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0888发布日期:2023-04-21 20:5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取电头相关,尤其是指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


背景技术:

1、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

2、狭义新能源汽车可以参考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规定:新能源汽车是指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

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零配件也在不断追随时代的步伐更新换代。在人们驾驶新能源汽车外出的过程中,因各种应急需要,时常需要用到照明灯具、电动维修工具等,而这些工具的使用需要依靠电能,故急需开发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放电插头,便于给外部设备及时充电。

4、中国专利号为cn216903615u,授权公告日为2022年07月05日,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放电插头,它包括插接公头和座体,所述座体的一端与插接公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座体的另一端设有接线区和指示灯,所述接线区与座体内部的其他区域相隔离,所述指示灯与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指示灯位于接线区的侧面,所述指示灯与插接公头电连接,所述接线区内设有线扣和若干根接线柱,所述插接公头与接线柱电连接。

5、上述专利中,外部设备需要通过接线区进行接线,然后通过插接公头与电动汽车上的插口连接进行取电,操作不便;且其内部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安装维护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外部设备通过新能源汽车取电不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外部设备取电的新能源汽车取电头。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能源汽车取电头,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取电部,所述取电部包括插接柱和内芯,所述插接柱的一端与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内芯包括支架板,所述支架板限位于壳体的端部,所述支架板上设有若干根引脚,所述引脚贯穿于支架板上且与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引脚的一端贯穿壳体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内,所述壳体内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壳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引脚的另一端与插座电连接,所述插座的一端设有若干根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一端与插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板上固定有若干个与限位管的另一端内部相匹配的限位柱,所述插座的另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插座卡扣连接,所述盖板与壳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插口。

4、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取电部,所述取电部包括插接柱和内芯,所述插接柱的一端与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内芯包括支架板,所述支架板限位于壳体的端部,所述支架板上设有若干根引脚,所述引脚贯穿于支架板上且与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引脚的一端贯穿壳体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内,所述壳体内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壳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引脚的另一端与插座电连接,所述插座的一端设有若干根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一端与插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板上固定有若干个与限位管的另一端内部相匹配的限位柱,所述插座的另一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插座卡扣连接,所述盖板与壳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插口。外部设备通过插头与取电头上的插口进行插接,然后将取电部通过插接柱与电动汽车上的插接口进行连接取电,简单快捷,达到了便于外部设备取电的目的;插座上的限位管与支架板上的限位柱一一相匹配,并通过盖板压紧,利于提高插座与内芯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稳定性,以保证正常的电连接,延长使用寿命。

5、作为优选,若干根引脚分别为火线引脚、零线引脚、地线引脚和cc引脚,所述火线引脚和零线引脚以地线引脚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火线引脚、零线引脚、地线引脚和cc引脚均贯穿于支架板上且均与支架板固定连接,所述火线引脚的一端、零线引脚的一端、地线引脚的一端和cc引脚的一端均贯穿壳体的端部后位于相应的插槽内,便于与电动汽车上的插接口进行插接取电,所述火线引脚的另一端、零线引脚的另一端、地线引脚的另一端和cc引脚的另一端均与插座电连接,便于将取得的电通过插座连接输送给外部设备,使用方便快捷。

6、作为优选,所述插口包括三插孔和二插孔,提高外部设备的插头与插口的适配性,利于提高实用性;所述插座包括座体、火线金属导电块、零线金属导电块和地线金属导电块,所述座体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座体的一端靠近内芯,所述座体的另一端远离内芯,所述限位管与座体靠近内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和零线金属导电块以地线金属导电块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的一端设有两个夹持部一,所述夹持部一位于座体内,两个夹持部一分别与三插孔和二插孔相对应,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的另一端设有金属连接片一,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一端与火线金属导电块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另一端贯穿座体且与火线引脚铆接,所述零线金属导电块通过相应的金属连接片一贯穿座体与零线引脚铆接,所述地线金属导电块的一端设有夹持部二,所述夹持部二位于座体内且与三插孔相对应,所述地线金属导电块的另一端设有金属连接片二,所述金属连接片二的一端与地线金属导电块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金属连接片二的另一端贯穿座体后与地线引脚铆接。火线金属导电块和零线金属导电块分别设置两个夹持部一,并通过两个夹持部一分别与三插孔和二插孔相对应,提高外部设备插头连接时的适配性的同时,减少了壳体内部的零部件,利于节约成本,且使得取电头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火线金属导电块和零线金属导电块分别通过其上的金属连接片一与相应的引脚铆接,同时,地线金属导电块通过金属连接片二与其相应的引脚铆接,来代替传统的软线焊接,不仅使得构件的变形量小,而且还使得壳体内部结构更为简洁、清晰明了,便于安装维护。

7、作为优选,所述火线引脚、零线引脚和地线引脚的形状结构均相同,所述火线引脚为管状,所述火线引脚位于插槽内的一端密封,所述火线引脚的另一端设有颈部,所述颈部的直径小于火线引脚的直径,所述颈部的一端与火线引脚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颈部的另一端设有喇叭口,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左右两侧和金属连接片二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颈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火线金属导电块上的金属连接片一通过卡槽与颈部相匹配铆接于火线引脚的另一端内,所述零线金属导电块上的金属连接片一通过卡槽与颈部相匹配铆接于零线引脚的另一端内,所述金属连接片二通过卡槽与颈部相匹配铆接于地线引脚的另一端内。引脚的颈部卡接在卡槽内来实现铆接,使得连接结构牢固的同时,实现了引脚与插座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

8、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形状为l形,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一边与火线金属导电块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金属连接片一的另一边与火线引脚铆接,所述座体远离内芯的一端左右两侧均设有与金属连接片一的一边相匹配的安装槽。火线金属导电块、零线金属导电块和地线金属导电块均位于座体内,并通过相应的金属连接片一或金属连接片二贯穿座体后与相应的引脚进行铆接,使得壳体内部的连接结构清晰明了,便于安装维护。

9、作为优选,所述座体远离内芯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座体可拆卸连接且构成一个腔体,所述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均位于腔体内,所述挡板上设有分别与三插孔和二插孔一一相对应的插接孔,所述挡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挡板相互垂直,所述卡块位于腔体外,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另一端与盖板相接触,所述座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与两块卡块一一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座体的内侧且位于座体的端部。挡板的设计使得外部设备上的插头与插口进行插拔过程中,火线金属导电块、零线金属导电块和地线金属导电块能够得到很好的限位,避免其产生松动。

10、作为优选,所述座体的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位于腔体外,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指示灯相匹配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位于插口的侧面。指示灯用于指示取电头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外部设备取电;利于提高插座与内芯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稳定性,以保证正常的电连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外部设备的插头与插口的适配性,利于提高实用性;铆接代替传统的软线焊接,不仅使得构件的变形量小,而且还使得壳体内部结构更为简洁、清晰明了,便于安装维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