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5890发布日期:2023-03-22 09:5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全球气候越来越恶劣,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雷电灾害越来越频繁,为了避免雷电对正常的工作产生影响,多种设备上均设有专门的防雷装置,从而用于最小化或避免雷击期间的损坏,雷击可能发生在装置的任何暴露部分处,并且这些暴露部分通常配备有接收器和引下线的专门装置,并且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在雷击时迅速做出反应,防雷装置上通常设有用于对工作人员提醒的感应器和报警装置。
3.经检索中国专利网授权公告号cn211480504u公开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通过固定块、开槽、伸缩弹簧、卡接秆和卡接槽的相互配合,实现引下线连同固定板整体卡接固定在连接口的内侧,并且使其与导电柱之间相抵配合进行连接,并形成连同的回路将引导进入装置内部的电流引入地面下侧。
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弊端,从图三可知卡接杆三分之二位于卡接槽内,人工对引下线拆卸时,手部只能对卡接杆剩下的部位施加外力,很容易出现卡接杆翘边的情况,甚至无法拆卸,导致对引下线的拆卸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包括警报组件,所述警报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安装有束针盘,所述束针盘的内壁套接有若干组延伸至外壳内部的引雷针,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引雷针连接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底端套接有延伸出外壳底端的对接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导电柱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器;
7.对接组件包括有与外壳固定的绝缘筒,所述绝缘筒的内壁套接有与导电柱底端接触的引下线,所述引下线的外壁固定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外壁固定有对接盘,所述对接盘的顶端位于绝缘套外壁套接有卡盘,所述对接盘的下方位于绝缘套的外壁套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顶端设有贯穿对接盘且与卡盘底端固定的基杆。
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安装有一对提示灯,且提升灯的下方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提示灯和蜂鸣接通电路。
9.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安装有螺栓。
10.优选的,所述对接盘与基杆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行程槽,且两组行程槽内壁与基杆外壁直径相吻合。
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与束针盘相吻合的盲孔,且束针盘为绝缘材质。
12.优选的,所述绝缘套的外壁套接有扭簧,且扭簧的两端延伸至转环的内部。
13.优选的,所述绝缘筒的底端开设有与对接盘相吻合的对接孔,所述对接孔的内壁开设有卡槽。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转环且通过基杆带动卡盘旋转,与之对接盘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且推动对接盘和卡盘进入绝缘筒内,直至引下线顶端与导电柱接触,与此同时对接盘完全进入绝缘筒内,此时去除对转环施加的外力,转环反转通过基杆带动卡盘复位,从而进入绝缘筒内部的开设的卡槽内,实现高效且便捷地将引下线与导电柱的对接。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开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引下线的外观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组件的部分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筒仰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筒与转环正视剖开图。
22.图中:100、警报组件;200、对接组件;
23.110、外壳;120、束针盘;130、引雷针;140、安装板;150、感应器;160、导电柱;
24.210、引下线;220、卡盘;230、对接盘;240、基杆;250、转环;260、绝缘套;261、扭簧;270、绝缘筒;271、对接孔;27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7.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警报组件100,警报组件100包括外壳110,外壳110的顶端安装有束针盘120,束针盘120的内壁套接有若干组延伸至外壳110内部的引雷针130,外壳110的内部设有与引雷针130连接的导电柱160,导电柱160的底端套接有延伸出外壳110底端的对接组件200,外壳110的内部位于导电柱160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器150,外壳110的外壁安装有一对提示灯,且提升灯的下方安装有蜂鸣器,感应器150通过导线与提示灯和蜂鸣接通电路;
28.对接组件200包括有与外壳110固定的绝缘筒270,绝缘筒270的内壁套接有与导电柱160底端接触的引下线210,引下线210的外壁固定有绝缘套260,绝缘套260的外壁固定有对接盘230,对接盘230的顶端位于绝缘套260外壁套接有卡盘220,对接盘230的下方位于绝缘套260的外壁套接有转环250,转环250的顶端设有贯穿对接盘230且与卡盘220底端固定的基杆240,绝缘筒270的底端开设有与对接盘230相吻合的对接孔271,对接孔27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272。
29.人工一手握紧绝缘套260,另一手对转环250转动,且通过基杆240带动卡盘220旋转,与之对接盘230处于齐平状态,随之箱外壳110靠近,将对接盘230和卡盘220进入绝缘筒
270底端开设的对接孔271内,直至引下线210顶端与导电柱160底端接触,与此同时对接盘230完全进入绝缘筒270内,此时去除对转环250施加的外力,扭簧261驱使转环250反转通过基杆240带动卡盘220复位,从而进入绝缘筒270内部的开设的卡槽272内,即可完成引下线210的对接,而引雷针130对雷电进行引流,通过导电柱160传递至感应器150进行工作,进而带动提示灯和蜂鸣器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30.请着重参阅图,外壳110的两侧焊接有安装板140,安装板140的内壁安装有螺栓。
31.转动螺栓进入使用位置处的安装板内,从而将外壳110完成固定。
32.请着重参阅图2,对接盘230与基杆240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行程槽,且两组行程槽内壁与基杆240外壁直径相吻合。
33.供其基杆240随之转环250转动且控制转动的角度,使之转动的最大范围可与卡槽272吻合。
34.请着重参阅图2,外壳110的顶端开设有与束针盘120相吻合的盲孔,且束针盘120为绝缘材质。
35.对束针盘120起到稳固的效果,且避免雷电传递至外壳110内。
36.请着重参阅图6,绝缘套260的外壁套接有扭簧261,且扭簧261的两端延伸至转环250的内部。
37.对转动后的转环250提供反向的扭力,当去除对其施加的外力时,即可自动复位。
38.使用时,驱使转环250转动且通过基杆240带动卡盘220旋转,使之卡盘220与对接盘230处于齐平状态,接着将对接盘230和卡盘220进入绝缘筒270底端开设的对接孔271内,直至引下线210顶端与导电柱160底端接触,与此同时对接盘230完全进入绝缘筒270内,此时去除对转环250施加的外力,转环250反转通过基杆240带动卡盘220复位,从而进入绝缘筒270内部的开设的卡槽272内,即可完成引下线210的对接。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