位支架37中,同时动触点21位于限位支架37内。限位支架37的底部设有静触点安装槽38。静触点7通过静簧片8和静触点安装槽38卡接。
49.限位支架37的顶部设有定位片安装槽39和定位片9,定位片9和定位片安装槽39卡接固定,定位片9设于动触点21和直板连接部241的上方,实现对动触点21限位。定位片9包括与定位片安装槽39卡接的定位直板91和设于定位直板91底面的拱形片92,拱形片92抵住动触点21和直板连接部241的顶面。
50.本实施例中,漆包线圈5的漆包线始端缠绕在其中1只线圈脚4上,漆包线末端缠绕在另一只线圈脚4上,然后通过焊锡将线圈脚4与漆包线圈的漆包线进行固定。
51.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现说明其工作原理:通电后,漆包线圈5会由电能转换为磁场,磁化铁芯6,当线圈脚4的供电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x1时,铁芯6聚集的磁场就会将衔铁22吸动,并与之接触,动簧片24的角度会随衔铁22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动触点21通过动簧片24位置的改变与静触点7闭合,从而达到轭铁23的第一引出端234和第二引出端235分别与静簧片8的静簧片引出端81呈导通状态;当线圈脚4的供电电压通电降到第二预设电压x2时,铁芯6会因磁场聚集量不足而放开衔铁22,使之回归到初始状态。
52.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5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