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板投退装置的驱动机构和电力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7864发布日期:2023-03-17 19:3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压板投退装置的驱动机构和电力压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板投退装置的驱动机构和应用该压板投退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电力压板。


背景技术:

2.电力压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力二次设备,一般安装在电力线路系统回路中,用于电力线路的分闸、合闸操作,实现输电线路的通断控制。
3.具有遥控电动操作功能的电力压板,结构上通常由压板本体和驱动该压板本体进行动作的压板投退装置所构成,压板驱动投退装置内设置有电机,通过电机可以进行自动驱动压板本体在投位和退位之间进行切换。
4.然而相关设计中,例如公开号为cn217239310u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的连片式压板遥控装置,请参照图14和图15,其结构上包括机壳401以及设置在机壳401内的基座402、两个电极403、驱动件404、投退组件405以及传动组件406,两个电极403固定安装于于基座402上,投退组件405转动安装于基座402上用于导通和断开两个电极403,驱动件404安装于基座402上并通过驱动传动组件406以带动投退组件405相对于基座402转动。该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作为动力结构中的部件,例如驱动件404和传动组件406均是零散的安装在基座402的不同位置,而且投退组件405也别限定在机壳401内而与传动组件406直接接触,这样的结构形式,并没有形成模块化设计,这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检修时,需要将整个结构都进行分解,并且难以将难以将动力结构快速拆装下来以进行检修,并且安装过程中的组装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板投退装置的驱动机构,旨在提升电力压板拆装维护的方便性。
6.所述压板投退装置的驱动机构,应用于电力压板,所述电力压板包括与所述投退装置可拆装地连接的压板本体,所述压板本体包括用于投退状态切换控制的转轴,所述驱动机构为一结构集成模块,所述驱动机构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压板投退装置的外壳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7.箱壳;
8.电机和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箱壳,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9.旋转体,转动安装于所述箱壳,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箱壳转动,所述旋转体具有用于与所述转轴传动耦合的连接部;
10.其中,所述箱壳开设有对接所述连接部的穿插孔,所述转轴可拆装地穿插于所述穿插孔,以与所述连接部传动对接。
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在其圆周方向形成有间隔设置的投位定位槽和退位定位槽,
12.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两组弹性定位组件,两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箱壳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弹性定位组件滑动抵接于所述旋转体的外壁,一所述弹性定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电力压板处于投位时卡入所述投位定位槽内,另一所述弹性定位组件用于在所述电力压板处于退位时卡入所述退位定位槽内。
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还形成有在其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箱壳上形成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伸入所述限位槽内;
14.其中,所述限位槽所形成的圆周角,与所述电力压板在投位和退位之间切换过程中,所述转轴旋转的角度相当,所述电力压板在投位和退位之间切换时,所述限位凸部在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相对槽壁之间转动。
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体之间形成有离合结构,所述离合结构用于将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体进行周向定位或周向分离;
16.在所述电力压板的手动模式下,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旋转体旋转,所述离合结构使得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旋转体处于周向分离状态。
1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包括同轴固定的传动凸轮和摆动轮,所述连接部、所述投位定位槽、所述退位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传动凸轮上,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摆动轮传动连接;
18.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空套在所述摆动轮外部的从动轮,所述离合结构包括接触块和受力块,所述接触块固定在所述摆动轮的外部,所述受力块凸设在所述从动轮的内腔,所述接触块与所述受力块至少部分在同一旋转平面内重叠,所述从动轮旋转过程中,所述接触块与所述受力块进行周向定位或周向分离。
1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还包括与所述摆动轮同轴设置的信号轴,所述信号轴用于与所述电力压板上的角度传感器配合,以对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
2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轴上还设置有触发凸部,所述触发凸部用于在所述电力压板处于投位时触发所述电力压板上的行程开关。
2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座、弹性件以及滚轮,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座;
22.所述壳体组件上形成有导槽,所述滑动安装座沿所述导槽滑动,所述弹性件支撑在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滑动安装座之间。
2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力压板,电力包括压板本体和压板投退装置;
24.所述压板本体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的两组导电组件、用于驱动投退连接件与所述两组导电组件进行间歇性接触的转轴;
25.所述压板投退装置包括外壳、如上所述的驱动机构以及电控板,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电控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外壳内;
26.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外壳以及所述箱壳上的穿插孔后与所述连接部传动耦合。
2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板本体还包括两限位件,两所述限位件安装于在所述基座,并间隔设置在所述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件包括投位止挡部和退位止挡部,在所述压板本体处于投位时,两所述限位件上的投位止挡部分别对所述投退连接件的相对两侧进行限位止挡,在所述压板本体处于退位时,两所述限位件上的退位止挡部分别
对所述投退连接件的另外相对两侧进行限位止挡。
2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柱和导电片,所述导电柱穿设并固定所述基座,所述导电片固定于所述导电柱上;
29.其中,所述投退连接件呈片状,所述导电片朝向所述投退连接件形成有两相对间隔设置的弹性形变部,所述压板本体处于投位时,所述投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被夹持在两所述导电片的两弹性形变部之间。
3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包括两层叠设置的子片体,两所述子片体朝向所述投退连接件的一侧均形成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接电手指,多个所述接电手指构成所述弹性形变部。
3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机构中的电机、传动组件以及旋转体集成在箱壳上,并且在箱壳上开设有对接旋转体上的连接部的穿插孔,由此,驱动机构形成为独立的驱动模块以与电力压板中的转轴进行可拔插的对接,这样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电力压板,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便于进行将驱动机构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检修,从而提高了拆装维护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力压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部分外壳;
34.图2为图1中的电力压板处于投位的状态示意图;
35.图3为图1中的电力压板处于退位的状态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板本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图4中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图4中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图7中的传动凸轮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图7中的传动凸轮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10为图7中的摆动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11为图7中的信号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12为图7中的弹性定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13为图7中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4为现有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7.图15为现有技术中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48.附图标号说明:
49.100、压板本体;110、基座;120、旋钮组件;121、旋钮;122、转轴;130、投退连接件;140、导电组件;150、导电柱;151、电极;152、接线柱;160、导电片;161、子片体;162、弹性形变部;163、接电手指;170、限位件;171、投位止挡部;172、第一壁板;173、退位止挡部;174、
第二壁板;200、压板投退装置;201、壳体组件;202、外壳;203、箱壳;204、中框;205、箱底壳;206、箱盖;207、导槽;208、限位凸部;209、穿插孔;220、电机;230、传动组件;231、主动轮;232、从动轮;233、受力块;240、旋转体;250、传动凸轮;251、连接部;252、投位定位槽;253、退位定位槽;254、限位槽;260、摆动轮;261、接触块;270、信号轴;271、信号检测槽;272、触发凸部;280、弹性定位组件;281、滑动安装座;282、弹性件;283、滚轮;290、电控板;291、角度传感器;292、行程开关;300、电力压板。
5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4.带有远程遥控功能的电力压板,结构上通常包含压板本体和用于驱动压板本体动作的压板投退装置,压板本体具有接电结构以用于连接变电站线路连接,压板本体会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的旋钮以供手动操作的,转轴旋转过程中转轴上的导电结构与接电结构件导通或断开。这样,在上电状态下,压板投退装置通过驱动转轴转动,以实现压板本体在投位和退位之间的切换,在处于下电状态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施力于旋钮以带动转轴旋转,以实现手动状态下控制压板本体在投位和退位之间的切换。
55.相关设计中,压板投退装置中的动力结构中的多个零件均是零散的安装在壳体内,并且压板本体中的转轴与压板投退装置中的动力结构是固定连接的形式,这样在电力压板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拆装维护并不方便。另一方面电力压板内也缺乏在结构层面对转轴旋转到位后的控制结构,往往仅仅是依托传感器等电气元件产生的电信号,以进行旋转角度控制,这样的形式,由于电机等电气元件运行过程中存在误差,很难确保转轴每一次都稳定停靠在对应投位或退位的位置,使得电力压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因素。
56.由此,为了解决现在电力压板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电力压板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力压板。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电力压板300包括压板本体100和压板投退装置20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得电力压板300的可靠性尽可能的高,而分
别对压板本体100和压板投退装置200均进行了结构改进,而在压板投退装置200方面,则着重实现了其模块化设计,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应用于压板投退装置的驱动机构。接下来的内容将对具有改进后新设计的压板本体100和压板投退装置200进行顺序展开介绍。
57.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板本体100包括:基座110、旋钮组件120、投退连接件130、两组导电组件140以及两限位件170。
58.请结合参照图5,基座110为绝缘材料生产制成。基座110的材料可以采用例如塑料、陶瓷等。基座110的形状可以是立方体状,例如图中示例性示出的结构中,基座110的主体结构形成长方体状,可以理解的,基座110的主体结构的形状也可以是圆柱状、或者其他异形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接下来的内容,以基座110的主体结构基本上为长方体状的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59.请结合参照4和图6,旋钮组件120包括转动安装于基座110的转轴122以及安装于转轴122上的旋钮121。本实施例转轴122可转动穿设于基座110的中部。旋钮121作为手动操作过程中,供操作者施加外力的操作部位,其连接在转轴122的端部。旋钮121整体呈扁平结构,在一种设置形式中,旋钮121和转轴122可以是分体结构,二者可以采用螺钉连接、螺纹连接、卡接等形式形成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他设置形式中,旋钮121和转轴122也可以是一体结构形式,二者可以是通过同一种材料,例如通过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均为金属材料并通过铸造方式一体成型。当然,二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二者通过二次注塑或者焊接、胶粘等形式固定成一体。基于安装维护方便的角度考虑,在图中示例性示出的方案中,旋钮121和转轴122通过螺钉进行锁固,具体而言,在转轴122的端部形成有具有连接螺纹的盲孔,而在旋钮121中形成有螺纹孔或通孔,螺钉穿过旋钮121上的螺纹孔或通孔后锁固到转轴122上的盲孔中。
60.投退连接件130固定套设在转轴122上并与之同轴旋转。投退连接件130作为两组导电组件140的连接桥梁,其采用导电材料。在一种连接方式中,可以是在转轴122上形成轴肩,投退连接件130上形成有轴孔,并且轴孔的开口形状可以是“d”字形或者跑道形状,使得投退连接件130通过轴孔套设到转轴122上以后,投退连接件130与转轴122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从而做到同步旋转。这样设形式,使得投退连接件130与转轴122可分离,便于使用过程中的安装和更换。可以理解的,投退连接件130与转轴122之间也可以采用相对固定在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不可分离的形式,例如采用焊接、胶粘等形式。
61.请再次参照图1和图4,两组导电组件140安装于在基座110上,并间隔设置在旋钮组件120的相对两侧。在基体为长方体状时,两组导电组件140分别位于基座11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导电组件140包括接触部和接电部,接触部用于在投退连接件130旋转过程中间歇性与投退连接件130接触,在投退连接件130与接触部接触时,转轴122或投退连接件130处于投位,电力压板300处于合闸状态,变电站线路通过通过两组导电组件140和投退连接件130形成导通,在投退连接件130不与两组导电组件140上的接触部接触时,电力压板300处于分闸状态,变电站线路断开。
62.具体地,导电组件140包括导电柱150和导电片160,导电柱150穿设并固定基座110,导电片160固定于导电柱150上。其中,导电片160朝向转轴122的一端形成为接触部,导电柱150上形成接电部。本实施例,导电柱150包括呈柱状的电极151和接线柱152两部分,电极151用于连接导电片160和接线柱152,电极151与接线柱152为嵌套连接,电极151穿设基
座110,并且与基座110之间通过螺母旋合,接线柱152与基座110之间也通过螺母进行压合,接线柱152远离电极151的一端形成接电部。
63.两限位件170安装于在基座110,并间隔设置在旋钮组件120的相对两侧,限位件170包括投位止挡部171和退位止挡部173,在转轴122或投退连接件130处于投位时,两限位件170上的投位止挡部171分别对投退连接件130的对角线方向上的相对两侧进行限位止挡,在转轴122或投退连接件130处于退位时,两限位件170上的退位止挡部173分别对投退连接件130另一对角线上的相对两侧进行限位止挡。本实施例两限位件170分别位于导电组件140和转轴122之间,并且两限位件170之间的连线穿过转轴122的中心。假设本实用新型的电力压板300在投位与退位之间切换过程中,需要旋转90度。则在转轴122或投退连接件130处于投位时,投退连接件130旋转至其长度方向与基体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形态(如图2),则在转轴122或投退连接件130处于投位时,投退连接件130旋转至其长度方向与基体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形态(如图3)。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力压板300在投位与退位之间切换过程中,转轴122需要旋转的角度也可以是其他角度,例如、60度、120度等。
64.由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压板本体100中,设计间隔设置在旋钮组件120的相对两侧的两限位件170,在转轴122旋转以带动投退连接件130间隙性导电接触接触部以形成投位和退位切换时,两限位件170均能分别对投退连接件130的相对两侧进行限位止挡,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压板本体100的电力压板300,在手动模式和电动模式下均能通过限位件170的限制作用,以抵接限位件170作为旋转到位的依据和基准,由此可以提升电力压板300在投退状态切换时的可靠性。
65.在一实施例中,限位件170包括连接成直角的第一壁板172和第二壁板174,所述第一壁板172形成为投位止挡部171,第二壁板174形成为退位止挡部173。限位件170与基座110之间可以是分体结构,并通过螺钉、铆接、焊接、粘接等形式固定在一起。限位件170和基座11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限位件170采用第一壁板172和第二壁板174的结构形式,具有用料少,轻便、结构简单的特点。可以理解的,限位件170的具体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限位件170为实心构造,并具有两个相邻的呈直角的面分别形成为投位止挡部171和退位止挡部173。
66.在一实施例中,投退连接件130呈片状,导电片160朝向投退连接件130形成有两相对间隔设置的弹性形变部162,压板本体100处于投位时,投退连接件130的两端分别被夹持在两导电片160的两弹性形变部162之间。本实施例通过导电片160朝向投退连接件130的一端分叉为两个薄片结构,使得导电片160朝向投退连接件130的一端富有弹性,通过两个弹性形变部162形成对投退连接件130的弹性夹持,使得投退连接件130与导电片160电连接时,不容易因为晃动产生接触不良的线性,因此使得电力压板300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67.为了增强弹性形变部162的形变能力,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导电片160包括两层叠设置的子片体161,两子片体161朝向投退连接件130的一侧均形成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接电手指163,多个接电手指163构成弹性形变部162。本实施例每一个子片体161远离投退连接件130的一端均套设在电极151外部,其中为了避免子片体161与电极15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子片体161上形成有跑道形状的通孔,而电极151的部分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跑道形,这样安装好之后,二者连接结构稳固。子片体161通过多个连接手指的设置,使得子片体161与
投退连接件130之间形成有多个导电接触点,从而可以较大幅度提升接电过程的可靠性。
68.以上内容详细介绍了压板本体100如何提升电力压板300可靠性的改进方案,接下来的内容将对具有新的设计的压板投退装置200的具体方案进行展开介绍。
69.请结合参照图7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板投退装置200包括壳体组件201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201内的驱动机构和电控板290。
70.壳体组件201作为整个压板投退装置200的载体。驱动机构以及电控板290均安装于壳体组件201。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201包括具有两个相互扣合的外壳202结构,驱动机构和电控板290均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嵌设固定的形式固定在壳体组件201内。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力压板300可以安装在变电站屏柜上,首先可以将上述的压板本体100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锁固在变电站屏柜的面板上,接着,压板投退装置200从面板的后面,对准压板本体100的转轴122,以实现对接固定。
71.本实用新型将驱动机构设置为一结构集成模块,使得整个驱动机构可拆装地安装于压板投退装置200的外壳202内,这样便于使用过程中的拆装维护。
72.驱动机构包括箱壳203和安装于箱壳203上的电机220、传动组件230以及旋转体240,传动组件230与电机220传动连接。旋转体240转动安装于箱壳203,并在传动组件230的带动下相对于箱壳203转动,旋转体240具有用于与转轴122传动耦合的连接部251。其中,箱壳203开设有对接连接部251的穿插孔209(参照图7),穿插孔209用于供转轴122穿过以与连接部251传动对接,这样使用过程中,压板本体100中的转轴122可拆装地穿插于穿插孔209,以与连接部251传动对接,以使得整个装置能实现模块化拆装。其中,连接部251可以是多边形槽体结构,例如方形槽,同样,转轴122朝向压板投退装置200的一端形成为横截面为四边形的方形柱体状,为了对插方便,可以在该方形柱体状的结构上形成有导引面结构。在连接部251与转轴122对插连接后,在上电状态下,驱动机构可以依次通过旋转体240带动转轴122进行旋转,而在下电状态下,在手动模式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施力于旋钮121,并通过转轴122带动旋转体240旋转。
73.由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机构中的电机220、传动组件230以及旋转体240集成在箱壳203上,并且在箱壳203上开设有对接旋转体240上的连接部251的穿插孔209,由此,驱动机构形成为独立的驱动模块以与电力压板300中的转轴122进行可拔插的对接,这样具有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电力压板300,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便于进行将驱动机构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检修,从而提高了拆装维护的方便性。
74.进一步地,旋转体240在其圆周方向形成有间隔设置的投位定位槽252和退位定位槽253。两组弹性定位组件280位于旋转体240的相对两侧,弹性定位组件280滑动抵接于旋转体240的外壁,一弹性定位组件280用于在电力压板300处于投位时卡入投位定位槽252内,另一弹性定位组件280用于在压板本体100处于退位时卡入退位定位槽253内。
75.由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压板投退装置200中,设计间隔设置在两组弹性定位组件280,并且在旋转体240上形成有投位定位槽252和退位定位槽253,两组弹性定位组件280安装于箱壳203并间隔设置在旋转体240的相对两侧,弹性定位组件280滑动抵接于旋转体240的外壁,一弹性定位组件280用于在压板本体100处于投位时卡入所述投位定位槽252内,另一弹性定位组件280用于在压板本体100处于退位时卡入退位定位槽253内,使得在电机220驱动旋转体240带动转轴122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弹性定位组件280的限制作
用,可以确保转轴122稳定停止在对应投位和对应退位两个位置,由此可以提升电力压板300在投退状态切换时的可靠性。
7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旋转体240还形成有在其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限位槽254,箱壳203上形成有限位凸部208,限位凸部208伸入限位槽254内(请结合参照图8和图12);其中,限位槽254所形成的圆周角,与压板本体100在投位和退位之间切换过程中,转轴122旋转的角度相当,则电力压板300在投位和退位之间切换时,限位凸部208在限位槽254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相对槽壁之间转动。
77.结合上面的内容,压板本体100在投位和退位之间切换的过程中,转轴122对应进行两个方向旋转90度。由此本实用新型投位定位槽252和退位定位槽253在旋转体240的圆周方向上间隔90度设置,而限位槽254的槽口所占的旋转体240的圆周角也为90度。这样在转轴122带动旋转体240转动过程中,当转轴122旋转至投位时,一弹性定位组件280卡入投位定位槽252内,并且限位凸部208同时被限位槽254的一端的槽壁止挡,当转轴122旋转至退位时,另一弹性定位组件280卡入退位定位槽253内,并且限位凸部208同时被限位槽254的另一端的槽壁止挡。这样,通过双重限位结构,可以确保电力压板300在投位和退位之间切换过程中,不会出现停靠位置不到位或者出现松动移位的现象,进而可以提升电力压板300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78.请结合参照图8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旋转体240包括同轴固定的传动凸轮250和摆动轮260,连接部251、投位定位槽252、退位定位槽253、以及限位槽254均设置在传动凸轮250上。具体而言,传动凸轮250和摆动轮260之间可以采用方形轴和方形槽进行对插连接。连接部251形成在传动凸轮250的一端,而投位定位槽252、退位定位槽253位于与传动凸轮250的轴向相垂直的一个旋转平面上,而限位槽254位于与传动凸轮250的轴向相垂直的另一个旋转平面上,该两个旋转平面存在高度差。并且限位槽254的开口方向和投位定位槽252与退位定位槽253的开口方向大致相反。这样设置布局合理,不会产生动作干涉。
79.请结合参照图7、图12和图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定位组件280包括滑动安装座281、弹性件282以及滚轮283,滚轮283转动安装于滑动安装座281。箱壳203上形成有导槽207,滑动安装座281沿导槽207滑动,弹性件282支撑在箱壳203和滑动安装座281之间。本实施例弹性件282为弹簧、弹片等形式,投位定位槽252、退位定位槽253的槽壁与传动凸轮250的外壁平滑过渡,投位定位槽252、退位定位槽253的开口大小适于供滚轮283嵌入。则请再次结合参照图2和图3,在电力压板300于投位和退位之间切换过程中,一个弹性定位组件280中的滚轮283沿着凸轮的外周移动进入投位定位槽252内的过程中,另一个弹性定位组件280中的滚轮283则沿着退位定位槽253退出并抵接到传动凸轮250的外壁上。
80.可以理解的,在其他设置形式中,弹性定位组件280中的滚轮283和滑动安装座281也可以是一体的结构形式,也即在滑动安装座281朝向传动凸轮250的一侧形成有具有圆弧面或球面的凸包结构即可。
81.请再次参照图7,传动组件230与摆动轮260传动连接,并且二者之间形成有离合结构,离合结构用于将传动组件230与摆动轮260进行周向定位或周向分离;在手动模式下,离合结构使得传动组件230与摆动轮260处于周向分离状态。本实施例通过在传动组件230和摆动轮260之间形成离合结构,可以使得在手动操作过程中,通过离合结构的周向分离状态而不会引起电机220的联动,这样在手动旋转转轴122时,受到的阻力较小,操作较为方便。
82.具体地,传动组件230具体包括固定套设在电机220轴上的主动轮231和与主动轮231传动接触的从动轮232,从动轮232空套在摆动轮260外部。本实施例主动轮231和从动轮232之间可以是采用面摩擦进行传动,也可以是采用齿轮传动的形式进行传动,也即主动轮231和从动轮232的外周均形成传动齿,当然主动轮231和从动轮232之间还可以是采用链轮传动、同步带传动等多种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83.离合结构包括接触块261和受力块233,接触块261固定在摆动轮260的外部,受力块233凸设在从动轮232的内腔,接触块261与受力块233至少部分在同一旋转平面内重叠,从动轮232旋转过程中,接触块261与受力块233进行周向定位或周向分离。
84.本实施例从动轮232和摆动轮260均是与箱壳203转动连接,从动轮232与摆动轮260为同轴设置,受力块233为径向凸设于从动轮232的内腔并在从动轮232的圆周方向上具有两个相背对的抵接面,在上电状态下,例如需要从投位切换到退位时,电机220的电机220轴以正向旋转,并驱动从动轮232旋转,从动轮232带动受力块233相对于摆动轮260上的接触块261运动并相互靠近,在抵接到抵接面之后,从动轮232带动摆动轮260一同转动进而将动力传递至转轴122上,在由退位切换到投位时,电机220的电机220轴反向旋转,受力块233朝向接触块261的另一侧抵接面运动,并通过驱动该另一侧抵接面带动摆动轮260反向旋转,从而最终带动转轴122反向运动,以实现由退位切换到投位。
85.本实用新型在电动驱动转轴122动作后,都会具有一个复位动作,在该复位动作过后,电机220驱使从动轮232上的受力块233与接触块261可以是保持径向相对设置的状态,这样,受力块233无论是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一直运动到接触到接触块261的抵接面均需要转动180度的空行程,结合上面的内容,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投位至退位切换过程,转轴122只需要旋转90度,因此,在手动模式下,转轴122为主动件,转轴122通过传动凸轮250带动摆动轮260旋转,转轴122旋转到位以后,受力块233和接触块261的两侧抵接面均未接触,因此不会引起电机220一同旋转,这样手动操作所需要的外力较小,操作较为容易。
86.在一实施例中,电控板290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291,旋转体240还包括与摆动轮260同轴设置的信号轴270,角度传感器291用于对信号轴270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具体而言,角度传感器291可以采用光栅的形式,信号轴270在其周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信号检测槽271,两个信号检测槽271分别在转轴122处于投位和退位时使得光栅触发,以产生旋转到位的检测信号,在电控板290接收到检测信号以后,电控板290控制电机220停止运行。可以理解的,对于角度传感器291的具体类型,还可以是其他触控开关、光电传感器的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87.进一步地,电控板290上还安装有行程开关292,信号轴270上还设置有触发凸部272,触发凸部272用于在电力压板300处于投位时触发行程开关292。本实施例行程开关292可以产生信号以由电控板290向外部发送电力压板300的实时状态,从而方便外部人员了解此时电力压板300是否处于投状态。
88.在一实施例中,箱壳203包括中框204以及分别盖合连接在中框204相对两侧的箱底壳205以及箱盖206。其中,中框204和箱底壳205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未标示),中框204和箱盖206之间形成第二安装腔(未标示),中框204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底板的周缘的围板,底板上开设有轴孔,并且底板朝向箱盖206的一侧凸设有成对间隔设置的导条,导条由轴孔朝向底板的周缘延伸,两导条之间形成所述导槽207。以上内容中,传动组件230和摆动
轮(260)位于第一安装腔内,传动凸轮250位于第二安装腔内,电机220和信号轴270均安装于箱底壳205的外侧。本实施例箱盖206和箱底壳205均是与中框204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形式,通过这样设置,便于组装以及后期拆装维护。
8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