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0328发布日期:2023-05-17 17:1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长期工作于恶劣的室外环境下,随着时间推移光伏组件性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研究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光伏组件性能退化的最重要两个因素,温湿度作用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会出现腐蚀、分层和褪色等多种失效现象。光伏组件可靠性和耐久性不仅影响着光伏电厂安全,还决定了光伏组件的平准化度电成本。目前改善光伏组件抗湿热性能的方案主要集中于使用水气透过率更低、密封性更优,耐老化性能更加优异的封装材料,如盖板玻璃、胶膜、背板材料等。更加优异的耐湿热、抗老化衰减的组件封装材料对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作为组件最重要的部分的太阳能电池片自身的耐湿热性能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可靠稳定的太阳能电池片是保证组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太阳能电池片本身的抗湿热性能成为研究人员急需攻克解决的难题。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湿热衰减的太阳能电池片,从而改善光伏组件的整体抗湿热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基片、设置于所述基片表面的电极,所述基片包括第一区域和环围于所述第一区域四周的第二区域;

3、所述电极包括:

4、多条主栅,多条所述主栅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

5、多条细栅,多条所述细栅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

6、所述细栅包括在所述基片上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细栅和在所述基片上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细栅,且所述第一细栅所采用的导电浆料和所述第二细栅所采用的导电浆料不同。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细栅采用的导电浆料和所述第二细栅采用的导电浆料均包括如下组分: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粉末、有机溶剂以及添加剂;

8、所述第一细栅采用的导电浆料的金属粉末包括银粉和铝粉;

9、所述第二细栅采用的导电浆料的金属粉末包括银粉和铝粉,以及钛粉、铂粉和金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金属氧化物粉末包括氧化铅、氧化钠、氧化锂、氧化铋、氧化钛、氧化硅和氧化锶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二细栅采用的导电浆料包括的金属氧化物粉末中的氧化铅、氧化钠和氧化锂的重量份小于所述第一细栅采用的导电浆料包括的金属氧化物粉末中的氧化铅、氧化钠和氧化锂的重量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二细栅采用的导电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银粉80wt%~90wt%、铝粉0.5wt%~5wt%、钛粉、铂粉和/或金粉0.01wt%至1wt%、金属氧化物粉末1wt%~6wt%、有机溶剂1wt%~10wt%以及添加剂0.01wt%~2wt%。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与所述基片的边缘的距离为h,所述基片在该方向上的长度为h,满足:0.01h≤h≤0.25h。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主栅设置于所述基片的第一表面,所述细栅设置于所述基片的第一表面和/或设置于所述基片的第二表面。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两个相邻所述主栅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

17、两个相邻所述细栅之间的距离相等。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二细栅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细栅的宽度。

19、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各个区域的细栅的浆料及结构设计,使太阳能电池片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湿热衰减,从太阳能电池端即可提高光伏组件的耐湿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设置于所述基片表面的电极,所述基片包括第一区域和环围于所述第一区域四周的第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与所述基片的边缘的距离为h,所述基片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到所述基片的边缘的方向上的长度为h,满足:0.01h≤h≤0.2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设置于所述基片的第一表面,所述细栅设置于所述基片的第一表面和/或设置于所述基片的第二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主栅之间的距离相等,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细栅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细栅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基片、设置于所述基片表面的电极,所述基片包括第一区域和环围于所述第一区域四周的第二区域;所述电极包括:多条主栅,多条所述主栅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多条细栅,多条所述细栅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细栅包括在所述基片上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细栅和在所述基片上的垂直投影落入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细栅,且所述第一细栅所采用的导电浆料和所述第二细栅所采用的导电浆料不同。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各个区域的细栅的浆料及结构设计,使太阳能电池片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湿热衰减,从太阳能电池端即可提高光伏组件的耐湿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刘成法,陈红,陆玉刚,邹杨,张雅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