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3315发布日期:2023-06-17 08:23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浮现,当代汽车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即传统燃油汽车正在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所代替,其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正在兴起,许多传动燃油车平台直接通过将发动机结构更换为动力电池包结构,将汽车动力源由燃油更换为电池。

2、随人们对电动汽车的续航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样的电池参数意味着更高的续航里程,需要通过将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中布置更多的电池来实现,进而电池包的尺寸随之增加,但是如何设计出更安全,更可靠,更大尺寸的电池包成为当下新能源汽车设计的重点问题。

3、无模组电池包正是电量大、安全性高、成本低的动力电池包方案。但是,目前市场上设计的电池包尺寸都比较规则、尺寸比较小,结构简单,针对高能量紧凑型电池包的布置需要占用大量电池包内部空间做结构加强,降低了内部空间,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数量,续航里程被迫削减。并且,电量大的电池包,普遍中部刚度较低,通过在中部设计吊挂点与整车连接可有效提升整包模态,增加电池包内部空间利用率,增大电量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以解决电池包内部结构强度低,加强结构占用空间过大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包括:

4、上壳体限位组件,用于上壳体的连接;

5、下壳体限位组件,连接于电池包的下壳体,并且与所述上壳体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能够在电池包内部形成支撑结构,并将电池包固定在车体的对应位置。

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限位组件包括:

7、转接部件一,为拼接结构,拼接后两端分别形成限位结构一和限位结构二,所述限位结构一贯穿所述上壳体的对应位置;

8、上壳体连接部件,与所述限位结构一的贯穿端可拆卸连接,对所述上壳体进行固定;

9、所述下壳体限位组件与所述限位结构二可拆卸连接。

1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接部件一为套筒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套筒组件,相邻所述套筒组件的边缘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11、所述套筒组件拼接后形成限位结构一和限位结构二。

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接部件一靠近顶端和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一和限位凸起二。

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限位组件包括:

14、下壳体连接件一,其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三和限位结构四,顶端沿所述下壳体的底部穿入,所述限位结构三与所述限位结构二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结构四处于所述下壳体外部,并与之抵接;

15、下壳体连接件二,连接于所述限位结构四,将底护板固定在所述车体的对应位置。

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连接件一的顶部贯穿所述下壳体的内部梁;所述限位结构二套设卡接于所述限位结构三的贯穿端。

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靠近所述下壳体连接件一底端的位置依次设置有限位凸起三和限位凸起四,所述限位凸起三与所述下壳体抵接,所述限位凸起四将水冷板限制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

1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二与所述限位结构三卡接后,所述下壳体连接件一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一的顶部平面,和/或所述限位凸起四的底部平面设有密封条。

2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二与所述内部梁的抵接面,和/或所述限位凸起三与所述下壳体的抵接面,和/或所述限位凸起四与所述水冷板的抵接面设置密封胶。

2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通过上壳体限位组件与下壳体限位组件将所述电池包安装在车体的安装位置,实现无模组电池包的快速安装,并且上壳体限位组件与下壳体限位组件在电池包内部连接后,形成支撑结构,能够提升电池包的刚度,并且占用体积较小,有利于保证电池包的续航里程,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23、通过下壳体限位组件将水冷板限制在电池包下壳体的底部,解决了电池包的散热问题,便于实现电池包的热管理;

24、通过姜上壳体限位组件、下壳体限位组件与电池包和水冷板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粘接,并设置密封条,能够实现电池包的全方位密封,保证电池包的密封性能,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限位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一为套筒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套筒组件,相邻所述套筒组件的边缘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一靠近顶端和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一和限位凸起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限位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连接件一的顶部贯穿所述下壳体的内部梁;所述限位结构二套设卡接于所述限位结构三的贯穿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下壳体连接件一底端的位置依次设置有限位凸起三和限位凸起四,所述限位凸起三与所述下壳体抵接,所述限位凸起四将水冷板限制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二与所述限位结构三卡接后,所述下壳体连接件一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一的顶部平面,和/或所述限位凸起四的底部平面设有密封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二与所述内部梁的抵接面,和/或所述限位凸起三与所述下壳体的抵接面,和/或所述限位凸起四与所述水冷板的抵接面设置密封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公开了提供的一种无模组电池包中部挂载结构,包括:上壳体限位组件和下壳体限位组件,上壳体限位组件用于上壳体的连接;下壳体限位组件连接于电池包的下壳体,并且与所述上壳体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上壳体限位组件和下壳体限位组件连接后在电池包内形成支撑结构,并将电池包固定在车体的对应位置;通过上壳体限位组件与下壳体限位组件将所述电池包安装在车体的安装位置,实现无模组电池包的快速安装,并且上壳体限位组件与下壳体限位组件在电池包内部连接后,形成支撑结构,能够提升电池包的刚度,并且占用体积较小,有利于保证电池包的续航里程,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黄毅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