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开关锁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座垫开启功能的旋钮锁。
背景技术:2.目前摩托车旋钮开关锁具一般都是在转动旋钮时,通过驱动电器盒组件位置的档位变换来产生档位感,然而电器盒组件离旋钮位置距离较远,中间还要经过锁芯以及转轴的间接驱动,同时电器盒组件里面的触点开关还需要考虑其长期使用而保持良好通电性能,由此触点开关压紧弹簧的压力就需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范围,太大就会加速触点磨损,因而触点开关压紧弹簧一般压力都设计偏小,进而在转动旋钮进行档位转换时档位节奏感就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座垫开启功能的旋钮锁。
4.为解决上述档位转换过程中节奏感比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座垫开启功能的旋钮锁,包括锁体、锁芯套、前盖、锁芯、旋钮、转轴以及电器盒组件,所述旋钮与锁芯联动连接,所述锁芯外周套设有锁芯套,所述前盖将锁芯和锁芯套可转动设置在锁体内,所述锁体内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与锁芯联动连接,并在转轴与锁芯之间设置中间弹簧,转轴可沿锁芯的轴向移动,转轴与电器盒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锁芯套头部设有若干球面凸点与前盖所设的若干档位凹槽匹配确定档位,所述锁芯套下面放置压紧弹簧使旋钮驱动锁芯套转动时凸点跳动产生档位感。
5.进一步的,所述前盖上还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的锁芯头部呈伞状,当下压锁芯时,将触发前盖上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前盖上还设置有导光圈,所述导光圈上设有胶套使其与整车配合紧密,不会漏光。
6.更进一步的,所述锁体上设有对锁芯套进行解锁或锁止的电磁控制器,锁芯上设有叶片槽,叶片槽内设有与钥匙相匹配的叶片,所述锁芯套设有与叶片配合的卡槽或卡孔,所述电磁控制器内设有销轴,电磁控制器可控制销轴伸缩移动,锁芯套的外周面上设有销轴槽,销轴脱离或插入销轴槽实现对锁芯套和锁芯的解锁或锁止。
7.更进一步的,所述锁体内设置有座垫锁滑块,所述座垫锁滑块与锁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转轴设置有第一驱动部,所述座垫锁滑块设置有与的第一驱动部互配的第二驱动部;当旋转旋钮驱动锁芯转动时,所述锁芯驱动转轴设置的第一驱动部带动座垫锁滑块设置的第二驱动部移动,进而带动座垫锁滑块滑动开启座垫锁。
8.更进一步的,所述旋钮钥匙孔位置还设置有橡胶封堵。
9.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座垫开启功能的旋钮锁,包括锁体、锁芯套、前盖、锁芯、旋钮、转轴以及电器盒组件,所述旋钮与锁芯联动连接,所述锁芯外周套设有锁芯套,所述前
盖将锁芯和锁芯套可转动设置在锁体内,所述转轴与锁芯联动连接,所述转轴与电器盒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锁芯套头部设有若干球面凸点与前盖所设的若干档位凹槽匹配确定档位,所述锁芯套下面放置压紧弹簧使旋钮驱动锁芯套转动时凸点跳动产生档位感。由于锁芯套和前盖离旋钮位置较近,因此在档位转换过程中,档位节凑感更好,从而可以提升锁具操作体验感。
附图说明
10.图1为带座垫开启功能的旋钮锁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带座垫开启功能的旋钮锁俯视图;
12.图3为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转轴及座垫锁舌位置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旋钮与锁芯位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锁体,锁芯套以及前盖位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锁芯套结构示意图;
17.图8为前盖底部与锁芯套配合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0.实施例
21.如图1-8所示,一种带座垫开启功能的旋钮锁,包括锁体1、锁芯套3、前盖4、锁芯8、旋钮10、转轴15以及电器盒组件17,所述旋钮10与锁芯8联动连接,所述锁芯8外周套设有锁芯套3,所述前盖4将锁芯8和锁芯套3可转动设置在锁体1内,所述锁体1内转动设置有转轴15,转轴15与锁芯8联动连接,并在转轴15与锁芯8之间设置中间弹簧12,转轴15可沿锁芯8的轴向移动,转轴15与电器盒组件17传动连接;所述锁芯套3头部设有若干球面凸点3a与前盖4所设的若干档位凹槽4a匹配确定档位,所述锁芯套3下面放置压紧弹簧2使旋钮10驱动锁芯套3转动时凸点跳动产生档位感。
22.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在锁芯套3头部设置球面凸点3a以及在前盖4上设置互配的档位凹槽4a,并通过压紧弹簧2的作用在档位转换时产生跳动,产生档位感,由于锁芯套3和前盖4离旋钮10位置较近,因此在档位转换过程中,档位节凑感更好,从而可以提升锁具操作体验感。
23.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前盖4上还设置有微动开关5,所述的锁芯8头部呈伞状,当下压锁芯8时,将触发前盖4上设有微动开关5;所述前盖4上还设置有导光圈6,所述导光
圈6上设有胶套7使其与整车配合紧密,不会漏光。在按压锁芯8触碰微动开关5时,微动开关5信号传递至整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给锁具通电并点亮导光圈6,给锁具增添一份科技感,并照亮锁具操作位置,方便照亮锁具进行档位操作。
24.更优选的,所述锁体1上设有对锁芯套3进行解锁或锁止的电磁控制器20,锁芯8上设有叶片槽,叶片槽内设有与钥匙相匹配的叶片,所述锁芯套3设有与叶片配合的卡槽或卡孔3b,可通过锁芯8叶片槽内设置叶片与锁芯套3的卡槽或卡孔3b卡合,实现锁芯与锁芯套3联动,所述电磁控制器20内设有销轴,电磁控制器20可控制销轴伸缩移动,锁芯套3的外周面上设有销轴槽3c,销轴脱离或插入销轴槽3c实现对锁芯套3和锁芯8的解锁或锁止,解锁以后旋钮10便可驱动锁芯套3和锁芯8一起转动,进而驱动电器盒组件17进行档位转换。
25.更优选的,所述锁体1内设置有座垫锁滑块18,所述座垫锁滑块18与锁体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9,所述座垫锁滑块18和复位弹簧19通过锁体1开设的窗口放入,并通过限位板进行封堵限位,所述转轴15设置有第一驱动部15a,所述座垫锁滑块18设置有与的第一驱动部15a互配的第二驱动部18a;当旋转旋钮10驱动锁芯8转动时,所述锁芯8驱动转轴15设置的第一驱动部15a带动座垫锁滑块18设置的第二驱动部18a移动,进而带动座垫锁滑块18滑动开启座垫锁。如图2所示,在熄火当的时候,旋动旋钮10便可驱动锁芯8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转轴15驱动座垫锁滑块18滑动开启座垫锁,在旋钮10的外力释放后,座垫锁滑块18在复位弹簧19作用下复位,同时锁体上还设置有座垫锁拉索固定板18b用于固定座垫锁拉索。
26.更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旋钮10的钥匙孔位置还设置有橡胶封堵11,橡胶封堵11封堵钥匙孔,在需要钥匙插入的时候打开即可,平时通过橡胶封堵11防止水进入锁具内部。
27.锁具组装过程:
28.第一步:如图5所示,将橡胶封堵11装入旋钮10内,将旋钮10通过圆柱销9与锁芯8铆合,组合成锁芯组件;
29.第二步:如图6所示,将压紧弹簧2和锁芯套3依次放入锁体1内,将微动开关5用螺丝锁紧在前盖4上,将胶套7套在导光圈6上,再将导光圈6卡入前盖4所设的卡位内,再将前盖4通过螺丝与锁体1组合,预装完成;
30.第三步:将第一步中的锁芯组件装配中间弹簧12后插入预装好的锁体1内;再将锁栓13、连动块14、转轴15三个零件组合在锁体内,放入塔型弹簧16,再将电器盒组件17通过螺栓固定在锁体1上。
31.第四部:将座垫锁滑块18与复位弹簧19组合安装在锁体1上,再用限位板将座垫锁滑块18和复位弹簧19封装于锁体1上,同时将电磁控制器20通过螺丝固定在锁体1上,完成总成装配。
32.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