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6740发布日期:2023-05-07 01:3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软包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提供一种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软包电池与硬壳电池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安全性能好,软包电池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发生安全问题时,软包电池一般会鼓气裂开,而不像钢壳或铝壳电芯那样发生爆炸;重量轻,软包电池重量较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池轻40%,较铝壳锂电池轻20%;内阻小,软包电池的内阻较锂电池小,可以极大的降低电池的自耗电;循环性能好,软包电池的循环寿命更长,100次循环衰减比铝壳少4%~7%;设计灵活,外形可变任意形状,可以更薄,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开发新的电芯型号。

2、现有的圆柱软包电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圆柱形冲坑,上下两个圆柱形铝塑膜封合形成腔体,另一种是采用半圆柱形冲坑,左右两个半圆柱形铝塑膜封合形成腔体。但由于铝塑膜的冲坑深度有限制,动力产品上的铝塑膜极限冲深小于10mm,限制了软包圆柱电池的容量以及能量密度的提升,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同时,铝塑膜在冲坑与封边时容易发生褶皱。另外,还存在一种圆柱软包电池,电池的铝塑膜围在电芯外侧,顶部通过铝塑膜捏合封装,这种设置方式也很容易使铝塑膜在封装的时候发生褶皱。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软包电池来解决现有的圆柱软包电池在铝塑膜封装时容易出现铝塑膜褶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圆柱软包电池在铝塑膜封装时容易出现铝塑膜褶皱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括卷芯、极耳组件和铝塑膜,所述卷芯包括内正极耳和内负极耳,所述极耳组件包括圆柱胶层和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贯穿于所述圆柱胶层,所述极耳组件设置有两组,第一组所述极耳组件的所述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内正极耳连接,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圆柱胶层,第二组所述极耳组件的所述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内负极耳连接,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圆柱胶层,所述铝塑膜围设在所述卷芯的外侧,所述铝塑膜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组所述极耳组件的所述圆柱胶层和第二组所述极耳组件的所述圆柱胶层密封连接。

3、在上述软包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圆柱胶层上设置有注液孔。

4、在上述软包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铝塑膜的两端与所述圆柱胶层通过热封连接。

5、在上述软包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导体设置为片状或棒状。

6、在上述软包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卷芯为圆柱状。

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所述软包电池包括卷芯、极耳组件和铝塑膜,所述卷芯第一端包括内正极耳和内负极耳,所述极耳组件包括圆柱胶层、金属导体和密封件,所述金属导体包括第一金属导体和第二金属导体,所述第一金属导体和所述第二金属导体均贯穿于所述圆柱胶层,所述第一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耳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耳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导体的第二端均延伸出所述圆柱胶层,所述卷芯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密封件,所述铝塑膜围设在所述卷芯的外侧,所述铝塑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柱胶层密封连接,所述铝塑膜的第二端与所述密封件密封连接。

8、在上述软包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圆柱胶层上设置有注液孔。

9、在上述软包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件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密封件的截面的直径与所述圆柱胶层的截面的直径相等。

10、在上述软包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铝塑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柱胶层通过热封连接,所述铝塑膜的第二端与所述密封件通过热封连接。

11、在上述软包电池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卷芯为圆柱状。

12、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将铝塑膜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极耳组件的圆柱胶层通过热熔进行密封,或将铝塑膜的一端与圆柱胶层密封,另一端与密封件密封,此时,无需在铝塑膜上冲坑即可实现软包电池的密封,并且由于铝塑膜在封边过程中不需要弯折,降低了铝塑膜发生褶皱的可能,由于无需在铝塑膜上冲坑,本实用新型的软包电池的体积可以设置的更大,因此在软包电池的电池容量上面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单个软包电池的存储的能量也有所提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软包电池无需气囊即可实现注液,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降低了软包电池的制作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包括卷芯、极耳组件和铝塑膜,所述卷芯包括内正极耳和内负极耳,所述极耳组件包括圆柱胶层和金属导体,所述金属导体贯穿于所述圆柱胶层,所述极耳组件设置有两组,第一组所述极耳组件的所述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内正极耳连接,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圆柱胶层,第二组所述极耳组件的所述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内负极耳连接,第二端延伸出所述圆柱胶层,所述铝塑膜围设在所述卷芯的外侧,所述铝塑膜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组所述极耳组件的所述圆柱胶层和第二组所述极耳组件的所述圆柱胶层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胶层上设置有注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的两端与所述圆柱胶层通过热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设置为片状或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为圆柱状。

6.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包括卷芯、极耳组件和铝塑膜,所述卷芯第一端包括内正极耳和内负极耳,所述极耳组件包括圆柱胶层、金属导体和密封件,所述金属导体包括第一金属导体和第二金属导体,所述第一金属导体和所述第二金属导体均贯穿于所述圆柱胶层,所述第一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耳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耳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导体的第二端均延伸出所述圆柱胶层,所述卷芯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密封件,所述铝塑膜围设在所述卷芯的外侧,所述铝塑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柱胶层密封连接,所述铝塑膜的第二端与所述密封件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胶层或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注液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密封件的截面的直径与所述圆柱胶层的截面的直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柱胶层通过热封连接,所述铝塑膜的第二端与所述密封件通过热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为圆柱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软包电池。为解决现有的圆柱软包电池在铝塑膜封装时容易出现铝塑膜褶皱的问题,本技术的软包电池包括:软包电池包括卷芯、极耳组件和铝塑膜,卷芯包括内正极耳和内负极耳,极耳组件包括圆柱胶层和金属导体,金属导体贯穿于圆柱胶层,极耳组件设置有两组,第一组极耳组件的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内正极耳连接,第二端延伸出圆柱胶层,第二组极耳组件的金属导体的第一端与内负极耳连接,第二端延伸出圆柱胶层,铝塑膜围设在卷芯的外侧,铝塑膜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组极耳组件的圆柱胶层和第二组极耳组件的圆柱胶层密封连接。通过铝塑膜与圆柱胶层的侧面进行热封,可以防止铝塑膜褶皱从而保证铝塑膜的平整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