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捆绑结构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1342发布日期:2023-03-17 22:1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捆绑结构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绑带捆绑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2.方形电芯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存在电芯膨胀的问题,因此在方形电池模组设计及制作中,行业内都会用钢绑带对模组进行固定,一方面,是将多个方形电芯进行捆绑成组,另一方面,防止电芯循环膨胀导致电池模组失效。
3.如公开号为cn2079671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两个侧板、两个端板以及至少一个绑带。多个电池单元并排布置。两个侧板设置于多个电池单元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端板设置于多个电池单元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绑带套设并紧固在各侧板以及各端板的外周。
4.现有技术的绑带在与电池模组装配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焊接工艺制成环状结构的钢绑带,来套设在电池模组外侧。此种方式,由于环状结构的钢绑带是预先制作,其尺寸和电池模组外轮廓配合间隙较小,在钢绑带安装或拆卸时较为麻烦。另一种是将条状钢绑带围绕在电池模组外周侧,然后对钢绑带的搭接端进行焊接。此种方式,在钢绑带搭接端焊接时,容易出现焊接不良导致焊接处断裂的风险,同时也存在拆卸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捆绑结构及电池模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钢绑带对电池模组捆绑固定时,存在装配和拆卸不便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捆绑结构,其包括绑带本体,所述绑带本体具有相对设置有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
8.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进行连接的紧固件;
9.所述第一搭接端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搭接端开设有与圆孔相对应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沿所述绑带本体长度方向设置;
10.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圆孔及第一腰型孔以使所述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固定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相对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搭接端由弹性件内侧穿过第一安装孔并绕过弹性件外侧,所述第二搭接端由弹性件内侧穿过第二安装孔并绕过弹性件外侧,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段及两个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沿连接段长度方向端部折弯形成,两个所述第一弯折段相对于所述连接段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别对应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弯折段上,所述第一搭接端由第一弯折段内侧穿过第一安装孔并绕过连接段外侧,所述第二搭接端由第一弯折段内侧穿过第二安
装孔并绕过连接段外侧,所述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层叠设置在连接段外侧且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均位于第一弯折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在水平方向相对应。
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段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腰型孔相对应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紧固件顺次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圆孔及第二腰型孔以使所述第一搭接端、第二搭接端及弹性件固定连接。
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一弯折段固定连接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连接段之间的所述第一弯折段内壁上,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连接段之间的所述第一弯折段内壁上,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段平行。
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两个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由第一弯折段远离连接段的一端折弯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连接段平行。
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腰型孔至少开设两条,至少两条所述第一腰型孔沿绑带本体宽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
18.优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螺栓顺次穿过第一腰型孔、圆孔及第二腰型孔并与螺母相连接。
1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一条所述的电池捆绑结构,还包括两块端板及位于两块端板之间的多个单体电芯,所述电池捆绑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端板及单体电芯外侧,且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位于所述端板外侧。
20.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捆绑结构,通过绑带本体两端设置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第一搭接端开设有圆孔,第二搭接端开设有第一腰型孔,在电池模组进行捆绑固定时,将绑带本体围绕在电池模组的外周侧,通过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相互叠合搭接,调节圆孔相对于第一腰型孔的位置,并通过紧固件穿过圆孔及第一腰型孔,完成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固定连接,从而快速实现绑带本体与电池模组的捆绑固定,当需要拆卸时,通过松开紧固件,可以使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分离,实现绑带本体与电池模组快速拆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钢绑带对电池模组捆绑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捆绑结构具有与电池模组装配和拆卸便捷的优点;
22.(2)通过设置弹性件,并在弹性件上开设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使第一搭接端由弹性件内侧穿过第一安装孔并绕过弹性件外侧,第一搭接端可以在第一安装孔中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避免或减少第一搭接端相对于弹性件位移,第二搭接端由弹性件内侧穿过第二安装孔并绕过弹性件外侧,第二搭接端可以在第二安装孔中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避免或减少第二搭接端相对于弹性件位移,由此通过弹性件使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连接更加牢固;
23.(3)通过紧固件顺次穿过第一腰型孔、圆孔及第二腰型孔以使第一搭接端、第二搭接端及弹性件固定连接,可以使第一搭接端、第二搭接端与弹性件一体化连接后,三者之间保持稳定的连接,提高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连接稳定性;
24.(4)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提高弹性件的结构强度,避免弹性件在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搭拉扯时产生较大形变,造成绑带本体撑开后中部空间与电池模组间隙较大,无法起到捆绑固定作用;
25.(5)通过设置第二弯折段,可以使弹性件在安装在电池模组的端板上时,增大弹性件与端板的接触面积,避免第一搭接端和第二搭接端紧固连接挤压弹性件,造成弹性件对端板挤压变形;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捆绑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捆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0.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1、绑带本体;11、第一搭接端;12、第二搭接端;2、紧固件;110、圆孔;120、第一腰型孔、3、弹性件;30a、第一安装孔;30b、第二安装孔;31、连接段;32、第一弯折段;310、第二腰型孔;33、加强筋;34、第二弯折段;21、螺栓;22、螺母;4、端板;5、单体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所示,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捆绑结构,包括绑带本体1,绑带本体1为条状,绑带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有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其弯折后,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对接形成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绑带本体1内部所形成的空间可以用来安装电池模组。
36.现有技术中,一些方式是将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焊接后制成环状结构的钢绑带,来套设在电池模组外侧,由于环状结构的钢绑带是预先制作,其尺寸和电池模组外轮廓配合间隙较小,在钢绑带安装或拆卸时较为麻烦。另一种是将条状钢绑带围绕在电池模组外周侧,然后将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对接再进行焊接。此种方式,在钢绑带搭接端焊接时,容易出现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对接处存在间隙,或者对接不齐,导致焊接不良或者接处断裂的风险,同时也存在拆卸不便的问题。
37.为了解决利用钢绑带对电池模组捆绑固定时,存在装配和拆卸不便的问题。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案是,在第一搭接端11表面开设圆孔110,第二搭接端12表面开设有与圆孔
110相对应的第一腰型孔120,第一腰型孔120沿绑带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
38.同时还包括用于对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进行连接的紧固件2。
39.在电池模组进行捆绑固定时,将绑带本体1围绕在电池模组的外周侧,通过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相互叠合搭接,调节圆孔110相对于第一腰型孔120的位置,并通过紧固件2穿过圆孔110及第一腰型孔120,完成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固定连接,从而快速实现绑带本体1与电池模组的捆绑固定,当需要拆卸时,通过松开紧固件2,可以使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分离,实现绑带本体1与电池模组快速拆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钢绑带对电池模组捆绑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捆绑结构具有与电池模组装配和拆卸便捷的优点。
40.由于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在调节连接松紧度时,是通过调整第一搭接端11在第二搭接端12上的位置,使圆孔110对应合适的第一腰型孔120,由于紧固件2在连接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后,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电池模组受到外部震动时,紧固件2会在第一腰型孔120中滑移,导致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连接松动,造成绑带本体1对电池模组捆绑固定失败。
41.为此,本实施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置了弹性件3。参照附图3和4所示,弹性件3上相对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0a和第二安装孔30b,第一搭接端11由弹性件3内侧穿过第一安装孔30a并绕过弹性件3外侧,第二搭接端12由弹性件3内侧穿过第二安装孔30b并绕过弹性件3外侧,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通过紧固件2固定连接。
42.由此设置,第一搭接端11穿过第一安装孔30a后,第二搭接端12穿过第二安装孔30b后,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在弹性件3外侧通过紧固件2进行固定连接,在电池模组受到震动时,第一搭接端11受到的水平拉力可以作用到第一安装孔30a上,同时在第一搭接端11受水平拉力时,第一搭接端11可以在第一安装孔30a中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避免或减少第一搭接端11相对于弹性件3位移,同理,第二搭接端12受到的水平拉力可以作用到第二安装孔30b上,同时在第二搭接端12受水平拉力时,第二搭接端12可以在第二安装孔30b中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避免或减少第二搭接端12相对于弹性件3位移,由此通过弹性件3可以使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连接更加牢固。
43.本实施例示出了弹性件3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具体的,弹性件3包括连接段31及两个第一弯折段32,第一弯折段32沿连接段31长度方向端部折弯形成,两个第一弯折段32相对于连接段31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安装孔30a和第二安装孔30b分别对应开设在两个第一弯折段32上。具体而言,两个第一弯折段32和连接段31组成类似于u型结构的弹性件3,弹性件3的开口朝向绑带本体1内侧,在绑带本体1与弹性件3安装时,第一搭接端11由第一弯折段32内侧穿过第一安装孔30a并绕过连接段31外侧,第二搭接端12由第一弯折段32内侧穿过第二安装孔30b并绕过连接段31外侧,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层叠设置在连接段31外侧且通过紧固件2固定连接。由此设置,通过弹性件3可以使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连接更加牢固。
44.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安装孔30a及第二安装孔30b均位于第一弯折段32远离连接段31的一端,且第一安装孔30a和第二安装孔30b在水平方向相对应。由此设置,可以减少第一搭接端11在第一弯折段32和第一安装孔30a绕过时的弯曲长度,同时可以减少第一搭接端11在第一弯折段32和第一安装孔30a绕过时的弯曲长度,进而减少整个绑带本体1
使用长度,节省成本。
45.为了避免弹性件3相对于绑带本体1水平滑移,本实施例在连接段31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与第一腰型孔120相对应的第二腰型孔310,紧固件2顺次穿过第一腰型孔120、圆孔110及第二腰型孔310以使第一搭接端11、第二搭接端12及弹性件3固定连接。由此设置,可以使第一搭接端11、第二搭接端12与弹性件3一体化连接后,三者之间保持稳定的连接,避免弹性件3相对于绑带本体1水平滑移,提高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连接稳定性。
46.由于绑带本体1的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在连接后,会对u型结构的弹性件3造成水平挤压,导致弹性件3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使绑带本体1撑开,造成中部空间与电池模组间隙较大,无法起到捆绑固定作用,为此,本实施例对弹性件3做了一些结构改进,具体的,还包括与两个第一弯折段32固定连接的加强筋33,加强筋33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孔30a和连接段31之间的第一弯折段32内壁上,加强筋33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安装孔30b和连接段31之间的第一弯折段32内壁上,加强筋33与连接段31平行。由此设置,可以提高弹性件3的结构强度,避免弹性件3在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搭拉扯时产生较大形变,造成绑带本体1撑开后中部空间与电池模组间隙较大,无法起到捆绑固定作用。
47.由于弹性件3呈u型结构,弹性件3上的第一折弯段直接和电池模组表面接触,在绑带本体1捆绑固定后,第二弯折段34与电池模组表面接触面积小,会对电池模组表面造成较大的压强,对电池模组上的部件压坏。为此,弹性件3还包括两个第二弯折段34,第二弯折段34由第一弯折段32远离连接段31的一端折弯形成,两个第二弯折段34与连接段31平行。通过设置第二弯折段34,可以使弹性件3在安装在电池模组的端板4上时,增大弹性件3与端板4的接触面积,避免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紧固连接挤压弹性件3,造成弹性件3对端板4挤压变形。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弯折段34的设置,可以通过第二弯折段34对绑带本体1进行水平挤压,使绑带本体1更好的与电池模组表面贴附,来提高捆绑固定效果。
48.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紧固件2包括螺栓21及螺母22,螺栓21顺次穿过第一腰型孔120、圆孔110及第二腰型孔310并与螺母22相连接。由此实现第一搭接端11、第二搭接端12和弹性件3之间的紧固连接。
49.作为一些较佳实施方式,第一腰型孔120至少开设两条,至少两条第一腰型孔120沿绑带本体1宽度方向间隔平行设置。由此设置,使得第一搭接端11、第二搭接端12和弹性件3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50.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参照附图5所示,包括至少一条的电池捆绑结构,还包括两块端板4及位于两块端板4之间的多个单体电芯5,电池捆绑结构固定设置在端板4及单体电芯5外侧,由此设置,利用本实施例公开的捆绑结构可以更加方便的在电池模组上进行安装和拆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位于端板4外侧。由此设置,第一搭接端11和第二搭接端12的连接应力可以作用的端板4上,避免直接作用到单体电芯5侧壁,对单体电芯5造成损坏。
5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