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3797发布日期:2023-03-24 21:0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装配方法为,将电芯折顶封、极耳与整形,电池侧封边粘贴高温胶带防护,在电池正负极处分别粘贴红/绿青稞纸绝缘,极耳分别折弯180度贴合青稞纸,粘贴高温胶固定极耳,并且折弯极耳180度贴合高温胶带,电池正负极分别裹红黑玛拉胶绝缘。
3.现有技术中正负极设置在异端,存在着应用电池时安装和更换方法复杂的问题,且常规设置下通过导线将正极端引到负极容易出现虚焊现象。
4.因此,提供一种将正负电极输出设置于同端以易于安装使用,且牢固不易虚焊、短路、断线的电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使用镍带将正极引到负极端达到正负极同端输出实现快速装配和增大焊接面积减小虚焊风险的目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包括:
8.电芯、镍带;
9.所述电芯为圆柱体封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顶面、电芯底面、电芯侧面;
10.所述电芯底面设有正极极耳,所述电芯顶面设有负极极耳;
11.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镍带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镍带由电芯底面经过所述电芯侧面延伸到所述电芯顶面。
12.可选的,所述镍带包括第一连接段、镍带过渡段、第二连接段,所述镍带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镍带过渡段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
13.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镍带过渡段呈直角弯折,所述镍带过渡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呈直角弯折,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为同一方向设置于所述镍带过渡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正极极耳固定连接。
14.可选的,还包括:第一高温胶带;
15.所述电芯侧面覆有所述第一高温胶带,所述第一高温胶带设于所述电芯与所述镍带的所述镍带过渡段之间。
16.还包括:第二高温胶带;
17.所述第二高温胶带固定连接所述镍带过渡段,所述镍带过渡段设于所述第一高温胶带与所述第二高温胶带之间。
18.可选的,所述正极极耳包括正极极耳贯穿段、正极极耳连接段,所述正极极耳为一
体化结构,所述负极极耳包括负极耳贯穿段、负极极耳连接段,所述负极极耳为一体化结构;
19.所述正极极耳贯穿段贯穿于所述电芯底面,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段固定连接;
20.所述负极耳贯穿段贯穿于所述电芯顶面。
21.可选的,还包括:第一青稞纸;
22.所述第一青稞纸固定连接所述电芯底面,所述第一青稞纸设有第一青稞纸通孔,所述正极极耳贯穿段贯穿于第一青稞纸通孔,所述第一青稞纸设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段与所述电芯底面之间。
23.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青稞纸;
24.所述第二青稞纸固定连接所述电芯顶面,所述第二青稞纸设有第二青稞纸通孔,所述负极耳贯穿段贯穿于第二青稞纸通孔,所述第二青稞纸设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段与所述电芯顶面之间。
25.可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顶部、支架底部;所述支架底部设有第一安置槽;
26.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芯固定连接,所述电芯顶面安置于所述第一安置槽。
27.可选的,所述支架顶部还设有第二安置槽,正极镍片安置于所述第二安置槽;所述第二安置槽与所述第一安置槽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镍带过渡段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正极镍片固定连接。
28.可选的,所述支架顶部还设有第三安置槽,负极镍片安置于所述第三安置槽;所述第三安置槽与所述第一安置槽之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正极极耳贯穿段贯穿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负极镍片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段固定连接。
29.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30.1、使用镍片焊接正负极,增大焊接面积,避免导线焊接造成的虚焊、短路、断线风险;
31.2、用高温胶带固定镍带,对镍带的限位的同时对镍带进行绝缘防护;
32.3、在电芯一端安装支架,实现电芯和镍片的固定;
33.4、加长正极镍片,将正极引到负极端,正负极镍片连接电芯b+、b-输出,通过同心圆环形结构实现正负极同端输出,在电池使用时可实现盲装;
34.5、装配简单,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成品的快速装配。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结构爆炸图;
37.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结构第二视角爆
炸图;
38.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成品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电芯,11-电芯顶面,111-正极极耳贯穿段,112-正极极耳连接段,12-电芯底面,13-电芯侧面,131-负极耳贯穿段,132-负极极耳连接段,2-镍带,21-第一连接段,22-镍带过渡段,23-第二连接段,3-第一高温胶带,4-第二高温胶带,5-第二青稞纸,51-第二青稞纸通孔,6-第一青稞纸,61-第一青稞纸通孔,7-支架,71-支架顶部,711-第二安置槽,712-第三安置槽,72-支架底部,721-第一安置槽,73-第一通孔,74-第二通孔,8-正极镍片,9-负极镍片。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包括:
42.电芯1、镍带2;
43.电芯1为圆柱体封装,电芯1包括电芯顶面11、电芯底面12、电芯侧面13;
44.电芯底面12设有正极极耳,电芯顶面11设有负极极耳;
45.正极极耳与镍带2固定连接,其中,镍带2由电芯底面12经过电芯侧面13延伸到电芯顶面11。
46.镍带2包括第一连接段21、镍带过渡段22、第二连接段23,镍带2为一体化结构,镍带过渡段22设于第一连接段21与第二连接段23之间;
47.第一连接段21与镍带过渡段22呈直角弯折,镍带过渡段22与第二连接段23呈直角弯折,第一连接段21与第二连接段23为同一方向设置于镍带过渡段22;第一连接段21与正极极耳固定连接。
48.还包括:第一高温胶带3;
49.电芯侧面13覆有第一高温胶带3,第一高温胶带3设于电芯1与镍带2的镍带过渡段22之间。
50.还包括:第二高温胶带4;
51.第二高温胶带4固定连接镍带过渡段22,镍带过渡段22设于第一高温胶带3与第二高温胶带4之间。
52.进一步的,第一高温胶带3、第二高温胶带4皆为茶色高温胶带。
53.正极极耳包括正极极耳贯穿段111、正极极耳连接段112,正极极耳为一体化结构,负极极耳包括负极耳贯穿段131、负极极耳连接段132,负极极耳为一体化结构;
54.正极极耳贯穿段111贯穿于电芯底面12,第一连接段21与正极极耳连接段112固定连接;
55.负极耳贯穿段131贯穿于电芯顶面11。
56.进一步的,正极极耳贯穿段111与正极极耳连接段112呈直角弯折;负极耳贯穿段131与负极极耳连接段132呈直角弯折。
57.还包括:第一青稞纸6;
58.第一青稞纸6固定连接电芯底面12,第一青稞纸6设有第一青稞纸通孔61,正极极耳贯穿段111贯穿于第一青稞纸通孔61,第一青稞纸6设于正极极耳连接段112与电芯底面12之间。
59.还包括:第二青稞纸5;
60.第二青稞纸5固定连接电芯顶面11,第二青稞纸5设有第二青稞纸通孔51,负极耳贯穿段131贯穿于第二青稞纸通孔51,第二青稞纸5设于负极极耳连接段132与电芯顶面11之间。
61.还包括支架7,支架7包括支架顶部71、支架底部72,支架底部72设有第一安置槽721;
62.支架7与电芯1固定连接,电芯顶面11安置于第一安置槽721。
63.进一步的,支架7为圆盖型。
64.所述支架顶部71还设有第二安置槽711,正极镍片8安置于所述第二安置槽711;所述第二安置槽711与所述第一安置槽721之间设有第一通孔73,所述镍带过渡段22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73;所述第二连接段23与所述正极镍片8固定连接。
65.进一步的,第二安置槽711的形状与正极镍片8的形状适配,第二连接段23与电芯顶面11之间依次设有正极镍片8、第二安置槽711、第二青稞纸5。
66.还包括负极镍片9,支架7还设有第三安置槽712,第三安置槽712与第一安置槽721之间设有第二通孔74;
67.所述支架顶部71还设有第三安置槽712,负极镍片9安置于所述第三安置槽712;所述第三安置槽712与所述第一安置槽721之间设有第二通孔74,所述正极极耳贯穿段111贯穿于所述第二通孔74;所述负极镍片9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段132固定连接。
68.进一步的,第三安置槽712的形状与负极镍片9的形状适配,负极极耳连接段132与电芯顶面11之间依次设有负极镍片9、第三安置槽712、第二青稞纸5。
69.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盲装的同端输出模块化圆柱电池装配方法的工序如下:
70.电芯侧封贴整形后,再贴第一高温胶带3绝缘。
71.正负极顶封,在正极极耳贯穿段111贯穿第一青稞纸通孔51后,将第一青稞纸6粘贴在电芯底面12;在负极耳贯穿段131贯穿第二青稞纸通孔61后,将第二青稞纸5粘贴在电芯顶面11;在电芯底面12和电芯顶面11分别粘贴青稞纸用于绝缘防护。
72.将正极极耳弯折为呈直角固定连接的正极极耳贯穿段111和正极极耳连接段112,正极极耳连接段112焊接第一连接段21;第一连接段21与镍带过渡段22直角弯折后,将镍带过渡段22贴合电芯侧面13,镍带表面再贴第二高温胶带4以用于绝缘防护。
73.将正极镍片8装配在支架7的支架顶部71的第二安置槽711中,负极镍片9装配在支架7的支架顶部71的第三安置槽712中。
74.将经过上述步骤加工后的电芯装配在支架7的支架底部72的第一安置槽721中。
75.将负极极耳弯折为呈直角的负极耳贯穿段131和负极极耳连接段132,负极极耳连接段132焊接负极镍片9;第二连接段23与镍带过渡段22直角弯折后,将第二连接段23与正
极镍片8进行焊接,得到如图3所示的成品。
7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