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散热结构的干式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7765发布日期:2023-03-24 23:2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散热结构的干式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散热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备散热结构的干式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2.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它的散热方式分为自然空气冷却(an)和强迫空气冷却(af),进而对应研发了多种设备来满足散热需求。
3.为了达到散热的目的,有时厂家生产出对应的外壳罩在干式变压器外侧,并在罩子内壁设置环形的冷却水管,通过向环形冷却水管内部不断通入冷却液,达到带走罩子内部干式变压器产生的热量的效果。但由于干式变压器内部相邻两个高压线圈之间存在间隙,设置在罩子内壁的环形冷却水管无法与相邻两个高压线圈之间的间隙接触,导致相邻两个高压线圈之间的热量散热较慢,且冷却水管导热效率较低,影响干式变压器的散热,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备散热结构的干式电力变压器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散热结构的干式电力变压器,它通过将若干个热管环分别套在对应的高压线圈外周,使相邻两个高压线圈之间的间隙皆有具备传热作用的热管环,加快相邻两个高压线圈之间间隙的传热效率,且配合相邻热管环之间的热管,增加与干式电力变压器产生热量相接触的管路,从而提高该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且热管环和热管均采用传热效率较快的复合结构,大大提高与普通冷却水管相比的传热效率,加速干式电力变压器产生热量的散发。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具备散热结构的干式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和设置在变压器本体两侧的冷却水箱,变压器本体包括底座和夹件,底座和夹件之间设置有三个低压线圈,且三个低压线圈外周设置有高压线圈,低压线圈内部套接有铁芯环组,三个高压线圈外周皆套接有若干个热管环,相邻两个热管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热管,热管一端延伸至对应冷却水箱内部,且热管另一端延伸至对应高压线圈外侧。
9.进一步的,热管环为方形环状结构,热管环两侧分别延伸至对应冷却水箱内部,且热管环另外两侧分别位于高压线圈外侧或相邻两个高压线圈之间,热管为条状结构。
10.进一步的,热管包括位于外侧且内部呈空心状态的铜制外壳,且所述外壳内壁烧结有吸液芯,所述吸液芯内部填充有回流液,吸液芯为凹凸不平的多孔结构,热管环与热管材质相同。
11.进一步的,两个冷却水箱顶部皆固定安装有盖板,且冷却水箱顶部一侧连接有进液管,冷却水箱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液管。
12.进一步的,若干个热管环和热管与对应高压线圈外周皆不接触。
13.3.有益效果
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5.(1)本方案,通过将若干个热管环分别套在对应的高压线圈外周,使相邻两个高压线圈之间的间隙皆有具备传热作用的热管环,加快相邻两个高压线圈之间间隙的传热效率,且配合相邻热管环之间的热管,增加与干式电力变压器产生热量相接触的管路,从而提高该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
16.(2)本方案,热管环和热管均采用传热效率较快的复合结构,大大提高与普通冷却水管相比的传热效率,加速干式电力变压器产生热量的散发。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环和热管分布及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说明:
23.1、变压器本体;101、底座;102、夹件;103、低压线圈;104、高压线圈;105、铁芯环组;
24.2、冷却水箱;201、盖板;202、进液管;203、出液管;
25.3、热管环;
26.4、热管;401、外壳;402、吸液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请参阅图1-图5,一种具备散热结构的干式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和设置在变压器本体1两侧的冷却水箱2,变压器本体1包括底座101和夹件102,底座101和夹件102之间设置有三个低压线圈103,且三个低压线圈103外周设置有高压线圈104,低压线圈103内部套接有铁芯环组105,三个高压线圈104外周皆套接有若干个热管环3,相邻两个热管环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热管4,热管4一端延伸至对应冷却水箱2内部,且热管4另一端延伸至对应高压线圈104外侧。
30.当该变压器本体1长时间工作产生大量热量时,套在高压线圈104外周的若干个热管环3将热量吸收,并传递至两侧对应的冷却水箱2内部,由冷却水箱2内部流动的冷却液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通过环形的热管环3可以提高该降温管路与该变压器本体1的接触面积,避免两个相邻高压线圈104之间的间隙缺乏导热结构,且通过设置的若干个热管4,
可以布满高压线圈104外周,进一步增大降温管路与该变压器本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与变压器本体1长时间工作产生热量接触,更加方便与冷却水箱2内部流动的冷却液接触,提高降温散热效果。
31.参阅图1和图2,热管环3为方形环状结构,热管环3两侧分别延伸至对应冷却水箱2内部,且热管环3另外两侧分别位于高压线圈104外侧或相邻两个高压线圈104之间,热管4为条状结构。
32.热管环3为方形环状结构,方便套在高压线圈104外侧,避免两个相邻高压线圈104之间的间隙缺乏导热结构。
33.参阅图3,热管4包括位于外侧且内部呈空心状态的铜制外壳401,且外壳401内壁烧结有吸液芯402,吸液芯402内部填充有回流液,吸液芯402为凹凸不平的多孔结构,热管环3与热管4材质相同。
34.通过设置的复合结构热管4和热管环3,区别于现有传统冷却水管,当该热管4或热管环3的一端或一侧开始升温后,里面的回流液会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携带者热量从中间的通道流向管子的另一端或另一侧,因为这端或这侧的温度较低,气体会凝结成液体,并将热量释放出来,又因为烧结而成的吸液芯402具有毛细作用,也就是说,他会像毛巾吸水一样,把冷凝段的液体送回蒸发段,如此一来,就形成一个循环,把热量不断地散发出去,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35.参阅图4和图5,两个冷却水箱2顶部皆固定安装有盖板201,且冷却水箱2顶部一侧连接有进液管202,冷却水箱2底部一侧连接有出液管203,若干个热管环3和热管4与对应高压线圈104外周皆不接触。
36.进液管202和出液管203方便不断向冷却水箱2内部补充或释放冷却液,带走冷却水箱2内部的热管4和热管环3表面热量。
37.在使用时:当该变压器本体1长时间工作产生大量热量时,套在高压线圈104外周的若干个热管环3将热量吸收,并传递至两侧对应的冷却水箱2内部,由冷却水箱2内部流动的冷却液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即区别于现有传统冷却水管,当该热管4或热管环3的一端或一侧开始升温后,里面的回流液会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携带者热量从中间的通道流向管子的另一端或另一侧,因为这端或这侧的温度较低,气体会凝结成液体,并将热量释放出来,又因为烧结而成的吸液芯402具有毛细作用,也就是说,他会像毛巾吸水一样,把冷凝段的液体送回蒸发段,如此一来,就形成一个循环,把热量不断地散发出去,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38.通过环形的热管环3可以提高该降温管路与该变压器本体1的接触面积,避免两个相邻高压线圈104之间的间隙缺乏导热结构,且通过设置的若干个热管4,可以布满高压线圈104外周,进一步增大降温管路与该变压器本体1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与变压器本体1长时间工作产生热量接触,更加方便与冷却水箱2内部流动的冷却液接触,提高降温散热效果。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